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this.=true;this.width = 450;}" ="">隋朝大運河
“看來,隋炀帝的案是翻得有理,勢在必翻了,有大運河為他作證。”
中國大運河,這個名字,仔細劃分,下面有兩個系統:一個叫京杭大運河,另一個叫隋唐大運河。它們倆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運河,時間不同,地理不同,總之,雖然都叫大運河,但基本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和系統。迄今為止,許多人都弄不懂,一提中國大運河,就以為是京杭大運河,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什麼隋唐大運河。
這就需要細細地剖析和介紹了。
我有幸随全國政協考察團視察了兩次,作了一些調查。2006年考察了京杭大運河,先後10天,回來後寫了一篇《運河,殘缺的輝煌》,宛如是上篇(編者按:此文2006年9月18日在本刊發表);2007年年底又考察了隋唐大運河,也是先後10天,回來後也準備寫一篇随想,權當作下篇吧。
隋炀帝是個了不起的帝王。僅拿大運河來說,完全可以為隋炀帝翻案。
過去,史書上,還有大量約定俗成的固定看法,都把隋炀帝界定為一個很壞的統治者,說他勞民傷财,窮兵黩武,揮霍無度,很快把國家掏空了,隋代遂成了十分短命的朝代,昙花一現。罪魁認定就是這位隋炀帝。
但是,有了大運河,情況完全變了樣。
隋炀帝稱帝在公元605年,自其父隋文帝楊堅手中繼位,至617年,在位12年。他在位期間做了一件大事,就是舉全國之力挖鑿大運河,這是他的雄才大略,為國家為民族為曆史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業,立下了不朽的偉績。
現在看來,隋炀帝的大運河,起碼在曆史上有以下六大功勞:
第一,溝通了中國大地的東西南北,實現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融會貫通和大一統。在古代,陸路長途遷移,隻能靠騎馬、坐牛車和步行,要跋山涉水,行動十分艱難和緩慢。但是人類早就有認識,水是可以利用的,可以坐船過河甚至跨海,既快捷又能載重,往往比走旱路要方便許多。把人和物放在船上,或人劃,或揚帆,或做水閘提升下降,可以日行數十裡甚至百裡,真是一種人類行為的飛躍。船大,可運兵,可運馬,可運糧食,可運草料,可運煤炭,可運石材,花樣多了,大大拓寬了人類的活動空間,以緻可以組織起有效的大規模的國家行為。不過,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河的流向基本上是自西向東,南北則不行。隋炀帝決定挖鑿南北大運河,幹脆把東西南北都用水連起來,組成水網,把幾大自然水系(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錢塘江)變成一個大水系,豈不是一盤大活棋?有了大運河,他可以把整個中國國土真正地完整地納入自己的王權範圍,宛如揣在自己的懷中,牢牢地屬于自己。在過去的曆史上,還沒有一位帝王這麼做過。這是空前的。
第二,一下子誕生了幾十座沿河的繁榮城市。先有河,後有城鎮,後者因河而生,因河而旺,純屬拔地而起,這不得了。大城,意味着人口的相對集中,意味着人才的聚集,而且因需要而都有分工,有搞運輸的,有搞搬運的,有收稅的,有管理的,有造船的,有搞倉儲的,有搞貨物集散的,有做買賣的,有旅店,有飯店,有美人街,有唱戲娛樂的,還有學校一類的機構,總之,越聚越多,名氣也越傳越遠,終成氣候,在曆史上留下了永久的記憶。大運河就是城市的催生婆,而且多子多福。
第三,隋代大運河造就了揚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陽、開封)、北京(含天津)這樣三大世界都市。揚州是大運河的起點,西安是中點,北京是終點。大運河把這三點造就成了規模宏大的在中國曆史上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都市,或是首都,或是經濟大城市,成為全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影響既深且遠。
第四,把中原文化帶到了北方,帶到了南方,也把北方草原遊牧文化、南方魚米桑茶水鄉文化帶到了中原,實現了中華文化的多元化、互補化和共繁化。
第五,幾大水系的串通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與交流以及中外的國際交流。大運河仿佛為絲綢之路接上了手腳,一方面把地中海周邊和中亞的文化和中國内陸的文化鍊接了起來,輻射開來,另一方面,把北方的少數民族文化和中原漢族文化鍊接了起來,促進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生成、鞏固和壯大。此兩者的文化大交流因隋代大運河的挖鑿而在後代大放異彩,結出具有深遠影響的豐碩成果。
第六,隋炀帝大運河迎來了唐代的貞觀盛世,奠定了唐文化在世界上崛起的基礎。隋朝雖短,可是換來了唐朝的長治和極盛。隋代大運河基礎打得好,唐朝在政策上稍做調整,立刻結出好果,無意中為辯證法的勝利增添了輝煌的一例。
看來,隋炀帝的案是翻得有理,勢在必翻了,有大運河為他作證。
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如果說,京杭大運河是一半幹涸,一半有水,那麼,隋唐大運河則是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
此話怎講?
