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藥分類--21類草藥

中藥分為21大類:解表藥、清熱藥、瀉下藥、祛風濕藥、芳香化濕藥、溫裡藥、利水滲濕藥、消食藥、理氣藥、驅蟲藥、活血化瘀藥、止血藥、安神藥、化痰止痰平喘藥、平肝熄風藥、開竅藥、補虛藥、收澀藥、湧吐藥、攻毒殺蟲止癢藥、拔毒化腐生肌藥。

一、解表藥

1、發散風寒藥:

發散風寒藥是一種重要藥類,常用于外感風寒出現的惡寒,發熱,身痛、頸項不舒、無汗、鼻塞、脈浮緊或浮緩、舌苔薄白等表寒症狀者。

麻黃、桂枝、紫蘇(附藥:紫蘇梗)、生姜(附藥: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荊芥、防風、羌活、白芷、細辛、藁本、蒼耳子(附藥:蒼耳草)、辛夷、蔥白、鵝不食草、胡荽、柽柳

2、發散風熱藥:

辛涼 (以辛為主 :發散 ; 以涼為主: 清經中之火) 辛涼藥善入陽明經,(氣分)——肺,胃。

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蔓荊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藥:葛花)、淡豆豉(附藥:大豆黃卷)、浮萍、木賊

二、清熱藥:

藥性寒涼,少數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鹹。多入肺、胃、心、肝、大腸經。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濕、利濕、滋陰、發表等。

1、 清熱瀉火藥:

主要清瀉濕熱郁火,主治外感熱病氣分高熱症,以及肺熱、胃火、肝火、心火等髒腑火熱證等。

石膏、寒水石、知母、蘆根、天花粉、竹葉、淡竹葉、鴨跖草、栀子、夏枯草、決明子、夜明砂、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烏蛇膽、豬膽汁

2、 清熱燥濕藥:

主清熱燥濕,兼以清熱瀉火、主治無論外感或内傷治濕熱火毒諸症。

黃芩、黃連、黃柏、龍膽、秦皮、苦參、白鮮皮、苦豆子、三顆針、馬尾連、椿皮

3、 清熱解毒藥:

清熱解毒,主治外感或内生濕熱火毒諸證。

金銀花(附藥:忍冬藤)、連翹、穿心蓮、大青葉、闆藍根、青黛、貫衆、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樓、拳參、漏蘆、土茯苓、魚腥草、金荞麥、大血藤(紅藤)、敗醬草(附藥:墓頭回)、射幹、山豆根(附藥:北豆根)、馬勃、青果、錦燈籠、金果榄、木蝴蝶、白頭翁、馬齒苋、鴉膽子、地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邊蓮、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膽、千裡光、白蔹、四季青、綠豆(附藥:綠豆衣)、蚤休、馬鞭草、雪膽、三丫苦、木芙蓉葉、半枝蓮、鐵苋、橄榄、餘甘子、朱砂根、土牛膝、腫節風

4、 清熱涼血藥:

多入心肝經,功主清熱涼血,兼以滋潤、活血,主治外感熱病熱入營血之神昏谵語,以及火熱内生之火熱妄行諸證。

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紫草(附藥:紫草茸)、水牛角、溪黃草

5、 清虛熱藥:

清虛熱、除疳熱,兼涼血。主治熱病後期之陰傷發熱、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以及小兒疳熱。

青蒿、白薇、地骨皮、銀柴胡、胡黃連

三、瀉下藥:

凡能攻積、逐水,引起腹瀉,或潤腸通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 瀉下藥用于裡實的症候,其主要功用,大緻可分為三點:一為通利大便,以排除腸道内的宿食積滞或燥屎;一為清熱瀉火,使實熱壅滞通過瀉下而解除;一為逐水退腫,使水邪從大小便排出,以達到驅除停飲、消退水腫的目的。

1、攻下藥:

多屬味苦性寒,既能通便,又能瀉火,适用于大便燥結、宿食停積、 實熱壅滞等症。

大黃(後下)、芒硝(為硫酸鹽類礦物芒硝族芒硝,經加工精制而成的結晶體。主含含水硫酸鈉、番瀉葉、蘆荟

2、峻下逐水藥:

峻下逐水藥作用峻猛,能引起強烈腹瀉,而使大量水分從大小便排出,以達到消除腫脹的目的,故适用于水腫、胸腹積水、痰飲結聚、喘滿壅實等症,近代又用以治療晚期血吸蟲病的腹水症候,可改善症狀。

大戟、甘遂、京大戟(附藥:紅芽大戟)、芫花、商陸、牽牛子、巴豆千金子、烏柏根皮

3、潤下藥:

潤下藥,多為植物的種仁或果仁,富含油脂,具有潤滑作用,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一切血虛津枯所緻的便秘。

蜂蜜、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四、祛風濕藥:

此類藥物辛散祛風,苦燥除濕,性溫散寒,能祛除關節、經絡等處的風寒濕邪,達到舒筋、通絡、通痹止痛的目的。有的祛風濕藥還有清熱祛風,通絡止痛及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部分祛風濕藥兼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和中化濁,活血解毒,熄風定搐等作用。

1、祛風濕散寒藥:

獨活、威靈仙、川烏(附藥:草烏)、蕲蛇(附藥:金錢白花蛇)、烏梢蛇(附藥:蛇蛻)、木瓜、蠶沙、伸筋草、尋骨風、松節、海風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楓香脂、雪蓮花、雷公藤、徐長卿、獨一味、鬧羊花、兩面針、八角楓

2、祛風濕清熱藥: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絡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龍、絲瓜絡

3、祛風濕強筋骨藥:

多苦甘溫,入肝腎經,苦燥,甘溫補益,具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等作用,常用于風濕日久累及肝腎所導緻的腰膝酸軟無力,疼痛等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蓮花(附藥:天山雪蓮花)、鹿銜草、石楠葉、虎骨

  • 石楠葉,為薔薇科植物石楠的葉。氣微,味微苦、澀。具有治療祛風,通絡,益腎。用于風溫痹痛,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偏頭痛等藥效。

  • 五加皮,為五加科植物細柱五加的幹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淨,剝取根皮,曬幹。有祛風濕,補益肝腎,強筋壯骨,利水消腫的作用。用于風濕痹病,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 千年健為天南星科千年健屬的植物,藥用部位是千年健的幹燥根莖。春、秋二季采挖,洗淨,除去外皮,曬幹。千年健出自《本草綱目拾遺》,别名一包針、千顆針、千年見、絲棱線,氣香,味辛、微苦。性辛,溫。小毒。歸入肝;腎;胃經。具有祛風濕、舒筋活絡、止痛、消腫等功效。能治風濕痹痛、肢節酸育、筋骨痿軟、跌打損傷、胃痛、癰疽瘡腫等。

  • 雪蓮花,主要指菊科風毛菊屬多肉植物,又名新疆雪蓮、天山雪蓮、高山雪蓮。天山雪蓮屬珍貴的藥用花卉植物,含有揮發油、生物堿、黃酮類、酚類、糖類、鞣質等活性成分,具有除寒痰,壯陽補血,暖宮散瘀,治月經不調等功效。另外,天山雪蓮對治療腎虛腰痛,祛風濕,通經活血等症有明顯效果。雪蓮全草入藥,在7月-8月初開花時采集,藥效最好。

  • 鹿銜草,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圓葉鹿蹄草等的全草,又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破血丹。能補虛、益腎、祛風除濕、活血調經、補腎強骨、止咳、止血。主腎虛腰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 狗脊,中藥名,為蚌殼蕨科植物金毛狗脊的幹燥根莖。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幹燥;或去硬根、葉柄及金黃色絨毛,切厚片,幹燥,為“生狗脊片”;蒸後曬至六、七成千,切厚片,幹燥,為“熟狗脊片”。祛風濕,補肝腎,強腰膝。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

  • 與萆薢、菟絲子同用,可用于腰痛;與杜仲、牛膝、熟地、鹿角膠等同用,可用于肝腎虛損,腰膝酸軟,下肢無力等症;與益智仁、茯苓、杜仲等同用,可用于腎虛不固之尿頻、遺尿。

  • 桑寄生,别稱桃樹寄生,苦楝寄生等。嫩枝、葉密被褐色或紅褐色星狀毛,有時具散生疊生星狀毛,小枝黑色,無毛,具散生皮孔。補肝腎,強筋骨,除風濕,通經絡,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腳氣,風寒濕痹,胎漏血崩,産後乳汁不下。

