湘語文編者按
駁論文是常見的議論文文體,是确定某一論證的論題虛假或其論據與論證不能成立的思維過程,很能體現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這正是高中生所普遍缺乏的,表現在作文邏輯混亂,不成文理。而近年高考“重歸邏輯”的傾向很明顯,2019全國卷1的“勞動精神”,即涉及對“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的錯誤言行的批駁,2020高考複習有必要在這方面适當訓練。
南雅中學學生駁論文習作一組
學會跟“俗話說”說不 1
駁“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一) 有一句古話,“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說的是在自然界中,如果一棵樹遠比林中其他樹升得更高挺、更繁茂,必将迎來風的打壓和摧毀。古人也常以之為誡,小心翼翼。但我認為,
“
木秀于林,風必煉之
”。風也非無情物,何必苦心扼殺。那些呼嘯和狂飙,更多的還是出于一個“煉”字吧。 依儒家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空泛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風何以呼嘯,正因是秀木,是可造之材。暴風的确可以阻擋許多前進的腳步,但真正堅持下來的,卻無一不是膠鬲之才,百裡奚之略。 磨練何嘗不是一種機遇。就像沒有風雨的殘暴,就沒有彩虹的絢麗,我想,沒有經曆過磨煉的人,恐怕也難以立足天地。磨練帶給我們的,除了傷痕累累,更多的是獨到的人生經驗,拿得起放得下的果斷,百折不撓的堅忍,高尚博大的胸懷。所有的這些都将成為最寶貴的财富,受益一生。 “自古便有為民請命之人”,倘若畏懼風的狂暴,獨善其身,那麼中國的脊梁又由何人來挑起?那些堅守氣節、自成清流的文人雅士,又該何去何從?千年後的我們,還能聽得到海瑞罷官的佳話,還能見證新文化的呐喊和彷徨嗎?
實際上,沒有了那些不懼風雨的秀木,也就沒有了英雄;拒絕高挺,也就選擇了平庸。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能沒有英雄,不能沒有民族魂。
風雖肆,木亦不懼。沒有經受過質疑的觀點決不可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借風之煉,秀木亦成。 ——南雅中學K1706劉子威
(二) “秀”常有優秀之意,“木秀于林”應是一棵樹木在樹林中出彩,獨木不成林,當它已經優于其他任何一棵樹時,它就注定要獨自承受風雨。 樹猶如此,人呢?我們生于群星璀璨的時代,若自身能力不突出,便難以被注意到,自身發展自然會被限制。固然,突出帶來的影響是無法避免的,勢必會有一些外在因素來妨礙我們的崛起,而秀于常人的人無法找到自己的同伴,隻能獨自承擔,但是,這何嘗不是一次檢測呢?每個人都想成為最優秀的那一個,但是頂尖的人可不會遍地跑。
真正有才能的人,不會畏懼風雨與挫折,而正是因為有了風雨的摧殘,我們才會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 “木秀于林”就證明了它的努力,它日複一日的積累才造就了今天的成就,狂風暴雨它早已習以為常,它深深地紮根着,即便風再大,也難以摧毀它。人始終走在追尋成功的路上,展露自己的能力,是我們的本能,而我們應該堅定自己的信念,豐富自己的知識,做到
“
木秀于林,風難摧之
”
! ——南雅中學K1710袁思凡
(三) “木”是什麼?群體中的個人:同學、同事、甚至養老院聚在一起乘涼的老人,我們這一生,都很難脫離群體。我們在其中扮演着林中木的角色。而“秀于林”呢?有人出類拔萃,鶴立雞群,能力遠超普通人;但凡有重擔子,必定是他率先挑起。那麼,“風”會去摧他嗎?我想,未必。 在讨論良木是否因風而隕之前,我想問,什麼算作“摧”?是小人妒忌诽謗使之蒙冤受屈嗎?是無法力挽狂瀾而被上級懲罰嗎?還是變故導緻生活困厄、窮苦凄涼?都不是!
