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孩子做啥都靠催,可能不是拖拉,而是家長沒給他培養好這個習慣

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段話:每天催娃起床、吃飯、洗澡、做作業(等等)的媽媽們,世界欠你一個擁抱。

短短兩行字,寫出了家長們最大的無奈——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幹啥都要催。

其實,大部分孩子在學齡前都是沒有時間觀念的,所以等到上學後,沒辦法早起、遲到、磨蹭,就是家常便飯了。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最關鍵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就像親子教育專家阿廖娜在《讓時間聽我的話》一書中說的:“與其催着孩子做這做那,不如讓孩子主動實踐,管理時間。”

孩子做啥都靠催,可能不是拖拉,而是家長沒給他培養好這個習慣

具體怎麼做呢?不妨試試這些辦法!

第一、讓孩子對時間感興趣

想要孩子培養時間觀念,首先得讓孩子對時間有概念。

這一點,鄰居小馮做得特别好。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她就開始陪着孩子看有關時間的繪本,比如《時鐘的書》《誰偷走了我的時間呢》等,教孩子唱珍惜時間的童謠,激發孩子對時間的興趣。

同時,她還陪孩子動手制作簡易版的沙漏和水鐘,讓孩子把抽象的時間跟實物聯系起來。

小馮說,在日常生活中,她也經常用語言引導孩子關注時間,比如:“現在是7點鐘了,我們該起床了。”

“今天是周末,媽媽不上班。”

“明天我們一起去動物園玩。”

耳濡目染之下,孩子開始對看不見的時間充滿興趣。

俗話說,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讓孩子對時間感興趣,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第一步,也是關鍵的一步。

孩子做啥都靠催,可能不是拖拉,而是家長沒給他培養好這個習慣

第二、幫孩子理解時間的距離

這些場景,讓不少媽媽頭疼。

明明說好十分鐘後就關電視的孩子,一小時後還捧着遙控器不肯放;

在外面說好再玩十分鐘的孩子,時間到了卻哭鬧着不肯回家。

其實,出現這些情況,不一定是孩子拖延,很可能是孩子根本估不準時間的長短。

認知心理學認為,每個人的時間觀念與自身的時間知覺密切相關。

而時間知覺,是人對事情發生的持續性(時間距離)和順序性(時間順序)的直覺反應。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初步概念,就可以着手培養孩子對時間距離的感知了。

通俗點說,就是讓孩子知道多長時間能幹多少事。

采用定時器提醒孩子,是不錯的辦法。

在孩子日常玩耍看電視寫作業的時候,提前跟孩子商量好活動的時間,比如10分鐘,在計時器上設定時長。

設定好時間後,當計時器發出響聲時,就表示10分鐘時間到了,就要結束正在做的事情。

當孩子能認識刻度以後,可以在家裡裝上醒目的時鐘,或者沙漏作為計時器。

就像冰心兒童圖書獎獲得者黃靜潔在暢銷書《學習的格局》裡寫到的:給孩子買不同時長五顔六色的沙漏,一方面孩子覺得好玩,讓時間深入到孩子的腦海裡。另一方面,用恒定的沙漏教會孩子衡量時間的長度。

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家長的耐心,在約定的時間内管住自己的嘴,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練習掌握時間!

孩子做啥都靠催,可能不是拖拉,而是家長沒給他培養好這個習慣

第三、陪孩子建立時間的順序

同事夏麗在辦公室講了讓自己哭笑不得的育兒經曆。

每到晚上該寫作業的時間,孩子就開始抓耳撓腮,寫兩分鐘作業,一會兒玩一下筆,一會兒翻翻書包,再寫三分鐘作業,然後跑去上廁所。自己看不下去了,正準備發火時,樓上傳來一陣怒吼:“能不能專心點?先做完作業,再幹别的?”

原來是樓上的媽媽也在陪孩子寫作業。

其實,這是孩子缺乏時間順序感的表現。

缺乏時間順序感,孩子做事就會缺乏條理,不能專心地把一件事做完。

想要幫孩子建立時間的順序感,家長可以先通過口頭語言告訴孩子一段時間内活動的先後順序,比如起床後,要先穿衣服,再刷牙洗臉,再吃飯,再出去玩。再慢慢過渡到,陪孩子制定每天的活動計劃,比如周末先完成作業,再吃飯,再出去玩,等等。

最後,最關鍵的是,跟孩子一起記錄每天的活動,養成記錄時間的好習慣。通過記錄和觀察,孩子會發現每天活動的先後順序,進而養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

孩子做啥都靠催,可能不是拖拉,而是家長沒給他培養好這個習慣

柳比歇夫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但仔細分一下會發現,最寶貴的是時間。因為生命是由時間構成的,是一小時、一小時、一分鐘、一分鐘積累起來的。

身為父母,幫孩子培養時間觀念,是送給他們最好的成長禮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