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藥方論(22)

發汗法方論

目錄

一、麻黃湯:高熱無汗身疼

①辨證與處方

②麻黃湯證病勢

③麻黃湯排汗機制

④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

⑤麻黃促進末稍微循環

⑥麻黃湯的用藥配伍

二、葛根湯:高熱無汗項背僵疼

三、大青龍湯翻江倒海:發汗通腸清熱一步到位

①大青龍湯病勢:高熱汗不出裡熱煩躁

②石膏可用到50克到100克

③石膏清熱通腸排異助發汗

四、小青龍湯行雲布雨:心下有水氣的感冒

①小青龍湯方解

②小青龍湯證不用茯苓

③區分腸炎下利與水氣下利:大小便和體溫

④半夏幹姜細辛五味治水氣有分工

五、神奇的麻黃加術湯

①麻黃配桂枝發汗,麻黃配甘草利小便

②麻黃加術湯發汗利小便,能治很多病

③為風寒暑濕燥火正名,兼論風濕的治法

01麻黃湯:高熱無汗身疼

①辨證與處方

辨證:高熱、無汗、頭疼身疼骨節疼、喘,皮膚光滑,體溫39度以上。

處方:麻黃10克、桂枝30克、杏仁20克(炒搗)、甘草13克,成人兩次分服。

麻黃發汗、利小便,佐以桂枝則發汗。桂枝通血脈。杏仁祛疾止喘咳。甘草緩急。麻黃湯主藥麻黃的作用是發汗;桂枝的作用是溫通血脈,開腠理,解肌發汗,助麻黃;杏仁的作用是定喘、祛痰、發汗,是肺組織的排異藥;甘草和中緩急。總之,這個方劑是發汗劑,但必須用于沒有汗的症狀。如病勢有汗出的症狀,絕對不可用。

②麻黃湯證病勢

發熱到 39℃以上或 40℃以上,身疼頭疼是免疫反應,免疫系統的抗病反應,有細胞體液免疫,還有神經免疫。病毒在體表者,免疫功能用排汗方式向體表排除病理物質。要排汗,先動員肌肉組織顫抖産熱提高體溫發汗,因而體表充血,體溫升高。喘是向上的趨勢,向上與向外是一緻的。這種病理趨勢明顯是向外排汗,汗腺不開張而不得汗。

張仲景因其向外排汗的趨勢,所以用麻黃杏仁開解汗腺,桂枝甘草通血脈以助發汗。服藥後免疫趨勢受到助力,汗出則病毒排出,所以熱退身和而諸症皆除;這個高燒的都有喘,這個喘不是肺炎,這是肺往外散熱,調節體溫散熱的,急促的呼吸跟外界的溫差散熱。但是體表汗腺不分泌,可是肺的壓力就會增加,因為肺也是表面,也時時與外界通氣,所以就喘。麻黃開張汗腺,桂枝溫通血脈,杏仁促進肺向外排的能力,它叫治喘。

③麻黃湯排汗機制

喝下麻黃湯便排汗,一排汗,病毒及病理物排出體外病即愈。病愈是排異反應的結束,在排異反應中是共生性本能系統在起作用。用麻黃湯發汗排毒。這副方劑組織得非常嚴謹:麻黃開汗腺,促汗腺分泌;桂枝溫通血脈開腠理,協助麻黃。因為汗是從血液中分泌出來的,沒有周圍血管的充足供血,汗是分泌不出來的。杏仁這個東西,我們單吃十數粒之後,吐痰很滑利,治咳喘很有療效,顯然有利于肺組織的排異作用,而且其本身也有發汗的作用。這三味藥以麻黃為主,桂枝為輔,杏仁為佐,甘草和中緩急,不失為天下第一發汗劑。

④麻黃有升高血壓的作用

麻黃使心肌收縮加強,心輸出量增加,在中醫臨床經驗中,麻黃發汗、利尿、止喘,與桂枝配伍發汗,與甘草配伍利尿,與杏仁配伍止咳定喘。麻黃湯主藥麻黃,一藥而兼有發汗、定喘的功效,佐桂枝以增強發汗作用,佐杏仁增強定喘作用。身疼腰疼,骨節疼都因不能排汗、體溫過高、病理代謝物不能排除造成,所以不用止疼藥,隻需汗出,仍是微似有汗,保持 10小時以上,徐徐清除異己物質至盡,則熱退、痛止,喘定身安。此病用麻黃湯每日一劑或半劑而愈。因一劑分三服,一次服藥汗出病愈,餘藥則不再服。