是他真正喪失希望與鬥志,是他的眼神開始渙散迷離,是他甘于向風低頭,那才是“摧之”。 但良木之所以能秀于林,正是憑借着他不屈的毅力與持之以恒的努力——能被摧殘的木,從來是貪圖安逸,遇挫則頹的,這種木,從開始就沒有成為良木的資格。真正的良木,以傲然的姿态,充足的底氣秀于林,即使有風,又能奈他何? ——南雅中學K1706廖敏君
(四) 俗話說,“木秀于林,風必摧之。”乍聽之下,這似乎是充滿智慧的警句,可仔細想想,它聽上去更像是一句風涼話。
“木秀于林”,佳木為何卓爾不群
?
除去作秀,其中大多應為才冠一時,而不練達于人情之人。“風必摧之”,是什麼樣的一股風,會将稀世的佳木吹倒在地?我想,大概是嫉賢妒能之風,腐敗人情之風,慕權逐利之風。可讓樹倒下的僅僅是風嗎?當一棵參天大樹正成長時,他将經受四面八方的不正之風,若是根基發達,其也能屹立不倒;但讓他根基松動的,必是白蟻蛀蟲的竊竊私語與啃食咬齧,而為白蟻們助興的熱鬧,不正是被風吹動的低矮樹木沙沙的葉子所作嗎?因此,摧毀良木的不止是風,更是動搖它的樹木與蟲蟻;槍殺出頭鳥的不僅是獵人,更是出賣他的陰森風聲;打倒出色人才的不僅是權威,更是酸溜溜的社會風氣。因此,我們應向出頭鳥們緻敬。 ——南雅中學K1706王雨茁
2
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 近朱者不定赤,近墨者不定黑。 在我們看到一個人受到他的親友影響而發生變化時,我們說這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仔細分析這句話,誰是近朱者,近墨者,他們真的就像這句話中所說的,變赤變黑了?細細思考,你是否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之處?
這偌大的社會,你自然會是一個近朱
、
或
近墨者而
受到
他人的影響,但與此同時你又何嘗不是一個朱者墨者
在時刻
影響着他人?這便是一個矛盾之處。 另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本意也存在疑問。周敦頤在《愛蓮說》中告訴我們,“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蓮處在一個滿是淤泥的環境裡,卻不染一丁點淤泥,我們說這是蓮所映射出的高潔的品質。這世上也存在着像蓮一樣的人。古有陶淵明,在黑暗的官場中恪守本心,“不為五鬥米折腰”,近有魯迅在這一幫麻木的留學生群中,看清他們的麻木與不堪,棄醫從文選擇用文字的力量去呐喊心中的憤慨之情。
直到今天,哪個成功者不是克服了無數“朱”“墨”一類的甘于平凡
、
安于平凡者的評論與影響,卻仍不忘初心,不甘平凡,走上了世界之巅。是的,一個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會影響一個人的成長與變化,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一定是一顆堅定的初心! ——南雅中學K1710高俊傑 (二)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和“近墨”都在強調環境的影響。可我們是赤還是黑,真的由我們所處的環境來決定嗎?我想未必。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隻是一種可能的存在而非必然。若近朱就能赤,那為何同一個學習環境下依然存在優劣之分?若近朱者就能赤,那麼豈不是隻要進了一個優秀的班級,人人都能獲取優異的成績?
