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為什麼古人規定一斤為十六兩?

相傳,“千古一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下令在全國範圍内統一貨币、度量衡和文字等,睿智博學的丞相李斯接到命令後,很快就順利統一了貨币的規格和量器的大小。

但在重量方面卻遇到了一個難題,一斤該等于多少兩比較合适呢?李斯一時沒了主意,最後隻好去請教秦始皇。秦始皇沒說話,隻大筆一揮寫了四個小篆給李斯:天下公平。

李斯看了這幾個字之後,卻仍是百思不得其解。為避免推行後出現問題而被問責,李斯計上心來,就按這4個字的總筆畫數作為标準,于是就有了一斤為十六兩的規定。

以上傳奇故事很有意思,但按筆畫數來規定重量的标準,确實有些草率。這不是一個睿智丞相和一個千古帝王能幹出來的事,而是後世杜撰的,沒有科學依據,也不可考證。

那麼,一斤等于十六兩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以下有幾種說法,钰姐在此抛磚引玉,敬請指正。

一:“兩”的問題

古代重量的最小單位是“铢”,通常用來稱量中藥材的,畢竟中藥材的重量一般都比較輕,我們熟知的成語“锱铢必較”即源于此,锱铢必較就是說一個人非常摳門,一分一厘都要計較。

而天平可将東西分成相等的兩份,古人在實踐時還發現将度量衡設為2的倍數是最為合适的,因此“兩”就這麼誕生了,後來古人再從2以上做層層疊加的計算,最終規定一斤等于16兩。

如此古時的百姓們在日常生産、生活等交易中就方便使用了。比如一斤平分一半是八兩,流傳至今的成語“半斤八兩”也就誕生了,而八兩的一半可分為四兩,以此類推,四兩的一半則為二兩,二兩再分就是一兩。

如此采用的就是十六進位制,而不是十進位制。有的說法還說,十進位制太過普通,按古人的智慧自然會走不尋常路。

我認為,以上的說法與“對折法”異曲同工。

什麼是對折法? 此說法靈感歸功于木匠打線的墨繩,做法為:對折,對折,再對折,一共對折4次。如此聯系到1斤的标準,相當于把1斤分為16等份,于是将這十六分之一的長度稱量的重物命名為1兩,由此誕生了十六進位制的杠秤。

因此,古代“一斤為十六兩”的規定就沿用到現在,直到1959年國家為保持國際制的一緻,才開始采用十進制,改為一斤等于十兩。個人覺得這種說法總體比較淺顯,主觀性成分比較多。

二:文化的範疇

還有一種說法,一斤為十六兩看似是一個數學問題,而實則是一個文化問題,是中華文化、哲學等的智慧凝煉。

在古代,古人稱重用的秤是十六兩秤,又叫做“十六金星秤”。這十六金星包括哪些呢?它包括北鬥七星、南鬥六星,再加上福、祿、壽三星,如此就組成了十六兩金星秤。

有意思的是,北鬥七星主亡,南鬥六星主生,而福、䘵、壽三星則主一個人一生的福祿壽。倘若人昧心而為,短斤缺兩,則少1兩叫損福,少2兩叫傷祿,少3兩叫折壽。

這當然是古時的一種說法,說到“短斤缺兩”,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杠秤文化,看看其中蘊含的文化意味。

在杠秤上,我們可看到好些秤星,而杠秤上的秤星是有固定的顔色的,要麼白色,要麼黃色,而不能用黑色,比喻人們做生意稱量時一定要做到公平、正直,不能黑心。

杠秤上的第一顆星叫做“定盤星”,杠秤隻要選好定盤星,就是一杠好秤,因此被人們比作事物的準繩。杠秤上的繩紐叫做秤毫,意即人們在秤量東西時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能粗心大意。

而秤一旦提起來,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定盤星,這意味着在提醒商人要權衡良心,無論做什麼生意都不得短斤缺兩。