⑤麻黃促進末稍微循環

從仲景用藥規律看,凡用麻黃發汗則配伍桂枝,因桂枝溫通血脈而走表,體表組織血流充足實為排汗的物質條件。麻黃本身刺激交感神經使血壓上升而促進末梢循環,正因為麻黃的這一藥理作用,所以它具有發汗與利尿兩種效能。若麻黃配以桂枝加強走表則發汗,若配以甘草則利尿。麻黃湯為發汗的代表方劑,麻黃甘草湯為利尿的方劑。用麻黃發汗或利尿在于配伍的藥物,引導其向表則發汗,引導其向裡則利尿。排汗與排尿在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聯系。比如:夏季炎熱排汗多則尿少,冬季酷寒排尿多則汗少,而汗與尿的成份也大緻相同。

⑥麻黃湯的用藥配伍

麻黃湯對準的是一個病毒性感冒,不出汗,是要用排汗把敵人趕出來,麻黃是主要的,主宰這場戰争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它用于使汗腺分泌汗液。可是這個病勢呢最重要的,就是汗腺不分泌,桂枝是通血脈的,發汗是要用血分泌出汗來,汗是從血裡分泌出來的,中醫又叫血汗同源,血跟汗都來源于一個東西,就是體液。麻黃開汗腺的,桂枝是通血脈的,讓血脈更多的上身體周圍組織,所以這個脈是浮的。你看這個脈淺出,就是體表啊供血很充足,桂枝起這個作用。杏仁呢是利肺的,他無汗而喘,杏仁是讓肺啊往外分泌的,這是杏仁。甘草起一個和諧的作用,就是你性子太暴,你别着急,起這個作用。你看,這麼一吃,桂枝知道是什麼作用了吧,杏仁知道是什麼作用了吧,汗腺一開,汗出來了,好病了,這是配伍,叫配伍。

咽喉痛要用透表法,不能用麻黃,用麻黃會加重病情。麻黃一出汗血液濃度增加,那嗓子好不了,重了。這兒這個腫啊,嚴重了,不能用麻黃,而且忌用麻黃。

02葛根湯:高熱無汗項背僵疼

辨證:高熱無汗項背僵疼

處方:葛根40克、芍藥30克、生姜20克、大棗10枚,麻黃10克、桂枝30克、杏仁20克(炒搗)、甘草13克,成人兩次分服。

從方劑中看,是桂枝湯加麻黃、葛根。因為這個案例,乃是流行性感冒并發項背肌肉神經失養,所以必須重劑,通血脈,開汗腺,通行津液,更加姜棗以助津液,為排汗提供助力。麻黃發汗,用桂枝通血脈以助作汗。葛根生津,解熱,通血脈,改善循環,解肌,發汗。在本方中,用量最大,加麻黃桂枝發汗藥相合,其發汗之效力可謂很峻,但仍不是要出大汗,仍是取微似有汗,以利清除病理物質。

流感用麻黃湯治療的病勢合并了項背肌僵直疼痛,可以在發汗劑中加葛根40克、芍藥30克和生姜、大棗。葛根行津液通諸痹,所以對項背肌組織是通行津液、解痙的第一藥;芍藥通血脈、解急,與甘草合用,緩急通血脈;生姜、大棗助津液。此四味與麻黃湯相合,在發汗排異中解除項背肌組織僵直症。概括為一句話:流感合并項背肌僵直,仍以發汗排異為主,兼解項背僵,用意仍在排異。

03大青龍湯翻江倒海:發汗通腸清熱一步到位

辨證:高熱煩躁發渴、發汗汗不出

處方:麻黃20克、桂枝30克、杏仁20克(炒搗)、甘草13克、生石膏50克、生姜20克、大棗10枚,成人兩次分服。

①大青龍湯病勢:高熱汗不出裡熱煩躁

大青龍是一個重症,這是個感冒的重症,是發汗汗不出,說用過發汗的方子,出不來汗。所以就提高了麻黃的用量,提高了一倍,而且用了石膏。用石膏幹嘛?他這個排異反應特強烈,外部要排不出來,他還要從内部排,也就是從大腸從大便排。這個時候呢已經形成了一種趨勢,大便還沒有怎麼(出問題),所以預先設防用石膏,因為我們看出來了,這個人呢渴、煩躁,就是熱的太深将要入内部。所以用的石膏,這就是用的未雨而綢缪,你還沒有到内部,我先清一下内部,同時清一下内部。這,這是什麼呀?這是一個戰略家的大智慧,也是一個醫生的大智慧,所以大青龍湯發出汗來,一汗而愈,一次好病。