然而,事實卻是,同一環境下也會存在“赤”“黑”之分。環境的好壞的确會影響一個人,但我們最終會變成怎樣,絕不僅僅取決于環境,更多的還取決于自己。陶淵明在黑暗的官場裡依然能夠潔身自好;毛澤東在喧嚣的集市裡依然可以靜心讀書。
正因他們能夠堅定自己的内心,所以就算濃墨也無法掩蓋他們内心的純粹。其實,真正使我們赤與黑的并不是朱與墨,而是我們的選擇。 ——南雅中學K1706遊婧羽
(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在古代社會有其合理性,甚至可說是一種普遍規律。
宗族把控的基層、小農經濟的穩固、交通通訊的不便、安土重遷的思想等等,都限制了人受到的影響來源範圍。而這些也是這種說法在當今社會已無法成立的理由之一。上述因素不再使人受單一環境,而是同時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受單一影響的時間也大為縮短,“朱者”“墨者”對人的影響還有多大,恐怕會逐漸成為未知數。 再者,這種說法,其實否認了人格的塑造和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久的過程,若假若近朱者赤,社會輿論就不會擔心被北大退檔又補錄的學生難以在高手如林的環境下趕上進度,或可能産生心理問題,而都會抱以樂觀态度。隻因為人格塑造,習慣培養是長期過程在入學前形成的自身劣勢,很可能使他們在人才濟濟的高校也無法得到“赤”的特性,反而可能會走向迷茫與痛苦。人言“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特性難以因一時環境改變而大反轉,否則心理醫生終究會為精神病院的瘋子,警察内心一定會充斥着邪惡。 ——南雅中學K1713唐心悅
(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實質是:請遠離那些“不好”的人和事。
它是一種表面向上的站在真理制高點的訓誡,它是一把鋸尺,名叫“分化”,讓“優者集聚”,卻将自己主觀上認為的劣勢群體抛向了邊緣。 這個社會有“墨”不可怕,怕的是“墨”被遠離,被放棄,怕的是隻有近朱者而沒有願意近墨的人。怕的是人們追逐他們認為好的東西,卻不肯考進他們認為是無用的落後的東西。如果這樣,那麼扶貧沒有必要,移民才是人生目标,老弱病殘都可以放棄交往,名流智者才可以接觸。
我希望少點朱墨之辯,多點溫度與适度,井底之人可以仰望星空,也有星空願意俯視衆人。因為我們一定都希望,在我們身處井底時,不要有人把井封了。而且,還是以近墨者黑的名義。 ——南雅中學K1713翦予涵
3
駁“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一) 在這句俗語中,“當局者”即身處事件之中,親身參與經曆的主角之一,而“旁觀者”則指那些沒有親身經曆,在一旁觀看的觀衆。這句話要告訴我們的是,旁觀者比經曆者更能清楚地看清世态全貌。 這句話若是用在觀棋中也許貼切,因為下棋本身即是一件純粹的事,它再複雜,也僅在那小小盤棋上,是你悉心鑽研就能掌握在手中的格局。
然而社會生活從來就是複雜的,人不是棋子,人情世故也不是下棋一般非黑即白的,它是複雜甚至詭谲的。随着經濟與科技的發展,現在的一件小事已經變得不再簡單,它的格局是旁觀者無法窺視全貌的。甚至,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旁觀者或許才是被牽着鼻子走的人。譬如新聞事件,我們所清楚的事件“真相”來源于哪裡?它來自别人的調查與報道啊!一個普通的新聞事件,反轉,再反轉,驚天大反轉……這樣的事件我們見得少嗎?
正是因為我們是局外人,我們無法探究清楚事情完整的真相,
大多數時候
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信息都來自于當局者的講述,他想讓我們知道什麼,我們便拿着那一些他透露的細枝末節,開始一場自以為清醒的狂歡。這樣我們還能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嗎?再者,無論是“迷”還是“清”都隻是一種主觀感受。在這種情境下,旁觀者以為的清晰也是自我感覺上的清晰,這樣的迷茫與清晰是缺乏一種客觀标準的,甚至是無依據的。
其實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句話應是說給當局者聽的。它是希望當局者跳出自己一方的立場,縱觀全局,總覽全貌,更加清醒地把握事件本質。
希望我們都謹慎地做一個旁觀者,相信實踐才能窺全貌的道理。做一個“旁觀”的當局者,而不是自認為更清楚真相的旁觀者。 ——南雅中學K1713林思源 (二) 古往今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箴言代代相傳,可事實未必如此。當姚明作為籃協主席讓NBA中國賽區的比賽如期舉行時,旁觀者義憤填膺地指責不愛國,可是他們又真的明白體育之與政治的關系嗎?而姚明站在當局者的角度又真的“迷”于其中嗎?
