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解的題目是中醫的六經傳變理論。這個六經傳變很複雜,我們盡量用大家都能聽懂的方式來講,在這個題目開講之前呢,我們先講一個身心一體的觀點,希望能對大家提高對中醫的認識有所幫助。好的,下面我們就用魏晉大詩人陶淵明所作的這首飲酒開個頭。
飲酒(其五)全文作者:陶淵明 (魏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這首詩魏晉時期的大詩人陶淵明所作,詩中禅意濃濃,除此之外,詩中還描寫了一幅世外桃源的景象。這就是陶淵明筆下的理想世界,也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
我們常說生命是一段旅程,在這個生命旅程之中,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彷徨、恐懼、憤怒、期待,充斥着我們的心靈,于是我們總是希望為我們這一顆不安的心尋找一個去處,讓我們的心安。
于是很多人把自己打包送到了西藏、尼泊爾、美國、歐洲、澳洲,非洲,甚至是北極、南極,無一不是在尋找自己心中的世外桃源。
但是,當這些人真正來到夢想的彼岸的時候,會發現這隻是一瞬間的風景,欣賞完風景之後,生活似乎還是老樣子。我們仍然需要面對我們不願意面對的情緒,仍然要面對我們的希望與困惑交織在一起的焦慮,仍然要經曆生老病死,這人生四大煩惱。
這其中,生死無可避免,我們就認命了,但是,對于老和病,對于那些不期而遇的憤怒、煩惱、焦慮,我們大部分人都有點不太服氣,我們不服老,不服病,豈不知這一切都是任何人逃離不了的,無論你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這一切都無法避免,都會如約而至。
除了心之外,沒有世外桃源。這句話應該怎麼理解呢?我舉一個例子,我的一個患者,睡眠質量很差,每天早晨起床之後都昏昏沉沉,一天都是如此,幾十年都如此。以至于他認為這個世界就是昏昏沉沉的。她在我這吃了幾周藥之後,有一天她告訴我說,我這兩天睡了個好覺,早上起來覺得神清氣爽,世界一片清淨。
于是,她因此明白了一個道理,原來世界美不美,不在于外在世界,而在于自己是怎麼看待這個世界的。世界是什麼樣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當下這顆心是什麼狀态。如果當下你的身心康泰,心境平和,這就象黃帝内經所說的陰陽平秘精神乃治。那麼,你所在的世界就是清新甯靜的。如果你的心是焦慮的,昏沉的,那麼你所在的世界也就是充滿焦慮和憤怒的。
而我們的一顆心是否是健康的,關鍵在于我們的身體是否健康,身不健康,心也很難健康,因為身心是一體的。因此,中醫告訴我們,要想心安,先要身安。而佛教的另一個教義會告訴我們,環境可以随着心意轉,這不是什麼神通,而是每一個人都在做,都能做的事實。
如果你看到的世界是一片灰暗,那麼這就代表你的心。如果你看到的世界一片清新,這也代表你的心。其實我們的心早已改變了我們當下的世界。
好了,現在我們切入主題,我們都知道中醫擁有5000年的曆史,在這5000年當中出現過無數大醫家和他們所留下的著作,我們這裡介紹給大家的就是,中醫曆史上最重要的一本著作《傷寒雜病論》。
這部書是東漢時期的醫家張仲景所著,後世醫家尊他為醫聖。在後來這部書被拆分為兩本書《傷寒論》和《金匮要略》。在中醫界提到這兩本書,那可不得了。學中醫如果沒學過這兩本書,就基本上等于不及格。
那麼,張仲景所著的這套《傷寒雜病論》,他的主要貢獻主要在哪裡呢?總體來說,《傷寒雜病論》這部書系統化的闡述疾病的産生和演變過程,以及用方和用藥的方法,他的辯證方法簡單,用藥神效,可以說他是中醫看病的一個指南針。
今天,我就把傷寒論當中最精華的部分,介紹給大家。這個最精華的部分是什麼呢?就是六經辨證。那麼,什麼又是六經辯證呢?說的這麼神秘,是不是很難呢?