煩躁一證是裡有熱之表現。所以用麻黃湯倍用麻黃解表發汗,加石膏以清熱,加姜棗以助津走表。麻黃湯倍麻黃加石膏生姜大棗即大青龍湯。麻黃湯與大青龍湯證的差别在煩躁與否及汗腺收閉之程度。正因為汗腺分泌障礙很深,所以用大青龍湯。大青龍湯用麻黃湯加麻黃1倍、生石膏100克、生姜、大棗。因為吃發汗藥汗不出,所以倍用麻黃,加生姜、大棗以增加體液,加生石膏以清解煩躁。這一病例中的煩躁是因發汗不出,裡熱而緻煩躁不安。

②石膏可用到50克到100克

大青龍湯啊,還是用麻黃湯,他的方子是麻黃湯是基礎,但是多了一味石膏,麻黃加了一倍,加了一倍麻黃。麻黃湯的原方,張仲景原方是用42克麻黃,到大青龍湯他用84克麻黃。我治這個病我沒用過84克麻黃,我治這個病我用了20克麻黃,20克麻黃有效的。這石膏啊是可以按現在說,100克也可以,也不算多,我寫了50克。這大青龍湯和麻黃湯把麻黃加了一倍,石膏用了50到100克,因為他沒說分量,說的如雞子大,像一個雞蛋一樣大,這個東西它是不好掌握,也就是說這個多一點少一點,沒有什麼大妨礙。一個大雞蛋和一個小雞蛋能差一倍,我也不知道漢代那雞蛋多大,按現在這雞蛋,家養的雞和場養的雞也不一樣,反正50到100克沒問題。

③石膏清熱通腸排異助發汗

這個大青龍湯到底是個什麼病呢?就是發汗汗不出,内裡非常地熱,散不出來,發渴。這麼大的體溫,比方說41度以上的體溫,這對體液的消耗啊,就是不出汗也消耗得很多,這個結腸裡頭也出現了反應,強吸收,出現了反應,所以他用了石膏。石膏有出汗的作用,也有通腸的作用。說這個渴,撤熱就止渴。這個渴是高熱消耗體液造成的渴,如果說熱去了以後,渴就止住了,他不消耗了。

這個石膏啊,它有一個作用,這是個排異的藥,它有個通腸的作用,它不能算是瀉藥,它對于這個大便,就是有通大便的作用。這個大青龍湯,這個排異反應,非常地強烈,向外走,出不去,出不來汗,汗腺不開。這個本能系統,這是最聰明、最有智慧、最富于犧牲的,一個保護生命的系統。所以我們的這個本能系統,對于我們的生命,就像一位母親保護兒子一樣,向外排排不出去,汗腺不開,就是不分泌,怎麼辦?這個本能系統啊,就要再考慮我向内排,我要向内部往外排,我要把它從大便往外排出去,在這個時候,出現的渴,煩躁。我們理解了,他要改道,他要改道,趕緊地用大量的麻黃桂枝,讓汗腺分泌,預先早一點兒通腸,通腸,把腸裡頭該排的東西,早一點兒排出去,不要讓他積累了,或者說這叫未雨而綢缪。還沒從内部往外排呢,我先用石膏通腸,外邊排汗,因為石膏不妨礙排汗,是萬裡選一的一個藥物,所以形成了一個方子,大青龍湯。

04小青龍湯行雲布雨:心下有水氣的感冒

辨證:發熱惡寒,頭疼無汗,有水氣

處方:麻黃15克、桂枝36克、白芍30克、甘草15克、幹姜15克、細辛9克、五味子20克、半夏25克,成人兩次分服

①小青龍湯方解

如果說發熱惡寒,頭疼無汗,有水氣,這就是小青龍湯證。水氣的表現有幹嘔幹咳噎,且有晝輕夜重特點,下利也是水氣表現。這小青龍湯,麻黃桂枝發汗的,後面的,幹姜、細辛、五味子,這是去水氣的。這個幹姜、五味子,這兩味藥是治水氣的,細辛也是治水氣的,但是它所作用的部位,不太一樣。這幹姜和五味子,還有半夏,作用在胃、腸,半夏偏于在胃,幹姜五味子偏于在腸,細辛偏于在肺,各有所偏。所以這幾味,不管你是水氣在哪個?是心下,還是在肺,還是在腸,都有同樣的排異作用。小青龍湯治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汗解表,幹姜細辛五味半夏以散水氣逐飲邪。汗出表解水氣随汗而宣散。水氣散喘咳嘔噎下利及小便不利等自解。

