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正骨,頸、胸、腰椎、骶髂關節、手法複位講解



一.卧位成角定點複位法

(一)人員:1人即可,不需助手
(二)優點:
1.患者平卧,心理平靜,有安全感;
2.頸部伸肌及屈肌均完全放松。(坐位時總有部分肌肉不能完全放松)
3.由于床面限制,旋轉角度最大不會超過45’,不易失手,不易導緻醫源性損傷。
(三)程序:手力牽引一成角調節--旋轉複位
1.手力牽引
方法:雙手颌一枕牽引,持續數分鐘。
(利用患者體重作反牽引力)
目的:
(1) 頸肌屬橫紋肌(随意肌),特點是可随意支配而自由收縮,但易于疲勞。手力持續牽引之目的是使頸肌産生疲勞,以消除病理性痙攣,使其失去抵抗,以利頸椎複位。
(2) 持續牽引,使頸部兩側肌肉均保持在均衡的被動拉伸狀态,整個頸椎各椎體猶如被“肌性小夾闆”保護固定,小關節處于閉鎖穩定狀态,不緻因複位手法而任意移位。
2.成角調節:
成角:
上段 (C1-2): 略低頭(0-15度)
中段(C3-5):輕度屈頸(15-35度)
(3)下段(C6_7):中度屈頸(35-50度)
3.複位手法:
令患者輕輕自動側向轉頭至最大限度。術者一手手掌托住枕部,拇指輕輕定位于患椎橫突部(勿須用力按壓或推頂!)另一手扶持下颌,雙手協調調整屈頸度數,使成角落于患椎(指下會感到受力支點),再将下颌繼續向一側輕巧用力,頓挫旋轉,并向後上方輕輕提拉-下,即可聞及“咔嚓”聲響(拇指下可同時有關節滑動到位之感覺),複位即告成功。其餘患椎可按同法逐--複位矯正。
(四)機理:
1.由于低頭或屈頸,使相應頸椎節段曲折成角,該部頸肌松馳,失去拉伸力,相應椎體暫時失去保護而處于失穩狀态,給該部手法複位創造了條件。(而其他不需複位之椎體仍在牽引保護之下,仍處于穩定狀态)。
2.根據患椎所處位置高低,由低頭及屈頸之度數來決定成角落點部位,
(椎體高位一低位,屈頸度數小一大),醫者可根據需要靈活調整選擇。
(五)體會:
1.患者仰卧,平靜放松,有安全感,能較好配合。
2.頸肌放松,術者不需用過大暴力去克服因某些部位肌肉緊張而産生的抵抗,因而患者無痛苦。
3.屈頸成角于患椎,目的是使該椎體各關節處于失穩狀态,因而隻需輕輕旋轉/提拉,即可複位,符合生物力學要求且能事半而功倍。
4.其他體位下(如坐位),某些節段(如中段)複位較易成功,而某些節段
(如枕一C1-2,C6-7 —T1)則複位往往較難。若欲達完全複位,則常常需用較大力量,并需輔以拇指/食指等用力頂推患椎,患者既感疼痛不适,術者也易因用力過猛而失手,若旋轉過度,則可造成損傷,安全系數相對較小。
5.某些坐位複位手法,有時需使頭頸部處于後仰狀态,但若遇有頸椎間盤突出尤其是有脊髓一硬膜囊受壓的患者,此種體位下再旋轉頸椎,因椎體後緣剪力過大,常可造成重大意外,危險性較大。故應視為禁忌體位、禁忌手法。
6.本法自始至終均使頸椎處于牽引狀态下,有利于減輕神經根之壓迫,操作中不會加重症狀,比較安全。
7.卧位成角定點複位法可根據需要自上而下,對任何--個(或--組)患椎進行準确定位,複位成功率高,患者-般無痛苦,也不易造成意外傷害。
8.一般情況下,患側在下,先行複位,然後健側同法調整,以求兩側平衡。
9.在進行手法複位時,應把頸椎當作一個整體來調整,而不應僅局限于某一兩個椎體單純進行複位。另外,整個脊柱也應該看成是一個整體,而不應把眼光僅僅局限于頸椎、胸椎或腰椎某一局部節段來看待。
(附:順便介紹幾種比較流行的手法供參考)
二.拇指推壓旋轉複位法:(以棘突左偏為例)
(一)體位:患者坐位,醫者站立于患者身後,胸部抵住并固定患者背部,勿使其傾斜移動。
(二)手法:醫者左手拇指抵住左偏之棘突部位。其餘四指向上扶住患者枕後頭部,右手掌托住患者下颌部,令患者低頭45‘,再将頭向左側傾斜45‘,此時右手順勢将患者下颌部轉向右側,待頭部轉動至最大限度時,醫者兩手協調用力,右手向右上方以輕巧之力頓挫旋轉提拉,左手拇指同時稍用力将左偏之棘突向對側推壓,此時即可聞及複位聲響,術畢。
三.肘抱下颌旋轉複位法:(以棘突左偏為例)
(一)體位:患者坐位,醫者站立于患者身後,胸部抵住患者背部,勿使傾斜。
(二)手法:醫者拇指抵住左偏之患椎棘突,然後令患者低頭30’,醫者右手肘部自患者前方托住其下颌,手掌伸向左耳後部抱住患者枕後部,并徐徐将患者下颌轉向右側,當達到最大限度時,再以一輕巧之力繼續向右上方頓挫提旋,左手拇指同時将左偏之棘突向對側推壓,此時即可聞複位聲響,術畢。
四.推頭拉頸側扳法
體位:患者坐位,醫者站于患者一側。
手法:醫者一手掌抱扶于患者對側頸椎,另一手掌壓住患者近側耳颞部,
兩手協調用力,反向頓挫推-拉(提),聞及響聲,複位成功。
注意:此法對老幼體弱及骨質疏松者不宜采用。
五.卧位搖正法:
(一)體位:分仰卧位、俯卧位、側卧位三種,根據患椎偏移方向,決定取何種卧姿。
(二)手法:醫者坐于床頭,兩手協調進行側方或前、後方向擺動頭頸部,完成複位


