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古中醫十大名方

提要:古代的中醫十大名方,一般是指:1、小青龍湯《傷寒論》;2、大承氣湯《傷寒論》;3、小柴胡湯《傷寒論》;4、五苓散《傷寒論》;5、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6、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7、補中益氣湯《脾胃論》;8、歸脾湯《濟生方》;9、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10、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今臨床新用 各論: 1、小青龍湯《傷寒論》 概述:本方是治療外感風寒,寒飲内停喘咳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脈浮為辨證要點。因本方辛散溫化之力較強,應以确屬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視病人體質強弱酌定劑量。 組成:麻黃(去節,10-15g)、 芍藥(10-15g)、 細辛(3-6g)、 幹姜(10-15g)、 甘草炙 (10-15g)、 桂枝(去皮,10-15g)、 五味子(3-6g)、 半夏(洗,10-15g)。 來源:出處《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功用:解表散寒,溫肺化飲。 主治:外寒裡飲證。惡寒發熱,頭身疼痛,無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幹嘔,或痰飲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體疼重,頭面四肢浮腫,舌苔白滑,脈浮。(本方常用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過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屬于外寒裡飲證者。) 2、大承氣湯《傷寒論》 概述:大承氣湯,中藥方劑,出自《傷寒論》。主治(1)陽明腑實證;(2)熱結旁流;(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出處:《傷寒論》。分類:瀉下劑-寒下。 組成:大黃(12克)、厚樸(15克)、 枳實(12克)、 芒硝(9克)。 主治:(1)陽明腑實證。大便不通,頻轉矢氣,脘腹痞滿,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熱谵語,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黃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脈沉實。(2)熱結旁流。下利清水,色純青,其氣臭穢,臍腹疼痛,按之堅鞕有塊,口舌幹燥,脈滑數。(3)裡熱實證之熱厥、痙病或發狂等。 3、小柴胡湯《傷寒論》 來源:漢代張機(仲景)《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治中》。 組成:柴胡(30g);黃芩(18g);人參(18g);半夏清,(18g);甘草炙,(18g);生姜切,(18g);大棗擘,(12枚)。 主治:(1)少陽病證。邪在半表半裡,症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幹,目眩,舌苔薄白,脈弦者。 (2)婦人傷寒,熱入血室。經水适斷,寒熱發作有時;或瘧疾,黃疸等内傷雜病而見以上少陽病證者。 臨床加減:(1) 嘔逆加生姜、陳皮。 (2) 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蒌。 (3)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 (4) 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覆取微汗。 (5) 咳嗽去參、棗、生姜,加五味子、幹姜。 (6) 虛煩加竹葉、粳米。 (7) 齒燥無津加石膏。 (8)痰多加栝蒌、貝母。 (9) 腹痛去黃芩,加芍藥。 (10) 心下痞,去大棗、加牡蛎。 (11) 心下痛,加青皮、芍藥。 (12)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 (13) 本經頭痛加川芎。 (14) 發黃疸加茵陳。 4、五苓散《傷寒論》 組成:茯苓180g 澤瀉300g 豬苓180g 肉桂120g 白術(炒)180g 《中國藥典》炮制:上為細末。 功效: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内聚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洩瀉,渴不思飲。 服法:口服,一次6-9g,一日2次。 今時臨床主要用于治療:①水逆證:臨床症見煩渴欲飲,飲入即吐,少腹脹滿,小便不利,苔白,脈濡。②小便不利:此因水濕内停,膀胱氣化失常所緻小便不利,少腹脹滿,或短氣而咳,肢體水腫,舌苔白,脈濡。③水腫:濕邪困脾,脾失健運,水濕泛濫于肌表而見肢體水腫,身重,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濡。④痰飲:水濕内蓄于下,挾氣上攻而出現臍下悸動,頭眩,吐涎沫,短氣而咳,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濡。⑤洩瀉:脾為濕困,清氣不升,濁氣不降而緻,症見洩瀉如水或稀薄,嘔吐,身重,體倦,或兼煩渴,小便不利,舌苔白膩,脈沉緩。 5、逍遙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源流:“疏肝逍遙之效果一流名字也,很有意境。意思是吃了藥,肝氣活潑暢通,心情也随之開朗起來,煩惱抛諸腦後,好似神仙一般逍遙快活。逍遙散是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名方,脫胎于張仲景四逆散、當歸芍藥散之法,後人廣泛應用于内、婦、兒、男、五官各科病證。發展到現代由逍遙散化裁出許多方劑,廣泛運用于臨床各科,多以柴胡、當歸、白芍、甘草為基礎藥,而靈活配伍。如歸芍丸在基礎藥上配伍川斷、杜仲、萸肉等以疏肝健脾、補腎利濕。截郁合歡湯在基礎藥上配伍三七、合歡皮、柏子仁等以疏肝解郁、養心安神。乳房脹痛方、乳房囊性增生方在基礎藥上着重配伍香附、青皮、牡蛎、王不留行、連翹、花粉等以疏肝通絡、散結消腫。 組成:柴胡(15克)、 當歸(15克)、白芍(15克)、白術(15克)、茯苓(15克)、 生姜(15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和營。 主治:肝郁血虛脾弱證。緻兩脅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幹,神疲食少,或月經不調,乳房脹痛,脈弦而虛者。 化裁:加丹皮、栀子,成為“加味逍遙散”。功用:養血健脾 疏肝清熱。主治:肝郁血虛内有郁熱加生地黃或熟地,成為“黑逍遙散”。功用:疏肝健脾 養血調經。主治:肝脾血虛證。臨經腹痛。 臨證加減:(1)肝郁氣滞——香附、郁金、川芎,疏肝解郁。(2)肝郁化火——丹皮、栀子,清熱洩火。 現代運用:慢性肝炎、肝硬化、更年期綜合證、抑郁症、經前期緊張症、盆腔炎等證屬肝郁血虛脾弱者。 6、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主治:本方為王清任用于治療“胸中血府血瘀”諸症之名方。即由于肝郁氣滞、氣滞血瘀所緻頭痛、胸痛、憋悶、急躁、肝氣病及用歸脾治療無效的心跳心忙、胸不任物或胸任重物、夜睡多夢、失眠不安、發熱、飲水即嗆、幹嘔、呃逆、食從胸後下等症,均可用本方治療。 組成:當歸三錢(9克),生地三錢(9克),桃仁四錢(12克),紅花三錢(9克)、枳殼二錢(6克),赤芍二錢(6克)、柴胡一錢(3克),甘草二錢(6克),桔梗一錢半(4.5克),川芎一錢半(4.5克),牛膝三錢(9克)。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行氣止痛。主要适應病症神經精神系統病症,如頭痛、偏頭痛、三叉神經痛、神經衰弱綜合征、腦外傷後遺症、腦水腫、腦血管病、癫痫、腦囊蟲、腦積水、腦動脈硬化、眩暈、麻痹震顫、精神分裂症等。 方劑特點:本方由桃紅四物湯(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赤芍)合四逆散(柴胡、枳殼、甘草、赤芍)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以桃紅四物湯活血化瘀而養血,防純化瘀之傷正;四逆散疏理肝氣,使氣行則血行;加桔梗引藥上行達于胸中(血府);牛膝引瘀血下行而通利血脈。諸藥相合,構成理氣活血之劑。本方以活血化瘀而不傷正、疏肝理氣而不耗氣為特點,達到運氣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 臨床應用:① 心血管系統病症:如冠心病、心絞痛、肺源性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無脈症、血栓性靜脈炎等。