②小青龍湯證不用茯苓

小青龍湯證為什麼不用茯苓?茯苓這是,利小便、化氣、利尿,第一個藥。為什麼這張方子裡不用茯苓?這張方子不用茯苓,因為麻黃桂枝細辛這些藥,都是發汗的,有好多的主要的東西,是要從汗裡往外排出來,這個時候我們要再利小便,就破壞了發汗的排異機制,這個水液從内部走,不支持他排汗了,所以他這個,感冒的這病毒,不能從汗腺排出來,它是不會向内走的,因為它有一個趨勢是向外的,本能趨勢是向外的,我們不能用向内的方法,去破壞它向外排異,所以這個方子不用茯苓。因為有麻黃桂枝發汗,水氣可以從汗裡排出去了,這是小青龍湯的意義。

③區分腸炎下利與水氣下利:大小便和體溫

區分腸炎下利和小青龍湯證下利。這倒是個内行的題目,這個下利,比如說痢疾和腸炎,腸炎和痢疾發燒,大便次數增多,拉稀,肚子疼,腸炎有的是合并胃炎,急性胃炎又吐又瀉,發燒,有時候身疼,這病毒性的。這個有水氣的下利是不發燒,大便稀,次數多,也或者有腹中痛,也常常有腹中痛,這是一個區别。

還有一個,如果說是水氣病的下利,小便不利,腸炎也小便少,怎麼的?都從大便把水排出來了,小便當然少了。但是腸炎尿少的同時尿赤,知道不?尿,有顔色,膽紅素的顔色非常地濃重,這是腸炎。有水氣的尿少,是清白的,哪兒都可以分。而且有水氣病的,脈搏,是細的無力,要腸炎,脈搏頻率是快的,就是脈數,或者是先脈浮,發燒就是脈浮,這是和腸炎的區别。

但是小青龍湯證也發熱,有發熱惡寒,有頭疼身疼,可是他這個下利,而且還有别的症狀,說明他有水氣,比如:小青龍湯證的大便,沒有腸炎的腹疼、下重、下墜,也沒有小便短赤。

④半夏幹姜細辛五味治水氣有分工

流感并發水氣病,仍以麻黃湯發汗排異。并發的水氣病用幹姜、細辛、五味子、半夏散水氣。麻黃、桂枝發汗為主,細辛通九竅利百脈,散水氣助麻黃發汗;幹姜、五味子、半夏都是治心下水氣的藥;對下痢是用幹姜、五味子來主水氣下流;嘔、噎用半夏、幹姜逐心下的水氣。流感發熱身疼無汗,必須發汗排異方可痊愈。如其人有水氣病,則很難發汗。凡有水氣的人,水儲留于組織中,代謝有障礙,汗不易出,麻黃、桂枝難以發汗成功,加細辛、幹姜汗自可排出。細辛辛溫通九竅利百脈,助麻黃、桂枝發汗,從汗液散發水氣。

這個幹姜、五味子,這兩味藥是治水氣的,細辛也是治水氣的,但是它所作用的部位,不太一樣。這幹姜和五味子半夏,作用在胃、腸,半夏偏于在胃,幹姜五味子偏于在腸,細辛偏于在肺,各有所偏。所以這幾味,不管你是水氣在哪個?是心下,還是在肺,還是在腸,都有同樣的排異作用。這個細辛吃了以後能起死肌,所以這個組織裡頭有水氣,他不動啊,他運動非常地低呀,這水代謝不下去呀,他吃了細辛以後他能運動,這水就能代謝出去了,這是細辛和幹姜起的作用,散水氣,它叫散水氣,細辛不是有毒。

05 神奇的麻黃加術湯

辨證:麻黃湯證、單純水氣性濕疹、風濕

處方:麻黃10克、白術25克、桂枝30克、杏仁20克(炒搗)、甘草13克,成人兩次分服。

注:根據“小病自治”學派的經驗,治療濕疹或風濕,可加薏米50克。

①麻黃配桂枝發汗麻黃配甘草利小便

麻黃加術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非常神奇的方子。神奇在哪兒?麻黃發汗,你光知道麻黃發汗不夠,麻黃還利小便。麻黃要跟桂枝在一塊,那就發汗了。那麼麻黃要跟甘草在一塊呢,利小便了。為什麼跟甘草就利小便,為什麼配合桂枝就發汗,這你得知道。桂枝是通血的,它有一個能力是把血流動起來,特别是身體周圍組織,你想麻黃它不是發汗嗎?汗和尿都是來自血液,有汗了就沒尿了。你看夏天我們出好多汗,尿很少,冷天一冷,我們老排尿,你還出汗呢?所以它跟桂枝啊,桂枝因為它是在周圍組織使血液暢通,它要發汗,要跟甘草呢?甘草是個緩和的藥,它的緩和是什麼意思啊,藥性質太暴加上甘草,它緩和下來,你這個病情很緊急,你吃甘草這個病情也能緩和下來,甘草是這麼一個東西。它能對于這個末梢神經起一個鎮靜作用。所以一切以這個做标準,藥進來了,它就緩和了。它得發生作用才使那個藥有作用的,這個人體組織要不發生作用,藥什麼作用也沒有。所以跟甘草合用就利小便。

