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美麗有質,唯有才情能打敗歲月
才情,是女人永不過時的衣裳
女人可以不美麗,但是不能沒有才情,因為,才情可以重塑美麗,可以讓美麗長駐,可以使美麗擁有氣質的内涵。
有才情的女人,總有一種獨特的風韻,超凡的靈性和一種極緻的美。這樣的女人,書卷中透着點點妩媚,純淨中閃耀着智慧的火花,溫柔裡點綴着不屈的靈魂。
撒切爾夫人曾說:“一個優秀的女人,往往不會将自己局限在某個領域裡,她們總是在各個領域同樣出彩。”
董卿從小就多才多藝,演講、唱歌、跳舞、寫作樣樣精通。成為主持人後的董卿,不僅善于主持各種綜藝節目,而且還在節目中演唱過歌曲和演出過小品,展示了自身的多種藝術才華。擔任央視春晚主持人以來,董卿也時常參與節目表演。當年為魔術師劉謙充當助手,為春晚增加了不少看點。
琴棋書畫樣樣喜愛的董卿,經常在節目現場大展書法,大放異彩。她的字像她的人一樣,沉穩而不張揚。除了書法和繪畫,董卿對音樂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她主持的《歡樂中國行》節目,就是由她擔任主唱演唱其節目主題曲。在滬上的某個活動現場,主角因為有事耽擱了,讓觀衆苦等了20多分鐘。為了圓場,作為現場主持人的董卿臨時救場,為觀衆清唱了一首《但願人長久》。雖然不是專業歌手,但是董卿優美動聽的歌聲讓現場觀衆歡呼不已。
所有讀過的書,看過的詩,念過的詞,都會寫進我們的氣質裡,藏進我們的靈魂裡,變成眼底的清風朗月,變成心中的星辰大海。能成為董卿這樣的人,真好。
“才情是穿不破的衣裳。”這裡的“衣裳”既與風度美息息相關,更與知識内涵分不開,女人最漂亮的“衣裳”是那件外表靓麗且質地優良的才情“外衣”。
引人注目的容顔和賞心悅目的身材,隻是年輕時候的資本;聰明機智的頭腦和學而不倦的熱情,才是女人真正的無價之寶。美貌會随着時光的流逝而漸漸消逝,而女人内在的才情卻能夠與時俱進,曆久彌新。愛讀書、愛思考、愛藝術,生活樂觀、心地善良、為人豁達是才情女人不可或缺的基本素養。
陸小曼
胡适曾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劉海粟說她“美豔絕倫,光彩照人”。連同行的女人都贊不絕口,徐志摩的前妻張幼儀也不得不承認陸小曼是個天生的美人胚子。
除了姣好的容貌,陸小曼的才情也不可小觑。她精通英文、法文,寫得一手好文章。對外交際上,陸小曼遊刃有餘,三年的外交翻譯生涯中,屢屢顯出她機警、愛國的一面。她還能寫一手蠅頭小楷,能唱歌能演戲,可謂是真正的多才多藝、有容有貌的大家閨秀。
在繪畫方面,陸小曼的造詣頗深。在20年代初,她拜劉海粟為師,開始學習繪畫。認真學過一陣子後,由于悟性高,她很快掌握了細筆工整密體的畫法。她還臨摹了宋代院體畫、明仇英的人物畫、清沈铨的花鳥走獸畫等,頗得神韻。
1931年底,徐志摩飛機失事後,陸小曼痛定思痛之餘,拜賀天健為師學習山水,拜陳半丁為師學習花鳥,一改過去慵懶習慣。她卧薪嘗膽,專心畫畫,10年後,終于舉辦了個人畫展。展出作品達100多件,好評如潮。
有才情的女人氣質優雅,睿智豁達,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有才情的女人時尚靓麗,令人賞心悅目,是職場中一道亮麗的風景;有才情的女人聰明能幹,樸實無華,她們既懂得尊重别人,同時也愛惜自己;有才情的女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為人處世外柔内剛。
一個真正有才情的女人是靈性與彈性的結合,她們既有“知識女性”的大氣,又有平凡女人的溫婉;既有職場女性的幹練,又有普通女人的細膩。她們不僅能夠征服男人,也能夠吸引女人。
做一位有才情女人應該具備幾種素質。
突出的個性:女性的美貌往往具有最直接的吸引力,而真正能夠長久地吸引他人的卻是才女們的性格特質,即便不美也可以因為活潑而變得可愛,因為可愛而變得美麗。
豐富的内心:豐富的知識與寬廣的胸懷使才女的魅力大放光彩,由于見多識廣,眼界開闊,她們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不會随波逐流,人雲亦雲。
高雅的情趣:高雅的情趣讓才女們在生活中盡顯才華,讀書、聽音樂、健身、美食、旅遊,甚至與人交流等,都能使婚後枯燥的生活充滿迷人的色彩。
高尚的品德:對長者尊敬,對同輩謙和,對幼者愛護,這些都是一個知識女性應該具備的傳統美德,才女們不僅牢記在心,而且能夠保持永久。
做一個有才情的女人,喜歡讀書寫作,喜歡聽音樂賞美景,才思敏捷,舉止得體,優雅大方。這種美麗,像是一陣幽香,淡淡的,卻讓人沉醉其中。
鐘情詩詞的女人,具有古典美