隋朝的首都是西都長安、東都洛陽,修運河由揚州出發,先要向西北走,斜穿安徽淮河流域,經河南的東北部,入黃河流域,到達洛陽,此為下半部;然後向東北走,經河北東南部,入海河流域,到涿郡(北京南),此為上半部,合起來整體上走“之”字。
隋運河始建于公元605年,用360萬民工挖通濟渠,連接黃河淮河,同年又用十萬民工疏通古邗溝,連接淮河長江,構成下半段。三年後,用河北民工百萬餘,挖永濟渠,到北京南,構成上半段。又過兩年,重開江南運河,直抵餘杭(杭州)。至此,共用五百餘萬民工,費時六年,大運河全線貫通,全長2700公裡,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之一。
這條運河運營了五百多年,曆經唐朝、五代、宋朝,到南宋末年,因部分河道淤塞而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京杭大運河。元朝取代金和南宋之後,在北京建都,将大運河南北取直,不再走洛陽、西安,縮短了九百多公裡,又運行了七百多年,直至今日。
隋唐大運河衰敗于七百年前,那麼,它的遺迹今日如何呢?
這是個大問題,值得認真調查研究。
實地考察下來,令人大吃一驚:它還在!并不像人們原來想象的那樣完全找不到蹤迹。
情況比較複雜:有的河段并入了後來的京杭大運河,主要是一頭一尾,如長江以南的江南運河和山東臨清以北的永濟渠的中北段,都在地表之上,看得見摸得着。而且古邗溝和江南運河至今都呈現水量充足、運輸繁忙的景象。有的河段則被廢棄,主要是黃河以北的永濟渠的上中段。
這次考察的收獲之一,是得知廢棄的時間下限居然是很近代的事,也就是三十多年前吧。這段河現在叫衛河,河道居然整體都在地表上,很易找着。可悲的是這段已有1400多年曆史的隋唐大運河的上半段,在被廢棄之後并沒有得到保護,反而成了污水道髒水溝,遭到嚴重污染,許多地方成了“龍須溝”,慘不忍睹。主要污染源是河南焦作、新鄉一帶的工業廢水和河北省段沿岸的工業和生活垃圾。
據當地老船工和漁民回憶,上世紀70年代水量充足時,衛河一直都有貨船通行,由河南鶴壁以北直抵天津,運石運貨還通暢無阻。曾幾何時,由于公路鐵路的興起,加上水量不足,隋唐大運河北段竟迅速敗落,其慘狀真是令人痛惜和難以想象。
第三種情況是被埋入了地下。原因是黃河在曆史上有若幹次大的水患和河道遷移,大運河故道被黃沙淤泥埋在地下。這部分的長度也很長,大體在隋唐大運河下半段,即在河南和安徽境内。這部分在極個别的地段,如在安徽省宿州市泗縣長溝鎮,就有一段依然有水的運河故道,長達25公裡。除此之外,在絕大部分下半段中,在地表上隋唐大運河故道已蕩然無存,什麼都找不到了,隻能靠考古挖掘來證明它的存在。
好在,隋唐大運河是個客觀存在,地下黃土之中實實在在有這麼一條又長又寬的大運河遺道,隻待去挖掘,去發現。實踐證明,這種發現并不難,而且,稍有動作,就有令人驚喜的巨大收獲。人們看着那些挖出來的碼頭、沉船、倉窖、瓷器會大聲驚叫:呀!這是一條曾經多麼繁榮的大運河啊!