告訴大家,很簡單。舉個例子,一個人頭痛,前額痛,就是病在胃經。頭兩側痛和風池穴痛,就是病在膽經。頭頂痛就是病在肝經。後腦勺内部痛,就是病在腎經。
再舉個例子,現在很多人都長青春痘,痘在口唇周圍,就是病在大腸經,這個人一定是大便不正常。痘在面部顴骨位置,就是病在胃經,這個人一定消化不好。這就是通過六經辨證得出的結論,大家看簡單不簡單。
那麼,中醫的這個判斷,是怎麼産生的呢?
這個判斷方法,就源自于六經辯證。那麼,這個六經辨證究竟是怎麼産生的呢?這就源自于人體的十二經。
那麼,十二經又是什麼呢?
十二經就是由髒腑理論所産生的經絡理論。中醫認為,人體的每一個髒腑都有一條相對應的經,人體共分為五髒,六腑。加起來共十一條經,再加一條三焦經,共十二經。這十二經,按陰陽分類,分為三條陰經,三條陽經。因此被稱為六經。
那麼,為什麼可以通過頭面部的一些變化,就能夠判斷疾病在那個髒腑呢?
一個最主要的判斷依據就是經絡循行的位置,胃經循行的位置聯絡到人的腦門和面部兩顴骨位置。膽經的循行位置在人體頭部的左右兩側,肝經的循行聯絡到人的頭頂,腎經的循行位置進入人體的後腦。大腸經的循行位置圍繞着人的口唇部。
中醫認為,髒腑疾病必然會在其所對應的經上面有所反應,有時候,病在沒有進入髒腑之前,會先進入經絡。中醫通過經絡上出現的疾病就會判斷出,這個疾病在哪一髒,哪一腑。
再比如,老年人易患的膝蓋痛,西醫認為就是膝蓋磨損或者骨刺,再不就是積水導緻的。西醫的判斷标準就是病在哪力就是那裡,并不和其他髒腑相關,因此說是骨刺,去掉骨刺還痛,說是磨損,換了髌骨之後還痛,說是積水,把積水抽出來還有。這就是典型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在中醫看來膝蓋痛很簡單,就是脾胃病。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膝蓋的兩側,内側是脾經,外側是胃經。事實上,通過臨床的問診,就會發現這些人都有相當嚴重的脾胃病。而一但脾胃病治愈,這些反應在經絡上的痛點,就會逐步消失。這就是中醫看病的特點,其實簡單,沒必要太過神秘化。
有時候,病入髒腑,糾纏不清,我們就可以通過觀察經絡的變化判斷疾病,就可以理清疾病的來源。這就是張仲景留給後世醫家的六經辯證。張仲景不僅奠定了六經辨證的基礎,他在《傷寒雜病論》當中還明确提出了六經病的傳變次序,以及六經病的特點,為我們認清六經疾病的性質指名了方向。
張仲景認為六經疾病,會由淺入深,逐步通過三陽經進入三陰經,使疾病不斷的深入人體。這個疾病的傳變過程,後世醫家稱之為六經傳變。
我們要學習六經傳變,就先要明晰三個主要問題,第一,疾病是什麼?第二,什麼是六經?第三什麼是傳變?
我們先講第一個問題,疾病是什麼?或者說疾病是怎麼産生的?傷寒論說,疾病有三種來路,一是六淫邪氣所傷,二是七情内傷,三是刀兵蟲獸所傷。
什麼是六淫邪氣所傷呢?
六淫邪氣的就是大自然中六種緻病的邪氣,分别是:風、寒、暑、濕、燥、火,這六種自然邪氣會導緻我們身體生病。因此,黃帝内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這句話的意思是告訴我們,冬季要注意保暖,夏季要注意避暑,春秋二季要注意不要受風寒所傷。
我們現代有很多人,為了漂亮,就不顧身體了,就隻能美麗凍人了,結果就是為将來生病創造條件。那麼,為什麼,同樣的行為,有的人病,有的人不病呢?這是因為生病需要一個身體條件。這個身體條件是什麼呢?