中華文化裡的古典詩詞是中國古代文學藝術的精髓,其用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一幅美得讓人窒息的畫面。詩詞的美将喜歡詩詞的女子也暈染得别有韻味和風情。“腹有詩書氣自華,最美不過董卿”,這是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觀衆們對董卿的評價。就連節目中的選手都引用起詩句來誇贊董卿,“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
節目中的董卿落落大方,眼角眉梢帶着盈盈笑意,各種詩詞信手拈來,還特别的應景。她化身為一個古典美女,引領我們徜徉在浩瀚無邊的詩詞海洋,嗅聞淡淡幽香。
《中國詩詞大會》有一期節目中提到了鄉愁,董卿便想起了杜甫的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是這樣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有自己的鄉愁,也都有值得自己追憶和懷念的地方”。光背前半部分詩句,也許大多數人都會,而接下來的發揮考的就是主持人的功力了。
還有一期,一位孩童清脆地唱起《春夜喜雨》,父親輕輕地和着,董卿被這一幕感動,眼睛裡閃着淚花,随口念出了葉賽甯的《我記得》,“當時的我是何等溫柔,我把花瓣撒在你的發間,當你離開,我的心不會變涼,想起你,就如同讀到最心愛的文字,那般歡暢。”從中我們領略到的是董卿強大的詩詞庫存儲量。
中國詩詞文化博大精深,文字簡潔卻意境深遠,讓人沉醉。如: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的《離思五首》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的《鵲橋仙》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的《木蘭詞》
詩詞用詞都非常精準和優雅,用寥寥幾十個字就描寫出了事、物或者人。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更容易也更願意記住,慢慢回味這一小段文字,不自主地就讓自己融入優美、令人陶醉的意境中,感受唐時的風輕輕拂動,聆聽宋時的雨緩緩飄落。
美是動态的,是會傳染的,美麗的詩詞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女人的精神世界。女孩子讀點詩詞,時間長了氣質就會改變。長期在詩詞熏陶下的女人,會變得更喜歡思考,從而由此及彼對自己進行“完美”,久而久之,她的氣息和言談舉止都會改變,從内而外地散發出帶有書卷氣的美。
有人形容《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董卿:“一颦一笑,一字一句,都散發着魅力。”和她有着同樣美好品性的佳人雖不多,卻也照亮了中國具有幾千年曆史文化的夜空,成為一顆顆閃亮璀璨的星。才女林徽因就是其中一顆。
林徽因的父親談及女兒時說過,林徽因的博聞強記令人驚異,無論是濟慈
、
雪萊,還是勃朗甯
、
葉賽甯、裴多菲、惠特曼……在以林家為中心的小文壇上,如果有誰記不住、背不出的詩句,林徽因都能準确無誤地背出來。當她用英文朗讀諾貝爾獎獲得者、愛爾蘭詩人葉芝的《當你老了》這首詩時,在座的陳岱孫、金嶽霖都被感動得淚流滿面,由此可見林徽因廣泛的閱讀量,也足見其才情。
日常生活中的林徽因非常喜歡安靜,因為往往隻有在這個時候,她才覺得自己真正沉浸到書海中去,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讀周遭曼妙的人生。閑暇之時,她曾在書中寫道:“看着陽光潔淨地映在書桌上時,我感到桌面上平鋪着一種恬靜,一種精神上的豪興,情趣上的閑逸;即或所謂'窗明幾淨’,那裡默守着神秘的期待,漾開詩的氣氛。”
想象一下吧,一個身段婀娜的女子身束羅裙,手捧詩書,任由唐詩的芬芳渲染了頭上的晴空,宋詞的花海醺醉紛擾的心田。一種“垂柳絲,花枝滿庭蝴蝶花”的婉約高雅氣息迎面撲來。她是初春,挽清香、約芬芳,攜溫潤、秀春色。她的美是柔和的,似水、如花,細膩、精緻,是穿梭在疲憊世界裡的一份清涼。
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饑餓的
董卿曾說,主持人是文人,不是演員,不讀書就像沒有吃飽飯一樣,精神上是饑餓的。“我始終相信我讀過的所有書都不會白讀,它總會在未來日子的某個場合幫助我表現得更出色。讀書是可以給人以力量的,它更能給人快樂。”
《中國詩詞大會》後,很多人紛紛贊歎:“原來你是這樣的董卿。”這樣的董卿知性、優雅、極具豐富的内涵和高貴的氣質。
董卿在舞台上的舉止談吐離不開她熱愛讀書的習慣,董卿曾說:“假如我幾天不讀書,我會感覺像一個人幾天不洗澡那樣難受。”即便工作再忙,董拜每天都會保證一個小時的閱讀時間,直到今天也是如此。