古倉、古佛、古城、古碼頭、古橋、古瓷器
隋唐大運河的遺址大體分兩種:一種是在地面上,如沿岸的古城、古佛;另一種是在地下,是考古挖掘出來的古橋、古碼頭、古倉窖和古瓷器。前者中的古城牆,如河南鶴壁市的黎明鎮,古佛如鶴壁市大伾山的北魏大佛,這些鳳毛麟角的地面運河遺迹之所以能保存至今,是因為所在地勢較高,或者根本就在小山上。其餘遺迹則全在地下,所有的重大發現都是考古的成果。其中最令人驚奇的首推古糧倉的發現。
古糧倉在洛陽、西安、商丘一帶已經發現了七八處。
上世紀70年代,在洛陽市東北市區一個鐵路單位的院子裡挖出了一口古窖,非常大,口徑12米,深10米,是在黃土地下挖鑿而成的深坑,裡面可以儲存糧食。
出土時,這口古倉中真發現了大量糧食,已經半炭化,一層一層的。這口古倉的位置經考古證實是挨着一個漕運碼頭的,在一條寬逾百米、深12米的河渠旁。可見古糧倉是因運河而建的。
現已探明,這樣的糧倉一發現就是一群。在地圖上看,排列有序,呈極規矩的圍棋棋盤狀,明顯是人工設計好的。此處倉址整整齊齊排列着四百多坑!一口倉坑可儲糧250噸,總儲存量可達十萬噸以上。
更可喜的是,倉中還發現了石碑,相當于當時的文書檔案,記載詳細之極,如糧食來自何方,上面說此倉糧食來自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準備幹什麼用也有記載,除了供民、官、軍用之外,還是赈災的儲備糧。石碑上對糧倉的管理人員的分工有記載,誰過秤,誰記錄,誰封倉,誰監管,誰值日,誰是總管,等等,全都有名有姓,多達十餘項,上了石頭!實在驚人。
可見這是一座正規的官倉。這個倉叫含嘉倉。和它相當的,已發現的還有洛口倉、河陽倉、回洛倉、太倉、黎陽倉、山陽倉,等等。
大運河的功效,首先在漕運上,不言自明。多麼重要啊,大運河是地地道道的國家生命線。
曆史文獻上記載的赫赫有名的洛陽天津橋、開封州橋近年來都被發現了,它們都是運河上的大橋,都在市中心,工程宏偉,設計精美,為運河當年船來人往的繁華景象提供了鐵證。專家對開封的州橋就其一孔橋洞做了實測之後,又埋回土中。顯然,這是一個地下大遺址博物館的好坯子,在市中心。
還有碼頭遺址的重大發現,1999年在安徽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柳孜村做過一次隋唐大運河遺址考古挖掘,挖出了一處石質的碼頭遺址,挖出了一段運河部分河床,下面有八艘唐代沉船,還有幾十噸瓷器的殘件,其中罕見的瓷器珍品有1200件,被确定為唐宋全國各大瓷器窯口的遺物。大運河經過這次考古挖掘又獲得了一個新的稱謂:瓷器之路。
此次考古挖掘被确定為1999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柳孜碼頭也被确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精品進入了淮北市博物館,陳列在一個專門的分館裡。類似的考古挖掘2007年在安徽省宿州市也有過兩次,看樣子,運河遺址的考古已經漸漸進入了沿河城市文物部門的視野,開場鑼鼓已經敲響,好戲還在後頭。
還有更古老的
隋炀帝的大運河并不是最古老的,在此之前,在同一地點,局部的運河已經存在了,它們是隋唐大運河的前身。
實際上,隋炀帝的大運河是在前人局部運河的基礎上,又利用了黃河、淮河的某些自然河道,開鑿串連而成,既是繼承,又是發展,當然,是有重大突破和質的變化的。這也說明,隋炀帝的大運河能在六年内以極快的速度修通是有物質基礎的。
前人修的運河裡,以鴻溝、白溝最為有名。
鴻溝是古代溝通黃河和淮河的運河,是中國中原運河的鼻祖,大概始自東周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300年,僅比南方的古邗溝晚120年。鴻溝起點位置在今日洛陽和鄭州之間,在鞏義市和荥陽市北部,引黃河水南下,經尉氏、太康、淮陽彙入淮河,其下遊東出的一支,即是後代著名的汴河。鴻溝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楚漢相争就發生在這裡,并以此為界劃分楚、漢。當時漢霸二王城就在今日荥陽東北廣武山上,今有遺址。
