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五運六氣:中醫天人合一的理論範型

·五運六氣是推求從天象到測病的醫學體系的理論範型。氣一元的生成論宇宙觀、《易經》體系《系辭傳》的天五地六說、術數的推步方法為其三個理論來源,其“推步”包含觀象測候、據幹支推值年的主運和主氣、推六氣、推五六相合、由氣候變異推緻病與治法五步。

·五運六氣的學術價值主要包含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系統化、提高拓寬了中醫藥理論體系大廈的構架、對氣一元論陰陽五行的整合創新、首創氣化學說、提出“病機”的概念、對時病有預測性以及運氣養生擴大了中華養生學特色等七個方面。

五運六氣是在天人合一及在以氣為本一元生成論始發下,以天五地六為框架,用五六相合的術數推步方式,通過究天人之際,進而推求從天象到測病論治的醫學體系範型,其内容有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有以“推步”的推演格局,以“五氣在天為五運”、各主一年的氣象,氣在地為六氣,是把一年分為六節,每節主2個月的氣象,合為三陰三陽。五運由木、火、土、金、水相承,六氣由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濕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相承。推演按“順天以察運,因變以求氣”,五六相合而知象之應見,進而知六氣為病。在推演論述中,創發了氣化、升降、病機、亢害承制、相火等理論和概念,其“無代化、無違時”的養生理論簡明實用。提出了五運三紀和六氣十二變的證候及原委,系統歸納了天人合一的醫學觀及中醫諸種治法和君臣佐使的處方原則,成為中醫藥學脈的一座高峰,啟導了金元四大家和溫病學派的創立,以此成為中醫藥學術特色的理論内容。

五運六氣的發生與形成

五運六氣來自《素問》的“七篇大論”(又稱“運氣七篇”),即《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七篇。五運六氣學說的發生與形成有三個來源。

氣一元的生成論宇宙觀

漢代以前天文氣象等自然環境與人體健康關系的認識經驗和學術資料,以中國古代氣論解釋萬物,認為萬物皆氣,氣論經過了精氣說、元氣說到東漢時發展成為“氣一元論”,認為萬物是元氣氣化而成,宇宙、人類都是因元氣而生、因氣化而成。誠如《太史天元冊》曰“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鹹章”,這是氣一元論和五運六氣結合的創世之論。認為元氣為肇基,而發生九星、七曜、陰陽剛柔、白日黑夜及寒暑的輪換等,生生化化為萬物。宇宙發生發展的模式是元氣肇基後的五運六氣之應見。天文、氣象和醫學都是古代最早發展起來的學術,互相交織在一起,曆法、星象二十四節氣等都有人體健康的内容,這些都是一元五氣生成的。

《易經》體系《系辭傳》的天五地六說

《易經》的學術體系以天人合一統為運氣總主題和六氣的三陰三陽,來自《易經》《系辭傳》的“天五地六”“十一而天地畢”是五運六氣的框架。陰陽的一分為二發展為一分為三,成為五運六氣。易的後天八卦成為五運六氣的“氣數”,而運氣的病機、亢害承制、應同等概念又是對《易經》理論的發展。

術數的推步方法

術數是以陰陽、五行《易》法如八卦等為理旨,運用天幹、地支等符号推占自然及社會問題的各種技藝,其中的觀測天象、授時制曆、審觀物候等與五運六氣相關聯。《漢書》稱為“推步”(《後漢書·律曆志下》)。到《後漢書》推步才被完善又稱“内學”(《後漢書·方術列轉(上)》)。在《後漢書·方術列傳》中,載有風角推步、河圖洛書推步、河洛七緯推步以及七政元氣風雲占候等多種推步法,有楊由、樊英、公孫穆、廖扶等多家,成為構建五運六氣思路與方法的前導。楊由的《七政元氣風雲占候》便是五雲六氣推演的前導。筆者據《後漢書·鄭玄傳》記載,經學大師鄭玄著有《天文七政論》,他深通《易經》,著有《易傳》,注《周禮·醫師》,論述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五髒與五行對應的不同,深谙醫學,又向老師賈逵學習推步,在鄭玄注的《易緯·乾鑿度》中有“五日為一候”之語,在其所注《易緯通卦驗》中多有“當至不至”“不當至而至”等語,皆運氣之論。鄭玄的《天文七政論》應是對楊由《七政元氣占候》的發展,據此七篇大論的作者是鄭玄。