黃帝内經說:生病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正虛邪實。什麼是正虛邪實呢?就是人體的正氣内虛,一個正氣内虛的人,即使不怎麼嚴重的邪氣依然能夠引發身體的疾病。所以,不要看人家美麗凍人,你也美麗凍人,人家沒事,你就病了。
中醫看病的一個特點就是,治病的同時要兼顧補助正氣,因為中醫認為,正氣内存,邪不可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正氣充盈,邪氣再強大也不會影響到我們。而治療疾病的一個原則就是,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陰陽平衡是中醫治病的一個重要指标。
黃帝内經說:陰陽平秘,精神乃治。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體内的陰陽平衡,精氣内斂,這個人的精神狀态就是健康的。這裡的平代表平衡。秘代表内藏,内藏是什麼呢?内藏的是精氣。這些都是中醫的治病和養生原則。
下面,我們講七情所傷。七情我們在之前的講座中講過,我們這裡就一帶而過了,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這七種情緒對應五髒會造成髒腑的傷害。反之,被傷害的髒腑,或者先天的髒腑功能低下,也會引發相應的情緒。
比如,肝血虛的人就易怒。也有稱之為喜怒。我覺得喜怒用的比較貼切。我們都知道怒傷人,不光傷别人,最主要的是傷自己。我們從情感和理智上都不喜歡憤怒。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一但引發了這種憤怒情緒之後,就會象上瘾一樣的不斷思慮那些令自己憤怒的問題,不斷的鼓勵自己生氣,不斷的制造憤怒情緒。就如同喜歡憤怒一樣,這其實都是因為肝血虛或者肝氣郁滞的緣故。
我們都知道生氣之後身體會很難受,雖然我們都非常不喜歡憤怒,但是一但我們進入憤怒的情緒,就不能自拔,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思維是由我們的五髒控制的,而由不得我們自己。長此以往會使得我們的肝血更虛,憤怒情緒還會引發肝氣瘀滞,導緻發肝胃不和,造成消化系統疾病或者胃疼。更嚴重的還會引發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等等,這些都是憤怒情緒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傷害。
說到第三種疾病途徑,就是刀兵或者蟲獸所傷,這些都是外傷科的内容,這裡我們就不做講解了。
講完了造成疾病的病因之後,我們講第二個問題,什麼是六經?這裡的六經指的是人體的五髒六腑,再加三焦經合起來稱之為十二經。而十二經,分為手三陰三陽經和足三陰三陽經,因為三陰三陽和起來稱之為六經。
而六經理論,就出自于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醫認為人體的陽經主防禦功能,人體的陰經主收藏功能,而陽經指的就是人體的六腑,陰經指的就是人體的五髒。黃帝内經說:所謂五髒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
這就是五髒和 六腑的區别。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體的五髒貯藏人體的精氣,不能輕易外瀉,滿而不能實的意思是說,五髒所藏的精氣,是非物質形态的,不能出現實質,出現實物那就是髒腑硬化,不能通達的傳遞人體的精氣了。
而六腑的作用是消化吸收食物中營養物質,轉化為精氣傳導給五髒,然後還要排出糟粕。因此,六腑中可以有糟粕的存在,但不能積滿。一但積滿就會生病。
六淫邪氣和七情對人體的傷害,就體現在打亂了五髒六腑的工作機理,并且為髒腑功能的正常運行造成了障礙。這種障礙就是我們所認識到的疾病。
比如,六淫邪氣影響到脾髒的糖的代謝功能,就會産生糖尿病。如果,影響到腎的水液代謝功能和脾髒的油脂代謝功能就會産生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如果,如果影響到肝經的疏導和代謝功能就會産生肝氣瘀滞,更嚴重的還會導緻腫瘤類疾病。
那麼,六淫邪氣是如何入侵人體的呢?
我們假定六淫邪氣是一個強盜,他是如何入侵人體呢?在《傷寒雜病論》當中,人體為疾病設置了六道防線。這六道防線分别是:第一道防線足太陽膀胱經。第二道防線足少陽膽經,第三個道防線是足陽明胃經。第四道防線是足太陰脾經,第五道防線是足少陰腎經,第六道防線是足厥陰肝經。
這六道防線,其中膀胱經、膽經、和胃經合在一起稱之為三陽經,三陽經是病症較輕的疾病,形成慢性病的幾率較低。疾病一但傳變到脾經、腎經和肝經,也就是三陰經就會産生慢性病。
那麼,六淫邪氣進入髒腑之後,人體會産生怎樣的反映呢?