旁觀者未必有當局者對事情理解的深度,對專業知識掌控的技能,對全局的考量,一些言論也流露出無知,有班門弄斧之嫌。生活中的“為你好”、“你應該”、“他們兩個看起來不般配”,旁觀者對當局者的評價,難道是真的懂嗎?旁觀者的理解更易浮于表象和标簽。《肖申克的救贖》中男主Andy被指控殺妻,旁觀者證據鑿鑿:你妻子偷情,你一晚上在屋外的車裡、醉酒、你有槍、草叢裡丢的槍剛好與屍體的子彈契合,不是你是誰?北大吳謝宇從小成績好——他是學霸,他記得同學生日——他是好人,他還愛打籃球、和同學相處融洽——他性格好,他怎麼可能弑母?
旁觀者通過一系列的表象和各種對人設定義的标簽來建立自己的認知體系,便以為自己對人對事都有了清晰的認識,可事實往往背道而馳,此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還适用嗎? 我認為當局者未必迷,旁觀者未必清。但祖輩的話至今依然有一定的效用,它更多的是一種勸誡,當局者站在本應該比旁觀者更清的立場上,應該理性分析、冷靜思考,才不會誤鬧“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笑話。 ——南雅中學K1706陳娅萁 (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自古以來就流傳着一句這樣的話,與之相同的還有“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但山外的人真的會比山中的人更了解這座山嗎?他知道這座山有幾條河嗎?知道哪的樹林比較密嗎?知道哪兒有動物生長嗎?如果僅僅憑山外人遠遠幾眼,就可以說比山中人親自遊曆要看得明白,那又何必親往呢?另外,旁觀者“清”的,真的是當局者“迷”的那個局嗎?事情本身或許很簡單,但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的也不同,不是當事人或許可以清楚這件事,可卻不明白讓當局者身陷的那個局,這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局外人也不會真正看清,讓人深陷的那個局。局外人若年事情本質都無法了解,僅憑表象又怎麼可能做出正确的決定呢?
你不懂當事人心中所想,眼睛所見,耳朵所聞,也不懂他的難處,糾結,所做出的決定,恐怕隻是你認為正确的決定。 ——南雅中學K1710胡捷 (四) 當局者是誰?是身處情境,對事物有真實、直接感受的人;旁觀者是誰?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觀的局外人。 也許,旁觀者更冷靜,更客觀,才會有對事物更清醒的認識,可當局者設身處地之時,當一位母親因女兒離奇自殺警方卻少有作為而憤怒之時;當女童家人因兇手未成年不需要負刑事責任而痛苦之時,旁觀者那一句看似“冷靜”的開解,真的能算得上“清醒”嗎?也許,當局者之“迷”隻是别無選擇。 也有一些旁觀者,同情心、同理心強烈。但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站在主觀立場,帶有情感傾向。可重慶公交車時間中的女司機大家就忘了嗎?處于正義感仗義執言,卻在事件完整始末出現後被狠狠“打臉”,這樣的“旁觀者”,還少嗎? 旁觀者,他們未曾親身體會當局者的情感、想法:未曾親身經曆局内的每個情節、細節。而這些,正是構建對事件清醒認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屋漏者,在宇下”。 ——南雅中學K1713王雅潔 4
駁“浪子回頭金不換”
(一) 浪子回頭真的金不換嗎? 我們知道,一個人如果做錯了事,知道悔改是件好事,但這句俗語中的“金不換”表明了,隻要知道“回頭”了就是極好的,我們就能原諒他甚至重新接納他了。但真的是這樣嗎?一個罪大惡極的犯人,在犯下滔天大罪後,後悔了,說自己知道錯了,難道我們就該放過他了嗎?“如果道歉有用,還需要警察幹什麼?”每個人犯了錯都必須承擔相應的後果。
如果僅僅是認錯,就能逃避法律的制裁,那麼法院不就成了教堂,讓罪犯忏悔完自己的罪過,再安然無恙的走出來。如果都這樣,那麼
犯錯的人
隻會越來越
多
,因為
他們不需要接受懲罰
,隻
需要
說一句
“
我錯了
”
。 “浪子”在“回頭”之前已經犯了錯,而這個錯必然導緻了損失,可能是金錢損失,也可能是情感損失,更可能是一條生命的損失。而讓犯錯的人認錯,這些損失也不可能完全被彌補,物質損失或許可以進行補償,但精神上的創傷是一句道歉就能夠挽回的嗎?一條生命難道在忏悔中能夠複生嗎?難道讓所有的受害者都放下心中的怨念,再來笑着面對這個犯下錯誤人嗎?