五、芳香化濕藥:

本類藥物氣味芳香,性偏溫燥,多入膀胱、脾、小腸經。有利水滲濕、利尿通淋、利濕退黃等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内濕症,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調所緻的脘腹痞滿、口淡多涎、嘔吐泛酸、大便溏洩、食少體倦、口膩發甜、舌苔白膩等症。此外對于濕痰壅滞,以及濕溫、暑溫、霍亂、痧脹等症,亦可适當選用,以化除濕濁。

此類藥物芳香醒脾、溫燥化濕、辛散利氣,有宣化中焦濕濁,健運脾胃,疏通氣機,消脹除痞,化濕醒脾,開胃進食的作用。部分藥還有散寒解表、祛暑除濕、和胃止嘔、降氣平喘、理氣安胎、除痰截瘧等作用

藿香、佩蘭、蒼術、厚樸(附藥:厚樸花)、砂仁(附藥:砂仁殼)、白豆蔻(附藥:豆蔻殼)、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滲濕藥:

凡能滲利水濕、通利小便的藥物叫利水滲濕藥。是中藥中的利尿藥,但也不完全等于利尿藥。有形的水分在體内潴留,形成水腫,宜用利水滲濕藥消除水腫。部分藥物兼有健脾止瀉、行滞通乳、清熱逐痹等作用。濕有兩種含意:

一是有形的水分在體内潴留,形成水腫,尤以下肢水腫明顯者,宜用利水滲濕藥消除水腫。

二是痰飲,粘綢的液體為痰,如慢性支氣管炎就有大量痰液積留,胃炎等會引起水分或分泌物在胃内積留,以及體腔内的異常液體(胸水、腹水等)都屬于痰飲,可适當配合利水滲濕藥治療。濕與熱所緻的各種濕熱證如淋濁(泌尿系感染或結石)、濕熱發黃、瘡瘍等也可用利水滲濕藥治療。

1、 利水消腫藥:

性味多甘淡平或微寒--利水消腫—主治水濕内停之水腫,小便不利等證。主要用于脾不健運、水濕停留,腎及膀胱氣化不行所緻的水腫、小便不利、痰飲眩悸,以及水走大腸引起的水濕洩瀉等證。

常用藥有蟋蟀、茯苓(附藥:茯苓皮、茯神)、薏苡仁、豬苓、澤瀉、冬瓜皮(附藥:冬瓜子)、玉米須、葫蘆、香加皮、枳椇子、澤漆、蝼蛄、荠。

2、利尿通淋藥:

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利尿通淋—主治下焦濕熱淋證。 主要用于熱淋石淋、小便澀痛等證。

常用藥有海金砂、金錢草、扛闆歸、蝼蛄、車前子(附藥:車前草)、滑石、木通(附藥:川木通、關木通)、通草、瞿麥、萹蓄、地膚子、海金沙(附藥:海金沙藤)、石韋、冬葵子、燈芯草、萆。

3、 利尿退黃藥:

性味多苦寒--清熱利濕,利膽退黃—主治濕熱黃疸。主要用于濕熱水腫、小便不利、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濕熱瀉痢,濕溫暑溫等證。

常用藥有澤瀉、車前子、車前草、滑石、木通、通草、萆薢、冬瓜皮、茵陳蒿、赤小豆、燈心草、地膚子、木防己、玉米須、鴨跖草、茵陳、金錢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雞骨草、珍珠草、積雪草、溪黃草。

七、溫裡藥:

凡能溫裡祛寒,用以治療裡寒症候的藥物,稱為溫裡藥,又稱祛寒藥。

溫裡藥性偏溫熱,具有溫中祛寒及益火扶陽等作用,适用于裡寒之症。所謂裡寒,包括兩個方面:一為寒邪内侵,陽氣受困,而見嘔逆瀉利、胸腹冷痛、食欲不佳等髒寒症,必須溫中祛寒,以消陰翳;一為心腎虛,陰寒内生,而見汗出惡寒、口鼻氣冷、厥逆脈微等亡陽症,必須益火扶陽,以除厥逆。

附子、幹姜、肉桂、吳茱萸、小茴香(附藥:八角茴香)、丁香(附藥:母丁香)、高良姜(紅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山柰

1、溫中:

砂仁、白豆寇、草豆寇(化濕藥)、肉豆寇(理氣藥)