下面我們就介紹給大家傷寒論所說的,寒邪侵襲人體的時候人體的反映。寒邪入侵人體首先就需要先沖破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就是足太陽膀胱經。黃帝内經說,足太陽膀胱經為人體之藩籬。藩籬就是庭院的籬笆牆。六淫邪氣一但沖破第一道防線,就會去攻擊第二道防線。當然也有可能因為患者的體質強,正氣足造成一個相持不下的局面,也就是邪氣始終停留在第一道防線,你打不敗我,我也打不敗你。這種相持階段就會引發人體的發燒。這種發燒又一個特點就是後背怕冷。
在人體上,足太陽膀胱經起于内眼角的睛明穴,從人體的前額部至後背部,還包括腿部後側,止于足小腳趾足尖。人體的整個後背包括腿部後側,都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位置,一個人如果出現後背怕冷,腰怕冷,腿部後側怕冷,這都和足太陽膀胱經相關。現在中老年患者常見腰腿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症,都和足太陽膀胱經相關。
足少陽膽經是人體的第二道防線。在人體中足少陽膽經在人體的兩側。足少陽膽經從頭部的外眼角起,環繞耳部,從後頸部下行至人體腋下兩側,延伸到大腿外側中線下行,一直到腳部的第四腳趾指尖的足竅陰穴止。現在常見的偏頭痛,頸椎病,忽冷忽熱的感冒發燒就都和足少陽膽經相關。這種發燒有幾個特點,會出現口苦、咽幹、頭暈和忽冷忽熱的症狀。
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陽明經,這裡面即包括胃經也包括大腸經,胃經一但遭受到邪氣的攻擊就會引發消化系統疾病,比如飲食無味,沒有食欲。另外,如果出現眉棱股痛,牙痛等等都和足陽明胃經相關。在傷寒論中明确提出一個病,有四大症,大汗,大渴,大熱,脈洪大。傷寒論稱之為白虎湯症。這個病很象糖尿病當中的一個類型。
陽明經引發的疾病,還有一類病症,就是發燒,并且有大便不通暢的問題,這是因為邪氣侵入手陽明大腸經引起的問題,在傷寒論裡面都有明确治療處方,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
人體的第四道防線是脾經,在傷寒論裡面明确提出腹部漲滿,嘔吐,還有長期的慢性腹瀉是因為邪氣侵入到脾經導緻的。另外,中醫認為,西醫所說的胰髒功能就是中醫認為脾髒功能的一部分。因此,糖尿病這種慢性病,也和脾髒有着直接的關系。
人體的第五道防線是少陰經,這其中包括腎經和心經,傷寒論中明确提出,困倦,總想睡覺,是少陰經病。從這一點上看困倦睡不醒,很多種疾病都會出現這種症狀。中醫看病,不管你是哪一類疾病,隻要出現這種症狀,就按照少陰病論治。這就是中醫對症論治的特點。
人體的第六道防線是厥陰經,也就是肝經。傷寒論中明确提出,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和肝經有直接關系。另外,他還描寫了幾個症狀,消渴是第一個,消渴的意思是口渴,飲水不能解。另外還有,氣上撞心,心中疼熱。也就是肝陰虛導緻的肝經的熱沖擊心髒,就會出現這種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這就和我們現在出現的心血管疾病相關了。這裡面我們就不多做解釋了。
講到這裡,六經病的特點就講完了。有朋友說,不是還有其他六經嗎?這個傷寒論中,隻講解了這六經,其他經六經并未涉及。雖然有後世醫加把其他六經都講了,但是總還是因為權威性不夠,未被廣泛認可。
