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基金可以分成很多種,且慢下文将介紹三種最常見的分類。
一、按投資标的分類
舉個栗子,大媽可以買的“菜”其實有很多種,比如肉類的、蔬菜類的、大米等谷物類的。基金可以買的東西也有很多種,比如常見的股票、債券、黃金等。
通常把80%以上資産投資于股票的基金稱為股票基金;80%以上資産投資于債券的基金稱為債券基金(其中完全投資于債券的基金稱為純債基金);介于上述兩者間的稱為混合基金;我們熟悉的餘額寶、盈米寶則屬于貨币基金,主要投資于國庫券、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等短期貨币市場工具;另外還有一些基金比較另類,投資的是黃金、期貨或者大宗商品等,這類基金稱為另類投資基金。通常情況下,基金的預期收益和風險都是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币型。
二、按投資市場分類
相信你肯定吃過進口食品吧O(∩_∩)O ...跟大媽能買的“菜”一樣,基金的投資标的也有國産的和進口的。
如果某隻基金單純買了境内市場的股票、債券等,那這隻基金就是國内基金了;但也有一些基金買了境外上市的一些公司的股票、債券,比如某基金買了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或在美股上市的阿裡巴巴,這類基金就是我們常聽到的QDII基金或滬港深基金了。這類基金的存在也讓普通投資者有了簡便的方式參與全球市場。
三、按投資理念分類
大媽雖然很有經驗,但畢竟還是人,是人就難免會受一些情緒等主觀因素的影響作出錯誤的判斷。因此出現了這麼一批大媽,她們不再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來買菜,而是照着一本一本的“食譜”來買。
同樣的,在基金中也有這麼一類基金不是依靠基金經理的個人判斷決定買哪隻股票,而是根據指數編制公司編制的不同的指數中各個股票的比例來買股票。
所謂的指數你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套選股規則,類似于大媽手中的食譜,有具體的菜名以及烹饪方式,指數也有具體的成分股及成分股篩選标準。常見的指數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滬深300,、中證500等。以滬深300為例,這個指數是中證指數公司編制的,其成分股是A股市值最大的300家公司,通常用于反映大盤股的走勢。跟蹤具體指數的基金被稱為被動型基金(通常又被稱為指數基金)。這類基金完全複制對應指數的股票比例,因此它的業績更多的取決于跟蹤的指數本身,而與基金經理的能力幾乎沒有什麼關系,就像照着食譜買菜的大媽買的菜搭配起來好不好吃、比例均不均衡其實跟大媽沒啥關系。
對應的,那些依靠基金經理個人能力投資的基金稱為主動型基金。這也是大多數人理解的基金,這類基金投資業績的好壞更多的依賴于基金經理。
介于主動型和完全被動型指數基金之間還有一類稱為增強型指數基金。增強型指數基金也應歸屬于指數基金,隻不過它并不是完全模拟指數來買股的,在參考指數的基礎上還加入了一些增強策略來博取超越指數的收益。
如上圖就是某支增強型滬深300指數基金收益走勢(紅線)和滬深300指數(藍線)的比較,可以看出這支增強型基金是明顯跑赢指數的。
但也不一定都能如願增強,玩不好也有減弱的效果O(∩_∩)O。
簡單總結一下,基金主要有下面三種分類方式,不同分類方式下的類型如下:
按投資标的:貨币型、股票型、債券型、混合型、另類投資型
按投資市場:僅投資于境内市場的基金、可投資于境外市場的基金(滬港深基金、QDII基金)
按投資理念:主動型、被動型(完全被動型、增強型)
下一篇
OFFSET函數的應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