2、溫中止瀉:

炮姜(止血藥)

3、散寒止痛:

艾葉(止血藥)

4、溫腎:

烏藥、九香蟲、沉香(理氣藥)、鐘乳石(化痰止咳平喘藥)

溫裡藥可分為溫中散寒藥、溫腎回陽藥、暖肝散寒藥和溫肺化飲藥4類。

①溫中散寒藥。

主要用于寒邪内侵、陽氣被困,或脾陽不足、寒自内生,所緻脘腹冷痛、嘔吐瀉痢等髒寒證。常用藥有幹姜、高良姜、紅豆蔻、花椒、胡椒、丁香、荜茇、荜澄茄、山柰等。

②溫腎回陽藥。

主要用于陰寒内盛、元陽衰微、下痢清谷、四肢厥冷、冷汗不止的亡陽厥脫證;或腎陽不足、陽痿宮冷、陰寒水腫、五更洩瀉等證。常用藥有附子、川烏頭、草烏頭、肉桂、九香蟲等。

③暖肝散寒藥。

主要用于寒犯肝經、厥陰頭痛、寒疝腹痛等證。常用藥有吳茱萸、小茴香等。

④溫肺化飲藥。

主要用于寒痰停飲犯肺、喘咳痰稀等證。常用藥有幹姜、細辛等。

八、理氣藥:

治療“氣滞”引起的胸腹疼痛等證候。 以疏通氣機、消除氣滞、平降氣逆的作用。又稱行氣藥。多辛、苦,性溫,氣味芳香,具有理氣健脾、疏肝解郁、行氣止痛、破氣散結等功效,主要用于脾胃氣滞、肝氣郁滞、肺氣壅滞等所緻的病症。可分為疏肝解郁藥、調脾和胃藥、宣降肺氣藥。

疏肝理氣藥主要用于肝氣郁滞所緻的脅肋脹痛、疝氣腹痛、經閉痛經、乳房脹痛等證。

調脾和胃藥主要用于脾胃氣滞所緻的脘腹脹痛、嗳氣吞酸、惡心嘔吐、不思飲食、脈弦等證。

宣肺降氣藥主要用于肺氣壅滞所緻的胸悶氣塞、咳嗽、氣喘等證。

娑羅子、大腹皮、陳皮(附藥:橘核、橘絡、橘葉、化橘紅)、青皮、枳實(附藥:枳殼)、木香、沉香、降香、檀香、川楝子、烏藥、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綠萼梅、娑羅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蟲、刀豆、柿蒂、八月劄

根據理氣藥的歸經部位及治療作用的不同,可分為理脾和胃藥、疏肝解郁藥、疏肝和胃藥和通宣理肺藥4類。根據理氣藥作用強弱的不同,又可分為行氣藥(含調氣、勻氣、疏氣、順氣藥)、降氣藥、破氣藥3類。

理脾和胃藥

主要用于飲食不節,或思慮過度,勞傷心脾,緻使脾胃氣滞,升降失常,氣機紊亂而出現脘腹痞滿脹痛,嗳氣吞酸,惡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秘結,或瀉痢不爽、裡急後重等脾胃氣滞的病證。常用的理脾和胃藥有:

橘皮、枳實、枳殼、木香、烏藥、沉香、降香、檀香、甘松、刀豆、柿蒂、厚樸、大腹皮、路路通、天仙藤、紫蘇梗等。

疏肝解郁藥

主要用于情志失調、或寒暖不适、或瘀血阻滞,緻使肝失疏洩,氣機郁滞,出現兩肋脹痛,煩躁易怒,疝氣腹痛,睾丸墜脹,經閉痛經,乳房脹痛或生結塊等病證。常用的疏肝解郁藥有:

香附、青皮、橘核、川楝子、天仙藤、路路通等。

疏肝和胃藥

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氣橫逆,胃失和降,肝胃氣滞,胸脅胃脘攻沖作痛,惡心嘔吐,嘈雜吞酸,不思飲食,苔黃脈弦等證。常用的疏肝和胃藥有:

