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倪海廈講腸鳴,肚子響,痛,半夏瀉心湯;不痛,甘草瀉心湯

幹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半夏瀉心湯方:半夏半升洗、黃芩、幹姜、人參甘草各三兩炙、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好。我們接着看,幹嘔,幹嘔就是惡心感覺,嘔吐了,但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出來,哦,這是幹嘔。還有一種呢,是吐涎沫,白色的痰吐出來,哦,這兩種情形,還有一種頭痛,都是吳茱萸湯主之。大家現在了解了,頭痛。這個吐涎沫,是因為惡心,把裡面那個,因為上焦他寒哦,把肺裡面一些津液,口水都吐出來。這個幹嘔是因為胃裡面是冷的,沒有東西在裡面嘛,所以他會幹嘔,哦,也是吳茱萸湯。如果,後面你看,嘔而腸鳴,肚子咕噜咕噜地叫,腸子裡面,腸鳴聲很大。心下痞,諸位在念傷寒論的時候。在張仲景就說了,當你有表征的時候要先解表,哦,不能攻裡。有表征的時候你不知道,結果呢,你一攻下,表邪下陷。表邪下陷,輕者心下痞,對不對,重者會變成懸飲,包括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就這麼來的。心下痞我們有五個瀉心湯,現在這裡介紹的是半夏瀉心湯。介紹瀉心湯之前呢,我給諸位一個概念。黃芩呢,在講,它是對胃,所以,有胃發炎的時候,胃裡面不舒服的時候,舌苔是黃的,我們看舌苔,舌苔也是代表胃氣的所在,隻要是黃的,我們就會重用黃芩。

到了小腸裡面的時候他會腸鳴,咕噜咕噜地叫,腸鳴嘛,哦,就是黃連。所以黃芩、黃連才會出現在同一個處方裡面。嘔呢,惡心,胃裡面有停水,所以有腸鳴,所以我們是不是加半夏。那這個食物跟飲水吃到胃裡面去了以後,胃裡面太冷了,這個水跟食物一路跑到小腸裡面,小腸裡面也是冷的。這個時候我們加什麼?幹姜,對不對。那病人是有嘔,惡心,對不對,我們加人參、甘草把津液,吐掉的津液補足,紅棗補足,處方就這樣來的,哦。所以,當你很了解了處方以後,了解了他的方意了以後,你會變化,這個變化,哦,很簡單呢。那在臨床上面,我們看到,這個半夏瀉心湯呢,有些病人常年的下利,來找你的時候,你問他,你大便好不好。我們平常正常一天一次或兩次最多了,哦。六七次,這個人這麼這麼多大便?他吃完東西就拉肚子,吃完就拉肚子,半夏瀉心湯證,好,半夏瀉心湯。這個半夏瀉心湯出現的時候,這一定會有腹痛,哦,這個痛的現象,且有腸鳴。如果一個病人呢,也是嘔,惡心,心下痞,但是他沒有腸鳴,哦,沒有腹痛,哦,就是甘草瀉心湯,我們前面有介紹過甘草瀉心湯。如果是下利,腸鳴很重的人,半夏瀉心湯都去不掉的時候,我就要增加,增加這個生姜的量,把生姜的量增加,哦,還有幹姜的量也增加,那麼你增加了生姜的量後,就變成生姜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專門治療腸鳴很重的下利,哦,這是他一點的區分的地方,這隻是處方的加減。所以生姜瀉心湯呢,我們到時候真的使用的時候,會把生姜加到五片六片七片都沒有關系,他就叫生姜瀉心湯,不叫幹姜瀉心湯,哦,所以幹姜不用加量哦。增加生姜重量,為什麼?因為幹姜是溫中的,生姜是排腸胃的水的,排水,哦,因為一直下利嘛,拉肚子的時候,呼,拉出來都是水,所以要重用生姜。當醫生看病的時候,不要舍不得用藥,我們說重用生姜,你給他六片,哦,生姜很貴啊,有的醫生就是這樣子的,很讨厭,哦,教不起來。處方的劑量,一般來說,我們半夏是五錢,黃芩、幹姜三錢,人參兩錢,黃連一錢或者兩錢,這都沒有關系,哦。你如果說,老師,我這裡胃裡面心下痞,但是我沒有剛剛講的,我沒有這個腸鳴。那你就把這個黃連拿掉嘛,對不對,哦,知道我的意思吧。就是這個意思。病人已經在下利,你會不會加個大黃?不會吧,哦,這是雪上加霜,哦,沒有這種醫生的哦。那你如果說,你看下面這個處方哦。

幹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黃芩加半夏瀉心湯方:黃芩、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芍藥一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右六位,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病人呢,幹嘔而利,這個字呢,這兩個剛好反過來,幹嘔就是惡心,嘔,對于沒有東西出來就是幹嘔。下利,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大家看黃芩加半夏生姜湯的處方,第一個,這個黃連不見了。第二個,他有痛,所以會用芍藥,白芍,哦,所以腹痛的時候一律加白芍。大家知道我們這個經方這個原則的時候,處方一開下來就是很對症的哦。因為幹嘔惡心啊,所以我們要用半夏來止嘔,哦,而且是在胃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用黃芩,哦。那,這個下利的,我們會用生姜啊,這些藥,來把水排掉。張仲景在傷寒論、金匮裡面都強調,當你用處方去治利的時候,如果到最終極,他給了你很多處方,到了最終極,你沒有辦法把他的利止住的時候,你就去利尿。把這水從小便裡導出來,否則的話,利一直停不下來,人會虛掉,哦。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