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問底何在地量見地價
欲問底何在地量見地價
地量見地價”這句股諺,在股市上是耳熟能詳,幾乎沒有一個投資者不知道的。不少人以此作為抄底的準則,卻不懂得如同任何真理都有缺陷一樣(這是由真理的相對性決定的),“地量見地價”并不是普遍适用于判斷底部的标準。比如說,常見的“V型反轉”走勢,就不是底部縮量而是底部放量。可見“地量見地價”也有個具體運用,因“地”制宜的問題,并非在地量與地價之間劃上等号那麼簡單。個中奧妙,全在一個“見”字———“見”者,觀察、分析與判斷之謂也。
一般而言,“地量見地價”出現在諸如潛伏底、楔形底、W形底的第二個底部與頭肩底的右肩之中。如以波浪理論判斷,則出現在中級下跌推動浪第5浪或延伸浪的最後一個子浪的末端;以及中級循環周期的“時間之窗”内的敏感日,是時常見周線動力指标底部橫盤,超賣嚴重或雙底與多底背馳。
在上述情況中如出現階段性的低成交,往往就是地量。新入市的投資者常常拿不準“地量”以何為準,其實“地量”隻是個相對的概念,由于市場規模擴容,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标準。簡單的辦法可以經驗主義地以曆史單日成交數據作為參照,複雜一些則可以計算其時的大盤換手率再行比較。從深滬股市的運行實踐出發,筆者認為可以将“地量”的數額定性在A股單日換手率(加權)0.5%—0.7%之間(這個數字可以在各大證券報刊當日的統計欄目中找到)。當A股的換手率降到這一區間,再運用前面所述的技術手段将之“框定”,“地量”的判斷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地量”之所會見“地價”,通常的解釋是沽盤枯竭,做空的動能已釋放殆盡,股價已跌無可跌,所以大市見底。但這樣的解釋隻要一推敲就不免籠統:在多頭市場中,由于大部分投資者對後市較具信心、堅定看好,願意持股待漲而不為微利所惑;或者獲利籌碼為機構與莊家所控,高度鎖定而不抛出———在這兩種情況下,就不存在獲利盤枯竭、殺跌動力消耗已盡的問題。市場的惜售(地量),是在多頭力量仍掌握大局、支配大市走向的形勢下出現的。因此隻要“地量”一出現,抛壓一顯輕,多頭就馬上轉入反攻,“地價”(也就是底)便随之而出。我們試看去年的5月15日,深滬兩市的日成交(合計)縮至109億元見中期底;以及去年9月25日,深滬日成交縮至97億元見中期底,都是“地量見地價”的範例。
然而與多頭市場(中長期升市)的表現不同,空頭市場(中長期跌市)中的“地量”往往是在空頭力量雖然已呈弱勢,但仍有一定的打擊力,而多頭尚處蓄勢階段、未能完全占據主動的背景下出現的。這時候的“地量”,就不能立馬見“地價”。換言之,就不但不能構成見底的信号,而且恰恰相反———成為再度向下變盤的前奏。例如在1999年10—11月深滬大盤在中級調整期間,曾經先後于10月13日、11月12日、24日、30日多次創出單日成交50—54億元的“5·19”行情以來的年内“地量”,但均未見“地價”。深滬大盤最後真正見底,是在1999年12月30日見52億元的地量前後:滬市在此前三天見1341點,深市在此前一天見394點。這就提示我們:市道不同,“地量”與“地價”的關聯度與表現方式亦有異。空頭市場中,是地量之外還有地量。多次地量之後才有地價。這是因為,此期間的地量,常常不是由于缺乏賣盤、而是由于缺乏買盤造成的。投資者認為調整尚未到位,不敢在相對高位買貨。因而每次地量出現之後,反而再創新低。以上周三(2月14日)所創的76億元一年來兩市日成交地量為例也是這樣;低成交額不是出現在最低點而是出現在反彈的第4天,反映投資者不敢追高,是缺乏買盤造成的地量。故此其後再探新低就是必然的了。大家不妨注意是否有新的地量産生(如果轉勢不是以V型方式出現的話)。
多頭建倉未畢故不急于發動,是大調整市中地量不能馬上見地價的另一種解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