佛手、香橼、青木香、八月劄、玫瑰花、綠萼梅花、素馨花、代代花、等。且八月紮、素馨花、代代花還有理氣不傷陰的功效。

通宣理肺藥

主行肺氣郁滞,有宣降肺氣、寬利胸膈及化痰止咳等作用。主要用于外邪犯肺,或痰濕阻肺,肺失宣降,胸悶喘咳,及痰滞寒凝氣阻,胸中陽氣不得宣通所緻的胸悶作痛,喘息咳唾的胸痹證。常用的通宣理肺藥有:

橘皮、化橘紅、佛手、香橼及薤白、枳實等。

九、消食藥:

本類藥味多甘,性多平,少數偏溫,主歸脾胃經。功能消化食積,增進食欲。主要适用于食積停滞不化所緻的脘腹脹滿、嗳腐吞酸、惡心嘔吐、不思飲食、洩瀉或便秘等大便失常及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證。

山楂、六曲、神曲、麥芽、谷芽、焦山楂、稻芽(附藥:谷芽)、萊菔子、雞内金、雞矢藤、隔山消、阿魏

十、驅蟲藥:

本類藥物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腸經,對人體内的寄生蟲,特别是腸道内寄生蟲,有毒殺、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體外。故驅蟲藥主要用于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病、繞蟲病、縧蟲病、鈎蟲病、姜片蟲病等。此類寄生蟲病患每見繞臍腹痛、不思飲食或善饑多食、嗜食異物,久則出現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腹大青筋暴露、浮腫等症狀。也有部分病人症狀較輕,無明顯證候,隻在查驗大便時才被發現。凡此,均當服用驅蟲藥物,以求根治。對機體其它部位的寄生蟲,如血吸蟲、陰道滴蟲等,某些驅蟲藥物亦有驅殺作用。

貫衆(綿馬貫衆、貫節、貫中、管仲)、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鶴草芽、雷丸、鶴虱、榧子、蕪荑、

十一、止血藥:

止血藥的主要适用于各部位出血病證,如咯血、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紫癜及創傷出血等。止血藥的藥性各有不同,如藥性寒涼,功能涼血止血,适用于血熱之出血;藥性濕熱,能溫經止血,适用于虛寒出血;兼有化瘀作用,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出血而兼有瘀血者;藥性收斂,功能收斂止血,可用于出血日久不止等。

1、 涼血止血藥:

小薊、大薊、地榆、槐花(附藥:槐角)、側柏葉、白茅根、苎麻根、羊蹄、景天三七

涼血止血藥:

(1)小薊: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煎服,10~15g,鮮品加倍。外用适量,搗敷患處。

(2)大薊: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煎服,10~15g,鮮品可用30~60g。外用适量,搗敷患處。

(3)地榆: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斂瘡多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澀,凡虛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對于大面積燒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劑外塗,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4)槐花:苦,微寒。歸肝、大腸經。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熱瀉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5)側柏葉:苦、澀,寒。歸肺、肝、脾經。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煎服,10~15g。外用适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6)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煎服,15~30g,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7)苎麻根:甘,寒。歸心、肝經。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煎服,10~30g;鮮品30~60g,搗汁服。外用适量,煎湯外洗,或鮮品搗敷。

(8)羊蹄:苦、澀,寒。歸心、肝、大腸經。涼血止血,解毒殺蟲,瀉下。煎服,10~15g;鮮品30~50g,也可絞汁去渣服用;外用适量。

2、 溫經止血藥:

艾葉、炮姜、竈心土

(1)艾葉:辛、苦,溫。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煎服,3~10g。外用适量。溫經止血宜炒炭用,餘生用。

(2)炮姜:苦、澀,溫。歸脾、肝經。溫經止血,溫中止痛。煎服,3~6g。

(3)竈心土:辛,溫。歸脾、胃經。溫中止血,止嘔,止瀉。煎服,15~30g,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湯代水。亦可入丸、散,外用适量。

3、 化瘀止血藥:

三七(附藥:菊葉三七、景天三七)、茜草、蒲黃、花蕊石、降香、血餘炭

(1)三七:甘、微苦,溫。歸肝、胃經。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2)茜草:苦,寒。歸肝經。涼血化瘀止血,通經。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生用或酒炒用。

(3)蒲黃:甘,平。歸肝、心包經。止血,化瘀,利尿。煎服,3~10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摻或調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4)花蕊石:酸、澀,平。歸肝經。化瘀止血。煎服,10~15g;研末吞服,每次1~1.5g,包煎。外用适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5)降香:辛,溫。歸肝、脾經。化瘀止血,理氣止痛。煎服,3~6g,宜後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适量,研末外敷。

