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講第263條、97條和第96條,其中第263、96條要求熟背。串講第148條、第318條,不要求熟背,但要求充分理解。擴展閱讀第101、143、144、145條。
第263條,“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也。”共12字,記住它。
“少陽之為病”同第1條“太陽之為病”句式雷同,那麼,少陽病與太陽病是并列關系。“口苦,咽幹,目眩也”是少陽病定義。我們觀察,口、咽、目有個共同特點,那就是人體上部的孔竅,所顯“病”都是孔竅病,為什麼呢?自然界火熱之性都向上,表明人體内有郁熱通過孔竅外散,因而引起這些孔竅部位異常感覺。那麼,這個體内郁熱從哪裡來的呢?——第97條有很好的解釋。
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正邪分争,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髒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前面講過,太陽病是病邪與人體正氣鬥争在皮毛、肌肉、關節、呼吸道及肺髒等人體與自然界直接接觸的部位,出現了諸如頭痛、發熱、惡寒等一系列相關症狀。随病情的進化,“血弱氣盡",人體正氣不支。“腠理開”太陽病階段的防線被攻陷。“邪氣因入”,病邪進一步深入。“與正氣相搏”,人體正氣對于病邪的鬥争是一種本能,無時無刻都存在的,生命不息,鬥争不止。“結于脅下”,鬥争是全面的,但主要症狀大多數反映在“脅下”。那麼“脅下”具體是什麼部位呢?結合第148條的理解,應該在胸腹兩大腔之間隙。随着病邪的深入,在鬥争的過程中病邪已演化成“熱邪”,這就是體内郁熱的由來。由此可見,熱邪的顯現是人體正氣積極抗邪表現,所以凡“熱”必是陽證,從“太陽病”、“少陽病”及後期講到的“陽明病”病名也可以看到,都有“陽”字,即都為陽證,都有熱象。太陽傷寒的"或未發熱”是正在發熱的路上。“正邪分争,往來寒熱,休作有時”,正進則邪退于肌表就怕冷,正退則邪進一分就發熱,紛争之時就乍冷乍熱,不争之時就不“往來寒熱”。“嘿嘿不欲飲食”,正邪分争,人體味覺系統不知所措,茫然若失。“髒腑相連”,正邪分争的部位在于“脅下”,即人體胸腹兩大腔間隙處,上有心肺、再往下有肝脾、再往下胃腸腎子宮,所以“髒腑相連”。“其痛必下”,若波及到胃腸,胃腸是要有疼痛感的。“邪高痛下,故使嘔也”,邪在“脅下”居上,而痛在胃腸居下,即上邊有熱,下邊有水氣被激動的腹痛,所以要嘔。嘔,是熱激動裡飲往上撞。“小柴胡湯主之”,針對這一特定症情用小柴胡湯這一特定方劑主治。“服小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喝了小柴胡湯後,脅下症狀沒有了,但如果轉成口渴了,說明病邪又進了一步,到了胃,轉成了陽明病。“以法治之”,到了陽明病階段的口幹、口渴一般治療用白虎湯或白虎加人參湯,後期講陽明病會講到。這裡,因為是少陽病轉化來的口渴,有并病趨勢,所以,用小柴胡湯加生石膏就行。
提到“并病趨勢”的“并病”又是什麼意思呢?——仲景書中有“合病”、“并病”概念。合病是指病證一開始就有“太陽病”、“少陽病”、甚至更多“病”同時發病。并病是指病證在演變轉化過程中,一“病”未愈又并發另一“病”。比如,太陽病未愈,并發少陽病或太陽病未愈并發陽明病等等,可以有許多新的并病類型。上述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湯證就是少陽陽明并病。合病、并病在方證上沒有什麼明顯區别,但在辨别病情時是有區别的。
該條可作為《傷寒論》通篇病理之釋。疾病之演化,莫不體現“正邪分争”。疾病之病機,莫不察其“血弱氣盡”、即氣血津液狀态。《傷寒論》未講人體生理,針對“病”而處處細察氣血津液狀态,則生理已寓其中,而且,并非髒腑之論和現代生理學所可比拟。
前面講過,針對少陽病,有特定的小柴胡湯主治,下面就來學習有關小柴胡湯的笫96條。
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炙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12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分段:
第一段,“傷寒五六日……小柴胡湯主之”。
第二段,“小柴胡湯……”
第三段,“上七味……日三服”。
第一段,“傷寒五六日,中風”,無論太陽傷寒或是太陽中風,到了五六日的時候,一般情況下,病情會有變化。這個變化,傳入少陽病的可能性比較大。那麼如果傳入少陽病會有哪些表現呢?——“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當然,少不了前面熟背的“口苦,咽
幹,目眩”,以及下面這些或然證。或然證的意思是講這些證有可能出現也有可能不出現。
①“或胸中煩而不嘔”,患者平素或現在,胃裡沒有水飲,無飲熱相激所以不嘔,但郁熱存在,所以胸中煩。這種胸中煩,若在白天,會讓人情緒不安、易激動;若在夜間,還會讓人“不寐”。
②"或渴",這裡的渴應該是喜涼(冷)飲,為什麼呢?口幹、口渴分多種情況讨論,一種是口渴喜涼(冷)飲為内熱灼傷津液而人體發出救援信号的表現,為陽明病征象。一種是渴而喜溫(熱)飲則不是内熱,而是人體機能不振以緻津液轉化失常而發出救援信号的表現。還有一種是"渴而不欲飲"為瘀血證或内濕現象。此條主論“少陽病”,與熱相關,所以,當是渴而思冷飲。那麼,渴而思冷飲,是合(或)并病陽明病,即少陽陽明合(或)并病,可酌選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治療。
③“或腹中痛”,病邪波及胃腸,也是合(或)并病陽明,即少陽陽明合(或)并病,可酌選大柴胡湯治療。
③"或脅下痞硬",也分為多種情況讨論。一種是合(或)并病太陰病津虛證,可加重小柴胡湯中人參之量以治療。一種是轉為陰證,為厥陰病,隻痞硬滿而不痛可酌選半夏瀉心湯治療。還有一種是人體素有水液運化障礙造成水液停留,在病邪攻擊下,形成水熱互結于脅下,必痛,為陽明病,可選大陷胸湯“主之”(參閱第149條)。此處應為合(或)并病太陰津虛證,因該條主論少陽病。
④“或心下悸、小便不利”,為合(或)并太陰病水飲證,常伴“喜嘔”,可酌選小柴胡湯加茯苓、白術以利飲治療。
⑤“或不渴、身有微熱”,為少陽病,低熱,以小柴胡湯主治。
⑥“或咳者”波及肺髒,可酌選小柴胡湯加桔梗治療。
綜合一下本段大意,是對第263條的分析及補充。結合第101條“……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及第143、144、145條理解,小柴胡湯應用廣泛,加減化裁之可用于許多現代病種。
病邪在"少陽病"階段,因胸腹兩大腔之間隙“髒腑相連”,病情又比“太陽病”深入一層,不像太陽病僅涉及現代命名的感冒(含流感等)、呼吸系統疾病(含肺炎及傳染性病毒型肺炎、支氣管炎等)、關節病(關節炎等)、皮膚病而涉及現代命名的疾病病種更廣更多。
第二段,小柴胡湯藥味及藥性,要熟背。
柴胡辛涼,黃芩苦寒,半夏辛苦溫,人參甘溫,生姜辛溫,大棗甘平,炙甘草甘溫。
柴胡辛味中空升散,有紅、黑兩種,《神農本草經》講其“主治心腹腸胃間結氣、積聚”;時方家言“柴胡升散,耗劫肝陰”之說不足取;補中益氣湯用微量柴胡和升麻以升陽可借鑒。
黃芩苦寒清肺熱。
柴胡配黃芩,解熱去煩,推陳至新。
半夏辛苦溫,辛升苦降,溫中降逆,可上可下。其先夏至而生,故名“半夏”,能調節陰陽,大劑以治失眠,凡節令交接時病證顯著者多用之。半夏有旱半夏、水半夏兩種,炮制有清半夏、制半夏、法半夏、生半夏之别。半夏,言其有毒,是因不經炮制,嗆人咽喉,然制後,藥效打折。
半夏配生姜,名“小半夏湯”,能逐飲止嘔。
人參,現代大多數人認為其補氣,是受時方“氣虛”理論的指導。其實,人參能快速補充津液,“氣虛液脫”者最宜。“氣短”或“氣不接續”即以“氣虛”論治是誤區。“氣短”或“氣不接續感”其實是人體胸腹兩大腔的腔壓失衡造成。當腹腔(中焦)空虛時,胸腔相對充盈,故氣息下沉後而難上續,此時用人參培補中焦是正治;當胸腔有痰飲水濕等病理産物充斥時,無論腹腔是否空虛,應裁伐上焦之實為正治,若再培補中焦,腹壓升而胸壓實,邪無去路,犯“實實”之戒矣。因而,腹診很重要。
炙甘草、生姜、大棗勿庸贅述。大棗之“擘”是取其方便煎煮取汁之意。