浪子回頭金不換,是在為惡辯護,讓善悲傷。 ——南雅中學K1710蔡戟麓
(二) 浪子回頭金不換?乍一看,這似乎是件極好的事兒,誤入歧途的人迷途知返,改過自新,可不是件好事?但細細剖析,在這句話中,
我看到的是對作惡者無理的包容和對強者的偏袒。 試問什麼樣的人能夠被稱作“浪子”?不受任何規則、外物的拘束,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往往不是什麼好事——的人,
他之所以回頭,也并非出于對公平正義的敬畏和内心的悔改,而僅僅是因為他想他想這麼做。但這種“想”,并不是一個定量,它的變量太大,沒有人能夠斷言它的走勢。面對如此随意和廉價的改過,我們就輕易給予高度評價,合理嗎? 再來品品,“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充滿濃濃的欣慰之感的話語會出自誰口?會出自曾經被浪子傷害背棄過的受害者嗎?不會。
這句話隻會出于平日裡事不關己高高挂起,站在上帝視角俯瞰衆生的旁觀者口中。他們這麼說,隻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他們想看到的——壞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再自以為是地腦補受害者,大方寬容表示諒解,真是一個大團圓結局。他們心滿意足地帶着理想的結局收場,卻全然看不到受害者的掙紮痛苦。這未免有些道德綁架的色彩:浪子都回頭了,他的道歉改正了,你怎麼就不能看開點原諒他呢? 退一萬步說,即使浪子真心悔過,旁人也沒有權利真正替當事者受害人作出評價。再者,回頭的改變也無法彌補曾經對他人造成的傷害。
我們的生命不是電腦,不能一個按鍵就可格式化複原回到最初始狀态,浪子的所作所為也并不會随着他的悔改而洗白,更擔當不起“金不換”這樣的高度評價。 ——南雅中學K1713呂筱筱
(三) 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話是指在錯誤道路上前進忽然醒悟是比黃金還要寶貴。 誠然,知錯能改,自始至終都是儒家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它能夠培養人的責任意識,但是浪子回頭真的有那麼寶貴嗎?我看不見得。 浪子固然是指那些視規矩于無物,不考慮他人感受之人。他們被稱為浪子,是因為他們做的事傷害了他們身邊的人。
雖然他們的改變讓人心慰,但是與他人間所恢複的關系,卻如同拼接起來的鏡子,永遠有了間隙,無法回到最初。 倘若浪子回頭真的金不換,人們就對這種行為表示高度贊賞,那是不是隻要我犯錯之後肯改過自新,就會受到他人的稱贊,就可以逃脫法律的制裁?這不現實。當然,我隻是對于這一句俗語持反對态度。知錯能改的行為,不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值得鼓勵的。
但是鼓勵不是包容,處罰不能避免。與其宣揚浪子回頭,還不如将教育從小抓起,讓孩子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這才是最珍貴,最難得的。 ——南雅中學K1710易駿遙
(四)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古今中外,無數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改頭換面可能性和珍貴。可是,一個人難道隻要改過自新,重新做人,他從前犯下的錯誤、對别人造成的傷害就不存在了嗎?
