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杜甫五言歌行《義鹘行》讀記

杜甫五言歌行《義鹘》讀記

(小河西)

義鹘

陰崖有蒼鷹,養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力強不可制,黃口無半存。

其父從西歸,翻身入長煙。斯須領健鹘,痛憤寄所宣。

鬥上捩孤影,噭哮來九天。修鱗脫遠枝,巨颡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辭蜿蜒。折尾能一掉,飽腸皆已穿。

生雖滅衆雛,死亦垂千年。物情有報複,快意貴目前。

茲實鸷鳥最,急難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賢。

近經潏水湄,此事樵夫傳。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

人生許與分,隻在顧盼間。聊為義鹘行,用激壯士肝。

此詩或是杜甫乾元元年(758)任左拾遺時作品。杜甫途經潏水,聽樵夫講述了義鹘為鷹報仇殺蛇的故事,寫了這首情感強烈的寓言詩。

鹘(hú)又名隼(sǔn),屬猛禽。生物分類中“隼形目”有鷹科、隼科等五科。古詩中的鹘或隼可能指鷹科或隼科中的某種猛禽。《從軍行》(唐-姚合):“鷹鹘念搏擊,豈貴食滿腸?”《大觜烏》(唐-元稹):“有力強如鹘,有爪利如錐。”(“鹘”另一讀音(gú),指鹘鸠,古書中指一種候鳥。)義鹘:古人認為鹘有“義性”。[《埤雅》(宋-陸佃)卷6:“《禽經》曰鷹不擊伏,鹘不擊妊。”又卷8“鹘拳堅處,大如彈丸。俯擊鸠鴿食之。鸠鴿中其拳,堕空中,即側身自下承之,捷于鷹隼。…冬撮鳥之盈握者,夜以燠(yù)其爪掌,左右易之。旦即縱去,其在東矣,則是日不東向搏物。南北亦然。蓋其義性有擒有縱如此。”]

陰崖有蒼鷹,養子黑柏颠。白蛇登其巢,吞噬恣朝餐。

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力強不可制,黃口無半存。

其父從西歸,翻身入長煙。斯須領健鹘,痛憤寄所宣。

黑柏:濃密陰森的柏樹。

黃口:雛鳥的嘴;指雛鳥。《孔子家語》:“孔子見羅雀者,所得皆黃口小雀。夫子問之曰:'大雀獨不得,何也?’羅雀者曰:'大雀善驚而難得,黃口貪食而易得。”《詠竹》(齊-謝朓):“青扈飛不礙,黃口得相窺。”

長煙:空中雲霧。《遊仙》(晉-郭璞):“升降随長煙,飄飖戲九垓。”《出獵》(唐-李世民):“長煙晦落景,灌木振嚴風。”

斯須:片刻。《可歎》(杜甫):“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宣:表白,訴說。《國語》:“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大意:懸崖背面有一對蒼鷹,養育幼雛在濃密的松柏之巅。白蛇爬進它的巢裡,恣意地吞吃雛鷹作早餐。雄鷹飛到遠方去求食,雌鷹哀鳴無比辛酸。白蛇力大,蒼鷹不能制服,鷹雛半隻也沒生存。它們的父親從西邊歸來,轉身飛入彌漫的煙霧。一會兒領來雄健的鹘,悲憤地把遭遇講給它聽。

鬥上捩孤影,噭哮來九天。修鱗脫遠枝,巨颡坼老拳。

高空得蹭蹬,短草辭蜿蜒。折尾能一擺,飽腸皆已穿。

鬥:通“陡”。捩(liè):捩轉。掉轉,回轉。

噭(jiào):古同“叫”。哮:野獸的吼聲。噭哮:高聲長鳴。《雜詩》(魏-曹植):“飛鳥繞樹翔,噭噭鳴索群。”《空靈山應田叟》(唐-常建):“日入聞虎鬥,空山滿咆哮。”

修鱗:蛇。《萬丈潭》(杜甫):“閉藏修鱗蟄,出入巨石礙。”

颡(sǎng):額頭。《出塞…》(隋-薛道衡):“左賢皆頓颡,單于已系纓。”《送陳章甫》(唐-李颀):“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颡。”

老拳:猛禽翼下之骨可擊物,猶人拳。《晉書-石勒載記下》:“孤往日厭卿老拳,卿亦飽孤毒手。”《鷹》(唐-章孝标):“會使老拳供口腹,莫辭親手啖腥臊。”

蹭蹬(cènɡ-dènɡ):險阻;失勢,困頓。《洛陽伽藍記》(北魏-楊炫之):“若乃絕嶺懸坡,蹭蹬蹉跎。”《海賦》(晉-木華):“或乃蹭蹬窮波,陸死鹽田。”李善注:“蹭蹬,失勢之貌。”《贈王判官…》(李白):“中年不相見,蹭蹬遊吳越。”

蜿蜒:龍蛇等曲折爬行貌。《初于洛中選》(唐-孟郊):“碧水走龍蛇,蜿蜒繞庭除。”

大意:陡然轉身高飛孤影嬌健,又怒吼着俯沖來自九天。長蛇從高高的樹枝上脫落,巨大的額頭開裂于健鹘的老拳。高空中還能蹭蹬掙紮,落到草上已不能爬行蜿蜒。斷尾還能一擺一擺,飽腸已全都裂穿。