胸椎複位手法

由于胸廓結構特殊,胸椎後方除了有一對後小關節外,還有肋—椎關節,肋—橫突關節等,加上肋骨的支撐作用及胸骨的固定作用,使胸椎的穩定性大大增強,但各關節的活動度則較頸、腰椎明顯減小(屬微動關節),因此由于外傷勞損、風寒濕邪緻軟組織炎症、粘連及體位不良等,一旦導緻胸椎椎體偏歪錯位,其複位矯正的難度亦較頸、腰椎要大得多。
另一方面,胸段脊神經及脊柱前方之交感神經鍊(叢)分布範圍廣泛,不但包括軀幹,而且大部分胸腹腔髒器均受其支配,因此,胸椎不同節段病變還可造成呼吸、消化、循環等多系統、多髒器的複雜病變,形成所謂“脊柱相關疾病”,容易給臨床診斷工作帶來複雜性和增加治療上的難度。
由此,我們認為,胸椎(及其他節段椎體)的整脊複位手法乃成為治療許多脊柱相關内髒疾病的重要手段。但由于胸椎屬微動關節,複位難度較大,因此,臨床上,我們常常聯合采用兩種以上手法,以達到完全複位之目的。在許多情況下,還首先要對明顯疤痕、粘連的組織進行必要的針刀松解,在此基礎上再施以手法複位,兩者相互配合,相輔相成,則可明顯縮短療程,提高療效。
下面介紹作者常用的—些手法:
一.俯卧疊掌推按法:
(一)體位:采用頭端挖有窗洞之治療床(洞徑150mm),患者俯卧位,口鼻置于洞中,以利呼吸。胸下可墊薄枕,兩臂平放于身體兩側,可使全身肌肉放松。醫者站于患者頭端(順式),或尾端一側(逆式)。
(二)手法:醫者雙掌重疊,掌根置于胸椎棘突上,與皮膚成60‘角,先令患者吸氣,然後屏住‘氣,醫者趁機短促用力,頓挫地向前下方推按,并沿脊柱有節奏地自上而下(順式),或自下而上(逆式)地邊推按邊移動手掌。對偏歪錯位之椎體則應作重點按壓。
說明:
1、一些流行手法多令患者吸氣後再呼氣,或吸氣後突然咳嗽呼氣,當呼氣盡時醫者突然用力向下按壓。作者經研究後對此加以改進。即令患者吸氣後憋住氣,再按壓。理由是:我們認為,肺吸足氣後憋住,猶如輪胎打足了氣,才能經受得住外力按壓,且内外反向作用力恰好交彙于背部胸壁(猶輪胎壁),才能達到使胸椎複位之目的。如果呼氣盡再用力按壓,則此時肺被相對壓縮變實,醫者按壓之外力将很容易沿背部胸壁傳導到胸膜及被壓縮變實之肺髒,反易造成胸膜肺心等内髒損傷,安全系數較小。
2、掌根與皮膚成60°角時推按較90°垂直下壓複位效果要好,因胸椎後關節之關節面呈冠狀面,前後重疊排列,且棘突向尾端傾斜互呈疊瓦狀覆蓋,若垂直下壓,反使錯位之胸椎小關節面互相緊貼,不利于複位成功。
3、如有牽引床或助手協助,使椎體關節處于拉伸展開狀态,則複位效果更好。
二.俯卧反向推按法:
(一)體位:俯卧,雙臂置于體側,醫者站于床旁一側。
(二)手法:
1.醫者雙掌根分别置于錯位胸椎兩側相當于小關節之部位,指尖分别指向頭端與尾端。令患者深吸氣後憋住,醫者雙掌根與皮膚成60‘角,瞬間用力向(頭側)上方及(尾側)下方反向頓挫按壓,此時可聞後小關節(也包括胸—肋關節與肋—椎關節)複位響聲,術畢。
2.按照上述手法,自胸椎上端依次有節奏地向下端按壓,或自下向上逆向按壓。
三.仰卧對沖法
(一)體位:患者仰卧,雙手交叉用力抱住雙肩或上臂(起固定肩關節及保護胸廓的作用)。
(二)手法:醫者立于患者一側,近患者頭端之手手握空拳,掌心向上,墊于患者背後需複位之椎體棘突之下;前胸頂住患者肘部,另一手抱握住患者對側肩部,上身前傾,将體重通過前胸及上肢壓于患者肘臂之上。令患者深吸一口氣,然後憋住氣,醫者通過患者肘臂用力向下彈壓,并與墊于患者背部之手,形成雙手瞬間對沖複位力量,此時即可聞及複位響聲,手下亦有椎體複位之滑動感,手法即告成功。也可按上法沿整個胸椎自上而下有節奏地邊對沖彈壓複位,邊移動背後之空拳,使整個胸椎得到整體調蹩。
