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發揮】桂枝新加湯
轉載自《經方發揮》版權歸原作者趙明銳前輩所有
支持中醫發展請購買正版圖書
桂枝新加湯一方, 《傷寒論》僅提到治療“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之證。即是因為有外感表證用發汗藥發汗過多,損傷了衛陽和營陰,使筋脈和肌肉得不到足夠的氣血溫煦和濡養所引起的身體疼痛。不少文獻中對本方應用範圍如下。
l、因汗出太過,津液受傷,不能濡養筋脈而身疼痛者。
2、凡患太陽中風證,雖未經發汗,但素體氣血不足的患者。
3、風濕在表,而表虛者,亦可酌用本方。
但細分析本方的藥物組成,結合臨床的實踐,其運用範圍還不僅如此,并可以治療由于氣血不足引起的多種證候。本方的藥物組成是以桂枝湯為基 礎,加大芍藥、生姜量,再加入人參,共六味。桂枝湯善能調和營衛,通調血脈,重用芍藥能增強滋陰養血、斂汗、固腠理、解痙緩急的作用,生姜通衛陽,并能解痛,人參補益氣血。諸藥合成和營衛、通血脈、養陰液、潤筋脈、補氣血之。故凡因氣血虛損,不足以營養肌肉筋脈所引起的肢體疼痛以及倦怠、懶動、肌肉無力等證,均有一定的功效。在此方的基礎上再加入補氣固表的黃芪、養血活血的當歸效果更好。
一、身痛(屬氣血虛者)
正常人身之肌肉、筋脈,皆賴氣血之溫潤濡養。氣血充沛,人體就覺的健旺、輕捷、舒暢、有力。如果大量出汗和失血,衛氣營血皆因其耗損而不 足,肌肉筋脈失去足夠的氣血溫潤,此時必然會感到身體疼痛痠困倦怠乏力。凡由于種種原因造成氣血不足不能充養肌肉筋脈者,均可導緻這一類型的疼痛。仲景啟 示:“發汗後”一語,應當理解為泛指氣血虛損而言,不能理解為單純發汗。這種病證的臨未表現是:周身綿綿作痛,痠困的感覺多于疼痛,稍為勞累就疼痛的更加厲害,休息好就覺的減輕,脈多現沉緩或細弱,經年累月不愈。用桂枝新加湯治療常獲得滿意的效果。
典型病例:
曹 XX,男,60 歲。患周身筋骨疼痛四年多,起初僅是勞碌多才感到疼痛,休息好就不足為害了,因此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近一年多以來已經發展到行步艱難,困卧床第,有時翻身都感到困難,并且最容易感冒。
現證狀:周身疼痛、痰困,靜止時則不要緊,稍為活動就覺的疼痛,為了減少疼痛經常避免起床活動。痛處喜按、喜熱,易汗,手足厥冷,息低,懶 言,肢體消瘦,皮膚枯槁,舌淡苔薄,脈虛細而緩。食欲、二便均屬正常。
【編者個人辨證要點總結】
①骨節疼痛,尤其注意的是僅活動勞作時發作,并且痛處喜按、喜熱、易汗。
②平時容易感冒,自身免疫力比較差
③手足厥冷,息低,懶 言
④舌診:舌淡苔薄
⑤脈診:脈虛細而緩
⑥食欲、二便均屬正常。
從上述症狀可以看出由于年老體衰,身體整體素質比較差、比較虛。患者主訴應該是骨節痛,但無發熱惡寒脈浮緊等麻黃證看來用麻黃湯不妥。這裡能不能看成少陰傷寒證呢?息低懶言,手足厥冷,并且脈虛細而緩,這裡跟”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傷:281)“有何區别?個人更傾向于少陰病論治,處方四逆湯。下面附上劉渡舟老師的一例少陰傷寒醫案:
下面來看看本病例趙明銳前輩的辨證和處方
據此脈證顯然屬于氣血不足之證, 先後服新加湯 40 餘劑, 其病減去十之七、 八, 又宗此方制為丸藥,繼服兩個月以後,基本痊愈,并能參加輕微勞動。
按:本例患者身體疼痛,純屬氣血虧損,不能營養肌肉、筋脈所造成的。但據說以前曾服用過人參酒、鹿茸精等之類的滋補藥品,未見明顯的效果,最後以桂枝新加湯治愈。其原因是凡屬肢體肌肉筋脈失養之證,大抵應以調和營衛、通調血脈為前提,再配合益氣補血之品方能奏效,桂枝湯是調和營衛、通調血脈的代表方。如單純用滋補之品,其作用未必能很快達到四肢,因而功倍事半,徒費無益。
通過上面的病例可以看到自己辨證為少陰證,本病例最後采用的是桂枝新加湯,因為問診時了解到患者服用其他滋補品顯效不明。考慮不是單純的虛證,就不能僅靠滋補來解決。
看到這讓我想到最近診治的一個案例。
一個平素脾胃虛弱濕重傷飲的朋友,外出大熱回來後極餓就饑不擇食貪食了幾塊西瓜,導緻胸悶氣短、四肢無力,腹脹略有沖氣上逆尤其是肚臍眼以上比較明顯,舌苔紅潤。自服人參歸脾丸無效。考慮到可能中焦陽虛水泛導緻中焦運轉失司,處方苓桂術甘湯原方1副,服後短氣和腹脹有所改善但不明顯,後來想到她是黃芪體質素來氣虛,再次處方苓桂術甘湯原方加黃芪10g,第二天早晨反饋各項症狀好多了,但肚子還有點脹,朋友是個急性子讓她堅持服藥看看,結果下午臨近傍晚的時候腹脹若失,大便時是最近一段時間最舒服的一次,以前的大便黏膩也有很明顯的改善,這次竟然不粘馬桶了。便後渾身有說不出的舒服。
