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封面新聞記者 宋潇 李佳雨 苟春

韋橋村,位于甯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青銅峽市大壩鎮。這是一個“移民村”,村民們大多是庫區移民。他們從前生活在黃河邊,記憶當中,黃河河水泛濫,泥沙漫灌農田,許多老一輩村民的童年記憶,都是和“水患”緊密相連。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一份來自甯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的數據顯示,全區涉及移民的大中型水庫40座,其中區内25座,區外涉及移民15座,他們來自陝西、甘肅、河南、山東、浙江等省,主要以集中、後靠和插花等方式安置在22個縣(市、區)121個鄉鎮、485個行政村、978個村民小組和甯夏農墾集團公司13個農場,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袁東江的身份證

韋橋村村民袁東江對于黃河的記憶,格外深刻。他還保留着自己的一張最早的身份證,上面寫着他原來的戶口住址——營門灘村,上面還有三個英文字母“ymt”。記者詢問他,這代表什麼?袁東江說,是營門灘村的縮寫。身份證上的袁東江,留着一撮小胡子,烏黑茂密的頭發,看得出,在年輕的時候,他也是個“弄潮兒”。

他之所以還保留着這張身份證,一是留作留念,二是有個坐标,讓自己一直記得祖祖輩輩是從何處來。至今,袁東江的人生軌迹,幾乎都離不開水。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大壩鎮韋橋村村民袁東江

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将他從山裡帶到了黃河邊,1979年初中畢業,他回家務農,學習如何種莊稼,如何化水為利。等到自己成家立業後,又主動申請了10幾畝魚塘,開始灌水養魚,五六十歲後,他的工作又是和水利相挂鈎,作為村裡的“放水員”,每到灌溉時節,他就需要忙前忙後。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後來,黃河邊的生态環境保護工作日漸深入,袁東江的魚塘,需要歸還給當地相關部門。政府要征地,最初計劃的是修建一個生态旅遊度假區,他很支持這樣的工作,先把魚塘的水放了,賣掉了魚,“這邊的氣候本身确實也不适合養魚,魚都比較小,不比南方”。

在他的印象當中,在最開始村民集聚的時候,面對土地不夠的情況,還興起了“開荒”。當時的土地分配原則是,誰開荒誰受益,這塊土地的使用權就歸誰。“但是這些土地都是廣種薄收,滿地都是草,離河道也近,就很容易反堿。”而反堿之後的土地,并不适合種莊稼,往往還需要人工翻土好幾層,才能達到适合種地的程度。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這幾年,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的袁東江,開始過上了照顧孫子孫女、外出旅遊的日子。他去過安徽黃山、陝西延安、海南等地,印象中,他說黃山的山很高,自己爬上山雖然不會大喘氣,但也不太輕松;海南氣候夠溫暖,可對于初到南方的北方人而言,也需要考慮到過于潮濕的情況。

一張身份證裡的“黃河往事”丨水潤中國·對話世界灌溉工程遺産

黃河

實際上,類似袁東江這樣在黃河邊土生土長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依水而居,因水而興,身份證上的信息變更了幾次,卻保留着最初“依山傍水”的生活狀态。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