(三)說明:
1。此法主要借助于醫者上身體重及在上之手用巧力彈壓,通過患者上肢的杠杆作用,将下壓力量對稱地由患者雙肘部→上臂→肩胛骨→背部胸壁→錯位椎體,進行鍊式傳導。而墊于患者背部之手作為支點,并形成反作用力,兩手之作用力瞬間交彙于錯位之椎體,即可達到複位之目的。
2、令患者雙手用力抱肩,其目的有二:一是為了固定肩關節,不讓其滑動,使自由上肢與上肢帶形成一個杠杆整體,便于力之有效傳導,以達到椎體;二是依靠患者雙手用力自我保護,防止醫者用力下壓時損傷肩關節而引起疼痛。
3、此法醫者勞動強度大,比較辛苦,但複位效果确實可靠(較其他方法成功率更高)。無論對于何種類型、何種方向的移位均有效。(以不變應萬變也)
四.坐位扳肩法
體位:患者坐于凳子前緣(或騎跨于窄條凳上),醫者站于患者前面,兩腿夾住患者雙膝,以固定患者骨盆。
(二)手法:醫者兩手掌分别置于患者兩肩之前方及後方,所需複位之患椎,由低頭/彎腰的角度來定點,患者采取自然呼吸,然後,醫者雙手協調一緻地順時針方向轉動患者肩部,待身體旋轉達最大限度時,再用力瞬間頓挫扳旋一下,即可聽到錯位關節複位聲響,同樣手法再反方向扳推一下,手法即告成功。
說明:
1.病變胸椎複位時的定點可由低頭及彎腰度數來決定。一般規律是:位置越高,彎腰/低頭度數越小;位置越低,彎腰度數越大,并可以肉眼觀察軀體旋轉螺紋與正中線交叉處來定點,同時以拇指觸摸棘上韌帶張力變化來判斷定點。
2、此法方便易行,隻需1人操作,不需助手,且不受場地條件限制。
3、若患者體胖,或醫者力量較小,可将患者一肩頂于醫者胸前作為支點,兩手合抱于另一肩腋下作為力點,進行反向扳旋複位。
五. 改良膝頂法
體位:患者取坐位。背向醫者。
手法:醫者立于患者身後,雙手分别穿過患者兩腋下,手掌鈎抱于兩肩前,患者雙
臂自然下垂,或兩手輕輕對握于胸前,上身後仰60‘,醫者右膝頂住患椎棘突,令患者深吸氣後屏住氣,醫者兩手将患者雙肩及胸廓向後上方呈60‘提拉,同時右膝稍用力向前方頂壓,常可聞及響聲,複位成功。
(三)說明:
“膝頂法”早已在臨床廣泛使用,但實踐中尚存在某些不足,因此作者對其進行了一定改進,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流行手法多采患者雙手十指交叉于頸後,醫者将患者雙肘部垂直後拉之方法。本人将其改為患者雙上肢下垂或兩手交叉于胸前,術者穿過腋下抱住肩前部再向後上方呈60°角提拉。前者的弊端是,當雙手置頸後時,上肢處于後伸狀态,兩肩胛骨處于内收内旋位而互相靠攏,脊柱中央将形成一條“背溝”,加上背肌處于緊張收縮狀态,此時胸椎被掩蓋和保護于溝中,膝蓋難以直接接觸移位椎體,複位不易成功;而且向後拉伸上肢,易損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患者往往易感到疼痛。經改良後,患者背肌放松,胸椎暴露充分,直接與醫者膝部接觸。複位易于成功,且患者不會感到肩部疼痛。
2.患者上身後仰60’靠于醫者膝部,醫者再向後上方呈60‘角提拉雙肩和胸廓,這樣使患部胸椎小關節處于拉伸展開和一定程度失穩狀态,符合力學方向,複位易于成功。
3.令患者吸氣及憋氣,目的為不傷及胸膜及肺部,理由已如前述。
六.槌擊法
對于有明顯側方移位之個别胸椎,而應用上述幾種手法仍未能複位時,可用槌擊法進一步補充矯正。