生雖滅衆雛,死亦垂千年。物情有報複,快意貴目前。

茲實鸷鳥最,急難心炯然。功成失所往,用舍何其賢。

垂:垂鑒。留作鑒戒。

物情:世情。《明君篇》(魏晉):“明君禦四海,聽鑒盡物情。”《贈薛學士方士》(唐-王績):“物情争逐鹿,人事各亡羊。”

鸷(zhì)鳥:猛禽。《步出夏門行》(東漢-曹操):“鸷鳥潛藏,熊罴窟栖。”

急難:危難;解救危難。《常棣》(詩經):“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贈友人》(李白):“持此願投贈,與君同急難。”

炯然:明亮貌;明白貌。《法苑珠林》卷82:“見小光炯然,狀若熒火。”《鳳凰台》(杜甫):“心以當竹實,炯然無外求。”《上西川武元衡相公謝撫問啟》(唐-柳宗元):“精誠之至,炯然如日。”

用舍:取舍;用或不用。《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舊唐書-顔真卿傳》:“用舍在相公耳,言者何罪?”《赴密州早行馬上寄子由》(宋-蘇轼):“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

大意:活着雖吃了幾個雛鷹,死後這故事也留傳千年。世情終會給以報複,讓人快意的是報複就在眼前。它确實是猛禽之最,心地光明,急人所難。功成後不知飛到何方,取舍之間何其賢!

近經潏水湄,此事樵夫傳。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

人生許與分,隻在顧盼間。聊為義鹘行,用激壯士肝。

潏(jue)水:《長安志》卷11萬年縣:“潏水,今名沈水,自南山皇子陂西北流入縣界。”《秋晚與沈十七舍人期遊樊川不至》(唐-杜牧):“杜村連潏水,晚步見垂鈎。”

飄蕭:稀疏貌;飄墜貌;飛揚貌。《書異》(唐-元稹):“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題揚州禅智寺》(唐-杜牧):“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凜(lǐn):寒冷;嚴肅而可敬畏。《胡笳十八拍》(漢-蔡琰):“冰霜凜凜兮身苦寒。”《蜀先主廟》(唐-劉禹錫):“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許與:結交。許與分:結交或分離。《王文憲集序》(任昉):“弘長風流,許與氣類。”《壯遊》(杜甫):“許與必詞伯,賞遊實賢王。”

顧盼:左顧右看。《美女篇》(魏-曹植):“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感時留别從兄》(李白):“君王一顧盼,選色獻蛾眉。”

大意:最近經過潏水邊,這個故事在樵夫中流傳。對此凜然之氣感到非常激動,白發飛動直沖儒冠。人生的相合或是分開,常常隻在轉眼間。姑且寫下這首《義鹘行》,用以激勵壯士肝膽。

詩意串述:此詩36句。首12句寫蒼鷹幼雛遭白駝吞噬,向鹘訴冤求助。蒼鷹巢居于陰崖古柏之颠,然而,卻未能避免白蛇偷襲。“吞噬恣朝餐”,是白蛇的侵淩孤弱,陰狠殘暴;“雌者鳴辛酸”,寫雌鷹無力護衛,孤苦哀鳴;“黃口無半存”,寫雛鷹橫被蹂躏,慘遭殺戮。此時“其父從西歸”,看到如此悲慘之局面,悲痛欲絕的雄鷹“翻身入長煙”。雄鷹請來義鹘,主角出場。(叙事簡潔。時間、地點、經過、細節,清楚明白。)接着8句寫義鹘鬥白蛇。“鬥上捩孤影”是騰空翻飛。“噭哮來九天”是怒吼俯沖。“巨颡坼老拳”是揮拳猛擊。結果自然是白蛇“脫遠枝”,在空中“蹭蹬”幾下,便被摔在草地上腸斷頭碎斷尾擺。“生雖”4句評白蛇。生前“滅衆雛”,辦了很多惡事,死後“垂千年”,也即遺臭萬年。“快意貴目前”,報複來得這麼快啊!“茲實”4句頌義鹘。說它是鸷鳥之最,且“急難心炯然”,也就是急人所難心地光明,而且“功成失所往”。總之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還勝不居功毫無所求。末8句交代來由和意圖。來由是“近經潏水湄”,從樵夫那裡聽說的。作者聽了這個故事後“飄蕭覺素發,凜欲沖儒冠”。作者為啥會“素發沖冠”呢?一定是作者感同身受。作者想到了什麼會如此激動呢?本來這是首寓言詩,無須追究“本事”。但杜甫剛擔任左拾遺時,因上疏救房琯惹惱皇上,差點掉了腦袋。當時宰相張鎬等人出手相救,才使杜甫得以保全性命。這不就是義鹘行為嗎?“人生許與分,隻在顧盼間。”是義鹘,在人有急難時,總是毫不猶疑出手相助。杜甫說他寫這首詩,是為激勵壯士發揚光大義鹘精神!這首詩托物在鳥,寓意在人。借義鹘報仇之事,歌頌了俠義精神。構思精巧,寄意深遠,耐人尋味。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