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退出中國市場,最主要的原因是:它的車子沒有做出改變,沒有辦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了。
就好比,我們現在出門擺攤,人家說:“「哎」這東西不錯,多少錢?”我說:“25塊錢。”
他說:“你掃我還是我掃你?”我說:“這是什麼東西?你鈔票拿給我。”“你二維碼都沒有,做什麼生意!”
其實鈴木以前也在中國成功過
其實,鈴木以前在中國還是挺成功的。
比如說:2011年的時候,長安鈴木年銷量突破22萬台,它一年的産能也才20萬台,供不應求。
再說了,鈴木奧拓,1995年的時候,國産奧拓一上市,十幾年的時間,成為風靡大街小巷的車子,電視劇都要拍的,對吧?
2008年鈴木,第2代奧拓停産為止,國内累計銷量超過50萬台。
奧拓風靡的年代,中國汽車市場剛剛起步,汽車都很貴的,買得起的人真是少之又少。
比如說:2000年的時候,桑塔納87指導價,18萬,當年人均存款,4966塊錢。
而鈴木恰恰就是經濟實惠的小車,剛好就能滿足市場的需求,成功也就算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了。鈴木現在在印度也很成功,道理是一樣的。
鈴木慢慢不符合中國人的胃口了
鈴木成也是小車,敗也是小車。
小車是它的優勢,但是在當今的汽車市場上面,反而變成劣勢了,因為大家都喜歡大車。
百度和愛卡汽車聯合發布了個《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白皮書》:人們的汽車消費購買力不斷提高,20萬以上的汽車需求份額逐年增加,占比41%。
說人話:有錢了,也願意花錢了,越來越多的人買得起車子了,買的車子也越來越貴了。
同時,汽車消費空間需求也是急劇增大,大家就是喜歡空間大。尤其緊湊型和中型車,對大空間的需求占比達到73%。
也就是說:擅長微型經濟小車的鈴木,做的“菜”已經不對大家胃口了,銷量就是一落千丈。
就好比:以前大家穿衣服喜歡穿合身的、緊身的,怎麼樣的,現在都喜歡穿寬松的、垮垮的,合身的衣服變成非主流了,買的人也就是越來越少了。
在這種情況下,鈴木還是在堅持自己的造車理念。
2018年,長安鈴木營銷部部長張虎在接受專訪時就表示:長安鈴木會一直堅持造精品小車。
從鈴木在中國投放的車型來看,隻有進口的凱澤西是B級車,其他所有國産和進口車型都是小車。
鈴木不去迎合消費者需求,也就隻能慢慢被市場淘汰了,大家用鈔票投票的。
《科技管理研究》期刊有論文,《基于消費者需求視角的創新機會挖掘研究》上面講。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挖掘客戶的真實需求和欲望,盡可能地開發出能夠适合顧客需求、滿足顧客欲望的産品和服務,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争力。
簡單地講,就别的車企都是:我們用戶要什麼,我們就去造什麼;鈴木就是:我想造什麼,我就造什麼。
好了,這就好比是:語文試卷作文題,要求是這樣的,不少于800個字鈴木,你偏偏就要寫成400個字。
還有,它說不能寫成詩、詩歌什麼的,你非要把字從上往下豎着寫,成績不好怪誰呢,對不對?
原有的車型也缺乏競争力
除此之外,鈴木的車型在競品中也開始逐漸缺乏競争力了。
首先,鈴木在中國的車型更新換代都比較慢的。
剛才不是說過奧拓的嘛?第1代國産奧拓,1995年一直生産到2008年,用的一直是奧拓第2代車型。
一直到2009年才引進了新一代奧拓,新一代已經是第7代了,前面在用的是第2代,也就意味着中間的4代車型都是直接跳過了。
我們拿同樣都是日系車的豐田凱美瑞來做個對比。
同樣13年的時間,2006年,豐田開始在國内投産第6代凱美瑞,2019年的時候更新到第8代,而且每一代都是沒有缺席的,中間還有大改款、小改款。
所以說:鈴木老舊的産品,被市場淘汰也是難講。
這個就和電腦是差不多的:電腦用用是挺好的,覺得挺好了,它不更新了,大家買蘋果去了。
蘋果覺得:“我很賺錢了,我也不更新了!”大家又去買了,差不多的道理。
由于更新換代慢,再加上自身産品力不足,就導緻鈴木現有的車子失去了競争的資本了。
比如說:2016款鈴木雨燕,不錯、小、便宜、省油,全系ESP沒有的,牽引力控制等安全配置也沒有的,倒車影像也是沒有的,座椅調節手動的。
價格更便宜的寶駿310,這些配置幾乎都是有的,還有定速巡航、上坡輔助,還賣得比你便宜了。
鈴木有優點,但不适應中國市場了
總得來說,在中國失利不代表鈴木的車子不好、不省油、不便宜,這都不對,省油、便宜就是它的優點,小車也是它的優點。
不過這個優點在現在這個時候,沒有順應市場的需求而改變,被抛棄掉了,在其他地方也許能混得還挺好。
新款車和老款車,差别能有多大
和鈴木相反,國産車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了,新款車和老款車究竟有什麼差别呢?
買國産車的時候,一個說:“這個是新款,隻要再多貴5000塊了!”新在哪裡?這5000塊值不值得掏?哪些配置好用?哪些配置不好用?
買過國産車,不少朋友說:“我再也不會去買合資車了!”還有另外一批人說:“「哦」我用過國産車,再也不會買國産車了!”
各自的理由分别是什麼?案例又是怎麼樣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