白溝是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軍事目的開挖的古運河,始于公元204年,距今1800多年。其前身是戰國時黃河北岸的運河,先築古陽堤,将太行山各路的水截住,不入黃河,彙于嘉義境内,沿堤東流,經衛輝市流至浚縣的新鎮,和山西來的淇水彙合,流入黃河。淇水是山水,很清,又稱清水。曹操向北征伐駐今河北臨漳一帶的袁尚,截水量充足的淇水,不入黃河,興建白溝水渠,流向東北,以通糧道。後來白溝構成隋炀帝北征高麗修鑿的永濟渠的前身,永濟渠宋時稱禦河,明以後至今稱衛河。
由于鴻溝、白溝這樣的古代早期人工渠道的存在,在挖鑿技術上和運河管理上都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同時又為隋炀帝挖鑿大運河提供了部分現成的河道,加上天然自流河道的借用,大有集大成和水到渠成之勢,一個世界級的空前絕後的偉大工程遂告誕生。
不過,鴻溝也罷,白溝也好,蹤迹難覓,遺址的實地考證成了焦點問題,因為光有曆史文獻是不夠的,一定要有實體的論證,要有實體演變軌迹的考古挖掘。
隋唐大運河“申遺”任重道遠
由于隋唐大運河的兩大特點,一是曆史更加悠久,二是多年廢棄不用,一半埋入地下,使得它的“申遺”難度比京杭大運河更為艱難。
隋唐大運河的“申遺”任務應分解為以下三大目标:
第一,在運河經過的省市裡需分段繪出大運河的準确平面走向圖和立體落差圖。這個任務要落實到地級市身上。對上半段來說,河南的永濟渠涉及洛陽市、鄭州市、新鄉市、鶴壁市、安陽市,河北的永濟渠涉及邯鄲市;對下半段來說,河南的通濟渠涉及洛陽市、鄭州市、開封市、商丘市,安徽的通濟渠涉及淮北市、宿州市,江蘇的通濟渠涉及淮安市。每個市再往下面的縣分解。譬如,河南的商丘市要由西往東分解給睢縣、甯陵、商丘市區、虞城、夏邑、永城六個區縣;安徽的宿州市要由西往東分解給埇橋區、宿州市區、靈璧縣、泗縣四個區縣。這樣,一市接一市,一縣接一縣,就有了隋唐大運河的精确的平面走向圖和立面落差圖。繪出立面落差圖很有必要,它能幫助理清逆水走時,船究竟是靠劃槳,還是靠拉纖,或是揚帆,或是用水閘來提升,兩岸相應的設施也大緻可以摸清。
第二,為了實現第一條,每個縣要選至少兩個點來實挖考古,兩點間可以大緻畫出一條有根據的直線來。實挖的目的,在于找到大運河的河床遺迹,繪出剖面圖,知道河寬、河深、河床槽面形狀以及标高。
第三,通過第二條的實施,可以找到相應的考古實物,包括碼頭、堤岸、沉船、瓷器、碑刻、倉窖遺址,等等,從而斷定年代以及繁榮程度。
為了這三條目标的實現,有必要提請各省市縣的領導人和專業人員注意以下十三個工作要點:
第一點:要把大運河“申遺”的任務切實納入各級領導班子的議事日程。大運河是一個線性工程,丢不得任何一環,丢了其中任何一環都會給全局帶來失敗,而且還不能拖延,要齊步走。大運河“申遺”實際是有時間要求的,基層組織要在五年之内拿出令人滿意的答案來備論。目前,根據實際了解,有不少沿岸市、縣基本上還沒有動起來,他們所轄的博物館裡根本沒有一點大運河的事情,仿佛在他們那裡曆史上完全沒有這回事似的。所謂列入議事日程包括訂計劃、訂步驟、訂投入、訂組織、訂人員、訂措施,然後加以實施、檢查、督辦。這件事情會給所在市、縣帶來極大榮譽、聲望、文化曆史資源,以及旅遊潛力,宛如手裡有一個待開發的富礦,而不可以抱事不關己漠不關心的态度。
第二點:隋唐大運河是要分曆史階段來考證的,起碼要分成早期、中期、晚期這樣三個時期。每個時期的内容和走向都不一樣,不能簡單劃一。早期的鴻溝、白溝等和隋唐時期的永濟渠是不相同的,要畫出不同的走向圖和立面圖來。越早期的越有價值,任何一點遺址的發現都是重大事件。
第三點:上半段永濟渠的首要任務是清污,對上遊的污水源要嚴查、嚴禁,絕不能再往大運河的故道裡排污水和髒水,這不光是“申遺”和文保的要求,也是貫徹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是對廣大人民群衆和子孫後代的健康負責的長遠大計。