個人心得總結:
⑴桂枝新加湯針對氣血兩虛體質較差的人群(諸如老人和産後婦女等)外感傷寒的首選方。
⑵氣血通為順,氣機通順是滋補的基礎。無論是中焦失司還是營衛失調,一味滋補見效甚微就可能是氣血營衛出了問題,甚者可能滋生新的變證,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人們的健康意識與日俱增,但多數人對健康的着眼點在于滋補,但滋補顯效甚微的病例比比皆是,值得我們深思。
⑶臨床時問診盡可能的詳細,更有助于提高我們辨證的準确率,盡管不能要求一劑起沉疴,盡量做到一劑知,哪怕不能三劑四劑已也要讓病患感到疾病向好的療效。不斷樹立病患對中醫的信心,而臨床确切的療效是最好的證明。
二、腰痛(屬虛勞者)
腰痛,是指腰之一側或兩側疼痛而言,其類型複雜。 《證治準繩》分“有風、有濕、有寒,有熱、有挫閃、有瘀血、有氣滞……”,均屬實證。而屬 虛證之腰痛者,也複不少,“腰乃腎之府”,“腎虛其本也”,故腎氣不足為虛證之主因。《内經》還根據經絡闡述了腰痛,指出了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 陰、少陰各經脈和蹻脈、維脈為病均可出現腰痛。這些經脈尤以足太陽、督脈的氣血津液不足,使腰部筋脈肌肉失其濡養而緻腰痛者為常見。
腎為髒腑藏精之宅,氣血虧損,精血不足,往往累及到腎,導緻虛性腰痛。出現腰部痠困無力,隐隐作痛,喜熱怕寒,稍微疲勞即屈伸不便,久之則波及下肢緻軟弱無力,這種疾患常以補腎之品治之總是似效非效,纏綿不愈。用桂枝新加湯治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如久服多服也能根治。
典型病例:
郭 XX,男,48 歲。患腰部疼痛半年之久,每逢勞碌及着受風寒即加重,隐痛綿綿,痠困的感覺多于疼痛,嚴重時伸屈皆感困難。外科醫生診斷為 腰肌勞損。病情逐漸發展,曾多服補腎之品,結合針灸、按摩,理療等法,雖有近效,但不能鞏固。後服新加湯加當歸、黃芪出入化裁 20 餘劑治愈。
三、拘攣
拘攣見《素問·缪刺論》。一作(痀)攣。《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又名拘急,屬筋病,指肢體牽引不适,或自覺緊縮藏,以至影響活動,多見于四肢、兩脅及少腹。四肢孿急,多因六淫外邪傷及筋脈,或血虛不能養筋所緻。
本證以婦女患者尤多,特别是生育過多的婦女更為多見。因産後本來氣血皆不足,或着受風寒,或浸于冷水,或者身體平素陽虛寒甚,“寒則收引”,最容易誘發筋脈拘攣。另一方面是筋脈失去氣血的濡養,枯燥而發生攣急。此證多見于顔面部或手指,纏綿反複。發作的季節最多是冬季和初春,夏秋就好 轉,久治不愈, 發展嚴重時起卧都感到困難, 痛苦萬狀。 發于手指者, 俗名“雞爪風”。以本方加入勾藤、木瓜、當歸、川芎等常獲滿意效果。
典型病例:
楊 XX,女,36 歲。因産後着風寒緻手足拘攣,發作時四肢攣縮,蜷曲,疼痛難忍,痛苦萬分,必須經按摩、針灸始能暫時緩解。但時隔不久即又 發作,或一日數發,或數日一發。雖經醫治但仍發作頻頻,已反複發作半年之久。診其脈遲而緊, 舌淡、 無苔。 考慮為産後血虛, 複感受風寒之邪, 筋脈“寒則收 引”,遂投以新加湯加當歸、木瓜、勾藤等,服二劑後拘攣頓然停止,繼服五劑痊愈。
按:本方所治療的拘攣,不論在病因或證狀方面,均有别于芍藥甘草湯證之攣急。此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傷及筋脈,以及血不養筋所造成的拘攣,彼是由熱邪傷津,緻筋脈枯燥所造成的攣急。
結語
本方治療氣血虧損,造成的肢體疼痛,以及拘攣等證,療效可靠。但是在藥物的劑量方面,需要配合恰當,否則會影響療效。凡屬這一類型的疼痛和 拘攣,大部分患者皆出現陽虛寒甚的脈證。因此方中的桂枝用量每劑湯劑中不能低于15 克,芍藥和桂枝等量,人參可用潞黨參代替,用 15-30 克,再加黃芪、 當歸各 15-30 克,生姜可用 10-15 克。
【編後語:氣血失衡加外感傷寒均可造成腰痛和四肢攣縮。而新加湯不僅能有效驅除外邪還能滋養氣血。臨床經方的應用拓展多看病機病證,不要拘泥于具體的症狀可能讓經方有更多的應用機會。】
中醫講究個性化治療,具體病案具體分析,
轉載僅供學習參考
閱讀是一種修養,分享是一種美德
猜你還喜歡【點擊下面文字直接閱讀文章】:
上一篇
孤獨 原創:天涯書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