4、收斂止血藥:

白及、仙鶴草、紫珠、百草霜、棕榈炭、藕節、檵木、花生衣

(1)白及: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劑,每次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2)仙鶴草:苦、澀,平。歸心、肝經。收斂止血,止痢,截瘧,補虛。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60g。外用适量。

(3)紫珠:苦、澀,涼。歸肝、肺、胃經。涼血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煎服,10~15g;研末1.5~3g。外用适量。

(4)棕榈炭: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收斂止血。煎服,3~10g;研末服1~1.5g。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滞,濕熱下痢初起者慎用。

(5)血餘炭:苦,平。歸肝、胃經。收斂止血,化瘀利尿。煎服,6~10g;研末服,1.5~3g。外用适量。

(6)藕節:甘、澀,平。歸肝、肺、胃經。收斂止血。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鮮品30~60g,搗汁飲用。亦可入丸、散。

十二、活血化瘀藥:

活血化瘀藥,是用溫熱的藥物配合活血化淤的藥物,以溫經通絡散寒化淤,驅散陰寒凝滞之邪,使經脈舒通血活淤化。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體内瘀血的藥物治療瘀血病證的方法。有通暢血脈、消散瘀滞、調經止痛的作用。

1、活血止痛藥:

三七(别名田七、山漆、田三七、田漆、參三七)、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黃、乳香、沒藥、五靈脂、夏天無、楓香脂、鳳仙花

2、 活血調經藥:

赤芍、丹參、紅花(附藥:番紅花)、桃仁、益母草、澤蘭、牛膝、雞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淩霄花、蒲黃

3、 活血療傷藥:

活血療傷的中藥有哪些活血療傷藥善于活血化瘀,消腫止疼,續筋接骨,止血生肌斂瘡。所以适用于跌打損傷瘀腫疼痛,骨折筋損,金瘡出血等傷科疾病。

土鼈蟲、馬錢子、自然銅、蘇木、骨碎補、血竭、兒茶、劉寄奴、水紅花子、蜇蟲

4、破血消癥藥:

凡藥性峻猛,以破血逐瘀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破血逐瘀藥。本類藥物味多辛苦,蟲類藥居多,兼有鹹味,均主歸肝經血分。藥性峻猛,走而不守,能破血逐瘀、消癥散積,主治瘀血時間長,程度重的癥瘕積聚。亦可用于血瘀經閉、瘀腫疼痛

莪術、三棱、水蛭、虻蟲、斑蝥、穿山甲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藥:

止咳化痰平喘是以止咳化痰平喘藥為主組成的方劑。咳嗽 、氣喘與痰涎在病機上常有密切關系,咳喘多挾痰,痰多常緻咳喘。因此,臨床上止咳化痰平喘藥常相互配伍使用。 接止咳化痰平喘藥的不同性能,分為溫化寒痰、清化熱痰及止咳平喘藥三類。

1、 溫化寒痰藥:

半夏(附藥:水半夏)、天南星(附藥:膽南星)、禹白附子(附藥:關白附)、白芥子、皂莢(附藥:皂角刺)、旋覆花(附藥:金沸草)、白前、貓爪草

2、 清化熱痰藥:

川貝母、浙貝母、瓜蒌、竹茹、竹瀝、天竺黃、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黃藥子、海蛤殼、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猴棗、蔊菜

3、 止咳平喘藥:

苦杏仁(附藥:甜杏仁)、紫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馬兜鈴、枇杷葉、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藥:銀杏葉)、矮地茶、洋金花、華山參、羅漢果、滿山紅、胡頹子葉

十四、安神藥:

凡以甯心安神為主要功效,用于心神不安病證的方藥稱為安神藥。 根據藥物來源及應用特點不同,安神藥分為重鎮安神和養心安神兩類。前者為質地沉重的礦石類物質,如朱砂、琥珀、磁石等,多用于心悸失眠、驚痫發狂、煩躁易怒等陽氣躁動、心神不安的實證;後者為植物藥,如酸棗仁、柏子仁、遠志、合歡皮、夜交藤等,具有養心滋肝作用,用于心肝血虛、心神失養所緻的心悸怔忡、失眠多夢等神志不甯的虛證,并常與補血養心藥同用,以增強療效。

