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澄月港,是明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位于今龍海市海澄鎮。月港位於九龍江入海處,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門島)「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稱為月港。它與漢、唐時期的福州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并稱為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它與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以及朝鮮、琉球、日本等47個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并以菲律賓呂宋港為中轉,與歐美各國貿易,在中國外貿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月港彌漫着海洋文化的氛圍。這裡自古以來就有造船通番的習俗。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中寫道,"閩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從15世紀末期到17世紀,這裡曾是"海舶鱗集,商賈成聚的對外貿易商港,市井十分繁榮,是閩南的一大都會。明初,朝廷施行海禁,然而月港因天高皇帝遠,所以施行不力,反倒成為了沿海對外經濟貿易的中心。
月港興起于明景泰(1450--1456年),盛于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衰落于明天啟年間(1621--1627年),終止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時廈門成立海關。
月港一名"月泉港",位于九龍江下遊三角洲九龍江的出海口,今龍海海澄鎮。該處江面開闊,"外通海潮,内接山澗","一水中塹,環繞如偃月",故名月港。
月港附近海域,古名"圭海",蓋以海口圭嶼而得名。它屹立海中,乃水路入漳的門戶。
月港自然條件優越,四季如春,年年平均氣溫21度至24度左右,它屬于強潮型河口內港,潮流為往復流半日潮淺潮港。海潮由港口濠門、海滄兩峽入,流分三脈。潮汐影響僅抵芗城下遊碧湖。每月初三、十八濤之極大,常在朔望之後。
在月港水陸交通便利,經濟腹地廣闊,不僅包括九龍江流域,還延伸至汀州、贛南、湘南以及閩北、浙江、江淮等地。腹內地區土地肥沃,物産豐富,盛産糧食,水果明代,素有魚米花果之鄉的美譽。經濟作物有甘蔗、水果,「荔枝、龍眼、柑桔、蜜柚、香蕉),木棉,煙草,茶,花生,黃麻等,馳名中外。明代的礦冶、制糖、制茶,紡織、陶瓷、造紙、造船等手工業比較發達,特別是紡織業。當時漳州的天鵝絨、漳紗、漳緞、漳絨等暢銷國内外巿場。其他的如鐵銅器、牙雕等手工藝品也是不可多得的外貿重要商品。
海澄至今仍保留着一些珍貴的月港遺址。現簡單介紹如下:
饷舘碼頭、路頭尾碼頭、中膠碼頭、容川碼頭、店仔尾碼頭、阿哥伯碼頭,溪尾碼頭等還保留着。
晏海樓。位於海澄鎮人民路中段東側,建于明萬曆十年(1582年),眺望海防及演武操練之用。原為二層磚木結構,安八大柱,狀似八卦,故又名八卦樓明代,現在海澄人都稱之為八卦樓。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重修,乾隆三年(1738年)擴建,壘石增高至三層,高6丈8尺,周圍26丈......為磚木結構,㡳層砌石,下築壕溝可通。
海澄文廟。 又稱孔子廟,位於海澄鎮豆巷村,現龍海二中校園內。建于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崇祯、清康熙、雍正、乾隆、民國時期及新中國成立後多次修葺。廟坐東北朝西南,依次為泮池,大成門,月台,大成殿,崇聖閣。占地面積1005.53平方米。東南面為東庑、名宦祠,西北面為兩庑集賢祠。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内有聖祖仁皇帝禦書匾:萬世師表。殿內雕刻精巧大成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在各界人士大力支持下,耗資近200萬元對文廟全面修繕,并在大成殿前的月台立了一尊二米多高的孔子石象。1987年龍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城隍廟。建于明隆慶五年(1671年),時崇祯六年(1633年),知縣梁兆陽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知縣王作霖主持兩次大修,并有五次較大規模的修建。1994年海澄鎮成立了修復城隍廟籌委會,分四期完成總體工程,總投資200多萬。城隍廟為三進三殿,主體硬山式建築,坐北朝南,廣場寬敞,木雕藝術,古樸精緻,典雅大方。廟堂供奉漢代忠烈人物周苛,系從福州城隍廟分靈,故海澄城隍廟挂匾為秩二品威靈公。廟裡保存有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竪立的兩塊為清官頌德的石碑。1994年5月被龍海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萃賢坊。位于海澄鎮中山路,是明嘉靖已酉年(1549年)龍溪知縣林松、縣丞劉宗用為賛譽弘治甲子科吳元,正德丁卯林浩、庚午科張賀、癸科陳英、丙子科陳令、嘉靖戊子科高寬等相繼考中進士的業績而立。為龍海市舊文物保護單位。除了上述遺址外,還有月溪橋(即西門橋),始建于明代正德初;還有閩南小刀會在海澄鎮珠浦村的遺址等等,茲不贅述。
下一篇
激勵的語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