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這部傳記片描寫17世紀巴洛克風格作曲家兼大提琴家科隆伯帶徒弟的故事。科隆伯是一個神秘、執着、才華橫溢的人,而徒弟瑪拉雖然貴為凡爾賽宮廷音樂家,成就卻較為平庸。本片榮獲1992年法國凱撒獎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電影原聲、最佳音效、最佳導演、最佳女配角(Anne )和最佳影片等七項大獎。

17世紀的意大利,音樂大師桑德·哥倫布沉浸在喪妻之痛中無法自拔,他帶着兩個女兒遠離喧嚣,過着隐居的生活,每當他演奏手中的維奧爾琴時,妻子的倩影便會出現在他的面前。

英俊潇灑、才華橫溢的年輕人馬萊斯(Gérard 飾)拜入哥倫布的門下,向其學習音樂。心高氣傲的他無心師傅的教誨,一心憑着技藝跻身凡爾賽著名琴師行列。師徒倆由此決裂,而哥倫布的大女兒瑪德琳(Anne 飾)則緊随愛人馬萊斯的身後。

紙醉金迷,物欲橫流,被奢華表象所迷惑的馬勒斯漸漸喪失原有的真性情,他與瑪德琳的愛情破碎,那曾經為愛人創作的《夢中的女孩》也變成不堪的回憶……

-------------------------------------------------------------------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後來,一個金色頭發的俊美男子來到了桑德的家中,他叫馬萊斯,來向桑德學習大提琴和音樂。因為對自己的音樂天賦充滿信心,更讓馬萊不能忍受在父親的鞋店中碌碌一生。未來必是要和他朗俊的面容一樣光明才對,而桑德告訴他的那些暴風中的低吟,畫筆中的韻律,那是從太陰沉的人生中滲出來的,他不需要這些。他需要的,是凡爾賽宮庭樂師的頭銜,是衆人的熾熱的仰望,是紙醉金迷的絢麗人生。

馬萊斯接受凡爾賽授銜的消息讓桑德震怒,他把馬萊斯的提琴摔碎,師徒的決裂并沒有讓馬萊斯停下追逐功名的腳步,他走的更快更順了,因為他得到了比科隆更适合他的老師,科隆的大女兒瑪德琳。他們的開始,必也是真的相愛,所以馬萊會做《夢中的女孩》,不過,當他的衣着越來越光鮮,當他的妝面越來越厚,他們的愛情,也注定蒼白如彼此容顔。隻不過, 女人因為心碎而憔悴,男人則是在飄渺的浮華中忘記了最初。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十年後,功成名就的馬萊斯,走到瑪德琳的床邊,曾經的翩翩少女,此刻瘦骨嶙峋,眼神中放射着絕望的期待和狠毒的詛咒。他為她最後一次彈奏了《夢中的女孩》,當窗外載着他的馬車駛遠,瑪德琳顫抖地走進房間,拿出分手後他托妹妹轉交給她的舞鞋,用粉紅色的鞋帶結束痛苦的人生。

瑪德琳的自殺,讓馬萊心有所動。于是,每一個夜晚,他都偷偷來到桑德的小木屋,躲在窗沿下聆聽老師的喃喃低語,一如若幹年前他和瑪德琳躲着偷聽桑德的彈奏一般。

《日出時讓悲傷終結》

最終有一天,桑德打開門,注視着馬萊。他問馬萊:“你懂了嗎?音樂是為了什麼。”十年前,馬萊不能回答這個問題,他趕他走,并因此失去了女兒。十年後,這個在夜雨中等待,眼噙淚水的男人,已經懂得了,如雷的掌聲隻是瞬息,暴雨中的低吟才是永恒。

桑德拿出樂譜,馬萊終于看到了他日思夜想的樂譜《悲哀的墳墓》,隻是此刻,他已不複狂喜,指尖輕觸暗啞的樂譜,沉默無言。一燈如豆的小屋中,師徒倆相對而坐,一曲終了,淚水千行。

我本來以為二胡,是所有樂器中最悲涼的,現在知道了,還有一種悲痛的樂聲,來自古大提琴。哪怕是那首訴說向往的《夢中的女孩》,也遊蕩着啞啞的怅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