當然,以上的這些都隻是古代的一種說法,我們切勿對号入座,要用科學和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古人之所以有此說法,是在警告世人,做人要公平公正,切勿短斤少兩,做出昧良心之事。

但現基本已不用杠秤了,而是用電子秤等稱重工具了。

三:音律的推演

還有一種說法,度量衡是由班固從音律中推演而來的,同時也是最為玄乎、最難理解的。

司馬遷的《史記》是我國的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它涵蓋廣泛,但其中的“八書”也隻記載了“禮、樂、音律、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等八方面曆史沿革及典制,就是沒提到度量衡。

而班固的《漢書.律曆志》就彌補了這一大缺憾,成為我國第一部度量衡的經典巨著。

班固在《漢書.律曆志》首次提到了“衡權”,“衡”就是“平也”;“權”就是“重也”,“衡權”就是移動權而保持衡之平。這裡衡指秤杆,權指秤砣,古代叫秤錘。

而秤錘又有“铢、兩、斤、鈞、石”五權,這五權之間的關系,班固規定:“二十四铢為兩,十六兩為斤,三十斤為鈞,四鈞為石。”

比如《列子.仲尼》中提到的“發引千鈞”,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千均一發”,意思是一根頭發可以挂千鈞,“千鈞”換算出來就是3萬斤,以此比喻事情十分緊急重要。

那麼,這些重量單位都是怎麼得來的呢?一铢又是多重呢?班固又是怎麼從音律中推演出了度量衡的呢?其實,漢代的曆法就是從音律上來的,度量衡也同樣如此。

它們都需要借助一種叫做黍的谷物,要挑那種不大不小均勻點的黍,把它們裝進黃鐘律管裡,裝滿之後再倒出來,數一下一共有多少粒,再拿這些黍做為微調單位去決定各類度量衡的标準。

《漢書.律曆志》記載,黃鐘律管的中空部分叫做龠(yuè),把龠填滿需要有1200顆黍,那麼1200顆黍所占的空間就叫合(gě)。10合等于1升,10升等于1鬥,10鬥等于1斛,這就形成了容量單位。

(古代的黃鐘律管)

同理,铢、兩、斤、鈞、石這些單位就按黍數量的多少給規定出來了,成了重量單位。其中1200顆黍粒就是12铢。這裡“衡權”的重量就與“十二律”息息相關了,也即與天文觀象有關。

黍,是我國作為農耕文明發源地之一最早馴化的糧食作物,用它作為重量“基礎”的依據當然一定會更早的。那麼,一根黃鐘律管的黍是12铢,兩根管的重量的黍粒就形成了“兩”。

(古代黃鐘音律與時間節氣)

那為什麼一斤為十六兩呢?班固的解釋就更很玄乎了,關系到陰陽、天文觀象、五行等中華文化,确實不太好解釋,钰姐在此簡單說下,有的内容不便展開太多。

“铢”表示重量很小的物品,與其他物品有明顯區别;“兩”是黃鐘律管2倍的重量,即24铢形成一兩,這也是二十四節氣的表現;“斤”是“明”之意,合384铢,恰是《易》兩篇的爻數,是陰陽變化的表現。

而十六兩形成一斤,就表示用四個季節乘以四方。

(人們生産生活等離不開度量衡)

再有,“均”是平均之意,陽氣施放,陰氣轉化萬物,秤錘與物體重量均平表示萬物;三十斤為一均表示一個月;四鈞為一石,表明一年有四季,重120斤表明一年有12個月,等等。

毫無疑問,班固的度量衡标準根源于古人在天文觀象方面取得的成果,也與農業生産密不可分,既是生産實踐,也是科學實踐,并在此基礎上産生了哲學、數學、文化等知識延伸。

古人的智慧的确高深莫測啊。當然以上僅限于個人理解,中華古文化博大精深,還需不斷領會。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

(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則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