② 消化系統病症:如潰瘍病、慢性肝炎、肝脾腫大、嘔吐、呃逆等。③ 婦産科病症:如原發性痛經、流産後腰痛或出血、産後身痛、月經失調、不孕症、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 7、補中益氣湯《脾胃論》 概述:補中益氣湯目前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脾胃氣虛,少氣懶言,四肢無力,困倦少食,飲食乏味,不耐勞累,動則氣短;或氣虛發熱,氣高而喘,身熱而煩,渴喜熱飲,其脈洪大,按之無力,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頭痛;或氣虛下陷,久瀉脫肛。現用于治療子宮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髒下垂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組成:黃芪15克、人參(黨參)15克、白術10克、炙甘草15克、當歸10克、陳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棗6枚。 臨症加減:<1、血不足-加當歸。< p=''> <2、精神短少-加人參、五味子。< p=''> <3、肺熱咳嗽-去人參。< p=''> <4、嗌幹-加葛根。< p=''> <5、頭痛-加蔓荊子,痛甚加川芎。< p=''> <6、腦痛-加藁本、細辛。< p=''> <7、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 p=''> <8、有痰-加半夏、生姜。< p=''> <9、胃寒氣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仁。< p=''>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p=''> <12、熱痛-加黃連。< p=''>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 p=''> <14、咽痛-加桔梗。< p=''> <15、有寒-加肉桂。< p=''> <16、濕勝-加蒼術。< p=''> <17、陰火-加黃柏、加熟地、山藥。< p=''> <18、陰虛-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藥。< p=''>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黃。< p=''>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麥冬、五味,秋加麻黃、黃芩,冬加不去根節麻黃,天寒加幹姜。< p=''> <21、洩瀉-去當歸,加茯苓、蒼術、益智。< p=''> 衍化變方:<1、除當歸、白術,加木香、蒼術-名調中益氣湯,治脾胃不調,胸滿肢倦,食少短氣,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p=''> <2、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調中益氣湯,治氣虛多汗,餘治同前。< p=''> <3、加蒼術倍分,半夏﹑黃芩各三分-名參術益胃湯,治内傷勞倦,燥熱短氣,口渴無味,大便溏黃。< p=''> <4、去白術,加草蔻、神曲、半夏、黃柏-名升陽順氣湯,治欱食勞倦所傷,滿悶短氣,不思食,不知味,時惡寒。< p=''> <5、加炒芩、神曲-名益胃升陽湯,治婦人經水不調,或脫血後食少水瀉。< p=''> <6、加黃柏、生地-名補中益氣加黃柏生地湯,治陰火乘陽發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 p=''> <7、加白芍、細辛、川芎、蔓荊-名順氣和中湯,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微細。< p=''> <8、加羌活、防風、細辛、川芎-名調榮養?湯,治勞力傷寒,體熱,惡寒,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p=''> 現代研究: 今臨床新用:研究資料表明本方之所以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是通過補氣升陽,使下陷的中氣得以恢複,從而治療髒器下陷,是因為它對腸管運動具有雙向調節作用,可增強子宮肌肉張力,抑制子宮運動,具有抗缺氧、增強體力、改善蛋白質代謝、抗貧血等作用,同時,還能提高免疫機能,降低腫瘤化療的毒副作用。