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經典賞析】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蔔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

蘇轼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來往,飄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譯文

彎彎的勾月懸挂在疏落的梧桐樹上;夜闌人靜,漏壺的水早已滴光了。有誰見到幽人獨自往來,仿佛天邊孤雁般飄渺的身影。

黑夜中的它突然受到驚吓,驟然飛起,并頻頻回頭,卻總是無人理解它内心的無限幽恨。它不斷于寒冷的樹枝間逡巡,然而不肯栖息于任何一棵樹上,最後隻能寂寞地降落在清冷的沙洲上。

賞析

  這是蘇轼的一首名詞《蔔算子》。現在通行的各個版本的詞選中都有一個小序:“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據史料記載,此詞為公元1083年(神宗元豐六年)初作于黃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蘇轼另有《遊定惠院記》一文。由上可知這首詞是蘇轼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被貶黃州後,雖然自己的生活都有問題,但蘇轼是樂觀曠達的,能率領全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渡過生活難關。但内心深處的幽獨與寂寞是他人無法理解的。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上阕寫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斷”即指深夜。在漏壺水盡,更深人靜的時候,蘇轼步出庭院,擡頭望月,又是一個多麼孤寂的夜晚呀!月兒似乎也知趣,從稀疏的桐樹間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間。這兩句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誰見幽人獨往來,缥缈孤鴻影。”周圍是那麼甯靜幽寂,在萬物入夢的此刻,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隻孤單飛過天穹的凄清的大雁呢?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産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像缥缈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征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物我同一,互為補充,使孤獨的形象更具體感人。

  下阕,更是把鴻與人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這是直寫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獨的時候,總會四顧,回頭的尋覓,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獨,“有恨無人省”,有誰能理解自己孤獨的心呢?世無知音,孤苦難耐,情何以堪?“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在寒枝間飛來飛去,揀盡寒枝不肯栖息,隻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過這樣寒冷的夜晚。這裡,詞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缥缈,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谪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這首詞的境界,确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叙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因為此詞的仙骨氣質,曆來對這首詞的主旨說法不一,有人認為是為王姓女子而作,有人認為是為溫都監女作,即這是一首愛情詞;但也有人認為是作者對現實不滿,抒發憤懑之情的,也就是說這是一首影射、刺時之作;還有人認為這首詞是寫作者的寂寞之情的。有一種說法最為有趣。據《宋六十名家詞·東坡詞》載,此詞還有一序,講的是一個美麗而凄涼的故事。摘錄如下:

  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聞坡至,甚喜。每夜聞坡諷詠,則徘徊窗下,坡覺而推窗,則其女逾牆而去。坡從而物色之曰:“當呼王郎,與之子為姻。未幾,而坡過海,女遂卒,葬于沙灘側。坡回惠,為賦此詞。

  前半段寫的虛幻迷離,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溫都監女,頗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頗有點遇仙的感覺。

  蘇轼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詩時,總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當推窗尋找時,她卻已經翻牆而去。此情此景豈非正是蘇轼詞上阕所寫:“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缥缈孤鴻影。”由此說來,句中的幽人該是指那位神秘美麗的女子,上阕則是記錄此事了。

  當時蘇轼六十幾歲,有人很憤慨他為什麼不納那個女子為妾,卻物色王郎之子與她為姻,最終使她郁郁而亡。

  這個女子好像是為蘇轼而存在,在蘇轼離開惠州後,女子就死去了,遺體埋葬在沙洲之畔。當蘇轼回到惠州,隻見黃土一堆,個中幽憤之情可想而知。于是,就賦了這篇著名的《蔔算子》。由此可見,此首詞的下阕是為了紀念那女子而寫:“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這篇序言,短短的數十個字,就婉娩道出了一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真是精彩絕倫,令人拍案叫絕。

  現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釋為準,他認為此詞上片寫鴻見人,下片寫人見鴻。此詞借物比興。人似飛鴻,飛鴻似人,非鴻非人,亦鴻亦人,人不掩鴻,鴻不掩人,人與鴻凝為一體,托鴻以見人。東坡又有詩雲:“人似秋鴻來有信,去如春夢了無痕。”(《正月二十二日與潘郭二生出郊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并韻》)比喻人生來去如鴻雁,代代往複,生生不已。但一個人的經曆又像春夢一樣,去而無蹤,難以追懷。可以作為對照。這首詞應該是有政治寄托的,周濟論詞主“有寄托”與“無寄托”之說,以為“非寄托不入”,而“專寄托則不出”。東坡此詞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為是詞”,乃“觸發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這正是蘇轼的才學,氣度,思想的體現。

古詩學堂改版了。改版後的欄目如下:

【經典賞析】這是我們的招牌菜,選詩必須經典,賞析必須精到。

【逢考必勝】這是中學生必讀版塊,每天做一些真題、模拟題,中高考關于詩詞的30-50分唾手可得。

【詩詞密碼】既是學生必須掌握、也是詩詞愛好者最為關注的文學常識和詩詞例話。

【名人轶事】本微信最好看的版塊,詩人傳奇、唐詩内幕盡錄于此。

【中華國粹】這裡是國粹大觀園,将國學、古建、國畫、戲曲、中醫等一網打盡。

【我為詩狂】當代名人與古詩詞、我輩凡人與古詩詞,兩者之間不得不說的情緣。

【名家講堂】歡迎各論壇、各詩群名師積極投稿、開課及發表講義、詩評,這是對你及你的論壇、詩群的活廣告。同時可直接鍊接你們的群或者論壇。

【中華詩群】詩群人物、詩群喜報、詩群活動、詩群擂台賽、詩群招生廣告等。歡迎各詩群投稿。

投稿請發郵箱:chuh@sznews.com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通過右上角的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們。若想關注本微信,點擊标題下面藍色字體的“古詩學堂”即可。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