講完六經病之後,我們講解六經傳變。疾病的六經傳變是指,當六淫邪氣侵入人體的太陽經之後,會通過太陽經傳變到陽明經或者少陽經。并且逐步深入到五髒所代表的三陰經,這個過程,被稱之為六經傳變。
這裡需要明确一下,六淫邪氣對人體的攻擊并不是按照次序攻擊,這就像打仗一樣,敵人一定會選擇薄弱點來攻擊。因為人的體質千差萬别,每個人的髒腑功能都不一樣,有的人肝經弱,有的人腎經弱,有的人脾經弱,有的人胃經弱,六淫邪氣無處不在,人體的那已經的正氣弱,疾病就會侵入到髒腑的薄弱點來攻擊。這就是六淫邪氣的緻病特點。
傷寒論所诠釋的六經辨證,以六經為站點,為我們标注了每一個裡程碑,并且告訴我們每個站點的不同風景和标志物,這就是六經病的不同表現,比如後背怕風,脈搏緩慢就是足太陽膀胱經病,比如口苦咽幹,頭暈,忽冷忽熱,脈弦就是足少陽膽經疾病等等。
這些病的名稱雖然和我們現代疾病對不上号,但是臨床表現都非常清晰的,并且告訴我們治療手段。中醫的治病特點是辯證治療,也就是看人體一個階段的臨床表現,不管你得的是哪一類疾病,隻要符合少陽病的特點就按少陽病治療,符合太陽病的特點就按照太陽病治療。這就是中醫治病的特點。
六經之理浩渺難窮,非泛涉之所能道。诏以管窺蠡測集注是書,如陟高山聳岫,愈進愈難着腳。方其注完太陽,接注陽明之時,覺神形俱疲,将有畏難自卻之意而擱筆倦吟者,凡曆旬日矣。
忽夜夢行至荒丘,得一老翁,貌端嚴而髯修美,肅然起我敬畏,拱而旁立,聆所言論者久之。複以手指其處,命我曰:此橋非爾不能造,願竟成之而毋負其初。予駭而覺,即語諸婦,婦曰:毋乃喻嘉言先生乎!
《傷寒》一書乃後學之津梁,君能集之,無異造橋,苟始勤終堕,将不能成矣。故或托夢,而緻叮咛,君其勉旃。予韪其言之有理也,乃複殚心悉慮,寝食研求,拈出本氣,用作主腦,專責六經,千凡要妙疑關,會族肯綮,無不迎刃而解。噫,此中有莫之為而為者,殆果有神助耶。今六經已就帙矣,足以塞吾責而償所願也。是為跋。
六經定法
太陽病,頭項強痛,腰背骨節疼痛,惡寒發熱,此為太陽經證,時有微汗者,為風傷衛,法主桂枝湯,以驅衛分之風,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壯熱無汗者,為寒傷營,法主麻黃湯,以發營分之寒,麻黃、桂枝、杏仁、甘草;
頭身疼痛,發熱惡寒,不汗出而煩躁者,為風寒兩傷營衛,法主大青龍湯,營衛互治,風寒并驅,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棗、石膏;若非煩躁,石膏不可用,非壯熱無汗,麻黃不可用。太陽邪傳膀胱,口渴而小便不利,此為太陽腑證,法主五苓散,以去腑邪,豬苓、茯苓、白術、澤瀉、肉桂;
按:小便不利,氣化不利,病在氣分,不可用豬苓血分之藥,當以桔梗易之。太陽腑證,有蓄尿、蓄血二端,膀胱有尿,熱邪入而搏之,則少腹滿,為蓄尿;若無尿,熱邪入無所搏,則少腹不滿,為蓄熱。蓄尿者倍肉桂,蓄熱者易滑石。
有為蓄尿過多,膀胱滿甚,脹翻出竅,尿不得出,脹異常者,名為癃閉,不可用五苓散,愈從下利,其脹愈加而竅愈塞,尿愈不得出,法宜白蔻宣暢胸膈,砂仁、半夏醒脾開胃,肉桂化氣,桔梗升提,生姜升散,如吸壺蓋揭起則出之意,使上焦得通,中樞得運,而後膀胱之氣方能轉運,斯竅自順,而尿得出。若少腹硬滿,小便自利者,為膀胱蓄血,詳見太陽上篇。
