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陳洪绶 花鳥畫四條屏 上海市文物交流中心藏
晚明畫壇萬馬齊喑,畫家群體的整體水平不能與明代中期吳門畫派的絢爛同日而語。雖然“文家山水”的餘脈還在,但多是末流,陳陳相因,走到了細密工麗的死胡同。畫壇呼喚能力挽狂瀾的大畫家,就像中唐的文壇,六朝骈文充斥,萎靡不振,亟需韓愈這樣被蘇東坡稱為“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領袖。
陳洪绶(1598—1652)為晚明畫壇注入新的活力,不論是山水、花鳥、人物,甚至書法都令人耳目一新。這種新穎是伴随着“複古”而誕生的,他的格調和線條都追慕晉唐,筆下飽含高華之氣,連元人也望塵莫及。
這四條屏分别描繪玉蘭牡丹、荷花、菊花竹葉、梅花,為我們展現了他花卉的水準。第一件《牡丹玉蘭圖》,白玉蘭花瓣的賦色學宋院體畫,有“三礬九染”之說;牡丹的花瓣也是這麼處理,右側一朵紅牡丹更是嬌豔欲滴,盡顯賦色之能事。此外,不論是牡丹還是玉蘭的枝幹都挺拔遒勁,枝節斑駁也是其特色之一。
花鳥畫四條屏之一
第二件《荷花鹭鸶圖》,布局和主題高度契合,用較為狹長的條幅畫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氣質。山石和荷花左右分開,中間為水,再加禽鳥,這樣的構圖很難說沒有影響到之後的八大山人。山石的點苔一直是陳洪绶作品的特色,他用較為濃重的色彩點苔,來源于所師的另一位前輩畫家藍瑛。
花鳥畫四條屏之二
第三件《紅葉小鳥圖》則更能見到他學習藍瑛的影子。畫面上部的紅葉,從賦色到結構,連小鳥的姿态都和藍瑛的作品高度相似。加上枝幹以及菊花、竹子的畫法,可以推測這應該是他較早時期的作品。至于山石之圓渾,從宋畫中而來,學習了郭熙卷雲皴,與元以後迥異,高古的格調躍然紙上。
花鳥畫四條屏之三
第四件《梅花湖石圖》的構圖也彰顯了陳洪绶的本色。他擅畫湖石,其筆墨中的誇張奇古,特别适合表現湖石皺漏的特征。同時,梅枝的粗壯屈曲也是其作品的一大特點,這或許是從南宋馬遠拖枝花卉中得到的啟發。
花鳥畫四條屏之四
四件作品的題材内容不同,筆墨特征卻高度統一,合成四條屏,一氣呵成。讀者在欣賞時也能感受到晚明陳洪绶的作品散發出的高古意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