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本文共有 52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我在寫文章、講課的時候,注意到一個現象:有些同學總是會習慣性地說這麼一句話:

    「這不就是xxxx嗎?」

    這句話有很多變種,比如:

    「說白了就是xxxx」

    「這跟xxxx有什麼區别?」(反問語氣)

    ……

    這裡的 xxxx,往往是他們已經知道的某個知識點。他們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維習慣:每當接觸到一個新事物,總是會從已經知道的舊事物裡面,去找到一個最接近的對象,然後把兩者等同到一起。

    我把它叫做「知道的幻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原因很簡單:這種習慣的本質是什麼呢?是把兩個看起來相似的事物,抹去它們的差異,放大它們的相似性,然後告訴大腦:它們實際上是一樣東西。

    久而久之,它的後果就是:你會在大腦裡堆積下一系列「似是而非」的結論和觀念,看起來煞有介事,但實際上經不起推敲。

    你會疑惑地發現:

    • 這個方法在别人那裡很好用,但為什麼到了我手上就不靈了?

    • 這個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啊,為什麼他們能思考得這麼深刻?

    • 同樣接觸過這些東西,為什麼别人能舉一反三,用來解決實際問題,我就完全想不到?

    ……

    原因無他:因為你從來就沒有真正地「學會」和「掌握」過它們。

    當你脫口而出這句話的時候,你實際上就已經放棄了思考。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我在以前的文章裡講過:大腦有一個習慣,就是「過度簡化」。

    什麼意思呢?當我們接收到一段複雜的信息時,為了節省儲存空間,大腦往往會做一件事情:

    提取這段信息最重要的特征,抹去其它細節,用這個特征來代表這段信息,把它儲存起來。

    舉個例子。

    比如我最近讀了一篇論文,它的主要結論是:

    正念冥想,比起什麼都不做,能夠改善焦慮、壓力和負面情緒。但這種效果比起其他常見的方法(比如鍛煉)并沒有顯著的優勢,并且相比之下它的效果更不穩定,更加因人而異。(Galante et al.,2021)

    這個結論并不複雜,但它缺少一個什麼東西呢?明确的态度。因此,大腦不知道該把它放在哪個位置,它對大腦來說是模糊的,需要大腦耗費更多的資源去記住。

    所以,對于未經訓練的人,就特别容易把這個信息在腦子裡轉化成「正念是有效的」或「正念是無效的」來記憶和儲存。

    但這兩個态度全面嗎?其實都是不全面的。它們分别都隻是這個結論的一部分而已。

    這就是過度簡化。

    「知道的幻覺」也是一種過度簡化。當我們接收到一個新事物、新知識時,大腦正在忙着「理解」它,這時,大腦就會進入一個高耗能的狀态。

    這個狀态對大腦來說是不舒服的。為了從高耗能返回到低耗能狀态,大腦就會傾向于給它下一個簡單粗暴的結論,從而告訴自己:

    我已經知道它是什麼了,不需要再浪費資源去想了。

    進一步,我在前面的文章裡講過:我們所有接收到的信息,都會成為我們「心智世界」的一部分。大腦正是憑借着心智世界,來理解外部的真實世界。

    那麼,當我們接觸到一個全新的信息時,當它跟心智世界産生沖突時,大腦就會怎麼樣呢?

    從一個「已知」的穩定狀态,進入到一個「未知」的不穩定狀态。

    穩定和節能,是大腦的基本需求。因此,大腦為了擺脫這種狀态,就會傾向于把它用「心智世界中已有的信息」來進行解釋。

    這種做法,可以避免大腦陷入混亂,減少外部信息對我們心智世界的沖擊。

    因此,「知道的幻覺」和過度簡化,本質上,是大腦為了節能和保護自己,而産生的一種防衛機制。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當然,反過來,「關注新鮮刺激」也是大腦的另一種特性。

    因為,新鮮的刺激往往意味着超出預期的收獲,因而,它會調動起大腦的定向功能,讓我們進入「好奇心驅動」的狀态。

    也就是說:節能和定向,它們是兩個方向相反的動力,都是由大腦的基本需求所決定的。而何者占優,就會很大程度地影響一個人對新鮮事物的認知和處理習慣。

    那麼,如何決定何者占優呢?主要由兩個變量決定。一個是新鮮刺激的強度和新異程度,另一個就是日常習慣使用的思維方式。

    關于後者,心理學裡面有一個認知風格理論,把人認知和加工事物的方式,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其中有一個經典的維度,叫做「鈍化和銳化」(Leveling and Sharpening)。

    什麼意思呢?當你面對一個新信息時,鈍化,意味着你更喜歡放大它跟舊信息的相似性,把它歸為舊信息的一類;而銳化,意味着你更容易關注到它的差異性,更喜歡把它從相似的事物裡面區分出來。

