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國産宇宙天眼發射時間敲定!

再有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即将迎來心心念念的2020年,在這一年我國航天戰線将展開一幅幅波瀾壯闊的奮鬥圖景。今年我國航天發射次數有望繼續蟬聯世界冠軍,明年航天發射次數将繼續三連冠态勢,其中一步實現繞落巡火星的火星一号探測器将于7月23号左右擇機發射,嫦娥五号月球采樣返回器将于明年年底發射,這是人類繼阿波羅載人登月之後最大規模的月球探測行動。

除此之外,長征五号系列運載火箭也将實施至少3次發射任務,其中一枚是長征五号B型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未來接替神舟載人飛船的新一代大噸位載人飛船試驗船也将借此機會進行軌道飛行試驗。作為空間站主力運載工具,長征五号B型運載火箭首飛将正式拉開天宮空間站建設大幕。

天宮空間站初期規模為百噸級

按照計劃,我國将于2022年左右正式建成天宮空間站,初期規模為100噸,由天和号核心艙、問天号實驗艙、夢天号實驗艙、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組成,最後發射模塊是巡天号光學艙。

巡天光學艙是我國第一部大口徑光學空間望遠鏡,它将接替哈勃成為人類窺探宇宙奧秘的新天眼。

巡天光學艙

據國家天文台最新消息,我國巡天光學艙将于2024年發射入軌,作為天宮空間站工程組成部分,它将與空間站共軌運行。

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我國航天長期處于“補課”階段,大量應用衛星需要發射,還有載人航天、嫦娥探月的一系列工程課題需要突破,因此分配給空間天文領域的資源就少之又少。

得益于經濟建設的日新月異,我國綜合國力得以大幅躍升,航天諸多領域補課階段行将結束。譬如,我國在軌衛星規模已經突破300顆,位居世界第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明年全線完工,高分專項工程也已取得諸多國際領先成果,嫦娥工程更是成為人類21世紀探月的先鋒力量。系列瓶頸問題的突破,為我們騰出手來幹更大的事業開辟了新通路。

我國在軌衛星規模已位居世界第二

正所謂好飯不怕晚,有着十幾噸個頭的巡天光學艙就造價而言将遠超天和号核心艙,甚至可以比肩遼甯艦造價,那麼巡天光學空間望遠鏡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需要如此多資金打造呢?

首先,巡天光學艙将配置2米大口徑離軸三反空間望遠鏡,分辨率不低于哈勃空間望遠鏡,同時視場角是哈勃300多倍,這意味着巡天光學艙隻需要1天多時間就能幹完哈勃一年的活。其主要職責是在紫外與近紅外波段對宇宙的構成與演化、黑洞、暗能量、暗物質展開深入研究,産生的天量數據将支持我國科學家獲取一大批國際原創性科學成果,有利于争奪世界科學領域的話語權。

早期巡天光學艙構型

巡天光學艙還将突破空間天文望遠鏡不能用于對地觀測的世界難題,不僅能對宇宙觀測同時也能對地偵察。據估算巡天光學艙對地觀測可以達到厘米級分辨率,與大洋彼岸最新型的鎖眼系列偵察衛星旗鼓相當,這是此前哈勃望遠鏡未能實現的功能。

美國大口徑空間光學設施是先軍後民,在哈勃升空之前已有一系列同噸位量級的鎖眼系列偵察衛星。我國将是軍民同步發展大噸位空間光學設施,這主要是因為在長征五号以前我國火箭運力不足以支撐十幾噸的大噸位載荷。

今明兩年長征五号将步入成熟期,除空間站載荷之外,它還将迎來新的批量發射業務,一大批大噸位載荷将陸續發射入軌,其中自然包括大噸位偵察衛星。

巡天光學艙還有第三個獨特優勢,就是具備在軌交會對接、在軌燃料補加、在軌維修升級功能。我們對巡天光學艙的任務定位是建成國家級空間光學實驗室,也就是說了除了前文所述對天對地雙向觀測能力之外,它還将肩負起更多、更先進的空間光學技術試驗,并預留有拓展任務接口。

據推測巡天光學艙很可能配置有加壓艙,這意味着航天員不僅可以在艙外對其維修,還能在艙内安裝升級設備,是名副其實的空間光學實驗室。

空間天文望遠鏡已經很難概括巡天光學艙任務定位,它既是遠超哈勃300多倍的空間天文望遠鏡,也是大噸位對地偵察衛星,同時還是大型在軌國家級空間光學實驗室,這也就難怪為什麼官方至今隻能稱其為“光學艙”的原因,功能太多,連名字都不好起。

我們已經擁有三位數規模對地遙感衛星

巡天光學艙也必将加速天基國防事業的發展,作為世界唯二的天基遙感強國我們已經擁有三位數規模的對地遙感衛星,空間光學設備産業鍊也是日益成熟,生産鏡片口徑已經實現全覆蓋,從小口徑到世界最大4米級碳化矽反射鏡都有獨立自主的産品體系。

近年來甚至向歐洲、韓國、日本出口天文級光學設備,系列先進産品的問世通過巡天光學艙進行技術驗證,可以為大批量生産部署掃清障礙。

事實不止一次地證明,中國人辦事要麼不幹,要幹那就一定是一鳴驚人,而一鳴驚人的背後是數十萬航天人持續半個多世紀的厚積薄發。雖然近代以來我們曾經弱小曾經落後,但縱觀華夏上下五千年曆史,引領世界才是我們的主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