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本文共有 50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前陣子看到一個網絡熱詞,叫做「普通卻自信」。

    說實話,當我發現這是一個貶義詞的時候,我是很困惑的。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一個人能夠做到「普通卻自信」,實在是一種相當難能可貴的品質,也是一種相當高的贊譽了。

    當然,後面我去翻了一下出處,才知道來龍去脈。

    不過,這裡我不想提男女對立,不想講「财富密碼」,也不想參與口誅筆伐 —— 這些其他人反反複複都講過了,不需要我來講。

    我想完全抛開這個詞的所有語境,單單從它的字面本身出發,聊一聊「普通卻自信」這件事。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為什麼說這個詞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呢?
    因為,它完美地規避了人最常見的兩種認知偏差:積極偏差,以及消極偏差。
    先講 積極偏差。
    1978年,心理學家 Matlin 和 Stang 首次提出了這種效應。他們發現:當我們跟别人交流跟回憶往事的時候,總是傾向于對真實的經曆進行粉飾,亦即關注那些更正面、更美好的事物,忽略那些負面、不夠美好的事物。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請你回憶一下過去5年裡,你生活和工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事件。
    你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是不是像升職,加薪,買房,成功跳槽,生了孩子……這些生命裡的亮點和高峰時刻?
    正常情況下都是如此,很少有人第一反應會想起那些失敗、沮喪、焦慮的畫面,因為那樣會讓我們失去對生活的熱情和憧憬。
    後續很多研究都支持了這一點。比如:
    • 人們往往會高估自己所擁有事物的價值,更加頻繁地傳遞好消息而非壞消息。(Dember & Penwell, 1980)

    • 對 10 種不同語言中的詞彙進行分析,發現,在所有語言中,表達正面感受的詞彙遠遠高于負面感受。(Dodds et al., 2015)

    • ……


    非常有趣的是,随着年齡增長,這種效應會變得更加顯著。(Reed & Carstensen, 2012)
    所以,如果大家平時聽過自己的長輩回憶往事,會發現,哪怕他們經曆的往事很艱苦,但在他們講來,也是充滿感慨、溫情的。因為大腦會下意識地對過往的經曆加上一層濾鏡,把它們往正面的方向去解釋。
    因此,為什麼說時間能夠撫平一切傷痕?這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随着時間推移,一個事件的情緒反應會慢慢變淡,我們會淡忘掉它的具體細節。而由于積極偏差的存在,我們又會傾向于把它往正面的方向去解釋,從而讓自己從往事裡面「走出來」。
    這種現象,在國外有一個俗語,叫做「玫瑰色的眼鏡」,指的就是把過往經曆朝着正面的方向解釋的傾向。
    同樣,積極偏差也有一個很可愛的别稱,叫做「波麗安娜效應」(Pollyanna Principle)。它是以一部兒童小說《少女安娜》中主角的名字命名的。這是一個開朗樂觀的女孩,總是看到光明的一面。
    那麼,為什麼人會有積極偏差?
    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因是: 人需要不斷肯定自己存在的價值,這樣我們才能從中獲得繼續存在下去的力量。
    我們知道,記憶可以大體分成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而長時記憶又可以進一步細分,分成語義記憶和情境記憶(又叫做 自傳體記憶 )。
    語義記憶,指的是對句子、概念等信息的記憶;而自傳體記憶呢,指的是對「我做過什麼事情」的記憶 —— 它是以情境的形式儲存和「回放」的。
    我們的自我認知,很大程度上就來自于自傳體記憶。
    也就是說:我覺得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我擅長什麼、不擅長什麼,我相信什麼、不相信什麼……以上這些,心理學上叫做一個人的「 自我圖式 」。而自我圖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一個人的自傳體記憶。
    所以,更加正面的自傳體記憶,就可以形成一個更加正面的自我圖式,從而,讓你能夠切身地感受到「我是有價值的」「我是優秀的」「我是值得存在的」。
    心理學把這種更加正面的自我圖式,叫做「高自尊狀态」。它會帶來很多正面效果。比如:對生活充滿熱情,更加積極地面對困難,更加不容易被挑戰打垮……諸如此類。
    暫且總結一下: 積極偏差會帶來更正面的自傳體記憶,形成更正面的自我圖式,從而幫助我們提高自尊。
    從這個角度上講,它是我們生存的一個重要本能。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那麼,問題來了:積極偏差這麼重要、有用,為什麼我們還說它是一項「偏差」呢?為什麼我們要規避它呢?
    因為,積極偏差的實質,是對中性的事物進行正向解釋,它本質上是對客觀世界的一種粉飾和美化。
    所以,它所帶來的的自我圖式,往往是失真的,片面的。
    這就會導緻一種什麼結果呢?我們總是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特質,認為自己比實際情況更有能力,也認為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出色。
    這就叫做 「自我優越偏差」 。比如:
    • 大多數人都認為他們的受歡迎程度、友善程度、公正性、領導力和親和力優于平均水平。(Alicke & Govorum, 2005)

