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野戰之王,古代騎兵自誕生以來就是戰場上死神一樣的存在,正是靠着靈活快捷的輕騎兵,蒙古大元帝國才得以創立。
曆代以來的君王對騎兵都格外重視,但由于騎兵的特殊性,騎兵也是衆多作戰部隊中最燒錢的部隊。
騎兵的配套作戰裝備中最燒錢的非戰馬莫屬。
在古代,飼養出一批高素質戰馬的成本是很高的,咱們今天來算一算古代的騎兵有多燒錢。
在冷兵器時代,并非所有的馬都能用作軍馬,且古時能培育出合格戰馬的地區并不是很多,公認的質量最佳的馬皆産自高寒地區。
和普通的馬不同,戰馬可不隻吃草,要想戰馬孔武有力,更加強壯,還要喂他各種豆類麥類等糧食作物,還有一些精飼料。
就僅僅在漢朝,據古人的推算,養一匹戰馬所花費的資源足足可以養活3戶人家,相當于一個普通士兵的6-10倍。
據史料記載,每次漢武帝派騎兵遠征的時候,派出戰馬的同時還會派出3倍多的牛。這些牛當然不是用來作戰的,它們的作用主要是運輸戰馬所需的糧草食物。
除了戰馬,培養出一名合格的騎兵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通常來講,一名騎兵通常需要配備2匹以上的戰馬,需要進行數年的馬術訓練,再加上騎兵們可都是部隊裡的香饽饽,吃最好的,軍饷也是最多的,再加上武器裝備、休閑娛樂等等開銷。
咱們可以來算一下,對于一匹戰馬來講,配套裝備包括馬套、馬蹄鐵、馬鞍等,這些就大概需要5-10兩銀子,再加上戰馬的吃喝拉撒,一個月算下來就差不多半兩銀子。
這樣算下來,對一個普通騎兵幾年的培養就要花二三十兩銀子,這還沒有包括後期的保養費用。
這還隻是一個騎兵,要知道在過去的作戰中,要想形成一定的戰鬥力,至少要形成一定規模的騎兵隊伍,比如要沖散幾萬人的隊伍,最少也需要3000-4000人的騎兵隊伍。
這樣一個隊伍的花銷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