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當你感到焦慮的時候,不妨默念這三句話吧


文/小宋老師

我是一個在生活中很容易感到焦慮的人。 我覺得,這是生命給我的一份禮物。
為了治愈自己的焦慮情緒,我一直在堅持不斷地閱讀情緒管理方面的書,從而促使我對情緒管理方面的知識了解的更多、更深。 讀完書之後,我會努力學以緻用,用書上學到的方法去化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我還因此專門寫了一本情緒管理方面的書,把一些經過自己驗證的、比較管用的情緒管理方面的知識,分享給那些和我有着類似性格和經曆的人。 随着情緒管理這一領域知識了解得越來越深入,我逐漸發現:情緒管理的智慧,幾乎全部藏在下面這三句話裡: 第一,無條件地接納自我。 第二,無條件地接納他人。 第三,無條件地接納生活。 這三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理性情緒行為療法之父阿爾伯特.埃利斯(Albert Ellis)說的。他認為,理性情緒行為療法有三大基本哲學觀,就是上面的三句話。 [1]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這三句話當中究竟包含着多少情緒管理的智慧呢? 01.無條件地接納自我 很多人的焦慮,都是由于不能接納自我所造成的。 例如,我的一個學生小娜剛剛邁入職場,工作很努力,但是最近卻在工作上犯了一個小錯誤——在整理會議記錄的時候,她把一個部門領導的名字給打錯了一個字,然後提交到了公司的OA平台上。 發現這個錯誤之後,小娜感到非常焦慮,馬上跑去和領導道歉。領導回複說:“沒事,下次注意就行。” 但即使是這樣,小娜依然不能夠原諒自己。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她始終為這件事情耿耿于懷,并且不停地責怪自己——責怪自己為什麼沒能多檢查幾遍再上交材料。 根據我對小娜的了解,她絕非是那種經常會粗心的人。她之所以會犯錯誤,肯定和她在那段時間工作特别忙碌有關。其實,很多人都會忙中出錯,小娜完全可以放過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接下來的工作中。 然而,她是一個不能夠自我接納的人。她總是覺得,隻有當自己表現完美的時候,才是有價值的。否則,自己就不值得被愛。 因此,在所有的事情上,她都想做到盡善盡美,不允許自己犯錯誤。與之相伴随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焦慮。 對于小娜來說,她就要學會自我接納。她要不斷告訴自己: “即使沒那麼拼命努力、即使偶爾犯一點小的錯誤,我也同樣值得被愛。” 我跟小娜說,以上這句話,如果重複一百遍還沒有效果,那就重複一千遍。 02.無條件地接納他人 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學校要求學生每日堅持通過網上的一個系統報告自己的健康狀況。系統的操作并不麻煩,掃碼進入, 20秒鐘之内肯定能填好。 我帶了183名學生,要确保這些同學一定要在每天10點前完成健康情況上報。可有些同學,就是經常忘記上報。 大部分同學隻要提醒個一兩次,後面就不會忘記了。可有的同學,經常容易忘記。 有一個同學,在他忘記報告的時候,我給他發信息也不回,打電話也不接,你說着急不着急。最後沒有辦法,我隻能電話打到家裡,沒想到學生非常不耐煩地說,“好的,知道了,剛才我已經報了!” 我這邊還想多叮囑兩句,而對方電話已經挂斷。于是,我又編輯了一段長長的信息發了過去,希望學生能夠明白學校的良苦用心。對方依然沒有回複。 這個時候,我也會感到焦慮,心想這個學生為什麼會這麼讨厭老師。 後來,和另外一個老師聊天,我才知道,這個學生的家庭并不幸福,從小就沒得到很多父母的關愛,所以對所有的人都很冷漠。了解到這些信息之後,我一下子就不生學生的氣了。 在生活中,其實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所謂的“奇葩”,然後發出“這人怎麼能這樣”的感慨。其實,我們之所以會覺得某個人是奇葩,真正原因往往在于我們并不了解“他”。 那些脾氣火暴的人、那些态度冷漠的人、那些自私自利的人,除了少許的遺傳因素之外,很多人都是因為缺少關愛而造成了現在的性格。
一旦你去了解到他的成長經曆,你就不會覺得他為什麼如此“難以理解”了。 所謂接納他人,實際上就是要承認每個人都不一樣——我們來自不同的成長環境,所以行為處事方式自然大不相同。與此同時,我們要對所有人都抱有一顆同情之心和憐憫之心。 03.無條件地接納生活 最近有一個朋友和我在網上聊天。朋友說,他這幾天在家辦公,各種新的突發狀況不斷,一件事情剛剛解決好,下一件事情就來了。感覺比平時上班累多了。 有時候,他好不容易閑下來,心情可以稍微輕松一下了。但是他又會開始擔心和焦慮,是否有新的問題會出現。 每次遇到新的問題,他的一句口頭禅就是:“我的天,怎麼會有這麼多事情,還讓不讓人過了!?” 對于我的這位朋友來說,他之所以經常會為工作上的新問題感覺焦慮不已,是因為他一直有一個單純的觀念: “工作和生活必須應該是順順利利的,否則我就要生氣。 其實,這就是不接納生活的一種表現。人生苦難重重,隻要活着,每天就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 而我們能做的,其實就是無條件地去接納生活。具體來說,就是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用俗話說就是,沒事不惹事,來事也不怕事。 難,是生活和工作的常态。隻有擁抱各種難題,然後盡己所能地去化解各種難題,才能有助于一個人的潛力的發揮,才能找到人生的存在感。 一個人,隻有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接納生活,才不會被難題吓到,才不會産生那麼多的焦慮情緒,才會慢慢活出生命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阿爾伯特.埃利斯.理性情緒[M].李巍,張麗,.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