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古代的谥号、廟号、年号的不同與區别

古代的谥号、廟号、年号的不同與區别 摘自: 重編及校正:一熙

“ 之前筆者和一個朋友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年号、谥号、廟号的話題,朋友說他一直弄不清楚這幾者之間的不同,并且經常混淆,他還告訴我,類似像他這種情況的還不少,通常要閱讀曆史類的書籍,以上這幾個詞語肯定是繞不開的。因此,他建議我能寫一篇這樣的文章做個簡單的科普。
1、谥号

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後妃等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人死去之後,官方根據他生前事迹、道德休養等情況,給予其一個帶有評判性質的稱号,也就是谥号,相當于一個人的蓋棺定論。

周朝時,天子、各國諸侯、卿大夫及夫人有得谥資格;漢朝規定隻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資格;唐朝規定職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資格;一般文人學士或隐士的谥号,則由其親友、門生或故吏所加,稱為私谥,與朝廷頒賜的不同。根據國學大師王國維等人的考證,谥号制度的形成,應該起源于西周中期,這種觀點也得到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谥号最初隻有“美谥”、“平谥”,通常表示後人對先人功績的懷念“。惡谥”的開始,主要源于周,厲王在位期間的倒行逆施,死後而被谥為“厲”。

并且從此以後,逐步形成了清晰、明确的谥法。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學派為了達成将谥法作為以禮教褒貶人物、挽救社會風氣的目的,編寫了《谥法解》一書,這本書也成為後世谥法施行時的重要依據。

到了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秦始皇統治時期,他認為這種“子議父、臣議君”的行為大逆不道,因此廢除了谥号;漢朝開始又重新興起,并且逐漸規範;明清時,谥号管理由禮部負責。


(圖)劉基,劉伯溫,谥号文成

下面說一說和谥号有關的趣事:魏明帝曹睿在世時,就迫不及待的自稱為烈祖明皇帝,被後世所嘲笑,按照規矩,谥号隻有死後才能獲得。

南陳被滅之後,後主陳叔寶被俘虜回了長安,于公元604年去世,由于他做皇帝時候的荒唐表現,被當時的皇帝楊廣定谥号為“炀”(著名的惡谥,昏君的代名詞),楊廣繼承時的大隋王朝,強盛繁榮、威震四方,到他臨死前,大隋王朝在各路義軍的風起雲湧下,已經是落日餘晖,離滅亡不遠了,因此他也被唐朝定了谥号為“炀”,得以與南齊東昏侯、陳後主、金朝海陵王等昏君其名,不知道這位文采絕佳、風姿不凡的帝王知道也得了這麼個谥号之後有什麼感想。

南宋時,大奸臣秦桧死之後,被朝廷賜予了“忠獻”的美谥、贈予了申王的爵位。開禧二年(1206年),宋甯宗追奪其王爵,改谥謬醜。算是符合這位大奸臣被千古唾罵、石像還跪在西湖邊風波亭中的曆史地位,後來秦桧的後人到此還和文人袁枚有一副對聯:“人從宋後羞名桧、我到墳前愧姓秦”,奸臣之名、連累後人,讓人唏噓不已。

明朝時,文壇領袖、内閣首輔李東陽臨死前遲遲不肯閉眼,身邊人都很詫異,這時候他的老同事、另一位名臣楊一清握着他的手告訴他朝廷已經為他定了“文正”的谥号,聽到這個消息後,李東陽激動的要跪下來給楊一清磕頭,可想而知“文正”這一谥号對士大夫來說是多麼的珍貴(北宋名臣範仲淹所得谥号為“文正”,從此以後這個谥号成了文人士大夫畢生最高的追求)。

清朝時期,谥号的拟定具有非常嚴格的标準和流程,曾國藩因為其平定太平天國、推動洋務運動等一系列卓越的功績,死後被定谥号為“文正”(整個清朝,也隻有八個人獲得)。另一位名臣張之洞知道之後,對其他人說,連曾國藩都能得“文正”這樣的谥号,我死後看來也差不到哪兒去,結果是,他死後隻得了個“文襄”的谥号,别說“文正”了,連李鴻章的“文忠”都比他的谥号高十多個級别。看來人有的時候自我感覺還真不能太良好!

2、廟号

廟号,指君主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号,起源于商朝,除了秦始皇時期,廟号被廢止過,曆朝曆代都沿用,和谥号最顯著的區别是廟号隻屬于君主。

廟号和谥号的區别,舉幾個例子,大家就更加清晰了:劉邦,谥号:高皇帝,廟号:太祖。劉徹,谥号:孝武皇帝(為了表示以孝治天下,漢朝皇帝的谥号裡通常都加一個孝字);廟号:世宗。

經過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删減和重新拟定,西漢皇帝裡真正有廟号的隻有四個: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恒、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中宗孝宣皇帝劉詢。可見早期廟号的嚴格。(劉秀,谥号:光武皇帝;廟号:世祖),通常開國的才能叫祖。光武帝雖然沒有改朝換代,但是他這個皇帝位置并不是祖先給的,而是靠自己打下來的。