方法:以左手拇指指腹抵住側凸方之棘突側闆,右手以橡皮叩診缒輕輕敲擊拇指指甲,指下可感到棘突滑動,或以特别圓頭小棒代替拇指,置于棘突側方,再以小缒敲擊木棒另一端,使椎體偏歪得以糾正。


腰椎複位手法

腰椎複位手法有數十種,各具特色,且均有效。但作者認為手法應力求精煉準确、高效輕巧,務求實用,而不宜過于繁雜,更不必擺花架子。盡可能不依賴助手或牽引器械等特殊設備。在這一原則指導下本人經長期實踐摸索改進,提出以下幾種實用方法供參考。
一.側卧斜扳法:(最常用)
(一)體位:
患側在上,上半身側卧,雙下肢伸直,臀部以下前傾呈俯卧狀,腹部貼于床面,醫者立于床邊。面向患者。
手法:醫者左手從患者腋下穿過,前臂抵于胸大肌肌腱部,手掌抵于
背部作為支點以固定上身。(為防止患者肩關節疼痛,還可令患者雙手抱住醫者上臂)。醫者右手前臂平放置于患者臀部,上身前傾,将體重通過上肢壓于其上;左手引患者上半身略後仰,右手将臀部向下按壓,使患者整個身體呈“麻花狀”縱向旋擰,當達到最大限度時,醫者雙臂借助于杠杆作用同時反向用力,頓挫按壓,此時即可聞腰椎複位響聲,手法成功。
說明:
1.此法可借助腰部屈曲程度來決定需要複位腰推節段之高低,高位者腰部基本仰直,向下逐步加大屈曲弧度,即可定位。
2.有明顯隐性脊柱裂及嚴重腰椎滑脫者,禁用扭腰斜扳手法。
3.手法熟練後則不必拘泥于節段定位,無論上下段均可一次成功。
4.健側需同法調整,以達到雙側力學平衡。
5.針刀松解後再手法複位,效果會更好。
二.抱腋轉腰法
(一)體位:患者坐位,助手在前扶住患者兩側髂前上棘或大腿外側根部以固定骨盆。
(二)手法:醫者從後方穿過腋下抱住·雙肩,令患者上身後仰,醫者在拉伸牽引狀态下,以腰椎為樞鈕,将患者上半身向患側旋轉,至最大限度時,再用力頓挫旋扭一下,可聞及複拉聲響;同法再向對側旋扭一下,術畢。
(三)說明:以上兩法适用于急性腰扭傷,小關節交鎖,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等所緻之疼痛及腰椎偏歪錯位,腰椎側彎等症。前一種方法更常用,也更方便。
三.仰卧屈膝壓腹法
(一)體位:患者仰卧,臀部(骶部)墊枕,枕頭上緣與病變腰椎之下一椎體上緣平齊,患者屈髋屈膝,兩踝關節交叉,雙手重疊,置于腹部。
(二)手法:醫者站立床旁,一手扶住患者雙膝,一手扶住踝部,令患者深吸氣後憋住,醫者用力将患者雙膝向腹部彈壓3次,術畢。
四.俯卧壓骶法
(一)體位:患者俯卧,雙臂置于體側,腹部墊枕,使枕頭下緣與病椎下緣平齊。
(二)手法:患者深吸氣後憋住,醫者雙前臂置于骶骨部,先震動顫壓數次,然後借助上身體重,向下用力彈壓3次,術畢。
(三)說明:
以上四、五兩法,适用于I°一Ⅱ°腰椎向前滑脫(滑移)而無椎弓根崩裂者
(X線斜位片,“狗頸”無斷裂)。
2、患者深吸氣後屏氣,腹壓增大(猶如“皮球”充足氣,可以耐受高
壓),當醫者瞬間用力下壓時,此壓力可通過患者雙手傳導至膚壁,再通過腹腔内高壓而傳遞至所需複位之患椎,但不會傷及腹腔及盆腔髒器,原理同前述胸椎複位手法。
3,無論仰卧位或俯卧位,手法複位後應即予以腰圍固定2周以上。
4、腰椎I°一Ⅱ°滑脫者,椎體一般多無骨折,隻是前後縱韌帶、關節
囊及周圍軟組織損傷、松馳,緻使椎體由于前凸剪力而向前滑移(如肥胖者重心前移,腰凸加大,剪力随之增大),因此手法複位之後,應絕對卧床休息3—4周(後期可在床上功能鍛煉),使損傷的韌帶及軟組織得以修複,以鞏固腰骶椎的複位狀态。
5、若腰椎滑脫超過Ⅲ°以上,則多有椎弓根崩裂,宜行手術矯正,複位往往是徒勞的,且易造成骨折部位新的損傷,當屬禁忌。
6、複位後的卧姿:
①如患者習慣仰卧位,則應取雙下肢屈曲位,雙足可平放于床面。臀骶部墊一薄枕或棉墊。切忌下肢伸直仰卧,以防加大腰部前凸的剪力。
②如患者喜歡側卧,則應屈髋屈膝,避免伸腿挺腹。
7.複位後之床上功能鍛煉法:“不倒翁”翻滾操(自取名)
手法複位後卧床體息2周後,可在床上進行滾動式功能鍛煉,具體方法是:仰卧低頭,下肢屈曲,雙手抱于月國窩上方之大腿下端,使整個身體呈蜷曲狀或半球狀,并以臀部為支點,當屈膝一仰頭時,身體向頭端滾動;反之,當低頭收腹起坐時,利用雙足跟下蹬之力帶動整個身體向足端滾動。如此,每天鍛煉2次,每次翻滾20—30次。
切記:
①無論向上或向下滾動時,雙手均應始終抱住膝關節後方,隻是抱膝之力度、松緊應随身軀滾動而有所變化。
②若雙手抱住膝蓋前下方之胫骨上端,則患者無法實現“自我滾動”,達不到鍛煉目的。



