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樂之聲有感
“雪絨花,雪絨花,清晨迎着我開放……雪絨花,雪絨花,為我的祖國祝福吧……”
在影片《音樂之聲》中傳出這首歌曲時,我才理解這首歌曲所表達的熾熱情感。周末我在網上回顧了這部經典,再一次被震撼了!
故事發生在“二戰”前夕德國合并奧地利的背景下,地點在奧地利薩爾斯堡——音樂神童莫紮特的故鄉。年輕漂亮的修女瑪利亞到退役的海軍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師,她用一顆愛心循循誘導,和孩子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教會孩子們許多歌曲的同時,也打動了那位不苟言笑的上校的心。在德國納粹即将到來的時候,上校帶着瑪麗亞和七個孩子,利用一次音樂會的機會順利逃脫了納粹的追捕。他們翻越了美麗的阿爾卑斯山,來到中立國瑞士,遠離了戰争的陰影。
音樂無疑是這部片子的靈魂。它不僅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對人物性格的塑造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主題曲《音樂之聲》開篇即由瑪利亞演唱出來,随着鏡頭的推移,翠綠的草地,清澈的溪水,還有遠處綿延的青山,高遠的天空,仿佛把我們帶入仙境一般。優美的景色中,活潑開朗的瑪利亞那動聽的歌聲,回蕩在山間,使觀衆不由自主地陶醉其中。《哆來咪》這首輕松快活,當孩子們演唱時,他們的快樂溢于言表,對生活的熱愛全部釋放開來。《晚安,再見》夾雜着淡淡的憂傷,通過這首歌,上校全家向自己的祖國告别。
影片最令人動容的是《雪絨花》,這首看似簡單的小民歌,卻帶給我無窮的震撼。隻有在電影中聽到它的時候,才真正感覺它的力量,那不僅是一種音樂本身的力量,更是一種愛國情感的力量。正如上校所說的那樣,“這是一首愛之歌,我知道你們會分享此愛,我祈求你們永遠不會讓它逝去。”臨别前的音樂會上,上校向祖國人民獻上了這首“雪絨花”。當他還未唱完時便哽咽了,瑪麗亞與孩子們上前,與他一同合唱,台下觀衆的愛國情懷也被激發了,頓時來了大合唱,現場的納粹軍官的臉色頓時大變。這就是影片對抗納粹德國的最高情節。作為音樂之國的奧地利,盡管被德國吞并了,但音樂是不可被征服的!
如今,影片中的音樂已成為無可争議的經典,《哆來咪》、《雪絨花》、《孤獨的牧羊人》、《音樂之聲》等歌曲,至今還不時飄蕩到我們耳畔,而更讓人動容的,是隐藏在這些音樂背後的那博大而深沉的愛,對子女的愛,對戀人的愛,對祖國的愛……
愛無國度,音樂不被征服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