陽明病,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築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為陽明經證,法主葛根,以解陽明之表,口燥心煩,汗出惡熱,渴欲飲冷,此熱邪漸入陽明之裡,法主白虎湯,以撤其熱,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而大便閉者,此熱邪已歸陽明之腑,法主小承氣湯,微蕩其熱,略開其閉,大黃、枳實、厚樸;加之胃實腹滿,微發谵語者,可以調胃承氣湯,以蕩其實而去其滿,大黃、芒硝、甘草;更加舌胎幹燥,噴熱如火,痞胸腹塞悶,滿胸腹膨脹,實胃上按痛,燥便閉幹結,堅按之石硬,與夫狂谵無倫者,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大黃、芒硝、厚樸、枳實。
少陽,頭痛在側,耳聾喜嘔,不欲食,胸脅滿,往來寒熱,此為少陽經證,法主柴胡湯,以解少陽之表,柴胡、半夏、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口苦咽幹,目眩,此為少陽腑證,法主黃芩,以瀉少陽裡熱。 太陰,腹滿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自利不渴,手足自溫,法主理中湯加砂半,人參、白術、甘草、幹姜、砂仁、半夏;
若胸膈不開,飲食無味而兼咳嗽者,乃留飲為患,法宜理脾滌飲,黃芪、白術、砂仁、白蔻、半夏、幹姜;若由胃而下走腸間,瀝瀝有聲,微痛作洩者,名曰水飲,即于前藥内加附桂;
若由胃而上走胸膈,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者,名曰支飲,即于前藥内加故紙、益智,更用斬關丸以下痰,自愈;
若由胃而旁流入脅,咳引刺痛者,名曰懸飲,即于前藥内加芫花、草果,搜出肋縫之痰則愈,
若由胃而溢出四肢,痹軟酸痛者,名曰溢飲,即于前藥内加虎骨、威天仙;
在手更加姜黃,在足更加附子;又有着痹、行痹二症,痛在一處者為着痹,流走無定者為行痹;
與溢飲相似而證不同,乃為火旺陰虧,熱結經隧,赤熱腫痛,手不可近,溢飲不赤不熱,法宜清熱潤燥,人參、竹瀝、生地、阿膠、天冬、玉竹,在手加桑枝,在足加桑根;
若身目為黃而小便不利,不惡寒者,為陽黃,法宜茵陳五苓散。
若腹痛厥逆,身重嗜卧而發黃者,為陰黃,法宜茵陳附子湯,人參、白術、茯苓、附子、幹姜、茵陳。 少陰,真陽素旺者,外邪傳入,則必協火而動,心煩不眠,肌膚熯躁,神氣衰減,小便短而咽中幹。法主黃連阿膠湯,分解其熱,潤澤其枯,黃連、黃芩、白芍、阿膠、雞子黃、黃柏;
真陽素虛者,外邪則必協水而動,陽熱變為陰寒,目瞑倦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四肢逆冷,腹痛作洩,法主溫經散邪,回陽止洩,附子、幹姜、黃芪、白術、半夏、砂仁、故紙、益智。
厥陰,有純陽無陰之證,有純陰無陽之證,有陰陽錯雜之證。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熱深厥深,上攻而為喉痹,下攻而便膿血,此純陽無陰之證也。法主破陽行陰,以通其厥,喉痹者用玉竹、天冬、麥冬、石膏、雞子白;