第四點:要走群衆路線,發動群衆,走訪百姓,永濟渠以走訪老船工、老漁民為主,通濟渠以調察出土瓷片和地面隋堤為線索,趁着老人們還在,回憶30年前和50年前的事情并不為遲。那時永濟渠還通航,隋堤也還看得見,瓷片也随時不斷湧現,從而形成口述長廊,可以為确定河道走向和考古挖掘點提供重要的活依據。
第五點:要強調原真性,不能靠想象和推測,要有實物為證,柳孜隻挖了河道的一側,這不夠,要完整地挖出兩岸來,從而知道河寬、河深和結構、材料、工藝、構成,等等。
第六點:資金的使用上應以保護古運河為主,而不放在打造假古董、新廣場和以商業為目的的大型新設施建設上。立足于古運河,這才是金飯碗,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知名度。因為任何東西也比不上這個世界上最長、最大、最悠久、功能最顯赫的人類文明成果。主次本末要分清。這一點在目前的某些沿岸城市中并沒有完全正确地處理好。
第七點:以柳孜碼頭遺址為基準點和标本,很容易在航測和遙感等高科技圖像中找到它的同類,從而在邊緣科學中幫助解開隋唐大運河走向之謎。建議立即組織攻關,請國家文物局聯合包括國防學科在内的有關科技研究部門,以柳孜碼頭遺址為突破口進行綜合研究,别開生面,又好又快地解決問題。
第八點:要加強遺址博物館的建設,效仿金沙遺址博物館、天子六架遺址博物館、大葆台漢墓遺址博物館的辦法,就地保護遺址,比淮北博物館中古運河分館陳列的辦法更好一些,沒有複制造假之嫌。
第九點:今後河南、安徽古運河一線的公路建設應避開古運河的堤(如隋堤),避免建設性破壞,即要改變此地公路建設慣用的選線原則。
第十點:在實測基礎上确定隋唐大運河的河廊控制帶,立界樁,定保護帶和緩沖帶,在其中不搞建設,以利确保執行“申遺”的“完整性”原則。
第十一點:加大資金投入,納入各級政府的預算中,将建假古董投資的一部分轉到大運河的保護和實測上來,移過來就大有富餘,不要坐等其他來源。
第十二點:沿隋唐大運河一帶要逐步豎立醒目的文物重點保護标志,讓它們成線、成行、成氣候,有氣魄,成為民族的驕傲。
第十三點:加大古運河沿岸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挖掘、保護、利用。這樣做起碼有兩點好處:一是對古運河的勘測和保護大有參考價值,提供有力線索;二是對當地的文化建設大有益處。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最有生命力、最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考察中發現這方面的展示最為匮乏,說明對此問題普遍重視不夠,這是不大應該的。類似亳州市華祖庵中表演的“五禽戲”那樣的好寶貝實在是應該登上大雅之堂的。
總之,隋唐大運河“申遺”工作剛剛拉開序幕,目前的工作僅僅是開端,一切結論都應該在紮實工作的後面。走在前面的要繼續帶頭,走在後面的要迎頭趕上。
隋唐大運河,地下的輝煌,你的面紗是黃土,終有一天,一夢醒來,世上已過兩千四百年,你醒了,帶着伴你沉睡了24個世紀的數不盡的行頭、家當和珍寶,宛如一座空前宏偉的曆史、自然和人類文明的大博物館,迎着21世紀的曙光走來,消息傳開,你的輝煌,已經變成可觀可近的了,會讓全世界的人驚訝得合不上嘴,繼而一齊歡呼雀躍,并為之傾倒!
中國有兩條巨龍,一條是盤踞在高山峻嶺上的長城,一條是橫跨五大水系的大運河,其中隋唐大運河有一半還埋在黃土中,這兩條巨龍是世界級的人類偉大工程,是中華文明的偉大象征,是中華精神的代表,而且大運河比長城更為積極。我們今日歌頌你們,宣傳你們,隻是想善待你們,保護你們,而斷斷不想打擾你們,裝扮你們,讓你們不得安甯。不,不是這樣。對隋唐大運河,也絕不會再整體挖掘出來,或者,再企圖通水通航,我們隻是想知道你究竟躲在哪裡。
請告訴我們你的住址吧,我們會向你鞠躬,向你膜拜,向你訴說我們對你的愛。□( 舒乙
作者為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原館長)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