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翁傳
[明]歸有光
①餘居安亭。一日,有來告雲:“北五六裡溪上,草舍三四楹,有筠溪翁居其間,日吟哦,數童子侍側,足未嘗出戶外。”餘往省之。見翁,颀然皆白,延餘坐,渝茗以進,舉架上書悉以相贈,殆數百卷。餘謝而還。久之,遂不相聞。然餘逢人辄問筠溪翁所在。有見之者,皆雲翁無恙。每展所予書,未嘗不思翁也。今年春,張西卿從江上來,言翁居南潮浦,年已七十,神氣益清,編摩殆不去手。侍婢生子,方呱呱。西卿狀翁貌,如餘十年前所見加少,亦異矣哉!
②噫!餘見翁時,歲慕,天風憭栗①,野草枯黃。日将脯,餘循去徑還家。媪、兒子以餘遠至,具酒。見餘挾書還,則皆喜。一二年,餘妻兒皆亡。而翁與餘别,每勞人問死生。餘雖不見翁,而獨念翁常在宇宙間,視吾家之溘然而盡者,翁殆如千歲人。
③昔東坡先生為《方山子傳》,其事多奇。餘以為古之得道者常遊行人間不必有異而人自不之見。若筠溪翁,固在吳淞煙水間,豈方山子之謂哉?或曰:筠溪翁非神仙家者流,抑岩處之高士也欤?
[注]①憭栗:哀怆凄涼。
1.寫出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2分)
(1)西卿狀翁貌()(2)具酒()
2.結合文意,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釋義正确的一項。(2分)
(1)每勞人問死生()
A.每次B.每當C.常常D.每逢
(2)視吾家之溘然而盡者()
A.早早B.突然C.意外D.令人傷心
3.把第①段畫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見翁,颀然皙白,延餘坐,渝茗以進,舉架上書悉以相贈,殆數百卷。
4.第③段畫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把這三處标識出來。(3分)
古之得道者常遊行人間不必有異而人自不之見。
5.史傳著作具有巧于構思、精于剪裁、長于表達等特點,請結合第①段内容,自選角度,寫一則不超過150字的文學短評。(4分)
6.作者始将筠溪翁視為“異”“仙”之人,終借他人之口,稱其為“高士”。請結合文章内容,辨析這兩類人的差異。(4分)
[參考答案]
1.(2分)(1)描繪、描述 (2)準備
2.(2分)(1)C
3.(5分)(我)見到了筠溪翁,他身材修長、皮膚白皙,他邀請我坐下,煮茶來讓我喝,拿來架子上的書都送給我,大概有幾百卷。評分說明:①補出主語②颀然③延④瀹(yuè)茗⑤悉⑥殆
4.(3分)古之得道者/常遊行人間/不必有異/而人自不之見。
5.(3分)答案示例一作者巧于剪裁,先寫自己聽聞他人介紹,便專程拜訪筠溪翁;(1分)見面後,寫其外貌、動作,暗含對其人品之欣賞;(1分)接着寫分别之後,又常常打探其近況,在聽聞張西卿介紹後,更以“亦異矣哉”表達贊歎;(1分)作者以“相見-想念-打探”為線索組織材料,逐層深入地表達了對筠溪翁的欽佩、思念和贊美之情。(1分)答案示例二作者長于表達,先寫自己聽聞他人介紹,便專程拜訪筠溪;(1分)見面拜别之後四處詢問其近況,以“未嘗不思翁也”的感慨表達思念之情;(1分)在聽聞張西卿介紹後,更以“亦異矣哉”表達贊歎之意;(1分)語氣和句式的不同,準确地表現了作者對筠溪翁的感情變化——由思念到贊美,可見其表達之精。(1分)
6.(4分)答案示例:作者初見筠溪翁,其颀然晳白,以書相贈,後聞其年屆七十,身體強健,編書不倦,還能生子,将其視為異人;聯想到自己妻兒早死,更将其視為壽已千年的仙人;(2分)後聯想到《方山子傳》,覺得筠溪翁應該是像方山子一樣的普通而有極高境界的人,所以借他人之口,稱其為“高士”;(1分)“異人”“仙人”行為舉止有異于常人處,“高士”則無異于常人,但境界高尚,令人傾慕。(1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