便膿血者用生地、阿膠、黃連、雞子黃。雞子甘寒潤燥,其白象天,輕清上浮,用治上燥;其黃象地,重濁下降而潤下燥;四肢厥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下利清谷,嘔吐酸苦,冷厥關元,此純陰無陽之證也。法主驅陰止洩,以回其陽,附子、幹姜、砂仁、半夏、黃芪、白術、吳萸、川椒;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煩熱,頻索冷飲,飲而即吐,煩渴轉增,腹痛加劇,此陰陽錯雜證也。
法主寒熱互投,以去錯雜之邪,附子、幹姜、砂仁、半夏、黃芪、白術、吳萸、川椒濃煮,另用黃連浸取輕清之汁,摻和溫服。凡病總不外乎六經,以六經之法按而治之,無不立應。
一經見證,即用一經之法;經證腑證兼見,即當表裡兩解。若太陽陽明兩經表證同見,即用桂枝葛根以合解兩經之邪;兼少陽更加柴胡;
兼口渴而小便不利,即以三陽表藥加入五苓散之中;兼口苦、咽幹、目眩,更加黃芩;
兼口燥心煩,渴欲飲冷,當合用白虎湯于其間,并三陽表裡而俱解之。
若三陽表證與三陰裡寒同見,謂之兩感,即當用解表于溫經之内;若裡重于表者,俱當溫裡,不可兼表。
無論傳經、合病、并病、陰陽兩感,治法總不外乎此。病有陰陽之辨,不得其法,無從分認,即如舌胎幹黑,芒刺滿口,皆有陰陽之分,有為少陰中寒,真陽遭其埋沒,不能熏騰津液,而緻舌胎幹黑,芒刺滿口者,法當驅陰救陽,陽回則津回,方用附子、幹姜、黃芪、白術、半夏、砂仁、故紙等藥,其證必目瞑嗜、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此辨陰病十六字;
有為陽明火旺,爍幹津液,而舌胎幹黑起刺者,法當驅陽救陰,陰回則津回,方宜斟酌于白虎、承氣諸法以消息之,其證必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此辨陽病十六字;
凡辨諸證,總不外此陰陽各十六字。
又如厥逆一證,亦有陰陽之分。凡四肢厥者,外見張目不眠,聲音響亮,口臭氣粗,身輕惡熱之證,為陽厥,法主破陽行陰,以通其厥;若外見目瞑倦卧、聲低息短、少氣懶言、身重惡寒之證,為陰厥,法主驅陰散邪,以回其陽。 又如谵語一證,原有陰陽虛實不同。經言實則谵語,虛則鄭聲。
在陽明為實證,為谵語,乃陽明胃實,燥結不通,陽火亢極,真陰立亡而神明内亂,狂谵無倫,法主大承氣湯,急驅其陽,以救其陰;在少陰為虛證,為鄭聲,乃少陰中寒,魄汗出而下利,氣虛陽脫,神魂無主,細語呢喃,錯亂颠倒,法當急回其陽,以固其脫,方用附子、炮姜、人參、黃芪、茯苓、故紙、益智等藥。
二證陰陽,均以上十六字訣辨之。 又如煩躁一證,陰陽互關,曰陽煩陰躁,又曰煩出于心,躁出于腎,其實不然,煩者未有不躁,躁者未有不煩,煩躁皆同,而證之陰陽不同,有為少陰亡陽,身熱多汗而煩躁者,乃腎中真陽随汗而浮越于外,法主附子、炮姜、黃芪、白術、故紙等以回其陽;有為陽明熱越,身熱多汗而煩躁者,乃胃中津液随熱而盡越于外,法主白虎、人參等法,以撤其熱,
二證陰陽亦以上十字訣辨之。
又如昏睡一證,在少陰,為陰霾盛而陽不開,法當急回其陽,以禦其陰;在陽明,為熱盛神昏,法當速撤其熱,以退其陽。其證陰陽總以上十六字訣辨之。
且昏睡與不眠,其證不同,而法相同。在陽明張目不眠者,其常也,然又有熱盛神昏之證,其人均為口臭氣粗,汗出惡熱,其法亦均當撤其熱;在少陰,但欲寐者,其常也,然又有裡陰過盛,隔拒真陽,随汗外越,不得内交于陰,亦不得眠,其人均為頭懸身重,少氣懶言,其法亦均當回其陽。
咽喉痛者,有火有寒,寒痛不赤不熱不腫,不作臭穢,身倦惡寒,略可硬飯,飲水吞津則痛甚,可食硬不可食軟;
火痛者,内外俱腫,且赤且熱,氣粗口臭,身輕惡熱,水可多飲,而飯粒糁不能下,可食軟不可食硬。
