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清華博士一語點透:“雙減”之後,普通家庭這樣育兒才有希望

所謂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給予孩子三樣禮物:

謀生的能力,愛和接納,以及健全的人格和陽光的心理。

作者丨可樂媽

前段時間,偶然看到了一則關于吳軍博士的采訪。

吳軍,畢業于清華大學,于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取得了計算機博士學位。

他曾是谷歌中日韓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設計者,擔任過騰訊副總裁,還是個著作頗豐的作家。

但同時,他也是一位父親。

為了幫助女兒申請大學,他曾走訪過包括牛津、劍橋、哈佛、耶魯、麻省理工等十幾所頂尖名校。

這樣的多重身份,讓他在談及各種教育問題時,總能抽絲剝繭、直指靶心。

在采訪中,他這樣說道:

“中國教育的問題不在于壓孩子壓得太緊,而是這三大問題:

第一,以'課本上教育’為主,在技能以外教得太少;

第二,帶着尋求'标準答案’的思路在學習;

第三,把考試和一時的成敗看得太重。”

看了吳軍博士的采訪後,我一直在想:

父母總說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那麼,到底什麼才是最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

是教會孩子謀生的能力

吳軍博士在采訪中舉例道:

“在美國跨學科競賽中,不考你會不會編程,而是讓你提出方案,去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例如,美國許多基礎設施是在二戰後建立的,不少水管都會漏水。

而全部更換一遍,需要一萬多億美元。

有一次競賽就根據這樣的背景條件,提出了一個要求:

制作一個方案,能夠在比較便宜又不中斷供水的情況下,解決水管漏水的問題。”

這個要求一出,不少孩子都懵了。

畢竟,在生活中,大部分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好好學習就夠了”。

所以事無巨細地包辦一切,為孩子做好一日三餐、打掃房間、整理床鋪,甚至連内衣、襪子都不讓孩子自己洗。

卻忽略了:

一個不懂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沒有一點日常生活技能的孩子,哪怕成績再好,将來也難以适應社會。

還記得神童魏永康嗎?

11月17日,38歲的魏永康因病逝登上熱搜,他的過往經曆,也再一次被人提起。

魏永康從小聰明過人。

8歲時就連跳幾級進入重點中學讀書,13歲考上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而他的母親也打心眼兒裡認定,隻有好好讀書,以後才有出路。

為此,她包攬了家中所有的家務,包括給兒子洗臉、端飯、洗衣服。

直到魏永康上高中時,母親還在親自給他喂飯。

然而,當魏永康獨自一人去中科大讀研,脫離了母親的照顧後,他卻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巨嬰:

他不知冷熱,經常大冬天還穿着單衣、拖鞋,在校園裡遊蕩;

不會打掃衛生,把髒衣服、臭襪子扔得到處都是。

無法和老師、同學溝通,甚至不記得考試和交論文的時間。

最終,被中科大勸退。

不少父母總以為家務勞動是“瑣事”,隻有學習才是“大事”。

殊不知,那些被父母認為“浪費時間”的“小事”,卻成了孩子人生路上的坑。

斯坦福大學前新生院長在TED演講中提出:

一項曆時75年的實驗發現:

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從小就具備處理家務類瑣事的能力。

而那些以學習為唯一目的的孩子,短期内看似收獲了分數、榮譽,但從長遠的代價來看,他們都失去了獨立生活、适應社會的能力。

一個連自己都照顧不好的孩子,又要拿什麼去與生活握手言歡呢?

教一個孩子做家務,便是教會他謀生的能力。

有了這種能力,孩子這一生都不會過得太糟糕,因為無論何時,他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擁抱生活的熱情。

好的教育

是懂得因材施教

吳軍博士在采訪中提到了一個詞:

追趕者。

在他看來,很多孩子都被培養成了追趕者,一直都在追尋“标準答案”,别人怎麼做,自己也跟着照做。

可一旦前方沒有參照物的時候,就不知道往哪跑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傅雷的小兒子傅敏。

教育家傅雷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傅聰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從小學琴。

小兒子傅敏見了,便想要模仿哥哥的成功,也跟着學音樂。

但好在他身後還站着一個充滿智慧的父親。

傅雷觀察了一陣子後,告訴傅敏,他其實更适合做教育。

果不其然,長大後的兄弟倆,一個成了著名的鋼琴家,一個當了優秀的教師。

其實,人生哪有什麼“标準答案”。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或許不夠聰明,或許不夠完美,但他一定有屬于自己的舞台。

而為人父母要做的,不是将孩子培養成千篇一律的模樣。

而是保留孩子的創造性,因材施教。

在TED演講《學校如何扼殺了創造力》中,著名教育家肯·羅賓遜提到了這樣一個名字:

吉莉安·萊尼。

吉莉安是一名出色的舞蹈指導,曾指導過歌舞劇《貓》、《歌劇魅影》等作品。

然而,回顧吉莉安的學生時代,卻發現:

當時她在學校的成績和表現都是一塌糊塗,老師認為她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坐不住。

因此,學校寫信給吉莉安的父母,想要勸她退學。

但吉莉安的媽媽沒有放棄。

她帶着小吉莉安四處求醫問藥,最終,有一個醫生告訴吉莉安的媽媽,這孩子沒有生病,她是個天生的舞蹈家,應該送她去學舞蹈。

媽媽思索良久後,決定聽從醫生的建議。

走進舞蹈學校,媽媽和吉莉安驚訝地發現,這裡都是和吉莉安一樣的孩子,她們坐不住,隻有在身體行動時大腦才能思考。

這些孩子就聚在一起跳芭蕾、打拍子、玩爵士樂。

後來,吉莉安考上了皇家芭蕾舞學校,并憑借出衆的表現,成了一名獨奏演員。

畢業後,她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還擔任了好幾部史上最成功音樂劇的導演、舞蹈指導,為自己積攢下數百萬的身家。

可以說,沒有媽媽的堅持和守候,就沒有今天光彩熠熠的吉莉安。

不是所有的魚,都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與其不顧自身情況地去追求高分,讓孩子過上千篇一律的“标準人生”,父母倒不如換一種思路:

保護好孩子的獨特性和創造性,将熱情和天賦當作燃料,讓他活成人間不一樣的煙火。

好的教育

是培養一個幸福的人

吳軍在采訪中說道:

“我看到了太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成才’,逼迫孩子做這做那,反而弄得孩子對讀書沒有興趣,最後上了個好大學就算給家長交了差。

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被逼得非常逆反,很不幸福。”

分數,一直以來都是很多父母最看重的東西。

孩子考得好,父母就眉開眼笑;

孩子沒考好,父母就橫眉冷對。

看似是為了孩子好。

實際上,這種充滿壓力的教育,卻已經在不知不覺間腐蝕了孩子的内心。

江西九江,13歲男孩因成績不理想,從14樓一躍而下,最終不治身亡;

陝西安康,一名17歲的高三女生,因一次模拟考試成績退步,連寫下13個“對不起”後自殺身亡;

大連理工大學,一名研究生因延遲畢業,在實驗室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

事實上,如果把孩子比作一棵樹,那麼幸福力才是他們的根。

而其他的一切,包括成績、分數和榮光,不過隻是其中的一片樹葉而已。

父母隻重視葉的光澤,卻忽略了根的健康。

最終得到的,隻是一個枯萎的外殼而已。

想要培養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是父母做到這幾點:

1. 允許孩子慢慢來

南方有一種很常見的植物,毛竹。

最初的幾年裡,毛竹的生長極其緩慢,當其他植物已經長成參天大樹時,卻幾乎看不到它的成長。

直到它的生長季,毛竹便會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迅速成長,遠遠超過其他植物。

其實,有的孩子也是一樣。

暫時的落後并不可怕,怕的是父母的催促和打擊。

養育孩子,父母慢一點,耐心一點,持續地滋養,堅定地守望。

最終,自然會迎來孩子的厚積薄發。

2. 誇獎孩子的努力,而不是成績

斯坦福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學生進行長期觀察。

最終發現:

如果表揚一個孩子努力、用功,那麼将會給孩子一種可以掌控生活的感覺。

孩子們會認為,成功與否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反,如果隻誇獎孩子的聰明,贊揚他們一時的成績,就等于是告訴孩子,成功最重要的是天賦,是運氣,唯獨不需要努力。

這樣一來,當他們面對失敗時,往往會束手無策。

所以,對孩子付出的努力進行誇獎,其實就是尊重并承認孩子的努力。

但同時,也能接納孩子的局限和不足。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他們更看重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總向其他人尋求認可和贊同。

3. 接納孩子的平凡

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顧問朱永新教授在演講中提到:

“最根本的是要提升父母的教育素養,提倡'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幸福比成功更重要’的教育理念。

家長要把幸福還給孩子。”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遺憾的是,大部分人最終還是落入了平凡。

因此,放棄當第一名的執念,丢掉不切實際的期待。

比起一時的成績,比起光鮮的履曆,父母更應該追求的,其實是孩子良好的品質和健全的人格。

請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來報恩的。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

“孩子最終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主要取決于他從第一個教育者那裡所接受的愛、陪伴和榜樣示範。”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所謂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給予孩子三樣禮物:

謀生的能力,是一個孩子獨立的底氣;

愛和接納,點燃孩子的生命,讓他們在相信自己、成為自己、豐盈自己的路上,變得更加堅強;

還有健全的人格和陽光的心理,陪伴着孩子走向遠方。

教育好孩子,永遠是為人父母最神聖的使命。

點個「贊吧」,做一個合格的父母,将這三樣禮物貫穿孩子的成長,陪孩子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