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從曆朝曆代來說,宋朝是一個比較屈辱的朝代,對外擴張性不強,歲币政策也沒有很好的解決外部的軍事政治壓力,最後兩次被外族滅亡。雖然重文輕武是其國策,但是還是産生了不少軍事家名将。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宋朝的名将排名。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楊業

第十名,楊業,是宋太宗時期的名将,官至雲州觀察使,代州刺史,号稱楊無敵,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十萬攻雁門。楊業領數千騎兵從西陉而出,繞到雁門關以北,往南突襲遼軍,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宋朝名将,殺死遼國驸馬侍中蕭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依然兼任鄭州、代州的職務。自此,楊業在遼軍中聲威大震,契丹人但凡見到楊業旗号,即刻逃遁。雍熙三年(986年),随軍北伐,為監軍王侁威逼,毅然帶兵出征,力戰而被遼軍擒獲絕食而亡。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孟珙

第九名,孟珙,是宋理宗時期的名将,官至檢校少師,爵封漢東郡開國公。出身将門,曾祖孟安、祖父孟林都為嶽飛部将。孟珙早年随父抗金,并參與滅金的蔡州之戰。宋蒙戰争爆發後,孟珙以一人之力統禦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軍的傑出表現,被後世軍史家稱之“機動防禦大師”。

吳璘抗金

第八名,吳璘,是宋高宗時期的名将,官至太子少傅,爵封新安郡王。早年随兄長吳玠抵禦西夏,自建炎二年(1128年)起領兵抗金,二人都以勇略知名。富平之戰失敗後,吳璘、吳玠兄弟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為保衛秦隴、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馬功勞。晚年帶病奮起,對抗入侵的金軍。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采石大戰

第七名,虞允文,是宋高宗宋孝宗時期的名将官至左丞相,爵封雍國公。出使金國時,見其大舉運糧造船,便在回朝後請朝廷加強防禦。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以參謀軍事犒師采石,指揮三軍大破金帝完顔亮。次年,任川陝宣谕使,與大将吳璘共謀進取,收複陝西數處州郡。史稱其“戰伐之奇,妙算之策,忠烈義勇,為南宋第一”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潘美

第六名,潘美,是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的名将,官至同平章事,爵封韓國公。開寶三年(970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率軍滅南漢,一開始潘美圍攻賀州。潘美設伏于南鄉岸,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進逼韶州。再取韶州,南漢後主出降,南漢滅亡。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太平興國五年(980年)三月雁門關之捷,大敗遼軍,封代國公。雍熙北伐,指揮失當,緻名将楊業陷敵被俘而死。因此貶官。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第五名,韓世忠​,宋高宗時期的名将,官至樞密使,爵封鹹安郡王,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再次南下,突破長江天險,攻破了建康(今江蘇南京)等重鎮,韓世忠在黃天蕩阻擊,大敗金兀術率領的十萬金兵。紹興四年(1134年)金兵再次入侵,韓世忠在大儀鎮伏擊擊敗金軍。為宋朝立下汗馬功勞,又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作出重大貢獻。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王韶

第四名,王韶,宋神宗時期的名将,官至密副使,爵封太原郡開國侯。熙甯元年(1068年),上《平戎策》,提出“收複河湟,招撫羌族,孤立西夏”方略,為宋神宗所納,被任命為秦鳳路經略司機宜文字,率軍擊潰羌人、西夏的軍隊,設置熙州,主導熙河之役,收複熙、河、洮、岷、宕、亹五州,拓邊二千餘裡,對西夏形成包圍之勢。達到了使西夏“有腹背受敵之憂”的戰略目标。以“奇計、奇捷、奇賞”著稱,戲稱之“三奇副使”。後世稱“韶以書生知兵,誠為不出之才。而謀必勝,攻必克,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也。”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曹彬

第三名,曹彬,宋太祖宋太宗時期的名将,官至樞密使,爵封魯國公,曹彬嚴于治軍,尤重軍紀,受到宋太祖趙匡胤信任,在北宋統一戰争中立下汗馬功勞。乾德二年(964年)參與攻滅後蜀,以不濫殺著稱,升宣徽南院使。開寶七年(974年)率水陸軍十萬攻滅南唐,次年克金陵。又決策伐北漢和攻遼,以功擢樞密使。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遼,曹彬為東路軍主将。他因孤軍冒進、兵疲糧乏撤軍,于岐溝關之戰大敗,緻使宋軍全線潰退宋朝名将,被降為右骁衛上将軍。後複起為侍中、武甯節度使。宋真宗即位後,曹彬複任樞密使。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狄青

第二名,狄青是宋仁宗時期的名将,官至樞密副使。出身貧門,自少入伍,面有刺字,善于騎射,人稱“面涅将軍”。宋仁宗時,憑借戰功,累遷延州指揮使。勇而善謀,在宋夏戰争中,披頭散發,戴銅面具,沖鋒陷陣,立下了卓越戰功,一生經曆二十五戰,大破西夏,以皇祐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日夜襲昆侖關最著名,平侬智高之亂,郁郁而終。

宋朝十大名将排名

嶽飛

第一名,嶽飛,宋高宗時期的名将,官至太子少保,爵封武昌郡開國公,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複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複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顔宗弼毀盟攻宋,嶽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嶽家軍先後收複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颍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紹興和議,被秦桧冤殺在風波亭。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