随着現代藥理學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本方在治療虛熱感冒、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及氣虛發熱方面,療效已經得到肯定。 8、歸脾湯《濟生方》 組成:白術(3克)當歸(3克)白茯苓(3克)黃芪炒(3克)遠志(3克)龍眼肉(3克) 酸棗仁炒 (3克)人參(6克)木香(1.5克)炙甘草(1克) 主治:思慮傷脾,發熱體倦,失眠少食,怔忡驚悸,自汗盜汗,吐血下血,婦女月經不調,赤白帶下,以及虛勞、中風、厥逆、癫狂、眩暈等見有心脾血虛者。現代臨床常用于血小闆減少性紫癜、神經衰弱、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于心脾血虛者。 臨床應用: ①心悸怔忡:用心過度,陰血必受損耗,怔忡健忘,皆心血不足之故,生血者心,統血者脾,當握要以圖之。《南雅堂醫案》 ②心痛:診得脈細小,右寸澀,心下悸,痛甚喜按,得食少愈,大小便俱見清利,系虛痛之候,用歸脾湯加石菖蒲治之。《南雅堂醫案》 ③失眠:現因工作繁重壓力大,或者思慮過度以緻失眠,日益嚴重,有時夜間隻能睡1-2小時,身體疲倦,記憶力減退,食欲不佳,經常頭痛眩暈。 ④月經失調:婦女勞傷心脾,氣血生化之源不足,脾虛血失統攝,月經失調,淋漓不斷,面浮腫,午後潮熱,雙下肢浮腫,面色白黃無華,舌體胖,苔白中厚,脈象雙寸關大而無力,尺脈沉弱。治當健脾益氣,養心甯神,用歸脾湯調養。 現代研究:本方具有激活老齡動物腦内功能低下的膽堿能神經作用,能改善學習和記憶能力,能增強免疫,調節中樞神經功能,增進造血功能,有強壯作用。此外,還有抗休克、鎮靜、降血壓、改善脂質代謝等作用。 體會:歸脾湯與補中益氣湯同用參、芪、術、草以益氣補脾。前者以補氣藥配伍養心安神藥,意在心脾雙補,複二髒生血、統血之職,主治心脾氣血兩虛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體倦食少,以及脾不統血之便血、崩漏等。後者是補氣藥配伍升陽舉陷藥,意在補氣升提,複脾胃升清降濁之能,主治脾胃氣虛、氣陷之少氣懶言、發熱及髒器下垂等。 9、六味地黃丸《小兒藥證直訣》 概述:六味地黃丸系出自北宋·錢乙《小兒藥證直訣》,是通補開合、滋陰補腎的經典名方,方以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茯苓、澤瀉、牡丹皮六味藥組成, 由張仲景金匮腎氣丸中所載八味減去桂、附而成, 根據補瀉同時進行的原則,配伍上三補三瀉,以補為用。具有良好的臨床功效,廣泛的應用于治療各種疾病,近年來報到了大量的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1]在藥理研究和臨床應用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新的應用。 組成: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藥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 服法:上藥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每天1劑,分兩次服。 主治:滋腎養陰,佐以清虛火。主腎水衰憊,虛火上炎。 臨床新用:具有增強免疫、抗衰老、養顔美容、抗疲勞、抗低溫、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壓、降血糖、改善腎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及較強的強壯作用。 禁忌:畏寒怕冷、痰多濕重之人不宜服用。 10、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概述:溫膽湯首見于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王治膽胃不和,痰熱内擾而緻的虛煩不眠、嘔吐呃逆、驚悸不甯、癫痫等症。臨床本方的運用,關鍵是先要抓住主症,再要辨清兼症,貴在加減靈活運用。凡病在膽、胃,證見痰熱者,均可使用。 組成:半夏(湯洗七次)。竹茹、枳實(麥麸炒去瓤)各100g、陳皮(去白)150g、甘草(灸)50g、白茯苓75g、剉為散.每服20g加生姜5片.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渣,食前服。 功效:治療大病後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此藥主之又治驚悸。 