“浪子回頭金不換”是對浪子的過度包容,對被浪子傷害過的人的二次傷害,更是對潛在的浪子的一種“鼓勵”,因為大家都會原諒他的錯誤,他的人生有重新來過的機會。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個人的性格是多麼難以改變,又有多少浪子的改變是迫于外在的壓力,又能維持多久?放縱自己隻有一次和無數次的區别。期待浪子們的回頭,不過是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騙的幻覺罷了。 ——南雅中學K1713陳默
(五) 人們常說“浪子回頭金不換”,以表示對從前行事荒唐不負責任的人願意回歸正經生活的欣慰。浪子就是浪蕩之人,金子都換不回來他回頭,可見他這一回頭多麼寶貴。可若浪子回頭真的比黃金還要貴重,那我們為何人要教育孩子們從小養成好習慣,守紀律,明事理,做一個能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呢?浪子回頭,隻是把浪子将自己“浪蕩”的軀殼脫去了,但他沒有任何資本去支撐起自己的生命、家庭的擔子、社會的責任。他隻是從“懂事了”這一角度除去了親人曾經的憂慮,而這明明是可以在多年前就做到的,并且可以做得更好。如果浪子回頭真的金不換,那每個人都可以浪并回頭一次,我們還會有平均年齡30歲的頂級科研團隊嗎?還會有那麼多年輕人錯過自己黃金期,要後悔終生嗎?
浪子回頭不是金不換,隻是在歲月的洪流中,他已失去了浪蕩的資本,想回頭拾回曾經放棄的黃金,卻發現換不回金。 ——南雅中學K1713劉晨萱 5
駁“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一) 古人雲:“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主要是告訴我們,要看清自己,不要自不量力,要做力所能及的事。但這真的完全正确嗎?不然。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的生長過程從懵懂到成熟,如果因缺乏足夠能力而不去嘗試,那還會有所成就嗎?還會有成功的企業家、科學家嗎?還會有這個高度現代化的文明社會嗎?更實際的想一下,如果牛頓在計算失敗多次後歎自己能力不足而不去攻克物理的難題,那經典力學體系何時能問世?如果中國女排因前幾次比賽失敗而認為自身缺乏能力而放棄,那令千千萬萬中國人民為之動容的“女排精神”又該何去何從?
不攬瓷器活,哪得金剛鑽
?
我們将瓷器活攬過來不是說一定要成功,而是通過一次次的嘗試,努力與改變去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讓一開始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成為你力所能及的事。 ——南雅中學K1706賀宇馨 (二) 沒有金剛鑽,就真的不可攬瓷器活了嗎? 按傳統的說法,要想攬瓷器活,就必須要有金剛鑽。金剛鑽是什麼?是能力,還是天賦?瓷器活又是什麼?是勞累的生産活動,還是需要知識來支撐的物質基礎?明白的說,這句古言告訴我們,沒有知識和技術,就不要在所需方面瞎折騰了,但這本身就是個謬論。
假如手頭上大家都沒有金剛鑽,都沒有理論基礎,那瓷器活誰攬?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築誰向前将他們推進?這時候,總需要有人站出來說:“交給我,我來”。可手上卻一無所有,怎麼辦?隻能自己想,自己鑽研,自己發明出金剛鑽,然後才能攬瓷器活。因為有了金剛鑽,才使得人人都可以攬瓷器活。但社會的發展真的是由每個人都能用金剛鑽攬瓷器活決定的嗎?我想不是,發展真正存在于攬瓷器活的那個初始舉動,在于金剛鑽被發明的那一個瞬間。當金剛鑽和瓷器活從無到有的那一個瞬間,你可以說社會發展了,社會進步了。
