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久病分兩種,一種是損病,一種是痨病,損病的病人,往往是因為長期外感,飲食不規律,内在又有生活的失調,導緻的天地之氣消伐我們的陽氣,不能順天時,每天睡得太晚,因工作等原因起得早,或者睡得太晚,起得又太晚,或者由于工作等原因,緊張壓力等情緒,這些都容易造成損病,什麼叫損,陽氣當升而不得,逐漸出現陽氣郁遏的現象。陽氣損則治上下,損脈象首先出現心脈沉,肝脈郁遏,然後出現尺脈不足,是由上而及下。損病盛了,這就是重病。而我們現在很多傷精的病人都屬于損病的範疇。我們今天講脈象損病是一塊脈象,痨病是一塊脈象。損病脈象,首先是肝木郁遏,左關部脈或浮大,或弦澀,都出現肝氣郁遏的現象。關部脈象浮大,這是屬于木氣郁遏,脈象弦澀,這是屬于營血不足,種種都是因為生氣受到郁遏,這個時候生氣郁遏,厥陰肝氣不得升了以後,會導緻少陽膽氣不降,肝腎之氣不得升,膀胱三焦之氣就不得秘,膀胱之氣不能秘,就會産生癃閉,三焦之火不能秘,就會産生淋症。具體到臨床上的脈象上呢,就會出現由于左部關尺脈的郁遏,進而産生右部三部脈的浮大。由于左部脈的郁遏,往往會産生下寒,由于右邊三陽脈不得斂降,又會産生全身腑氣的郁熱。在我們臨床上,損病病人居多,久病的病人中損病居多,而痨病見到的比較少,因為我們現實生活中奔波勞累多,由于精神壓力,生活不規律,用藥不恰當,導緻損病病人多,而升發太過的痨病比較少。損病的病人由于陽氣不能出于陰,陽氣郁于下,一身之氣郁遏在下,三陽之氣不得歸,全身化為虛火,這時候隻能按照黃元禦的方法,火神派的方法,把郁遏的陽氣升達出去,則虛火自斂,這是正治,而近代溫病學派很多治療方法都是錯誤的,這些病人的脈象以左部脈沉弦為多,偶爾也會出現關尺脈的浮而弦,進而導緻右三部脈的浮大郁遏。
痨病脈象與損病脈象不同,痨病的病人由于長期的勞心,勞力,經常熬夜等,氣機處于一種浮動的狀态,首先導緻心肺的陽氣不得收斂,精血耗散于外,這種病人右脈都會産生浮大之象,往往是關尺脈浮大,首先是右尺部浮,然後是右關部浮,然後是右寸部浮,等到右寸脈浮大不收的時候就是重病了,痨病,古人講的肺痨,這就很難治了。由于三陽不降,也會導緻的左寸關不升,寸關木火之氣不易升達。今天關于脈象就講這麼多。
問:肺金上逆,右寸應大,帶有新咳的患者,右寸反沉而弦緩。
答:這說明你還是觀察過脈象的。肺金上逆,如果右寸部大的話,治療的方法是什麼?就要清斂肺金了。溫病學派那套你就完全直接拿過去用,但是為什麼這些患者咳嗽以後溫病學派的人治不了呢?就在這點,右寸部脈是沉弦的,是沉小的,為什麼呢?肺胃一體,是不是?很多病人因為胃中有寒飲食不化,上逆于肺,所以呢,寸關小緊,這時候就要化寒飲了,我在臨床上治那些病人咳嗽的,幹姜、細辛、五味子直接用,還要用桂枝、白芍,因為左邊乙木不得升達,右邊甲木上逆,這時候清甲木用白芍,舒達乙木用桂枝,然後降膽胃之氣,二陳,然後化胸中寒飲之氣,幹姜、細辛、五味子,就是針對現在的病人,現在的病人每天都是肥甘厚味,元氣弱,一感冒了,多從寒化,開始還從寒化,時間長點就從熱化了,為什麼?是因為肺胃之氣不降,上焦的氣郁久了以後化熱,化熱了還得從寒治,因為脾胃是寒濕的,上焦雖然肺金有些燥熱,但你先得治本啊,不要治病一見了黃痰,就清熱,這不對。
問:為什麼會咳呢?
