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以禮樂為制度,易經八卦、丹書朱文、上古漢語為源泉。文字是華夏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伴随人類走過了漫漫長路,見證了決泱大國,禮儀之邦的誕生。從最開始的結繩記事,陶文,刻符,甲骨文,鐘鼎文,發展到後期的小篆,隸書,行書,楷書,草書,文字經曆了從圖畫到符号化的轉變曆程,甚至形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直到我們如今熟練使用的簡體字。随着文字的成熟,人類的思想智慧有了傳播的載體,文明趨于多樣化,逐漸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人類社會。
讀書的時候,經常在人物生平裡看到:某某,生于某年某月,卒于某年某月,享年多少歲;有時候新聞報道中也會出現:某某,因何去世于某地,終年多少歲。都是形容去世,為什麼會有享年和終年不同的說法,這兩者有什麼區别?又涉及到什麼樣的文明禮儀呢?
其實,人去世時關于年紀的說法并不止這兩種,大概有以下這些:二十至二十九歲為存年;三十至三十九歲為得年;四十至四十九歲為酉年;五十至五十九歲為終年;六十至六十九歲為享年;七十至七十九歲為壽年;八十至九十九歲為高年; 一百歲是高年期頤; 死于非命(非正常年紀死亡)為殁年;年紀很小則稱早殇或早夭。
首先來說說終年,這是一個多義詞,不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含義。一般指全年,一年到頭,比如:終日一蔬食,終年一布裘。---白居易《适.意二首》意思是:全天都是一種食物,全年都是一件衣服。不難看出,這裡的終日和終年都用來形容時間,譯為一整日和一整年。此外,終年還可以指人去世時的年紀,比如終年五十五歲。客觀陳述人活到五十五歲去世的事實,不帶什麼感情色彩,不褒不貶,是中性詞。
古時候多用于五十至五十九歲的逝者,現在無年限之說,對使用對象也沒有身份地位的限制。其次,我們再來說說享年,該詞在情感色彩上為褒義,作為敬辭使用,表示逝者享受過的年歲,古時候多指六十歲以上有德行的或身份崇高的老人。
比如《紅樓夢》中賈母去世時,也有寫:王夫人寶钗上去輕輕扶着,邢夫人、鳳姐等便忙穿衣,地下婆子們已将床安設停當,鋪了被褥,聽見賈母喉間略一響動,臉變笑容,竟是去了,享年八十三歲。另,古代人若有地位,也會弱化年紀限制,不滿五十也可以用享年二字,例如,湯之旭《皇清太學生武修袁公(袁可立曾孫)墓志銘》:而享年不滿半百(46歲) ,是可哀也。
現在,随着思想的開放,享年,終年二詞已經逐漸通用,根據喪儀舉辦者與逝者的感情色彩進行選用。當知名的科學家,文學家或對人類發展有突出貢獻者逝去時,依舊用享年二字以示敬意,但享年二字也不再是年長者、有名望地位者的專用,普通人、年輕人逝去也可以使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