骶髂關節錯位複位手法

臨床上大家經常把骶髂關節錯位想象的過為複雜,分什麼這錯位,那錯位,搞的剛學的朋友暈頭轉向,不知所雲?其實很簡單,也很容易檢查,愛友一看就能學會。我運用正骨方法治療此病以有很長時間,一般很輕易就可治療好,為我科治療最為簡單的治療手法。具體方法如下:

1。檢查,比雙腿長度(身體要平躺伸直,不可歪斜,不然易出現偏差,一定要比雙腳内踝,不能比腳跟,比腳跟是錯誤的)

2。檢查後會出現一腿長,一腿短的結果

3。一腿長,一腿短的結果可以按這種情況分析:問患者哪條腿痛,若痛的那條腿短,就把它向下拉,若痛的那條腿長,就用正骨的方法,把它變短。方法很簡單,安全易學.

治療前一定要先詢問病人有沒有外傷,排除股骨頸骨裂,骨折。股骨頭無菌性壞死,以上疾病也可以造成雙腿不等長的現象。敬請大家千萬注意。

治療手法如下:

1。對于腿短的手法治療很簡單(其實就是該側骶髂關節上移位造成的)讓患者平躺與硬闆床上,醫者雙手緊握患側腳腕處,令患者屈膝數次,趁患者放松之即,用力向下牽拉,力量随患者身體狀況而定,力量可稍大些。一般很安全,然後比較雙腿,隻要長短一樣就表示複位成功。

2。對于腿長的治療也很簡單(其實就是該側骶髂關節下移位造成),讓患者平躺與硬闆床上,患側靠床邊,醫者用左手(或右手)緊摳住患側腹股溝處(即股骨頸内側)一手令患者屈膝,膝蓋方向對準對側肩關節(若左腿,即對準右側肩關節,這一點很重要,方向一定要對)下壓與腹部之上,在患者放松的情況下,扶膝蓋之手用力寸勁下壓,緊摳在患側腹股溝處之手要摳住但不用力,一般一次即可複位。然後雙腿對比,等長即成功。很好用,大家試試,不明處請告訴我。這個手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安全,不分上下,旋轉什麼移位,一用就靈,隻要是骶髂關節錯位,完全可以治療徹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