答:咳是木撞擊的聲音,木克伐的聲音。我們在臨床上,左部關部一浮大了以後,這時候乙木就不得升達了,肝膽互為表裡,肝氣不得舒達了以後,少陽膽氣就不容易下潛,就出現甲火上逆的現象,這時候咳呢,就可以查查你的少陽火。為什麼現在很多病人一感冒,哎呀,我上火了,這時候你要注意,他的上火十有八九都是相火,什麼相火?少陽相火上逆。真正出現這種手太陰肺、陽明燥金之象,口渴啊,多飲啊,口幹啊,特别想喝水,上焦面赤,頭疼啊,這種情況少,陽明病少,而少陽之症的多,這你要考慮到。如果從陽明化成燥熱了,那中焦就别給幹姜了。光是一股少陽相火頂着,就因為中焦寒濕不化,就導緻乙木生發不上去,甲木也潛降不下來,這是個非常關鍵的所在。所以,現在很多臨床上的病人,一咳嗽,給吃幾丸附子理中也治好了。甲木上逆,你不管甲木上逆,你給附子理中,脾胃寒濕一化,甲木就自己下來了,很多病人也就這樣治好了,但是這個是治其本。如果甲木相火郁遏之象已經非常明顯了,逆于上了,這時候明顯化火了,你光中焦溫化就鞭長莫及了,必須适當用一些柴桂芍做引,然後胃氣不降看看是不是中焦有濕氣郁遏之象,用一些芳香之品打開濕氣郁遏。咳嗽的時候,桂枝是味好藥啊,那就多用用吧。如果那病人精血不足,病人脈象處于浮散不斂的狀态,這時候病人一身元氣處于浮散的狀态,你就不要用桂枝,直接用一些含藏斂降的藥,把他收斂回來就行了,自然就跟着降了。病重的病人加上一些生芪,降肺胃的藥,這是針對氣虛的病人,如果精血虧的話,你就得加一些養陰的藥,丹芍歸地,往下收。
問:弦細略數脈象,失眠、咳嗽、胃不舒服等症。
答:數則為虛啊,你這說的太籠統了,是不是?因為六部脈象本來就不一樣,你沒有具體說哪一部,弦在哪個位置。如果你說弦細而數的話,如果兼細的話肯定精血不足。細數連在一起的話,我考慮到是有精血不足這一方面,陰損及陽。如果這種病人,我建議還得要從由陰出陽的角度着手,榮升肝木,中焦健脾胃。我們看脈的時候看看是不是浮,如果浮的話就是有精虧的一面了,但是這時候又有外感,整體元氣處于浮散的狀态,然後又快,快就是脈細、湍急,這時候呢,也是一種不收的現象,元氣動的比較快,這時候我們在用藥的過程中,就試試看用點含藏的藥物。但是我們要看看這個脈是不是虛損脈,是不是陽郁于下導緻的浮動呢?你說了一個細脈,是左部還是右部,兩部脈你得考慮清楚,兩部脈絕對不一樣,這是看問題的關鍵。如果搞不清楚這個,治病可能走入歧途,溫病學派就不知道這一點,損病病人當痨病病人治,很多病人隻知道去火、清火,不知道由陰出陽,不知道一點元陽陷于下,一身氣血、精血全化為虛火,清得過來嗎?越清火越炙。對于舌質來說,我隻能告訴你一點,舌為心之苗,正常顔色是淡紅的。凡是不是淡紅的,都是顯示君火已弱,相火已炙。舌質如果出現顔色的變化,都是陽虛,都是元陽已虛。這時候有相火上僭有餘,可以顯示紅赤,相火不足可以顯示淡紅或者淡白。所以看病的時候要搞清楚有君有相,一身元火有正有邪,邪是不當位之火,不當位之火就得讓它歸位,使相火歸位。
右關脈不能浮,為什麼呢?因為右關脈是三陽脈要斂降啊,往下斂啊,是不是?到右關部了,還斂不下來,這是什麼現象?大家想也能想到,這是三陽之氣該斂斂不下來了。火不能歸土,土能暖和得了嗎?脾胃裡必是濕一片,陽氣進不了土裡頭,所以關部一浮大了,就是脾胃寒了。如豆感,你這個豆感,關前偏浮如豆感的話,就屬于陽氣郁結在那了。陽氣斂不得斂,郁結在那了。關後及尺沉弱,這個是關前有瘀滞了。左尺脈沉大,關前浮後沉,怎麼左尺部脈沉大呢?陽氣還郁在下面了?沉大,那是有力吧?這個你不能這麼判斷,關前浮後沉,這個不能那麼講,隻能說脈的部位有這種現象。關部脈浮不會顯得這麼明顯。前浮或者說後沉,不能用前浮後沉。你關部脈定準了,腕後高骨為關,一定要定準了。很多人,絕大多數中醫大夫都定不準這個關部,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腕後高骨為關,摸着了腕後高骨,然後定關。高骨上的部位,就那六分,一般浮沉、大小、弦澀都是正在關上。關前關後,這個一般不好講。這種脈象很少。人都是一樣的,以高骨定關。關前浮而關後沉,隻能證明陽氣浮在上,就是寸浮而尺沉,是這麼講的。寸關的距離是同身寸的,個子高就遠一些,個子矮呢,就近一些。
問:左尺大不是陰不斂陽?
答:明顯搞錯了,左尺大是陽不能出陰,是陰分為主,就是說陰中一點真陽升達不上去郁在下面了,這時候正好是要升達不是要斂。這時候你要用藥斂的話,如果用藥清的話,是典型的飲鸩止渴。對于急重病人來說,禍不旋踵。右尺脈大,你可以考慮他陰不斂陽。但是也得考慮元陽啊,右尺脈大往往是左尺脈大引起的,先是左尺脈大引起的。左邊升不上去,然後堵住了,右邊也斂不下來了。所以你要看清楚原因,左邊升達,右邊也收了,是不是?你要搞清楚原因,如果光是左尺部大不收的話,不光是左尺部,左關部、左寸部整個一連串上去都是浮象。
問:雙關浮?
答:這很簡單啊,這就是肝不升,胃不降,膽胃之氣不降,肝脾之氣不升。木郁土濕,木氣郁遏,然後中焦脾寒濕。溫中燥土疏木,可以來個桂枝白芍理中湯,黃芽湯吧,理中裡頭沒茯苓。
高骨關脈,左尺脈滑就不一定了,滑為陰脈,應該考慮到是不是血瘀啊。陽氣不升,郁在血分了,陰分瘀滞在下了,脈滑了,左尺脈滑的話,有時候可能是懷孕的脈象,然後月經來潮之前也可能會有。下焦有瘀血也會有這種脈象。
下一篇
《黃帝内經》氣血概念解析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