進步的個體是敢于攬瓷器活的第一人,是那個沒有金剛鑽,也能為了瓷器活而創造出金剛鑽的勇者。正因為中國過去的一百年裡有無數個不相信這句習語的科研工作者,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中國的今天才能有大國重器,社會國泰民安。 沒有金剛鑽而攬瓷器活的辛苦,我們有的知道,有的甚至還不為人知。但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要敢于去攬,且要作為創造金剛鑽而努力的那一群開拓者。不信危言聳聽的社會前途建設者,明白困難,确定方向,把科學及文化上的一無所有改變到遍地開花,這樣,中國才能進步,民族才有希望。 ——南雅中學K1710張恩東 (三) 誰說沒有金剛鑽,便不能攬瓷器活? 沒有金剛鑽,便别攬瓷器活。說的是沒有高超的本領,就不要主動承擔重任。可是,難道隻有那強大的人才能擔下重責。那這些弱小的呢?他們的熱情便是自不量力嗎? 當然不。這個社會上從沒有天生的成功,那些卓越非凡背後隐藏的是一次次的失敗。
強大的力量是弱小的個體經曆過一次次嘗試和挑戰後所獲得的,你又憑什麼不給他們機會?那些經曆過無數次失敗,無數次氣餒的弱小的人們,當他們再次面對同一個死胡同,總會有另一個維度的天空向他們打開那便是進步與成長,為他們積蓄力量,帶他們逐漸變強。 精美工藝的研究,公正制度的完善,曆史社會的進步,這些都需要付出代價來實現,平凡的人們為實現這些偉大的目标,不懼付出,不怕犧牲,甘願成為進步的代價。也許他們知道自己有心無力,能力不足。也許他們知道别人眼中艱難前進的他們,笨拙而愚蠢。
但那不是勉強前行,不是虛榮,不是極力證明自己。而是肩上有一份責任,心中有一份信念,不斷提醒他們:不論成敗,不計後果,我偏要勉強。 ——南雅中學K1710鄒嘉儀 (四) 我們經常被告誡,沒有金鋼鑽,不攬瓷器活。我們也常常看到行事不成的人被大家嘲笑。于是許多人把這句話引為信條,做事前永遠先盤算,這是不是瓷器活,我失敗的可能性有多高。
所以,這些人隻能做一輩子的“陶土活”了,即使他們中的一些人在常年累月的工作中,早已擁有了“金剛鑽”——頂尖的實力,但從沒,也不敢做瓷器活的他怎麼會知道自己已經實現突破了呢?于是始終遵循的信條告訴他:我不能。 技術的提升需要日複一日的練習,而真正能确立我們擁有了更上一層樓的實力的,是我們能勇敢邁上一步,挑戰自己未曾做過的、踏向自己未曾邁上的高度。唯有我們做成了“瓷器活”,我們才算正式擁有了金剛鑽,因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對自己的實力有徹底的認識,也将得到他人的認可。
而這一切最關鍵的一步,便是在尚未涉足的高度堅定地邁出一步,是攬下從未做過,而今能勇敢挑戰的瓷器活
。 ——南雅中學K1706李納多 (五)
誰生來就是那“金剛鑽”呢?不攬瓷器活,永遠也别想成為真正的金剛鑽。 似乎我們總有一種認知,有什麼能力就做什麼事。确實,沒有金剛鑽就去做瓷器的活,很有可能導緻珍貴而脆弱的瓷器受損。但這并不是我們不能攬瓷器活的理由。為了提升自我,為了讓我們成為“金剛鑽”,我們在私下不斷模拟、練習。
等練習到我們成為了一個“備選金剛鑽”時,我們才有資格用“真正的瓷器”進行實戰
。然而演練不同于實戰,演練永遠不能模拟出實戰的所有條件,包括個人心态,隻有實戰才能出真知,隻有實戰才能指明前進方向及工作重點。現代人為了避免“瓷器”的損壞,不願意輕易讓人直接用“瓷器”上手,可在演練中,用的是與“瓷器”情況不同的更加廉價的“東西”。這樣不但效果不盡人意,而且用這樣的方法培養“金剛鑽”,得花多少時間一點點磨出來啊?而我們自己若是不敢用“瓷器”,又怎麼能得到第一手數據,及時調整自我呢?
不攬瓷器活,難成金剛鑽。隻用金剛鑽磨瓷器,損害當然最少,但“金剛鑽”有幾個呢?擁有大知識、高技術的人才能有幾個?而那些重要卻難度系數高的活呢,難道永遠隻能等着幾個“老人”嗎?“老人”也是從新人來的,給予新人的機會,新人才能更快更好的成熟,成為我們急需的“金剛鑽”。 ——南雅中學K1706劉俊顯
聲明
聲明課件由湘語文教師群分享提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