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你知道“三八”是婦女節,那你知道古代婦女節有五個嗎?

現在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會在三月八号這一天慶祝婦女節,卻有很少的人關注,婦女節不是起源于中國,而是歐洲和美洲的女權運動共同促進了“三八”國際婦女節的誕生。

現代女性過着婦女節的時候,就會想,在中國古代,女子地位這麼低下,是不是她們就沒有婦女節呢?其實不是的,在古代的婦女節即“女兒節”,是存在的,還不止一個,總共有五個,像我們所知道的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還有我們不太熟悉的三月三也叫“上巳節”,和六月六又稱“回娘家節”。

三月初三,古代女子會把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為這樣就不會犯頭痛病,在這一天女子也會出去遊玩。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有寫到:“呼是日為女兒節。”

古代把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稱“女兒節”。這一天,年輕的女子都會在自己的頭上插上一朵鮮豔的石榴花,還有些人會用花紅绫線結成櫻桃、角黍、葫蘆等形狀,佩戴在女孩子身上。明沈榜《宛署雜記》雲:“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飾小閨女,盡态極妍,出嫁女亦各歸甯,因呼為女兒節”。明代在《帝京午目歌》中也描述有“都人重五女兒節,酒薄角黍榴花辰”。

農曆六月六,也可以算是古代的“女兒節”。民俗有言,六月六,請姑姑,也稱“姑姑節”是指在這一天,出嫁的女兒會被接到娘家歇夏。故事來源于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嶽父狐偃狂妄自大,在女婿和女兒的幫助下,看清民間疾苦,後悔和痛恨自己做下的錯事,為了表示感謝,後來的每一年六月初六,将女兒和女婿接回家中團圓。

農曆七月七,大家都知道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日子,但在古代,這一天也被稱為“乞巧節”或“女兒節”。古代女子會擺香案,比瓜果和穿針引線向織女乞巧,展現出各自的心靈手巧,以示她們能成為婆婆們需要的優秀媳婦。

農曆九月九,重陽節,大家會有登高的習俗,但這一天古代的父母也會将女兒接回家一起吃花糕,明代在《帝京景物略》中就提到:“(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甯,食花糕……亦稱女兒節”。

古代的“女兒節”更側重在女兒與父母之間情誼的互動,以及未出嫁時,女兒家的嬌嫩美好,對未來充滿想象;現在的婦女節則是反映出女性的獨立意識,顯示女性地位的提高。兩者雖然意義側重不同,但都是獨具特色的,都是反映出社會對女性的尊重,女性都要好好享受自己的節日,感恩前人為我們的付出和學習前輩的精神。

在此祝願所有的女生在婦女節都能快樂幸福,祝願你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新女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