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文化傳承是我們中華文明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中國被稱為禮儀之邦。從古至今傳承下來不少規矩,是人們對生活的一些總結,往往蘊含着為人之道,處世之方。
尤其是春節過年,需要展現的祥和,那就更加需要規矩,它是生活的智慧,文明的精華。
《孟子》有言:“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現今很多年輕人将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當成是陳規陋習,事實上無論時代如何日新月異,規矩才是真正體現個人教養、智慧和自律的東西。
過年有5個老規矩,中國人必須講究,其實這些老規矩就在待客、吃飯、說話拜年和送禮這五方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過年的老規矩。希望我們都能懂規矩守規矩,做到有禮有節,尊重他人,莊重自己,喜迎水兔,快樂圓滿,過好個年。
一、待客之道
1、出迎三步 身送七步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過年時候能夠抽空而來,必定是關系很好的親朋,客人來的時候,我們要謹記要起身向前迎三步,待客人要離去的時候,我們要主動送七步,以表對客人的敬重。
2茶七分飯八分酒要滿
吃酒喝茶更是需要注意規矩,要不然就容易産生誤解,我們要記得茶倒七分滿,飯添八分滿,斟酒則要酒滿杯盈,是傳統待客之道的禮數。
因為茶一般是熱水泡開,如果你給客人倒滿容易燙傷,所古人一句話叫作“茶滿欺人,酒滿敬人”。
3、新客到來 要換新茶
喝茶期間,如果新的客人拜訪,要換上新茶表達歡迎,否則會被認為是怠慢客人,這一點在平時也是要做到的。
4、先老後少
當客人登門時,我們要講究先年長者後年幼者,先長輩再晚輩。
5、客食未畢 主不起身
在家裡設宴,如果客人還沒吃完,作為主方式能夠自個吃飽飯就丢下客人不管了,應該做的是等客人食畢才停止進食。當然現在人們在這方面已經很少在乎了,畢竟現在的社會關系融洽,客人并不在乎。
二、吃飯
1、共飯不飽 共食有禮
出去和别人一起吃飯,不要隻顧自己吃飽,要遵守餐桌禮儀。
2、食勿乍舌
吃飯的過程中,很多人喜歡吧唧,其實這樣的聲音很不雅,而且影響到他人進食的心情,我們應該細嚼慢咽,斯文而食才是最好的吃相。
3、雞不獻頭魚不獻脊
魚頭一般來說都是對着長輩标示尊敬,同時不能夠将沒有肉的雞頭和都是刺的魚脊對着客人,這才體現出主人對客人的熱情。
4、有酒食 先生馔
宴席中,晚輩要尊重誠敬,讓年長的人先動筷子,在這一點上我們大部分家庭做不到,認為好吃的先給小孩子,其實在一定的程度上就給孩子養成自私,以自己為中心的觀念。
5、食不言,言必周
大家一起吃飯的過程中,盡量避免說話,當你說話時,也須周到齊全,有所分寸。
三、說話
1、吃魚不說“翻
翻魚,即翻餘,意思是反到富裕的反面,而且一些地方翻魚和翻船同音,說不能夠這樣去說,可以換一個同義詞。
2、不說“還要飯嗎?
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這在古時候很忌諱,因為這和叫花子聯系,新年你要是這樣說,任誰聽了也不開心。我們應該說“需要添飯嗎?”
3、餃子開不說“破
下餃子後,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要說餃子“掙”了,圖個好彩頭。
4、不唉聲歎氣
古人雲:一歎窮三年,他們認為人的體内是有精氣神的,特别是人在精神低落時候歎氣,會将自己的真氣歎走,會趕走自己的财氣和運氣。
5、不說不吉利的話
不吉利的字眼,都不要說出來,以免觸黴頭。新年大家都是圖吉利,要挑吉利的話說。
四、拜年
1、入門前 先叩門
去别人家拜年時,不能直接推門而入,需要先敲門,但是敲門是需要注意的,不能一直敲,應當敲門三聲,等主人家開門再入内
2、飯時、眠時不訪客
其實很好理解,我們換個位置就明白,當你睡覺時候或者吃飯時候有人過來找你,你的心情如何個人細品。因此盡量不在對方吃飯和睡覺的時段前去。
3、見長者必下車
乘車時遇到長輩,都要主動下車問好拜年,這是最基本的禮數和尊重。當然現在交通也是需要規則,可不是開到馬路上你也得下車,那就是迂腐了。
五、送禮
1、禮物要拿雙
手裡拿着的禮物,必須是雙數,不能是單數,寓意着好事成雙,雙喜臨門。
2、禮尚往來
人情往來,要講究禮尚往來,有來有往,不能隻想占人便宜,久了自然就傷了情分。
3、贈人不說來取,給人不問所欲
贈人禮物,要顯得有誠意,要自己送過去,送禮時也不能問對方想要什麼禮物。
4、長者賜不敢辭
長輩送給你的東西,應恭順接受,并表示感激,不可以推辭不要。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