五運六氣的三個組成部分,一是醫學氣象曆法。原理與鄭玄所著《乾象曆》有關(《後漢書·張曹鄭列傳鄭玄》),二是五運值年和六氣紀節的推演格局,三是應年、應節的常、病契因證候與治法等醫學内容。

五運六氣獨特的曆法稱“醫學氣象曆法”。以“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為一年,一年按三陰三陽分為六節,每節60天又87刻半(百刻制)含2個月,六節稱為厥陰、少陽、少陰、太陰、陽明、太陽。五運六氣以甲子年為紀元,是“天氣始于甲,地氣始于子,子甲相會,命曰歲立。是五色六氣的元旦”。因按地繞日計年,一年12個月24節氣,五運六氣曆以厥陰的大寒為歲首,每2個月為一節用于推演。

五運六氣格局是用“推步”的方法逐次解析天幹表達的五運年份和地支表達的六氣節候氣象特征。五運出自七篇大論首篇《天元紀大論》的“五氣經天”,五氣在天稱五運。

推演格局的推步

推步總要領是順天(幹)以察運,因變以求氣(六氣),其分五步。

第一步:觀象測候

定值年的天幹地支在古代是司天監的工作。《新唐書》記載對司天監的人員,每年要考稽其應驗率。現代由天文台觀象制曆,氣象台發布氣候情況。《素問·天元紀大論》介紹了從“立表為圭”開始時觀測的過程。但民國之後,值年幹支就不用了。按幹支順序可以推出值年五運六氣的幹支符号。五運六氣以厥陰首日大寒為歲首,即五運六氣的元旦。

第二步:據幹支推值年的主運和主氣

主運是主一年之運,又稱大運或中運,主氣就是二十四節氣,但二者的元旦日不同。五運之名在七篇大論中沒有定義,但在緯書中有提及,如《孝經鈎命訣》謂“五氣漸變,謂之五運”。明代方以智在《物理小識》中稱,五氣“在天為五運,在地為五材”。主運是平氣之年的特征,相當于五行之生機。客運是比之主運有所變化的運,表現為提前或延後及勝複太過不及。

第三步:推六氣

主氣是主時之氣,大體與二十四節氣一緻。客氣與主氣常态不一緻,有變化的氣象。常态是厥陰為風,少陰為熱,少陽為火,太陰為濕,陽明為燥,太陽為寒,是六氣氣化的表征。六氣客氣之變是天氣和地氣交變所緻。六氣之變由天氣和地氣主載,天氣主上半年名司天,地氣主下半年名在泉。客氣太過不及則變,不當其位則變氣化氣交之異則變,客主加臨不相得也變,由變而化,主氣的常态氣化按德、化、酸令之序演進。非其化則災則病,六氣常化則緻病有多種,以十二變為常見。在六氣中重點推客氣的司天在泉。

第四步:推五六相合

是五運和六氣相互作用後的情況,大體按五行生克關系來分析,六氣也循五行的屬行看待,即厥陰屬木,少陰和少陽都按火,太陰按土,陽明按金,太陽按水。其結果是運生氣為小逆,運克氣為不和;氣生運為順化,氣克運為無刑。值年的運和氣的五行屬性相同時有5種情況稱天符、歲會、同天符、同歲會、太乙天符,其中太乙天符之年氣候變化最為激烈,生暴病。

第五步:由氣候變異推緻病與治法

五運和六氣平氣時也有,各年和各節氣的常見多發病。五運太過或不及導緻年内多發病,特别是太過之年,故《素問·至真要大論》強調“必先五勝”。五運之虛影響氣化可緻五郁,六氣太過或不及者為病因,六氣太過稱為“六淫”。六氣太過與不及又曰盛衰,盛衰運動有勝複的規律是有勝則複,複已而勝,不複則害,勝複皆病。有十二變,五運六氣以應時的至與不至論述多種病證的發生特别是寒熱病證。《素問·至真要大論》在總結五運六氣緻病時提出“病機”一詞,列“病機”十九條(其中五運五條,上下升降二條,六氣之變十二條)為推步緻病的要點之後,又列“寒者熱之”等19個“之”字的治病方法及君臣佐使的處方原則。