1、 重鎮安神藥:

本類藥物多為礦石、化石、介類藥物,具有質重沉降之性。重者能鎮,重可祛怯,故有鎮安心神、平驚定志、平肝潛陽等作用。主要用于陽氣躁動、心火熾盛、痰火擾心、肝郁化火及驚吓等引起的心神不甯、煩躁易怒、心悸失眠及驚痫、狂妄、肝陽眩暈等實證。

常用重鎮安神藥有:

朱砂、磁石、龍齒、琥珀、珍珠母、牡蛎、紫石英、龍骨(附藥:龍齒)、珍珠

2、 養心安神藥:

本類藥物多為植物類種子、種仁,具有甘潤滋養之性,故有滋養心肝、益陰補血、交通心腎等作用。主要适用于陰血不足、心脾兩虛、心腎不交等導緻的心悸怔忡、虛煩不眠、健忘多夢、遺精、盜汗等虛證。

3、養心安神藥:

酸棗仁、柏子仁、靈芝、夜交藤、遠志、缬草、首烏藤、合歡皮(附藥:合歡花)、遠志、

十五、平肝息風藥:

平肝熄風類藥物多為鹹寒之品,主入厥陰肝經,有平肝潛陽、緩和或制止肝陽上亢,及熄風止痙、制止或緩解痙攣抽搐的作用。部分藥兼有清洩肝火和明目退翳的作用。根據藥物作用的不同,平肝熄風藥主要分為平肝潛陽藥和熄風止痙藥2類。

1、 平肝潛陽藥:

主要用于肝陰不足,陰不維陽、肝陽亢逆于上所緻的頭暈頭痛、耳鳴耳聾、煩躁不安,以及驚悸癫狂等症

常用藥有石決明、珍珠母、牡蛎、代赭石、山羊角、紫貝齒、刺蒺藜、羅布麻、決明子、穭豆衣、生鐵落、

2、 息風止痙藥:

主治溫熱病的高熱神昏、驚風抽搐、熱極生風,或肝血不足、筋失濡養、虛風内動,或風陽夾痰、風痰上擾、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癫痫驚狂,或口眼歪斜的面癱中風,或風毒内襲、外風引動内風的角弓反張、攣急抽搐的破傷風症,以及中風後遺症的半身不遂等證。

常用藥有鈎藤、珍珠、玳瑁、全蠍、蜈蚣、白僵蠶、馬寶、蛇蛻、壁虎、羚羊角(附藥:山羊角)、牛黃、鈎藤、天麻(附藥:密環菌)、地龍、蜈蚣、僵蠶(附藥:僵蛹、雄蠶蛾)

十六、開竅藥:

本類藥辛香行散,性善走竄,主入心經,功能通閉開竅、蘇醒神智。是中醫急救治療神志昏迷的藥物,使用時要掌握各藥主治範圍、用量、用法與禁忌等。

主要用于熱病神昏、中風昏厥、癫痫痙厥,以及七情郁結、氣血逆亂、蒙閉清竅引起的突然昏迷等病證。開竅藥是急以治标之藥,不宜久服,以免洩人元氣;而且走竄性強,對于大汗亡陽引起的虛脫及肝陽上亢所緻的昏厥,都應慎用。竅閉神昏有熱閉、寒閉之分,故熱閉用涼開藥,寒閉用溫藥。

常用開竅藥物有樟腦、蘇合香、麝香、冰片、石菖蒲、安息香

十七、補虛藥:

以提高抵抗疾病能力為目的,具有補充人體氣血陰陽之不足、消除機體虛弱證候、改善髒腑功能、增強體質的功效,治療各種虛證的藥物,稱為補虛藥,亦稱為補益藥

1、 補氣藥:

人參、西洋參、黨參、太子參、黃芪、白術、山藥、白扁豆、甘草、大棗、刺五加、絞股藍、紅景天、沙棘、饴糖、蜂蜜

2、 補陽藥:

鹿茸(附藥:鹿角、鹿角膠、鹿角霜)、紫河車(附藥:臍帶)、淫羊藿(仙靈脾)、巴戟天、仙茅、杜仲、續斷、肉苁蓉、鎖陽、補骨脂、益智仁、菟絲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蟲夏草、葫蘆巴、韭菜子、陽起石、紫石英、海狗腎(附藥:黃狗腎)、海馬、哈蟆油、羊紅膻、胡桃肉、雄蠶蛾

