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可疏經絡、調節人體機能、平衡陰陽,進而達到防治各種常見小病、延年益壽之功效 ~穴位,學名腧穴,指人體經絡線上特殊的點區部位,中醫可以通過針灸或者推拿、點按、艾灸刺激相應的經絡點治療疾病。穴位是中國文化和中醫學特有的名詞。多為神經末梢和血管較多的地方。稱為穴、穴道。
養生人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以他們更懂得以穴位來保養自己,以防生病。
1.治失眠:神門穴
定位
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 肌腱的桡側凹陷處。
主治
①心痛、心煩、驚悸、怔仲、健忘、失眠、癡呆、癫狂痫、暈車等心與神志病證。
②高血壓。③胸脅痛
神門穴位于手腕内側(掌心一側),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是針灸經常取用的穴位之一。按摩神門穴對于心慌心悸以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2.舒服腰背:委中穴
取穴方法
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性胃腸炎、中暑、腰背痛、急性腰扭傷等。
在針灸的四總穴歌裡提到腰背委中求,可見,委中是治療腰背病症的要穴。委中穴取穴方法為:屈腿時,膝關節後側也就是窩的位置出現橫紋,而橫紋的中點處即是委中穴。按摩委中穴,同樣可起到治療腰背痛的功效。
3.治腰疼和痔瘡:長強穴
取穴方法
長強穴位于人體的尾骨端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功能主治
向體表輸送陽熱之氣。遣精,陽痿等與腎精相關的病症,腎為作強之官,長強之名也可能與此有關。治療便血、痔瘡、脫肛、洩瀉、便秘、腰脊痛、小兒驚風、尾骶骨痛、痫症等疾病。現多用于癔病,腰神經痛等。
長強穴位于尾骨尖端下,尾骨尖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長強穴屬于督脈,可治療痔瘡、脫肛、便秘、腰疼等疾病。常按摩長強穴,配合承山穴治痔瘡效果更好
4.治療皮膚瘙癢:百蟲窩
取穴方法
正坐位,屈膝,從膝蓋向上4指寬,并向腿内側約1拇指寬處。
功能主治
祛風活血,驅蟲止癢。主治蛔蟲病,荨麻疹,風疹,皮膚瘙癢症、濕疹等。
冬天氣候幹燥,全身癢得難受,嚴重的時候,小腿前面和胳膊上的皮膚還會出現魚鱗樣的改變,瘙癢無比,這都是幹燥惹的禍。這時可按摩百蟲窩穴。屈膝,在大腿内側,髌骨的内上緣向上約一掌(四指并攏為一掌)處為經外奇穴百蟲窩,它在足太陰脾經的循行線上,臨近血海穴。按摩百蟲窩穴可以活血止癢。
5.治腸胃疾病:膈俞穴
取穴方法
定位: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取穴: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陽(督脈)旁開1.5寸處取穴。
臨床運用
現今常用于治療神經性嘔吐,胃炎,胃潰瘍,肝炎,腸炎,腸出血,心動過速,心髒肥大,心内外膜炎,食道癌,胃癌,食道狹窄,淋巴結結核,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貧血,慢性出血性疾患,膈肌痙攣,荨麻疹,小兒營養不良。
腸胃不好的人可按摩膈俞穴。膈俞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屬于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胃痛、嘔吐、厭食、便血、咳嗽、氣喘、盜汗等疾病。
6.散熱去痛:尺澤穴
取穴方法:
取此穴位時應讓患者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勢,尺澤穴位于人體的手臂肘部,取穴時先将手臂上舉,在手臂内側中央處有粗腱,腱的外側外即是此穴(或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桡側凹陷處)。該穴上方3-4厘米處用手強壓會感到疼痛處,就是“上尺澤”。
主治:
古代記述:咳嗽、喘息、氣逆、咯血、善嘔、胸脅滿痛、肺痨、心痛、心煩、癃閉、胃痛、腹脹、絞腸痧痛、便秘、鼻衄、喉痹、舌幹、振寒、瘛疭、潮熱消渴、癫疾、痿瘧、腰痛、肩脊痛、風痹、手臂不能上肩,肘臂攣痛。
尺澤穴主要作用是瀉熱。此外,因為尺澤穴接近肱二頭肌的肌腱,而肱二頭肌作用是屈肘,因此此穴也能夠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因此,按摩尺澤穴對于肺經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是有效的。
7.治冠心病:心俞穴
取穴方法
取穴時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勢,心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或左右約1.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風濕性心髒病、肋間神經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心腧穴,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多用于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神經衰弱等疾病。中醫認為心腧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可治療心痛、心悸、心煩、失眠、健忘、癫痫、狂躁、咳嗽等。
8.保護心髒:内關穴
取穴方法
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
将右手三個手指頭并攏,把三個手指頭中的無名指,放在左手腕橫紋上,這時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點的中點,就是内關穴。為說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頭,攥完拳頭之後,在内關穴上,有兩根筋,實際上,内關穴就在兩根筋的位置。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9.促消化:天樞穴
取穴方法
取穴時,可采用仰卧的姿勢,天樞穴位于人體中腹部,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腸炎、闌尾炎、腸麻痹、細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天樞是胃經上的一大要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與肚臍同處于一條水平直線上,左右各有一穴。另外,天樞是大腸的募穴。所謂募穴就是集中了五髒六腑之氣的胸腹部穴位。因為與髒腑是近鄰,所以内外的病邪侵犯,天樞都會出現異常反應,起着髒腑疾病信号燈的作用。從位置上看,天樞正好對應着腸道,因此常按摩天樞穴,必然會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