    • 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的駕駛技術比一般人好。(Svenson, 1981)

    • 個人總會傾向于認為,他在各方面的特質都要優于一般人。

      ……


    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前兩個例子明顯不合邏輯,第三個例子也很難發生。我們假設把人類的知識領域設為100%,一個人能夠在1-2%的領域做到精通,在10%的領域裡做到優于一般人,就已經非常非常不容易了。其餘90%的領域,也就是正常人水平而已,甚至不如普通人。
    比如:可能有些朋友覺得我好像什麼都懂,那是因為我隻寫我懂的東西,從來不寫我不懂的東西。所以你隻能看見我比較擅長的10%,看不見我不擅長的90%。
    可能有朋友會問:一個人的智力水平如果更高,難道不是很容易在各方面都超越常人嗎?
    當然不是。智力隻是一個生理特征,它隻能決定你掌握一項技能的速度。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智力再高,速度再快,你也不可能窮盡人類知識和技能的各個領域。像人類曆史上的通才如達芬奇、羅素、司馬賀,也隻不過這麼寥寥幾位而已。
    再者,哪怕是智力,目前也存在着許多争議和不同模型。以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例,他把智力分成了8個維度,包括語文、數理、空間、動覺、音樂、人際、内省和自然。在某幾個維度出類拔萃就已經極其稀有了,理論上,不存在8個維度都非常出色的人。
    所以,如果你無法清醒地認識自己,無法擺脫「自我優越偏差」,那就很容易落入「自以為是」的陷阱。
    這一點,許多大科學家、學者也無法免俗。很多在某方面登峰造極的科學家,當評論他們專業範圍之外的事物時,他們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十分幼稚,甚至還不如一名專業學生,而他們自己恍然未覺 —— 原因也是一樣的。
    這種「自以為是」如果發展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轉變成什麼呢? 異質的高自尊。
    一個人如果覺得「我很厲害」「我不能犯錯」「我應該是完美的」,但是他在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并不能100%确保這一點,就會造成認知失調。
    那麼如何解決這種認知失調呢?他就會傾向于從外界去篩選和獲取「合适的信息」,來進一步支撐「我很厲害」的這個信念。
    這就會造成什麼結果呢?虛榮心,好勝心,以及對優越感的追求。
    需要别人肯定、贊揚自己;需要把自己最光鮮的一面展示給别人看;需要從氣勢上壓過别人;需要從心理上覺得自己「比别人優越」……
    這些現象,背後的成因都是相似的:為了支撐「我很厲害」這個不恰當的信念。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好了,上面是積極偏差,那麼什麼是消極偏差呢?
    簡單來說,消極偏差是指:我們在處理跟自己相關的信息時,更加容易注意到那些負面的、消極的内容,并高估它們的重要性和嚴重性。
    等等。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這個描述跟前面的「積極偏差」不是一模一樣的嗎?為什麼我們既會有積極偏差,又會有消極偏差?
    原因很簡單:
    消極偏差其實是依附于積極偏差而存在的。正是因為我們有積極偏差,當面對無法逃避的負面信息時,我們才産生出了消極偏差。
    也就是說:我們會默認覺得,我們很完美,我們很厲害,一切事情都應當按照我們的意願和期望去進行……這是積極偏差。
    那麼,在這個前提下,當事情沒有按照我們的期望進行時,當我們發現一些事實、讓我們自己感覺「啊,我好像也沒有那麼完美……」時 —— 大腦就會觸發警報。
    它會發現,事情好像跟我建立的心智模型不太吻合?
    因此,它會對這些負面的信息,賦予更高的權重,更加深入地去思考、咀嚼、反刍,翻來覆去地想,以求從中找出「另一種解釋」。
    簡而言之: 積極偏差是針對整體框架的,而消極偏差是針對具體事件的。
    所以才會出現我在 中提到的「自我沉浸」現象。為什麼人總是容易沉浸在不愉快的經曆中,反反複複地去回想?就是因為,大腦無法接受「我居然會碰到這樣的事情」這個事實,企圖為它找出「它好像也不是那麼糟」的解釋。
    這本質上是大腦對損失的厭惡,也是一種認知失調的自我調節方式。
    消極偏差是一種非理性的偏差,在原始時代,它可以幫我們更加留意威脅,從而避開危險。但在今天的社會裡,它所帶來的基本都是負面結果。
    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 哪怕很多人贊揚你,隻要有一個人說了一些難聽的話,你總是很容易把它記住。