②麻黃加術湯發汗利小便能治很多病

為什麼加術?白術這個東西啊,它是這個組織裡頭的水,它能吸收,讓組織吸收。它對利小便有幫助,它對發汗也有幫助。在這一點上,我們就看到了我們的前輩在組方子的時候,太智慧了,太聰明了。我們今天能有幾個人,能給你解讀這張方子。甭說你組織一張方子,這近60年以來,我們這個方劑上添了哪一張來?還是用的過去的東西,我去兩味,加兩味,你就是這點能力,你組織一張方子看看,你沒有?60年我沒見過一張。像這種方子,誰用都一樣。哪兒用也是這麼個效果,60年我沒見過一張。你明白這個麻黃加術了吧,它為什麼能給你治濕疹,濕疹不管它是什麼?它是組織裡頭有有毒的東西要排出去,對不對?一個是從汗腺排出去,一個是從腎腺排出去,發汗,尿尿,這個可是沒有大便的事。麻黃加術湯發汗利小便,這方子治病治的很多,這一類的病都可以用,而且非常平和,絲毫沒有藥物反應。

③為風寒暑濕燥火正名兼論風濕的治法

麻黃加術是對風濕的一種排異法。麻黃湯加術,不是麻黃加術,聽明白沒?講的是麻黃湯。張仲景啊,用術,是治濕的。這個濕被後世人啊,認為是潮濕的濕,這是個大錯誤,濕是對于病的名字叫濕,風也是個病名字叫風,不是這個刮得幾級分,濕也不是流水,澆得地濕了,也不是這個濕,濕是一種病毒,風是某些病因造成的,超過敏的神經症狀叫風,聽明白了嗎,不是這個水濕的一種濕,是一種病毒叫濕,他說的風寒暑濕燥火,都不是那個字的定義,這一點大家要明白,跟他們的大夫就區别開了,風,是神經症狀,寒是功能低落,暑是暑天因為這個氣候引起來的那種病叫暑,濕是一種病毒,燥也是一種病,不是幹燥,不是幹燥的燥(燥是分泌代謝障礙),火也不是燒起火來的火,也是種病理反應叫火(功能亢進)。

他這個六氣,就是六種病,但是這個病的原因,往往跟氣候有關系,其後并不是直接原因,你看風濕病,一到陰天,特别是現在的潮濕,來了,大家就更容易認為這是濕氣造成的,什麼脾濕,腎濕,沒地方不濕了,有這個現象沒有?他就這麼叫,首開頭,在最早,因為有個六氣,把後來,到這個溫病學興起以後,大肆的泛濫,這個濕,你看溫病上說濕,多了,這濕那濕,在傷寒金匮上也有那個濕,但是這個濕你看,明明白白,就是一種病,隻是說一種病,麻黃加術有這個方子,還有一個,知母桂枝芍藥幹姜也是治風濕的,他這是什麼呀,他沒用知母,這關節炎有發燒的沒有?看有發燒的沒有,全身發燒,關節炎有水腫的沒有?幹嗎發汗?腰以上要用發汗的方法,腰以下要用利水的方法,幹嗎呀,排異呀。麻黃加術是對風濕的一種排異法。

編者按

雖有郭老感冒模糊方(雙花茶)可治所有感冒,再研究以麻黃湯為代表的“發汗法”仍有重要意義:通過“發汗法方論”,不僅可以結合臨床學懂藥性,還可啟迪智慧完善甚至創新方劑。

比如,讓人敬而遠之的麻黃和生石膏,經過郭老解說,變得和藹可親“飛入尋常百姓家”,讓大家能學、能用、敢用、善用;

又比如,郭老自拟的針對胸肺積液的“水寒射肺方”(見“三方五湯”),解決了“晝輕夜重”咳嗽胸悶這個疑難病,此方即從“小青龍湯”化裁而來;

再比如,經“小病自治”學派的臨床驗證,“麻黃加術湯”再加薏米50克,除了能治療體液代謝類濕疹和風濕,長期服用對促進傷口愈和有确切作用。處方如下:

麻黃加術薏方麻黃10克、白術25克、桂枝30克、杏仁20克(炒搗)、甘草13克、薏米50克,成人兩次分服。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