五運六氣發展巡禮

五運六氣脫卻了“推步”的神秘外衣,以“大論”名篇成為系統的專著以後,漢末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将六氣為病發展成六經辨證,在《金匮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症第一》中有“有至而未至,有至而不至”的運氣解說。在給方劑命名時,如承氣湯,援運氣的“亢則害,承乃制”之理。以“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治寒以熱,治熱以寒等《至真要大論》的治法,運用于《傷寒雜病論》。張仲景以“六經辨·聖道彰”,為醫學“垂方法,立津梁”。

自魏至晉及南北朝,當政禁止谶緯之書流行。魏時代易經學中發生過“王弼掃象”壓削象術之學,七篇大論有緯書内容,緯書篇名都三個字,七篇除“六元正紀大論”為四字外,其他六篇“天元紀”“五運行”“六微首”“氣交變”“五常政”“至真要”都是三字的标題,也類似緯書名目被禁止,隻能在民間隐傳。但在國家司天監中運用并考核,新舊《唐書》有記載,當時的醫家傳記中,葛洪通曉推步,新舊《唐書》都記載孫思邈能“推步甲乙”。到唐代王冰補注《素問》時把老師張公的秘本“七篇大論”納入《素問》并為之注釋,由此“七篇大論”成為《黃帝内經》之文,開始了經傳至今。

運氣在宋代受到朝廷的重視,被編寫進宋徽宗主編的《聖濟總錄》中,因《素問·六元正紀大論》中有“五運六氣應見”之語,命名為“五運六氣”。朝廷每年發布“運曆”,令藥局藥店按運曆“司歲備藥”。醫師考試題在“三經大義”中必有運氣題目。國家每年發布運曆令藥局藥店司歲備藥,運氣成為這一時期的顯學。當時流傳“不懂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應運而生,确有此方面的人才和創新。北宋劉溫舒著《素問入式運氣論奧》,根據甲子60周期和傳驗歸納,提出了“三年化疫”的理論和預測方法,指出在某地域“剛柔先守”後第三年發生疫病,至今也多有應驗。南宋陳言在《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針對五運太過和不及以及六氣之病證,編創了備化湯、敷和湯、升明湯等16首運氣方劑,頗為中的,為後世傳用,清代王旭高還為之配了歌訣。

金元時代是對運氣系統發展時期,成無己在首注《傷寒論》中,以氣化論引注傷寒六經,用六氣脈和南北政解讀《傷寒論》的六經脈。金元四大家都是發揮五運六氣一隅而成其學業者。劉完素發展火熱與病機而創主火派;李東垣發揮補土及升降理論,繼承乃師張元素而成大家;張子和以運氣治法應六氣為據,創攻下派;朱丹溪把劉完素的相火說發展為相火論,以治郁證之長,結合滋陰之論而成滋陰派。當代醫學家上海章巨膺先生說:“沒有五運六氣就沒有金元四家。”

明清之際是五運六氣的普及傳承時期,當時刊刻的醫書很多将運氣理論置于書首,還有運氣專書和運氣醫案。很多名家強調運氣的重要性,如無忌先生在所其著《保幼新編》中說:“醫師不知運氣,面牆而立。”明甯王朱權在所著《乾坤生意》中說:“治病不知運氣,如涉海問津。”明清之際的幾次瘟疫中,醫師運用運氣理論診治創立很多名方,并有《溫疫論》《溫熱論》和《溫病條辨》等溫病專書刊行。在吳鞠通所著的《溫病條辨》中,書首列出十九條運氣經文,以“原溫病之始”,在五運六氣理論的推動下,一個新的溫病學派孕育形成了。