    • 你可能在一天裡面工作很順利,但臨近下班時,同事說了一句讓你不快的話,于是你的情緒立刻受到影響。當家人問你「今天過得怎麼樣」時,你可能會覺得「并不好」。

    • 面對一項任務時,即使你成功的經曆比失敗的經曆多,你還是更容易第一時間想起失敗的經曆,從而導緻自己裹足不前、猶豫不決……

    ……
    實際上,對抑郁症患者的調查顯示:抑郁症患者的消極偏差往往會非常強大。他們總是更容易關注到更加細微的負面事件,引發不愉快的聯想,并沉浸在其中,難以轉移注意力,也難以擺脫這種聯想。
    另一方面,決策心理學也發現:當我們作出決策時,我們往往更容易被負面的經曆所影響,從而導緻我們對事物的理解發生偏差,作出更加保守的判斷。
    生活中,如果我們被消極偏差主導,我們很可能就會變得束手束腳,難以做出任何超越常規的嘗試,也更容易感到壓力、焦慮、煩惱……
    正如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說的: 真正影響我們的,永遠不是危險本身,而是我們對危險的恐懼。
    恐懼就像影子,你停下來,你盯着它,它就會越發龐大;隻有往前走,它才會變小,乃至于消失。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講了這麼多後,你一定能夠理解:為什麼我會說,「普通卻自信」,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
    一方面,接受「我可能是普通的」這個事實,就意味着你克服了積極偏差。
    積極心理學一直在講的 「自我接納」和「自我和解」 ,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這一點。 亦即做到:
    1)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完美。我可能在某些方面出類拔萃,但放到整個人類社會裡面,我也隻是個普通人。人類社會是參差多态的,沒有誰一定高人一等。
    2)接納自己的不足: 正是因為我并不完美,因此我身上的缺點和毛病,其實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它們跟我的優點結合起來,才構成了現在的我。我要做的不是抛棄它們,而是跟它們一起慢慢變好。
    在這兩者的基礎上,再去找到一個你想成為的人,确定一個你想達到的方向,在這條路徑上不斷前行。那麼,那些不應留下的缺點,自然會慢慢被你糾正。其他的,其實也無所謂。
    所以,我才在 中講:如何改掉壞毛病?其實最核心的思路,并不是把它們改掉,而是樹立一個正确的自我認知:把你對自我的标準和預期降低,接納你身上的種種特質作為你的一部分,找到一個有價值的方向去不斷努力。
    當你把缺點建構成「缺點」時,你實際上就陷入了一種「過高的自我标準」跟「偏低的自我現實」的沖突裡面。你的一切焦慮,痛苦,其實來源自哪裡呢?就是來源于這種沖突。
    把它們放下,往前走,才能走得更堅實。
    另一方面,在往前走的過程中,你需要的是什麼呢?就是自信。
    真正的自信來源于什麼?并不是來源于「我很厲害,所以我一定能成功」這個思維,不是的,這樣隻會導緻異質的高自尊。要麼,你會低估困難和挑戰;要麼,你會落入追求虛榮和優越感的陷阱裡。
    真正的自信應該是源于成長思維:我是一個不斷在成長的個體,我所面對的挑戰可能很困難,但沒關系,一切無法消滅我的事物,終歸都會成為我的養分。失敗了,我會收獲經驗;成功了,我會收獲成長。