打呃一證,有虛寒,有實火。若胃實閉結,陽火上沖而打呃者,真陰立盡之候也,其證張目不眠,身輕惡熱,法宜急下,以救其陰;若脾氣虛寒,健運無權,氣不調達而打呃者,其氣緩,非死證,其證目瞑踡卧,身重惡寒,法宜人參、白術、附子、炮姜、甘草、半夏、丁香、白蔻,溫中散逆。
頭痛一證六經皆有,不可妄用川芎、藁本、白芷、細辛,故亂瞎撞,法當分經用治。
太陽頭痛連後腦,其法分主桂枝、麻黃;
陽明頭痛在前額,主葛根;
少陽頭痛在兩側,主柴胡;
太陰濕痰塞壅胸膈,如天之陽氣蔽塞,地之陰氣冒明,頭為之痛,症兼腹痛自利,手足自溫,法宜黃芪、白術、炮姜、附子、砂仁、半夏;
少陰中寒,阻截真陽不得上達,陰邪僭犯至高之處,則頭痛如劈,重不可舉,症兼身重懶言,手足厥冷,法宜附子、幹姜、黃芪、白術、砂仁、故紙;
厥陰頭痛在腦頂,蓋陰邪上逆,地氣加天,症兼腹痛拘急,四肢厥冷,四肢作冷為逆,冷過肘膝為厥,法宜附子、幹姜、半夏、砂仁、黃芪、白術、吳萸、川椒;
若血虛肝燥,風火相煽,上攻頭頂,痛不可近,症兼口苦咽幹,惡熱喜冷,法宜當歸、生地、黃連、黃芩、柴胡、龍膽草。 凡遇洩瀉,法屬太陰,宜主理中。
世醫僅知分利,則氣化愈傷,脾土日衰,陽神日陷,陽光漸墜,眼漸昏蒙,甚至雙目不開,閉久生瘴,而且漸壞,此乃陽氣下陷,不能升舉,羞光怕日,眼皮欲墜,津液不上騰,目中幹澀,緊閉難開,而又謬謂洩動肝火,兼之腎水不足,轉與洩火滋水,佐金伐木,謂之瀉南補北,益西損東,愈誤愈深,不可為也。
法宜黃芪、白術、附子、肉桂,補火殖土,回陽止洩,更加白蔻、砂仁宣暢脾胃,故紙、益智收固腎氣,則陽回而津自生,目開而瘴自落。
有等瞳人散大而眼漸昏蒙者,乃為土敗火衰,水邪泛濫,法當補火殖土,以禦其水,世醫皆謂腎水不足,安知水有餘而火不足也?如果腎水不足,自必瞳人縮小。縮小者,火土熬幹腎水也。法宜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凡遇留飲,不可以滋其陰,以緻陰愈長而陽愈消,脾氣愈虧,不能傳布水谷之氣,所生之血皆為停蓄,上逆而吐,勢所必至,故治咳嗽,誤兼滋陰而釀吐血者恒多,皆由不悟陰陽消長之理也。
凡遇嘔吐,不可發汗,蓋氣上逆而不下降,更用表藥助其升散,其氣必脫,法宜黃芪、白術、炮姜、半夏、砂仁、丁香、吳萸、故紙。上吐下洩者,表證雖重,不可發汗,蓋為上争下奪,法主理中,急用黃芪、白術、人參、茯苓、半夏、炮姜、砂仁、吳萸。若兼腹痛厥逆,更加附、桂、川椒。
若誤用表藥,重耗其陽,中氣立斷,陰陽兩脫。 脾約一證,不可發汗。其人素禀陽髒,多火少水,惡熱喜冷,三五日一次,大便結燥異常者,名為脾約。
縱有太陽證,壯熱無汗,不可發表,緣其平素火旺津虧,營衛枯燥,汗不可得,法宜生地、阿膠、黑脂麻、核桃肉、大黃、枳實,原方用麻仁丸,今改易數味,功較勝。潤其裡燥,通其大便,結去津回,自汗而解。
設不知此,妄投麻桂,強發其汗,徒令津愈傷而熱愈結,汗與大便愈不可得,表裡閉固,内火加熾,立竭其陰而死矣。
故治病而不知救人之津液者,真庸士也。 統而言之,凡病外無表證者俱不可發汗,即如當行發汗者,必察其人本氣陰陽無虧,方可徑用。
若真陽素虧,平日惡寒喜熱,慣服辛溫,大便溏滑者,宜加附子、炮姜、黃芪、白術,助陽禦于表;
若真陰素虧,平日不服辛熱,大便常結者,宜當歸、生地、阿膠,滋陰助汗;
燥勝者,心煩尿短,身煩躁而神氣衰,宜加玉竹、蒌仁、天冬、麥冬,潤燥除煩;
火旺者,張目不眠,口臭氣粗,宜加石膏、花粉、栀子、連翹,清火退熱。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