溫膽湯的現代臨床應用: 疑難病症 ①柴芩溫膽湯:加柴胡、黃芩治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癔病; ②桃紅溫膽湯:加桃仁、紅花治神經性頭痛、腦動脈硬化症; ③栀豉溫膽湯:加山栀、淡豆豉、炒棗仁、合歡皮治神經官能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④柴前溫膽湯:加柴胡、前胡、炒棗仁、黃連治失眠症、抑郁症、神經官能症。 ②桑蒺溫膽湯:加桑葉、白蒺黎、菊花、雙花治高血壓、腦血管意外、耳源性眩暈。 ③酸天溫膽湯:加酸棗仁、天竺黃、遠志治癫症、狂症。 心腦血管疾病 ①參芪溫膽湯:加黨參、黃芪治冠心病、心房纖顫; ②砂檀溫膽湯:加砂仁、檀香、丹參、菖蒲治冠心病伴心絞痛; ③生脈溫膽湯:加黨參、麥冬、五味子治冠心病室性早搏、心源性休克; ④桑菊溫膽湯:加桑葉、菊花、黃芩治高血壓病; ⑤失笑溫膽湯:加五靈脂、蒲黃、黨參、丹參、薤白治冠心病、心絞痛。 胃腸道疾病 ①烏砂溫膽湯:加烏賊骨、砂仁、旋複花治療膽汁反流性胃炎 ②建中溫膽湯:加黃芪、桂枝、白芍治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腸痙攣; ③左金溫膽湯:加黃連、吳萸、蘇梗、元胡治慢性胃炎、潰瘍病; ④芩翹溫膽湯:加黃芩、連翹、黃連、山栀治急慢性胃炎、膽囊炎; ⑤硝黃溫膽湯:加大黃、芒硝、全瓜蒌治溫熱病、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習慣性便秘。 其他常見疾病 ①五子溫膽湯:加蘇子、白芥子、萊服子、葶苈子、五味子治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慢性肺心病; ②三黃溫膽湯:加黃芩、黃連、大黃治泌尿系統感染、尿毒症; ③決澤溫膽湯:加草決明、澤瀉、首烏、山楂治高粘滞血症; ④射牛溫膽湯:加射幹、牛蒡子、連翹)治梅核氣、慢性咽炎; ⑥香桃溫膽湯:加香附、桃仁、紅花、蒼術、焦三仙、雞内金)治閉經。 附:衍化溫膽湯及附方 十味溫膽湯 出處:首載于《世醫得效方》,明《證治準繩-類方》收錄。 組成:半夏(湯泡) 枳實(麸炒) 陳皮(去白,各二錢)白茯苓(去皮,一錢半) 酸棗仁(炒) 遠志(去心,甘草汁煮) 五味子 熟地黃(酒洗,焙) 人參(去蘆。各一錢) 粉草(炙,半錢) 用法:水二盅,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一盅,不時服。 功用:益氣養血,化痰甯心。 主治:心虛膽怯,痰濁内擾證。觸事易驚,驚悸不眠,夜多噩夢,短氣自汗,耳鳴目眩,四肢浮腫,飲食無味,胸中煩悶,坐卧不安,舌淡苔膩,脈沉緩。 竹茹溫膽湯 組成:柴胡2錢,枳實(麸炒)1錢,半夏1錢,竹茹1錢,陳皮1錢,茯苓1錢,桔梗1錢,香附8分,甘草3分,人參5分,麥門冬(去心)3分,黃連1錢5分。 來源:《扶壽精方》。 主治:傷寒日數過多,其熱不退,夢寐不甯,心驚恍惚,煩躁多痰。 用法: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8分,不拘時候服。 同名溫膽湯方 1.《嬰童百問》溫膽湯,本方陳皮易橘紅,加酸棗仁構成。功能化痰和胃,安心定神。主治心悸煩悶不得眠。 2.《世醫得效方》溫膽湯,本方加人參構成。功能補氣清熱除煩,祛痰和胃。主治大病後虛煩難眠,及驚悚自汗,遇事易驚。 3.《備急千金要方》溫膽湯,本方去茯苓、大棗構成。功能化痰和胃,清熱除煩。主治大病後虛煩難眠。 附方: ①加味溫膽湯(《醫宗金鑒》),本方加黃蓮、黃芩、麥冬、蘆根構成。功能清熱生津,止嘔降逆。主治妊娠惡阻,嘔吐,胃中有熱,心中煩熱郁悶,喜飲涼漿者。 ②十味溫膽湯(《證治準繩》),本方去竹茹,加熟地、人參、五味子、遠志、棗仁構成。功能化痰安神。主治心膽虛怯,觸事易驚,飲食無味,四肢浮腫,心悸煩悶,坐卧不甯。 ③黃蓮溫膽湯(《六因條辨》,本方去大棗,加黃蓮構成。功能清熱化痰和中。主治疾熱内擾,眩暈,心煩,失眠,口苦,舌苔黃膩。 ④清心溫膽湯(《雜病源流犀燭》),本方去大棗,加白術、黃蓮、菖蒲、香附、白芍、當歸、麥冬、川芎、遠志、人參構成。功能滌痰補虛。主治心髒虛損,氣血不足而導緻的癫證。 ⑤清熱化痰湯(《醫宗金鑒》),由人參、白術、甘草、茯苓、橘紅、半夏、黃芩、麥冬、黃蓮、石菖蒲、竹茹、枳實、南星、木香構成。功能清熱化痰利竅。主治中風痰熱,神志恍惚,舌強難言,或手足麻木無力,頭眩足軟,筋攣不收,神思恍惚,言語失常。

· 完 ·

溫 馨 提 示:文中涉及所有方劑藥物及治法為學習參考之用,非專業人士請勿試藥!本平台不承擔由此産生的任何責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