(圖)嘉慶四年尊封乾隆皇帝廟号谥号,大赦天下的诏書

廟号早期都是一、兩個字,并且隻有成就突出的帝王才能擁有,到了魏晉南北朝開始,随着天下動亂、禮樂敗壞,廟号也跟着泛濫了。

許多割據一方的小國的創建者都稱祖叫宗,如後趙、前秦、西秦、前燕等等。

唐朝以前對過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谥号,如漢宣帝、漢明帝,而不稱廟号。唐朝以後,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長,成了各種褒義詞的堆砌,因此改稱廟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朝代的創立者廟号叫太祖比較普遍,緊接着是太宗,後面許多皇帝的廟号相應的也要結合他們在位時候的表現。

明成祖朱棣原先的廟号叫做太宗,在嘉靖皇帝時候被改為成祖,以此贊揚明成祖開創了小宗繼承大統的先河(本來帝統屬于建文帝一脈)。嘉靖皇帝本人的廟号是世宗,因為他也是藩王宗室繼承大統的開創者(明武宗正德皇帝死後無子,嘉靖皇帝是他的堂弟)。

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是順治,因此他的廟号是世祖;而康熙大帝由于做皇帝時的成績太過出類拔萃,廟号被尊為聖祖。

3、年号

年号和前面的谥号和廟号相比,起源則最晚,是漢武帝時候創建用來紀年的一種名号,曆史上第一個年号叫做建元。

此後的皇帝登基,一般會下诏書從第一年的年中,或者第二年開始改元,并且更換年号。

明朝以前的皇帝多數都改元兩次以上,也就是說一個皇帝在位期間的年号不是唯一的,使用年号最多的不是别人,正是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她使用了十八個年号。

年号在中國民國建立時候被正式廢止,改用“民國紀年”,所以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年号是“宣統”,至于袁世凱稱帝用的那個年号“洪憲”則不被後世所承認。

通常大一統時期,年号相對都有規律可尋,而類似東晉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樣的分裂時期,政權衆多,各有各的年号,非常混亂。

(圖)萬曆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号,圖為赝品

帝王選取年号通常都有一定的寓意,或者帶有鮮明的政治色彩。

漢武帝一次打獵時候捕獲了一隻一角獸,因此改元為“元狩”,一方面為了紀念這次打獵活動,另一方面昭示着要對匈奴展開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狩,有對外征伐之意)。

光武帝劉秀從登基開始,年号定為“建武”,由于當時天下割據政權衆多,代表着他開始馬不停蹄用武力統一天下的意思。

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日,位于摩陂(今河南郏縣東南,亦名龍陂之稱)的水井中有青龍出現。二月六日,魏明帝親自到摩陂觀龍,并改年号為“青龍。”

公元280年四月,晉武帝消滅吳國,一統天下,改年号為“太康”,以紀念天下的一統。

公元44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大肆滅佛之後,在親信大臣崔浩的建議下,信仰道教,又在首都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自稱太平真君,并親受符箓,興建靜輪天宮,奉祀太平真君,改年号為“太平真君”,成了十足的道教徒。

隋炀帝楊廣登基之後将年号改為“大業”,以此向世人昭示自己要做出一番大事業的雄心壯志。他在位期間營建東都、修隋朝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巡視吐谷渾、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最終自己也被滾滾的農民起義浪潮所吞沒,年号也成了他諷刺。

女皇帝武則天是個年号控,遇到點事情就想換個年号,用過的著名年号有:“天授”(剛登基時候的年号)、“長壽”(表達自己期望長壽的願望),“萬歲通天”( 紀念洛陽新明堂建成)、“長安”(紀念自己從洛陽返回長安大明宮)。

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候曾經使用過“乾德”的年号,是宰相趙普負責起的,不久後蜀被滅,一批宮女被送入宮中,宋太祖偶然看到一名宮女用的銅鏡上面刻有“乾德四年”的字樣,他很納悶,因為剛用這個年号不久,怎麼一下子出來一個幾年後造的銅鏡呢?召集大臣詢問,趙普等人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學士窦儀這時候告訴宋太祖,前蜀後主王衍曾經用過這個年号六年,引得宋太祖感慨道宰相必須用讀書人來當,臊的那位自诩“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擡不起頭來。

南宋高宗趙構為金人所逼,在江浙一帶到處逃竄。公元1131年逃至紹興(那時是越州)覺得心情很好,燃起了光複江山的雄心壯志,所以有了一句“紹祚中興”,并改年号為“紹興”,而越州也就成了紹興城。

從明朝開始,除了兵敗被瓦剌俘虜過的明英宗有兩個年号(即“正統”和“天順”,果然曆經波折、後來複位的明英宗老實了很多,從年号中就能看的出來,做事情要順着天意,不再像着年輕時候那般輕狂随意了)。

其他所有的明清皇帝都隻有一個年号:洪武、永樂、嘉靖、康熙、雍正、乾隆等,因此稱呼起這些皇帝來通常都用年号代替。

弄明白谥号、廟号、年号的含義之後,對于我們平時閱讀曆史書籍、觀看曆史類影視作品都有一定的幫助,也能夠讓我們在腦海裡對一些曆史事件的記憶更加的明确化、條理化。

(曆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文/ 天野蒼茫)
歡迎您的來訪與欣賞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