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一半秋涼一半春暖——英國遊記【7】牛津(上)

牛津大學

久仰牛津、劍橋的大名,何況本人是在中國第一流大學校園裡長大的,對高等學府,對學富五車的學者,有種骨子裡的崇敬。能到世界第一流的學校看看,是一大快事。

途中,依然是風景如畫,感到英國人民的生活是多麼美好。路過一塊墓地,墓碑都很普通,不知道今天英國人是不是還是這樣安葬?路邊的房子整齊結實,紅色或黃色的磚牆,白色的窗戶,窗台很矮,裡面多是白色紗簾,沒看到一家有防護欄的,即使是臨街的房子也沒有高大的院牆,一派富足平安的景象。











導遊用了10分鐘講完了牛津大學的曆史和遊覽的路線。

她說“全球最老的大學是巴黎大學,牛津老二,劍橋老三。原來英國人都在法國念書,沒想到1167年,英格蘭國王同法蘭西國王鬧不愉快了,英王立馬把英國學生召回來,禁止他們再去巴黎上學。到了13世紀牛津的學生和附近的農民發生沖突,于是一部分學生遷到劍橋,後來就有了劍橋大學。”聽着這兩座名校的開頭都不怎麼堂皇。

回來的英國學者得找個地方接着練呀,他們來到了牛津,因為這裡有座亨利二世的宮殿,背靠大樹好乘涼,就是這兒了。在天主教本笃會的協助下,從事經院哲學的教學與研究。

900年曆史的牛津大學,培養了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53位總統和首相、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影響着整個文明世界。有這樣的成績單,誰與争鋒?

大巴停在一座羅馬式建築門口,這是阿什莫林博物館。是英國第一個公共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博物館之一,同時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最豐富的一座大學博物館。但過其門而不得入哇!



牛津街上很繁華,老建築很多,顔色多是姜黃色的,有的窗台上放着一大捧小花,極為雅緻。按照導遊的指示,順着一條馬路往牛津大學走去。











看到一座宏偉的大教堂,激動得跑到馬路對面去拍照,教堂造型别緻漂亮,高聳的鐘樓頂上是白色的拱頂,最上面是綠色的風向标。教堂下面是巨大的拱形門洞,門洞上方有個手持權杖的女人塑像,一切是那麼典雅精緻,與衆不同。這時候,導遊已經看不到了,也沒地兒問這是啥教堂?寫遊記時在網上翻了半天,才整明白:這是牛津大學基督教堂學院的教堂。那個鐘樓叫湯姆塔,建于1681年,塔中有一口重達7噸的大鐘,人稱 “大湯姆(Great Tom)”。每晚9點5分,“大湯姆”都要連續敲響101次,因為學院設立之初有101學生。學院的所有大門全部在最後一聲鐘響後關閉,回來晚的學生就等着挨罰吧。遐想一下,101聲洪亮的鐘聲在牛津上空回響,牛津的學生拼命地往回跑,在最後一聲鐘鳴的餘音袅袅中,所有的大門都轟然關閉。當然,現在沒有這個景了,早在1963年已被廢止。





基督教堂學院比較牛,它是牛津大學裡最大的學院之一,也是最貴族化的學院,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教堂式學院,從這裡走出13位英國首相。本來這就是做學問的地方,導遊特别叮囑不可大聲喧嘩,可《哈利波特》的霍格沃茲學校和飯堂是在這裡拍攝。于是每天都有不少遊客排長隊買票進去看二樓的那個飯堂。而我們隻有匆匆路過的份兒。





沒想到是通過一個特簡陋的鐵栅欄門進入牛津校園的。鐵栅欄門設計得隻能一個人一個人地進去,兩個人都不可能同時進去。為什麼要這樣?導遊說是為了禁止機動車,顯然這個理由不成立。



牛津的校園裡淨是古老的、姜黃色的建築,好像翻開古書泛黃的書頁,先看到的是牛津大學最大的教堂——聖瑪麗教堂(St. Mary the Virgin Church),整個牛津大學便圍繞着這座教堂發展起來。





路過很多漂亮的老房子,導遊不講解,隻一路向前,追上她以後,問為什麼不講解?她表情詫異地說:“這裡不能大聲說話,你沒看我用(導遊)小旗子擋着嘴嗎!”這麼大的牛津,她愣是不告訴哪兒是哪兒,這不是坑人嗎!看到一群人靜靜地站在一座建築前,有導遊在輕聲地,認真地講解,好羨慕人家。我們隻好用相機狂掃,有時站在大門口窺視裡面,有時把相機伸到栅欄裡,就是想多留一些景象。








在一座巴洛克式圓形建築旁,追問導遊,才知道這是建于1748年的拉德克利夫圖書館(Radcliffe Camera),現在相當于(Bodleian Library)的閱覽室,裡面有醫學科學書籍。





來到到一個方形的庭院裡,四面的建築都很氣派,這裡就是博德利圖書館。圖書館門口有尊很神氣的塑像,估計是博德利本人。從14世紀起,牛津大學不斷收到來自主教、國王、王室成員捐贈的圖書,但這些圖書經常被損毀甚至遭到洗劫。1598年,曾任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外交家博德利向校方倡議在漢弗萊圖書館的基礎上,親自設計,重建該館,曆時4年終于建成。為了紀念博德利的突出貢獻,該館就以他的名字命名。後來這個圖書館一直領軍英國,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被大英圖書館超過,位居第二。可以進去看看,但要買票。看到導遊已經走了,趕緊跟上。





下一個院落裡,可以看到牛津的歎息橋,是仿威尼斯的那座,不過牛津沒有河,隻能把橋架在兩座樓之間。



這裡有座半圓形的建築,是著名的謝爾登劇院,建于17世紀。名叫劇院,卻從來不上演戲劇,而是用來開音樂會,講座和舉辦大學的畢業典禮。它的設計師很有名,是英國建築學家瑞安(Christopher Wren)。聖保羅大教堂也是瑞安設計的。





從出來就是寬街了。導遊帶着我們在寬街上“窺視”了兩個學院,三一學院和奧利爾學院。都沒能進去看看,隻能趴門口往裡瞅,沒什麼印象,拍的照片也分不出哪個是哪個了,在一個鐵栅欄門上挂着一幅油畫,畫的大約是寬街從前的樣子。一個小時的時間,導遊的任務完成了,她告訴我們一個集合時間和地點,就放鴨子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