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四味藥,消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膽息肉、腸息肉…各種息肉

現如今,長息肉的人蠻多的,面對多長出來的息肉,讓人終日惴惴不安。最讓人擔憂的是,不知道它哪一天會不會癌變了。

關于“息肉”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内經 ·玉篇》文中,說“瘤,息肉也。

也就是說,息肉被歸類于腫瘤的一種,屬于一種良性的腫瘤,隻有極少部分會發生癌變,如果好好調理問題不大。

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息是多出、盈餘之意。

長在鼻腔,就叫鼻息肉;長在胃裡,就叫胃息肉;長在直腸,就叫直腸息肉;長在膀胱,就叫膀胱息肉;長在膽囊,就叫膽囊息肉;長在子宮,就叫子宮息肉。

名子雖然不同,其本質是相同。在中醫看來就是氣結在不同髒腑部位的産物。如果某一部位長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就叫“多發性息肉”。

四味藥,消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膽息肉、腸息肉…各種息肉

西醫對息肉的治療,一般采用手術剔除,就是把多出來的部分切掉。不少患者在術後沒過幾年,又重新長出來,且有越長越迅猛勢頭。

傑哥認為,醫學應該注重病人的最終康複,而不是過多的幹預。如果不徹底的改變體内環境,還是很容易複發的。

至此傑哥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治全身息肉的方子。

這個方子,叫“四味消息湯”,是已故名醫,石恩駿老先生多年行醫總結的經驗方。

《四味消息湯》全方由:烏梅30克,威靈仙15克,炒薏苡仁30克,白僵蠶10克,四味藥組成。

接下來大家跟着傑哥來了解這個方子的配伍情況。

首先第一味藥是烏梅,烏梅也是這個方子的主藥。

烏梅也叫酸梅,不過,和超市裡的烏梅,酸梅還是有區别的。在選料上和制作工藝上還是有區别的。

烏梅味酸,酸味入肝,補肝滋肝,又能洩肝。

肝主疏瀉,一切的,痰濕,淤血,形成的息肉、結塊,都和肝失疏瀉有關。

臨床常用于治療各種痰凝瘀積之贅生物,如各處的息肉、增生、腫瘤等,頗具療效。

烏梅消息肉,最早出現于《神農本草經》,經上所說,烏梅有“去死肌,蝕惡肉…”。

像我們皮膚上長的這些小贅肉。取一點烏梅,泡水裡,然後把切一塊烏梅肉,貼敷在上面,拿膠布包紮一下,重複幾次,就能消蝕分解掉。

烏梅既然能夠消掉外在的死肌,那麼長在體内惡肉,自然也能消掉。

而且烏梅是酸的,中醫認為,不管藥物還是食物,酸味有一種特性,就是收斂。

如果用溫陽化氣,會出現留瘀的弊端,所以利用烏梅收斂特性剛好能把息肉收住,達到消濁不留痕的作用。

說完烏梅,再說白僵蠶。

白僵蠶,就是蠶寶寶,家蠶幼蟲在吐絲前因感染白僵菌,不吃不喝,也不吐絲,最後自然死亡。

本應作繭自縛的絲留在體内,凝聚正氣,死而不腐,古人認為這種蠶有金的屬性,質硬的東西天生就是破除結硬的好手

這點和冬蟲蟲草有點相似,蟲草也是感染細菌,沒能爬出地面,最後把最寶貴的精華存留體内,成就冬蟲夏草。

第三味藥,就是又威,又靈的,威靈仙。

古人對于藥物的命名很有講究,威是說這味藥比較峻猛,靈仙,就是說這味藥非常靈驗,如同仙藥。

威靈仙可通行十二經,它的根可以擠到石頭縫裡去,可見,威靈仙的穿破之力有多強。

吃魚時喉嚨被魚刺卡住了,抓出一把威靈仙,倒半瓶醋,再加半碗水,放在爐子上煮十來分鐘,待涼後,喝下去,不一會兒就好了,何況息肉。

還有骨頭裡長骨刺,增生,結石,腫瘤等等…,威靈仙都可以破掉。

所以威靈仙結合白僵蠶,可謂是強強聯手,威靈仙負責破開息肉去,白僵蠶有金的屬性,質地硬,負責割,剩下一點點的就由烏梅消蝕分解掉。

最後一味藥,薏苡仁 ,薏苡仁就是薏米。

薏苡仁,可以除濕,可以清熱,可以排膿,利濕排濁。把破掉的息肉,痰濕,瘀血通利出去。

薏苡仁,還可以健脾,因為脾主肌肉,息肉也是肉。之所以很多息肉切除了,又長出來,都是脾不主肌肉的原因。

四味藥消各種息肉惡肉,消如果辨證得當,各加引經藥 ,效果會更好。

溫馨提示:本号意在傳播中醫文化,文中提到的中藥方子,僅供學習交流。

《傑哥講壇》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