有人問董卿,如果讓你隻帶三件東西在荒島上生存,你會帶什麼。董卿回答“一是書;二是一粒種子,在上面生根發芽,讓我看到希望存在;三是男人,帶一個愛人過去,生活中不能沒有這些。”她把書放在第一位,可見,書在董卿骨子裡的分量。
早在中學時期,董卿就開始三五天讀一本名著。每年寒暑假,董卿的母親都會給她開列書單,基本都是《紅樓夢》《基度山伯爵》《簡·愛》《茶花女》等國内外名著。
有時董卿讀書實在太快,心存疑慮的母親還會抽查一下,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節,讓董卿羅列其中的人物關系,以強記為特長的她總能對答如流。
在董卿看來,正是這種教育方式讓她學會用書來充實自己,董卿說從小父母親就非常注重對她個人内涵、學識的培養,讓她養成了閱讀的好習慣。
即使現在的工作非常忙,董卿也不忘抽出時間閱讀。她說:“閱讀是我睡前的必修課。我必須有自己的空間。我養成了自己的作息規律。每天都是十一二點才結束工作回家,然後上網浏覽新聞,大事小事轶聞趣談。到了一兩點、心靜下來便是我的閱讀時間,總有一兩個小時,而睡覺的時間就要到淩晨三四點,這是我的生物鐘。”
董卿不僅喜歡閱讀,還有摘錄的習慣。在董卿粉絲論壇裡記錄着她的摘抄分享:
世界上有那麼多城市,城市中有那麼多酒館,而她卻偏偏走進了我這一間。——
摘自
電影《卡薩布蘭卡》
You had me athello”。當你說“你好”的那一刻起就擁有我了。
——
摘自
電影《甜心先生》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摘自蘇轼《定風波三月七》
女人的氣質裡,藏着她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愛讀書的女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她可能貌不驚人,但她有一種内在的氣質:優雅的談吐超凡脫俗,清麗的儀态無須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雅;那是坐的端、行的灑脫,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混合在一起,像水一樣柔軟,像風一樣迷人、像花一樣絢麗…
跟她說話總能使人神清氣爽,陽光燦爛。俗氣全無;跟她交往常使人了無城府、的确,在讀過足夠好書之後,會變得很優秀,因為書給了她底氣。熏陶了她至真、至美、至純的情感,使她變得溫文娴雅,善解人意,充滿書卷氣息。
著名女作家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顔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複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在胸襟的無源,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民國才女”張愛玲不僅“嗜書如命”,而且據說五歲就開始讀《紅樓夢》至老不辍。晚年之時,竟拿出10年的時間,廣泛閱讀《紅樓夢》的各種版本以及相關論著,終成《紅樓夢》一書。這也是張愛玲一生唯一的一本學術論著。因為喜歡《紅樓夢》,她甚至感歎自己不能與曹雪芹生在同一時代,因此不能睹他的風采或一聽他的高論。
張愛玲雖然“嗜書如命”,但她的閱讀面并不是很廣,在閱讀方面,她“随和也挑剔”,所以,許多名著她并不熟悉。據莊信正在他與張愛玲的通信集中說:“一九六三年張愛玲為香崗電懋公司把《呼嘯山莊》改編為電影劇本《魂歸離恨天》,但張愛玲卻坦承從未讀過這本名著,而隻是看過電影和舞台劇本。張愛玲的美帼丈夫賴雅,與喬伊斯是好朋友,他向張愛玲極力推薦喬伊斯的作品,她卻從來不讀,甚至于,張愛玲曾經在給朱西甯的信中說,她連自己的丈夫賴雅的作品都不看。
正是這種“特别”的閱讀習慣,令張愛玲成為一名才情傲人的傳奇女子。
書讓女人變得聰慧,變得堅韌,變得成熟,使女人懂得包裝外表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心靈的滋潤。“和書籍生活在一起,永遠不會歎息。”羅曼·羅蘭如是勸導女人。
著名女作家畢淑敏說:“日子一天一天地走,書要一頁一頁地讀。清風朗水滴石穿,一年幾年一輩子地讀下去。書就像微波,從内到外震蕩着我們的心徐徐地加熱,精神分子的結構就改變了、成熟了,書的效力就凸顯出來了。”
多讀些書,讀些好書,知識是唯一的美容佳品,書是女人氣質的時裝,拾讓女人保持永恒的美麗。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