五運六氣學術價值

七篇大論續入《素問》,如同《周禮》以《考工記》代替亡佚的《東官》一樣,不僅補充了類如《素問·六節藏象論》的運氣思想和程式化的推步、天人合一、應時論病,還使《素問》注入了新鮮理論和血液,大大提高了《黃帝内經》的理論層次,其學術價值主要有以下七點。

一是将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念系統化。從觀測天象授時制曆,繼而順時察運,因變以求氣,繼而以氣化勝複論病,最後落實到求屬病機治法,每步都貫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運氣以人與天地相應為主旨。大自然的生命依賴天地的能量和資源所滋養,五運六氣就是按年序和一年六節候的應見不同而與之協調一緻,這是天人合一的理論範型,使人能充分利用自然力。

二是提高拓寬了中醫藥理論體系大廈的構架,三分陰陽為六氣,五運三紀有平、太過與不及,比二分陰陽五行更豐富而有活力。

三是對氣一元論陰陽五行的整合創新。氣論的發展在春秋時有《管子》精氣說,戰國時有呂氏春秋《鹖冠子》元氣說,之後有氣一元論。《天元紀大論》引《太史天元冊》說“肇基化元”,元氣的一氣化經五氣為“五氣終經天”,之後“九星懸朗、七曜周旋”後有陰陽寒暑,繼以生化萬物。從元氣創世到發展為宇宙世界,五運本體的五氣就是元氣所化。由此元氣論導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的“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的人身小宇宙論,這是以五運和六氣諸種關系進一步發揮《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的小宇宙論。此論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首舉。此五運用五行的學說生克規律。但有勝複和一分為三(平、太過、不及)的發展,五行在一年中始于冬至,五運在一年中始于“正月朔月”即大寒。

四是首創氣化學說。用氣的運動變化闡述萬物的生成與演變,特别是五運六氣之化之變及六氣的升降出入是為氣化學說。認為氣始而生化,氣聚而有形,氣散而蕃育,氣絕則象變。《五常政大論》稱動物為“神機”,稱植物為“氣立”,人的緻病和自然

災害都與各種環節的氣化異常有關。五運六氣系統論述了五運之勝和不及緻五郁為病,又論述了六氣為病和十二變之病。《氣交變大論》稱:“善言變言化者通神明之理。”氣化的升降融進本草,使藥性理論突破了性味歸經概念而有所發展。

五是提出“病機”的概念。《素問·至真要大論》兩次提到“病機”,并序列了病機十九條,把在相應的時間内發病的要害和關鍵點稱之為病機,使認識疾病把握疾病更深透。《黃帝内經》其他論篇隻有“病邪”之論,中醫在《黃帝内經》後隋代有《巢氏病源》的“病源”,宋代以後才有“病因”稱謂,比較起來還是“病機”内涵豐富而深刻。病機後來又擴大到雜病,又有了機理機制的含義并發展成為病機學。

六是對時病有預測性。可預測性是高層次的認知學術,五運六氣有其氣候的基本規律和周期的把握性。五六相合不僅是框架因素,還是60年大周期的因子。60是一個特殊的數,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曾據60周期預測我國的地震,幾次得到驗證。氣候與疾病有相關性,氣候有大小周期性等知識,使“五運六氣之應見”可以預測有關時病的發生。邏輯學家汪奠基先生在《中國邏輯思想史》一書中指出:“七篇大論中五運屬歸納法,六氣來自演繹法。”歸納法産出的事物可預測性較高,這是最實用的,值得深入研究。

七是運氣養生擴大了中華養生學特色。養生是培養生氣以冀健康長壽。根據五運六氣理論,《素問·五常政大論》提出了“化不可代,時不可違”的養生要領:“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複其不足,與衆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命曰壽王。故大要曰:無代化,無違時,必養必和,待其來複,此之謂也。”這是按節候養生的要言,大有實踐價值。

五運六氣自從唐代王冰推出以後,曆代多次受到質疑,如非《黃帝内經》原文;氣候推導概率值得深入研究,準确性有誤差;按運氣治病有時與辨證論治有抵牾等等。但總的來說,五運六氣是大有價值的文化和科學的寶貴遺産,應當深入研究。(本文摘編自《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23年1月第29卷第1期,孟慶雲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