從小柴胡湯的整體建制來看,柴、芩清上熱;人參配炙甘草在姜、棗的相肋下,預固太陰之虛(所以,徐靈胎之“小柴胡湯之妙在于人參”乃真言);半夏從中斡旋,明燮陰陽。既有前線作戰的,又有鞏固後方而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戰力的,更有從中轉運接應的。用藥的意義是幫助人體勝邪,所以,從小柴胡湯整體建制中也可窺出,大多數陽性疾病痊愈在少陽病末期陽明病初期。
再來談談“藥”。
中醫所講“藥”的内涵很廣,首要一條是,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應用才是中藥。“藥”可以是一句令人怒(或喜、悲、恐、驚、憂、思)的語言,也可以是勞作、運動、打、撫、按摩、針灸等外治法,更可以是藥物(含方劑之複合藥、單味藥)。因而,中醫藥學不但是自然科學中針對“病”而治療的醫學,還包含哲學和人文,是多維立體的。
再說劑量。
柴胡半斤,折今250克;黃芩、人、炙甘草、生姜各三兩,折今各45克;半夏半升,折今42克;大棗12枚(以優質紅棗為佳,蜜棗類不宜)。
敝人藥驗,以下劑量即妥:柴胡10~25g,黃芩8~15g,半夏8~15g,人參10~15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棗(擘)4枚。
第三段,“方後注”。
“上七味……再煎取三升”,整個水量變化,由一鬥二升(即2.4Kg)煮至六升(即1.2kg),去滓後再煎至三升(即600克),可見水量多且煎煮時間長,即“寬水久煎”。個人見解,寬水久煎,一為去半夏之毒(因古人多用生旱半夏),二為充分泌取人參之汁。今人煎煮,仍宜如常依制即可。
單次服用量一升(200g)/日/3次。其它禁忌未作明言,然敝人認為,既有姜、棗,仍應遵桂枝湯法為宜。
少陽病主證主治已講完,再串講第148條有關少陽病病位分析和318條少陽病因郁熱結氣緻人機整個氣血循環不暢、甚至發生厥逆現象的四逆散證。雖是串講,但内容也很重要,對通篇理解起關鍵作用。
第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複有裡也。脈沉,亦在裡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複得複有外證,悉入于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初讀之下,覺得語無倫次,令人費解。其實,其一,仲景時代,文字都寫在竹簡上,惜墨如金是必然;其二,這是仲景辨證思路的原始描述,因他的思路高端,常人自是短時間難以消化理解。且聽剖析,不難。
“傷寒五六日”,跟第96講的意思一樣,無論太陽中風或太陽傷寒,到了五六天的時侯,病情大概率會有變化。“頭汗出,微惡寒”,仍有太陽病表現。“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為少陽病表現。“大便硬”,陽明病(後期會有專論)迹象。“脈細者”,津液不足。“脈沉,亦在裡也”——上述這些情況,讓人難以判斷病情。為什麼?既有太陽病在體表的征象,又有“大便硬”這類在胃腸之裡的征象,還有少陽病征象,到底是什麼病情呢?用排除法——
①"頭汗出",是有熱上沖;根據“陰不得有汗”——排除少陰病。
②“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與頭汗出之有外熱證不符),(當)悉入于裡”,什麼意思?如果是太陰病,不得有外熱現象,當全部表現為裡虛寒現象——排除太陰病。
③"頭汗出,微惡寒"是太陽病表現。
④“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是少陽病表現。
⑤"大便硬",因排除了純陰結(即太陰病),所以是陽結,是陽明病表現。根據程度判斷,是“微結”,為什麼是“陽微結”呢?一是“大便硬”者若不是"微結"必滿脹或者痛、甚者拒按;二是因為脈細,表示津液不足而非内熱嚴重。
綜合一下,因經曆了五六天的病程,病情複雜,首先排除了少陰病和太陰病,未排除厥陰病,而且太陽病、少陽病、陽明病同時表現明顯,所以是并病,而且是“三陽并病”。三陽合、并病治從少陽,因為從原則上講“少陽病禁汗禁下”(參閱第264、265條),故“可與小柴胡湯”。小柴胡湯中柴胡用量最多,因柴胡"除胸腹間結氣、積聚",所以,可“得屎而解”。脈細,也符合小柴胡湯中人參應用指征。
仲景所表達的意思就上述這些嗎?——遠遠不止。
進一步分析:
“必有表”,太陽病的表現是在人體體表,我們稱之為“表”,前面提到的“腠理開”之“腠理”即是表位的别稱。“表”是部位描述,即人體與自然界直接接觸的部位,由淺漸深,包括皮膚層、肌肉層、關節、呼吸道及肺髒。太陽病證也稱“表證”。表證的第一特點是對環境的敏感。針對不同的環境,人體本能地有觸感,當觸感臨近或超過人體适應能力時,就會發出諸如“惡風”、“惡寒”、“昏沉"類初級警報,即疾病的産生。若病情進展,會提升警報級别,有“發熱”、“體痛”等響應;再進展,再提升,諸如鼻塞、咳嗽、喘、嘔逆等。
“複有裡”,陽明病("大便硬"即“胃家實”,後期會講到)的表現是在人體極裡,我們稱之為“裡”。“裡”也是部位的描述。具體是在食道、胃腸道内,可輻射至整個胸腔内、腹腔内及顱腔内。陽明病證也稱“裡證”。裡證,大部分有他感症狀和體征的客觀存在,不但出現功能性障礙或病變,嚴重的還會發生器質性病變、乃至死亡。
那麼,少陽病的表現定位在哪裡呢?——“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在“表之内"與",裡之外"的區間,也即是人體胸腹兩大腔之間隙,“脅下”是其常見多發位置。"胸腹兩大腔之間隙"範圍也很泛,病症也很多。因而,此“半在裡半在外”病證,我們稱之為“半表半裡證”。
由此,引出六個重要概念:表、裡、半表半裡,表證、裡證、半表半裡證。
半表半裡概念的提出,是張仲景的一大突出貢獻,它将疾病非表即裡的二元化思維擴展至表、裡、半表半裡三元化思維。三元化思維包含了人體所有解剖。所以,可以"包赅百病"。
特别提醒,表、裡、半表半裡雖然是部位的描述,但相對于“髒腑經絡”而言,更模糊、空泛,與現代解剖之“病竈”更不可相提并論。
閑聊一兩句有關中醫診療特點的話題。
中醫有個診療特點,那就是“司外揣内”。“司外揣内”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醫者通過人體觸覺系統、視覺系統、聽覺系統、味覺系統的異常感覺和存在的體征來判斷内在髒腑的異常和病變。大多數情況下,自感症狀居多,如“口苦,咽幹,目眩”等,因有時非理性存在,甚至不排除患者有意或無意講假話,或者“無病呻吟”、“誨疾忌醫”,但作為醫者仍要重視自感症狀。為什麼?現代醫學憑借儀器或化驗指标診斷,中醫在傳統的基礎上也可以與時俱進,應用現代儀器輔助診斷,但要明确一點,現代儀器(或指标)再先進,都還未達到人體智能化的高精尖程度。我們不能因一言之"假"而抛棄全部,作為醫者,可以從相關聯的症狀和體征中掌控病情。有時,“假證”即是佐證或鐵證。
補述:
胡希恕積幾十年臨床“凡方必效”的經驗,針對該條解讀,數易其論(小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幹姜湯),最終定格在柴胡桂枝幹姜湯。柴胡桂枝幹姜湯寒熱并用,治上熱下寒之厥陰病。條文中“陰不得有汗”排除了少陰病、"假令純陰結,不得複有外證,(當)悉入于裡(即太陰病)"排除了太陰病,但并未排除厥陰病。由此,敝人揣測胡老判其為厥陰病柴胡桂枝幹姜湯證的理論依據是:一、脈細為津液虛,符合柴桂姜湯中天花粉、牡蛎的應用指征(也可以是不渴),而該兩味藥屬強壯性藥物,既能緩解口渴又能快速緩解“大便硬”症狀。二、脈沉緊之“沉”為陰證之脈,結合“細”,熱象又不顯著,更能證實。三、條文中“手足冷”有類“厥逆”之輕淺象,有幹姜的應用指征。四、條文中“此為半在裡半外也”圈定了病位,此之"大便硬"不得以少陽陽明合并病論治。五、無論是陰證下寒之用幹姜還是陽證下虛之用人參,“得屎而解”是關鍵;此之非從陽明病而解之“屎”拓寬了治療思路(第230條“……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即疾病之解無論從“汗”從“屎”從“吐”何種途徑,津液得複是治療标準。
下面講318條。
《傷寒論》原著曆經戰亂,殘缺不全,是西晉太醫令王叔和搜集整理而成,在缺乏原始資料的情況下,條文次序的編排難免不是仲景本意。
第318條編排在“少陰病脈證并治”篇,原文如下: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洩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
炙甘草、枳實、芍藥、柴胡。