    這才是對抗消極偏差的正确心态:正視它,削減它,接納它,然後,消化它。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最後,簡單提一下,如何才能培養這種更健康的心态,避免自己陷入過度的積極偏差和消極偏差呢?
    1. 覺察,然後更清醒地看待自己
    實際上,覺察到自己可能存在這兩種認知偏差,就是克服它們的第一步。
    當你能夠想到「我并不需要做到那麼完美」,以及「這個威脅并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嚴重」時,你就已經在調用理性進行分析,從而開始擺脫它們對你的影響了。
    這也是我這篇文章,希望幫大家做到的第一步。
    2. 降低對自己不必要的預期
    我在 中講到:許多問題的根源都在于什麼呢?在于過高的預期+預防焦點。
    預期過高,你就會更加容易注意到自己的種種不足;采取預防焦點,就會把你的思考和行為變成主動加工,增加認知負荷,從而讓你變得更加不敢去行動……
    但這些其實都是沒有必要的。并沒有一個外在的存在,在24小時盯着你,衡量着你,評價着你,要求你每時每刻、每一個言行都盡善盡美,毫無破綻。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允許自己犯錯,甚至允許自己「犯蠢」,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事情并沒有想象的那麼壞。
    3. 用事實和數據思考,而非感受
    前面講過,當我們分析事物、作出判斷時,我們要麼會受到整體上積極偏差的影響,要麼會受到具體實例上消極偏差的影響,從而很難作出不偏不倚的思考。
    那麼,有什麼是不偏不倚,能夠盡可能還原世界真實的呢?事實和數據。
    因此,養成一個習慣,平時多積累事實、搜集數據,包括自己在複盤的時候,也多從事實和數據入手(比如:「我做了什麼,這個行為帶來了什麼樣的結果」,這種分析方式就比「這個行為好不好」要好很多)。
    慢慢培養起這種思維習慣,就能最大化地克服這兩種偏差的影響。
    4. 想清楚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對自己的認知偏差來源于什麼呢?來源于缺乏一個參考系。
    所以,我們才容易陷入兩個極端:要麼過度地自以為是;要麼給自己設立一個過高的、不現實的标準,要求自己看齊。
    因此,我一直強調:想清楚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在未來5年、10年後想過着什麼樣的生活,想在什麼行業做到什麼程度,是一個需要不斷去思考的問題。
    不一定要有一個明确的答案,但通過這個過程,可以不斷地幫你理清目标,幫你分清楚你跟目标之間的實際距離,也能夠幫你克服恐懼,提升勇氣。
    做一個普通而自信的人
    —— 閑聊時刻 ——
    1)這篇文章其實在一兩個月前就構思了。不過留到現在才寫,主要是因為我不想「蹭熱點」。 另外,這篇文章也不涉及任何對這個網絡熱詞(現在可能已經不熱了)及其語境的評論。這個大家可以有自己的态度和觀點。

    2)人最困難的,其實無非就是:清醒地認識自己和外界,并在這個基礎上,鼓足勇氣往前走。 希望你、我,每一位朋友,都能夠做到這一點。

    3)假期立的計劃和目标都完成了嗎?歡迎留下你的感想。: )


    也可以讀讀這些文章: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