3、 補血藥:

當歸、熟地黃、白芍、阿膠、何首烏、龍眼肉、楮實子

4、 補陰藥:

北沙參、南沙參、百合、麥冬、天冬、石斛、玉竹、黃精、明黨參、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桑椹、黑芝麻、龜甲、鼈甲、銀耳、燕窩、魚鰾膠

1.氣虛證:脾氣血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脫肛,以及肺氣虛質少言懶語、久咳虛喘、易出血汗等;

2.陽虛證:腎陽不足之畏寒肢冷、陽痿遺精、宮冷不孕、夜尿頻多,以及脾腎陽虛之洩瀉、肺腎兩虛之喘嗽等;

3.血虛證:心血虛或肝血不足所緻的面色萎黃、唇甲蒼白、頭暈眼花、心慌心悸,以及婦女月經不調等。

4.陰虛證:肺陰虛之心煩不眠,以及肝腎陰虛之腰膝酸痛、遺精滑精、手足心熱、潮熱盜汗、眼目幹澀等。

十八、收澀藥:

凡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可以治療各種滑脫症候的藥物,稱為收斂藥。又叫收澀藥。 性味:味多酸、澀;性多溫或平。 歸經:主入肺、脾、腎、大腸經(可因分類不同而異)。主要用于久病體虛、元氣不固所引起的自汗、盜汗、久咳、久瀉、久痢、脫肛、遺精、早洩、遺尿、尿頻、帶下日久、失血崩漏等滑脫不禁的病證

1、固表止汗藥:

收斂止汗——治自汗、盜汗等。

常用橹豆衣、麻黃根、浮小麥(附藥:小麥)、糯稻根須

2、斂肺止咳藥:

斂肺止咳——治肺虛或肺腎兩虛之咳喘。

常用中藥: 五味子、烏梅、五倍子、罂粟殼、诃子

3、 澀腸止瀉藥:

澀腸止瀉——治久痢久瀉。

常用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餘糧、芡實、蓮子(附藥:蓮須、蓮房、蓮子心、荷葉、荷梗)

4、澀精止遺藥:

固精——治腎虛遺精、早洩 ;縮尿——治腎虛遺尿、尿頻。

常用益智仁、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櫻子、刺猬皮

4、 固崩止帶藥:

止帶——治腎虛或脾腎虛之帶下 。

常用鹿茸 海螵蛸、雞冠花、椿皮

十九、湧吐藥:

又名催吐藥。凡以促使嘔吐,治療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緻病症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湧吐藥。

常用:膽礬、皂莢、常山、瓜蒂、藜蘆。

二十、攻毒殺蟲止癢藥:

凡以攻毒療瘡,殺蟲止癢為主要作用的藥物,分别稱為攻毒藥或殺蟲止癢藥。

常用:雄黃、硫黃、白礬、蛇床子、蟾酥(附藥:蟾皮)、樟腦、木鼈子、土荊皮、蜂房、大蒜、大風子

常用攻毒殺蟲止癢藥功效:雄黃:解毒,殺蟲。

硫黃:外用解毒殺蟲止癢;内服補火助陽通便。

白礬:外用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内服止血,止瀉,化痰。

蛇床子:殺蟲止癢,燥濕祛風,溫腎壯陽。

蟾酥:解毒,止痛,開竅醒神。

樟腦:除濕殺蟲,溫散止痛,開竅辟穢。

木鼈子:攻毒療瘡,消腫散結。

土荊皮:殺蟲,止癢。

蜂房:攻毒殺蟲,祛風止痛。

大蒜:解毒殺蟲,消腫,止痢。

二十一、拔毒化腐生肌藥:

凡以拔毒化腐,生肌斂瘡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拔毒化腐生肌藥。

常用中藥:升藥、輕粉、砒石、鉛丹、爐甘石、硼砂

升藥 撥毒化腐。

輕粉 攻毒,殺蟲,斂瘡。

砒石 外用蝕瘡去腐,内服劫痰平喘。

鉛丹 拔毒生肌,殺蟲止癢。

爐甘石 解毒明目退翳,收濕生肌斂瘡。

硼砂 外用清熱解毒,内服清肺化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