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之花有兩種最香,其中一種就是栀子花。明朝沈周在《栀子花詩》裡描述:“雪魂冰花涼氣清”,是說它花開似雪,且吐清涼之氣,卓爾不群。
提到栀子大家首先想起的是青春情懷。但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栀子最早走進人們的視野,是因為它的果實可用作染料,故而有“栀黃”一說;後因潔白馥郁被愛花之人慧眼所識,遂成觀賞植物。《漢書》曾記“漢有栀茜園”及《晉書》所載“晉有華林園種栀子,今諸宮有秋栀子”等語,可見我國栀子的園林栽培、使用已有兩千餘年曆史了。
栀子花好,果實更是中醫裡的一味良藥。
中藥裡的清火高手,栀子《神農本草經》說:栀子味苦,性寒,歸心、肺、三焦經。功于瀉火除煩,清熱利尿,涼血解毒。
栀子苦寒,善清三焦之火,善治頭面五官各類火毒上攻。縱觀曆代有關中藥的記載,栀子是為數衆多的清熱藥中唯一一味有着清洩三焦功效的藥物。
黃芩偏清上焦熱,黃連偏清中焦熱,黃柏偏清下焦熱,栀子清三焦火。
自古以來,人們運用栀子的苦、寒藥性來治療三焦濕、熱症候。栀子清洩三焦之說,便是人們在數千年來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
這裡有必要先解釋一下什麼叫做“三焦”。三焦是一個中醫概念,是“六腑”之一,分為上焦、中焦和下焦。上焦一般指膈以上的部分,包括心肺兩髒、頭面部及上肢;中焦指膈以下,肚臍以上的上腹部,包括脾胃和肝膽等髒腑;下焦指肚臍以下的部分,包括小腸、大腸、腎、膀胱、下肢以及男女的生殖系統。 三焦是人體之氣上下運行的通路,也是人體的水液上下運輸的通道。
三焦之火常表現為實火:上焦(心、肺)有火表現為頭痛、目赤、口幹、口苦、潰瘍、耳鳴、咳嗽等;
中焦(脾、胃、肝、膽)有火表現為口臭、消谷善饑或不思飲食、呃氣上逆、脘腹脹滿等;
下焦(腎、膀胱、大小腸)有火則表現為大便秘結、小便短赤等。
栀子似心,歸心、肺經,善于清胸膈中郁熱,所以栀子豉湯治療虛煩不得眠。同時,栀子色紅黃,善于清熱利濕,退肝膽、脾胃中焦濕熱郁蒸之黃疸。所以古方茵陳蒿湯用栀子,以其善于清利中焦濕熱。再者,栀子善于降火,導熱從小便洩去,它能從上往下把熱火降入三焦水道,通過小便排出體外,讓黃赤的小便轉為清白。所以古方八正散治療各類膀胱炎、尿道炎,裡頭用到栀子。 栀子清洩三焦濕熱之功效不僅與其苦、寒藥性有關,更重要的是栀子本身“質輕揚”、“性屈曲”。
栀子“質輕揚”故而其升可散上焦之伏火;栀子“性屈曲”故而其降可洩下焦之邪火,居于中焦則可清瀉中焦濕熱。進一步說明了栀子是依賴其“可升可降”的藥性特點來清洩上、中、下三焦之熱邪的。
方氏(桂谷山抄)曰:蓋栀之為性,可升可降,氣味雖居苦寒,而氣本輕清……專取此清空寒化之物,能解心肺之伏火,轉炎歊為清肅者也,所以三焦浮遊之火,六郁氣結之火,皆可清也。
朱丹溪曰:栀子瀉三焦之火,及痞塊中火邪,最清胃脘之血。其性屈曲下行,能降火從小便中洩去,凡心痛稍久,不宜溫散,反助火邪。故古方多用栀子以導熱藥,則邪易伏而病易退。
盧不遠先生曰:凡苦寒之物,能下能堅,惟栀子反使堅結者,解而上出,火空則發之義也,故并作湧洩之劑。
《黃帝内經》曰,諸逆沖上,皆屬于火。所以凡眼中結膜發炎,目赤腫痛,口腔、鼻腔炎熱腫痛,以及咽喉紅腫熱痛,甚至中耳炎、鼻窦炎,但見脈勢弦實有力偏數者,都是三焦熱盛,這時栀子均可放膽使用。
栀子大能降火,從小便洩去。
用法:煎湯:5-10克
所以這栀子清三焦火,上能清心肺熱,中能清肝膽脾胃熱,下能清膀胱水府熱,又能引衆熱下歸水道,使濁火下排,不上炎上擾,自然神明清靜,身心和調。
不過,栀子苦寒,可能會引起輕度腹瀉,所以脾胃虛弱的人最好不要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