上四味,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幹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枚;洩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内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第一段,“少陰病……四逆散主之”。
第二段,“四逆散……柴胡”。
第三段,“上四味……日三服"。
第四段,"咳者加五味子……分溫再服”。
先看前三段。
“少陰病”,胡希恕認為應該是“少陽病”。理由一、因為從條文中“洩利下重”之“下重”分析是熱利,而熱利不可能是陰證(少陰病)。理由二、胡老以擅用柴胡著稱,兼之平素喜捧個大茶壺,故得雅号“柴胡先生”和“大茶壺”,以他“凡方必效”的口碑和治學嚴謹的态度是不會妄說的。理由三、從或然證及方劑藥味組成分析所得結論(理氣活血)。
“四逆”,即手足末梢厥冷,是該方劑主證,所以方名“四逆散”,但胡希恕根據應用認為,“四逆”不常見。也許,因為其“四逆”,所以古人隻看表象将其歸入陰證之“少陰病”。
以下是或然證。
①“其人或咳”,表示影響到肺的宣降。
②"或悸",表示有水氣不得行散,上逆淩心。
③“或小便不利”,表示影響到膀胱的氣化不利。
④“或腹中痛”,表示波及到胃腸,寒熱相激或者是熱,而且極有可能是熱象。
⑤“或洩利下重”,表示傷及胃腸,而且“下重”表示是熱象。
那麼,造成這一主證、五或然證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從方劑組成裡分析可知。
藥味組成,柴胡,芍藥,枳實,炙甘草,共4味。
柴胡、芍藥、炙甘草前面都講過。
枳實苦涼,破氣消脹。
枳實配芍藥,構成“枳實芍藥散”方劑,行氣消脹緩解腹痛。
芍藥配炙甘草,構成“芍藥甘草湯”方劑,除痙攣緩解腹痛,又名“去杖湯”,能治肌肉筋脈痙攣所緻疼痛及不能行走。
柴胡升,枳實降,芍藥調,炙甘草和。升降什麼?升降氣機。調和什麼?調和津液血液。所以,總體功用是理氣活血。那麼,根據藥效回頭來解釋“四逆”。
之所以“四逆”,是因為人體動脈血在末梢供血不足而靜脈血回流受阻,即第337條“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後世以此四逆散化裁的方劑很多,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等等,大體方意均不出理氣、調暢氣機兼活血。
再看劑量。
“上四味,各十分”(即各40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即白開水沖服單次約1克,日/3次)。
散劑的制作:搗篩。搗是搗碎成藥末,篩是篩出粗的再搗。現代有中藥粉碎機,容易。
再看第四段。
“咳者加五味子……分溫再服”。胡希恕認為是王叔和後加的,對于“四逆散證”的具體應用沒什麼指導意義。不過,雖從方證學角度沒有什麼意義,但從藥物學、方劑學角度還是有學習的必要。
五味子酸溫,其名“五味”者是因五味俱全而酸味尤甚,按産地有南、北之分,主要功用斂養氣陰。現代藥理,有明顯的降轉氨酶作用。
幹姜辛熱,溫中回陽。
五味子配幹姜,治寒咳專用。
附子辛溫,回陽救逆。
有關附子、幹姜,後期還會詳解。
茯苓淡平,淡滲利尿。有赤、白兩種,“雲苓”産雲南,系松樹菌生品。其中心之木即“茯神”,有安神之功。茯苓多與白術配伍,見于“四君子湯”、“五苓散”、“豬苓湯”、“豬苓散”等許多方劑中,後期還會講到。
薤白辛溫,發散通陽,有一定強壯作用。可參閱《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氣病第3、4、5條。
回顧一下該篇。
1、應熟背的:
①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幹,目眩,(心煩喜嘔,胸脅苦滿,寒熱往來,嘿嘿不欲飲食)。
②小柴胡湯:柴胡辛涼、黃芩苦寒、半夏辛苦溫、人參甘溫、炙甘草甘溫、生姜辛溫、大棗甘平。四逆散中枳實苦涼。
2、應該理解的:第97、148、318條。
3、六個重要概念:表、裡、半表半裡,表證、裡證、半表半裡證。
——慶萌堂:淩少彪
上一篇
除濕中藥配方是什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