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社會一直居住在中原腹地,華夏大地土壤肥沃,水美草豐,适合農業發展。所以中國古代一直是以小農經濟為國家的根本。古代社會科技手段沒有那麼發達。
所以無力應對嚴重的自然災害。那些自然災害對農田的破壞性極強,嚴重地影響了農民的生活,更是影響到統治者的賦稅等等。
這些表面上的問題還不是最重要的,最糟糕的是,農民在遇到嚴重的自然災害後,流離失所,容易引起民變。所以曆朝曆代都十分重視赈災事宜。
唐朝作為古代封建社會中最為昌盛的朝代之一,經濟十分發達,百姓生活也較為富足。但是作為小農經濟的朝代,唐朝同樣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唐朝統治者高度重視災前預防及災後的赈災等各項事宜,在面對自然災害之時,他的制度十分健全。據《舊唐書》等史料記載,唐朝統治者的赈災方式十分多樣。
有作物種子赈濟、實物赈濟和有償赈貸等。同時還有撫恤、赦免等多種手段。唐朝花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赈災的工作中。
一、唐朝統治者赈災的幾種方式
1、以發放食物等必需品為主的實物赈濟
面對自然災害之後艱難的百姓,唐朝政府會有多種赈濟方式。實物赈濟主要是以發放糧食為主,畢竟無論是何種災害,能夠吃飽飯是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實物赈濟是十分實際的做法,除了發放糧食,還會發放衣物等生活用品。如果是在春播時,還會有另一種赈濟方式,也就是“種子赈濟”。
用義倉糧種無息貸給農民,勸說農民耕種,同時允許秋後再償還這些糧食。赈濟這些種子,勸農耕,有利于穩定農民,保證農業生産的穩定。
2、一些其他方式的有償形式的赈貸
上述赈濟方式中有完全無償地發放糧食的方法,也有免息貸給農民種子的方式。除此之外,還會有一些有條件的給予。也就是赈貸,唐朝統治者以借貸的方式暫時的給予受助者一些救濟品。
當情況好轉後再歸還。這種赈貸,一般是比較及時的赈濟,所以發揮了扶持的功用,是唐朝統治者比較重要的一種赈濟手段。
3、其他多種形式的赈濟
除了以各種形式發放赈濟物品之外,唐朝統治者還會根據受災程度的輕重,來免除全部或部分賦稅徭役,被稱為“赦免”,也就是說免除相應的那些理應上交官府的一些錢物。
對于百姓來講這是一個十分好的赈濟方式,減輕了負擔。為了能迅速夠災後重建,唐朝政府還成立了一些救濟機構,“悲田坊”就是最重要的貧民救濟機構,專門由國家負責出面照顧那些無依無靠的人群。
二、唐朝政府的赈災行為為何如此完備
1、以民為本的治國思想
自從唐太宗即位後,就非常重視民生,在他心中穩定的百姓才能有穩定的朝堂。所以在出現自然災害時,第一時間進行災後的生活穩定與情緒穩定,既是對百姓的愛護,也是對政權穩定必須做的事情之一。
因為唐朝統治者很清楚,作為農業生産為主的朝代,隻有保證土地有人種,農民生活穩定,才能使得自己的皇帝位置更穩定。
2、開明且仁慈的政治管理
對于災後的赈濟,充分顯示了統治者的仁政思想。尤其是唐朝統治者在遇到災害或是瘟疫流行的時候,就會審理冤獄,赦免一些罪犯,更會赦免一部分租稅。
這樣親民的行為,會讓百姓願意被這樣的皇帝所領導,整個社會日趨穩定。而這種赈濟,更是對民衆的一種教化,使得皇帝的威信能夠在坊間傳頌。
同時唐朝還會對周邊的少數民族進行赈濟,此舉也是為了表示唐朝的大國風範,是以政治交往順利為目的的。
沒有辦法避免自然災害,但是唐朝願意花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赈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以食物、衣服的發放為主。這樣的行為穩定住了百姓的心情,暫時不會産生情緒上的沖動。
而在此之後,如果遇到正是農耕之時的話,那麼政府免費借給農民種子,鼓勵災後重建,種植新的糧食。
這一舉動也能夠減少流民,形成更穩定的社會。唐朝統治者除了在物質上給予一定的支持,也會通過祈禱等方式來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同時會建立一些貧民救濟機構來解決災民或是無家可歸的人的問題。
解決了流民的問題,就是解決了整個社會的混亂的問題。唐朝從自然災害後的災後重建上就開始着手進行精神及物質兩方面的赈濟,其完備程度值得後世朝代借鑒及實施。這些手段使得社會的政治經濟更加趨于穩定。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