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茱萸湯(《傷寒論》)
[組成]吳茱萸10g 生姜18g 人參10g 大棗12枚 [主治]肝胃虛寒,幹嘔吐涎沫,巅頂頭痛,脘腹痛,舌質淡,苔白滑,脈弦遲。 [證析] 巅頂痛,脘腹痛,嘔吐是本方主證;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是此證病機;舌淡、苔白、脈遲,是虛寒辨證依據。 足厥陰經脈與督脈會于巅頂,巅頂疼痛,病在厥陰肝經;脘腹疼痛,惡心嘔吐,病在陽明胃腑,故按髒腑經絡辨證,可以确定病在肝胃二經。 巅頂疼痛,幹嘔、吐涎,均系津液凝聚,濁陰上逆之象,若從氣血津液辨證,此證病在氣分。舌淡、苔白、脈遲均屬虛寒證象,故按八綱辨證,病性屬于虛寒。綜上可知,所治諸證都是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使然。 [病機]肝胃虛寒,濁陰上逆。 [治法]溫肝降逆法。 [方義] 治療此證,當補肝胃之虛以恢複功能,溫肝胃之寒以振奮陽氣,令陽氣振奮,功能恢複,則清氣得升,濁陰自降。方中吳茱萸苦辛大熱,既長于溫肝行氣,又是溫胃散寒和降逆止嘔要藥,對于厥陰頭痛,陽明嘔吐之屬于虛寒者,有止嘔止痛功效。生姜助茱萸溫胃降逆,人參、大棗補虛安中,四藥同用,能呈溫肝降逆功效。 《金匮翼》謂:“内生之寒,溫必兼補。”此方所治的肝胃虛寒是自身陽虛,與當歸四逆湯證之由外寒内犯者有所不同。故前方着眼于溫散,此方側重于溫補,意趣不同,學者留意。 [應用] 1.本方治療幹嘔吐涎,巅頂疼痛,脘腹疼痛,每獲良效,以兼見舌淡、苔白、脈遲為其辨證要點。 2.此方3次見于《傷寒論》。陽明篇用治“食谷欲嘔”,少陰篇用治“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厥陰篇則用于“幹嘔吐涎沫,頭痛者”。《金匮要略》用本方有兩條:一治“嘔而胸滿者”,一條與前厥陰篇同。 綜合上述五條,凡病在陽明、少陰、厥陰都可應用本方。所治四肢逆冷,以兼見嘔吐、煩躁為特征,屬于“陰盛郁陽”機理。 3.《聖濟總錄》人參湯(即本方),“治心痛”。古人所謂心痛,包括部分胃痛在内,今用本方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病有效,可見這裡所指心痛,是指胃脘疼痛。 4.《方函口訣》謂:“此方下降濁飲,故治吐涎沫,治頭痛,治食谷欲嘔,治煩躁吐逆,《肘 後》治吐酸嘈雜,後世治呃逆,凡危笃之證,審系濁飲上逆,處此方時,其效不可枚舉 …腹 痛,吐水谷者,此方加沉香,有效; 霍亂之後轉筋,加木瓜尤效。 ” 5.雉賢煥:“治小兒平時頻吐白沫者。” 綜上,凡屬肝胃虛寒,濁陰上逆,或筋膜攣急疾患,均可應用本方。說明本方确系溫肝方劑,統編教材純從中焦虛寒解釋,與臨證不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