    心理學家 Harry Morgan 發現:跟習慣鈍化的人相比,銳化的人對新知識往往會有更準确的理解,并且能夠更好地把新信息跟舊信息聯系起來。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對知識的編碼和儲存更有序。

    反過來,習慣鈍化的人,往往把知識的特征雜亂無章地混合在一起,對知識的儲存更無序。他們通常過度簡化了知識的關鍵特征,忽略相似但不相同的事物的區别,這導緻他們在提取知識時會非常模糊。

    所以,我才說,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它本質上是低效的,不利于你學習新知識、吸收新知識。

    但是,如同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所說,大腦是可以訓練的。我們的每一個選擇、每一個行為,都是在訓練自己的大腦。

    如果你有這樣的習慣,不妨從現在開始,試着糾正自己,讓自己面對新的知識,能保持更充足的好奇心和關注度。

    不要讓這個習慣,繼續阻礙自己的學習。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很多有這種習慣的同學,往往還會有一個觀念,他們認為:能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是一種能力,也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标。

    因此,他們會很排斥「複雜」和「陌生」,會認為:既然能夠簡單化,那為什麼還要用陌生、複雜的語言和概念去描述呢?

    這種觀念也是錯的。

    我們要追求的,從來都不是「把複雜事物簡單化」,而是「把複雜事物講清楚」。

    為什麼?因為複雜的事物,本質上是無法被「簡單化」的。「簡單化」這件事情本質上就意味着什麼呢?信息的丢失。

    在認知心理學裡,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取決于什麼呢?取決于我們腦海中已有的圖式,也就是一個人已有的、跟新知識高度相關的經驗、知識和想法。它是你理解一個新知識的基礎。

    舉個例子:隻有當你見過「宇航服」的圖片,你才能夠想象「一個宇航員穿着宇航服站在月球上」這幅畫面。如果你沒有見過宇航服,哪怕我向你描述得非常清晰、纖毫畢現,你腦海中想象出來的畫面,多多少少都會缺點什麼。

    也就是說:面對一個新的知識,如果你的腦海中不存在與之相關的圖式,那麼你就是不可能理解它的。

    你可以很接近它,也許還可能「碰巧」全對,但你無法真的「理解」它 —— 因為「理解」一個事物,本身就意味着用相關的圖式去把它拆解。但我們是不具備這個原材料的。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想接近它,可以怎麼做呢?那就是「講清楚」跟「簡單化」兩種方式。

    講清楚,就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你:宇航服是什麼樣的,它的頭部是什麼,身體是什麼,材料是什麼,裡面有什麼設備、功能……讓你哪怕沒見過,也能大緻想象出「它大概是什麼樣子」。

    而簡單化呢,實際上就是把它降維,用與之相似的概念,來大緻地把它模拟、描述出來,避開那些我們不具備的圖式,用那些我們熟悉的圖式來替代。

    也就是告訴你:宇航服呀,其實就是個充氣的玩偶裝,你就這麼理解就行了,不用想太多……

    打個比方:圖式就像材料。需要某種特定的材料,才能搭起某種房子。如果不具備這種材料,你也可以用别的材料去模拟,但搭出來的結果最多就隻是「看起來像」,兩棟房子的性能一定不可能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簡單化」的方法一般是什麼呢?無非就是這麼幾種:舉例子,打比方,作類比……也就是用你所熟悉的事物,去描述你所不熟悉的新知識。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存在信息的丢失 —— 畢竟它們本質上就是不同的兩個東西。

    因此, 這些手段,一定隻能是輔助,而不能是主要手段。

    所以,我的文章追求的是什麼呢?永遠都不是「簡單化」,而是「講清楚」。

    也就是說,如果我需要用到一個陌生的概念,我會想辦法努力去向你講述它的來龍去脈、内在邏輯、原理和場景,讓你盡可能增進對它的信息 —— 這是「講清楚」。

    但我不會為了方便閱讀,把這個概念「簡單化」,用你更加熟悉的日常語言去替代。因為這樣做,實際上是一種不尊重讀者的表現,它預設了:讀者沒有能力和興趣去了解這個複雜的概念,因此才要把它簡單化。

    采取後者,可以把文章寫得很簡單、很輕松、很生動,也可以把課程做得很淺顯,但它對于你真正去掌握知識、理解知識,并沒有太大的作用。

    它能夠給你的,也始終隻是「知道的幻覺」而已。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那麼,可能有朋友會問:如何判斷自己是真的懂了,還是停留在「知道的幻覺」呢?

    如果真的懂了,難道也不能說「這不就是 xxxx」嗎?

    是的,不可以。

    為什麼呢?因為這種習慣,其實是一種「蓋棺定論」的行為,它拒絕了一切可能性。亦即,它的目的并不是去接近真理,而是盡快結束大腦的「高耗能」和「不穩定」狀态,從而維護自己心智世界的穩定。

    但真正的求知,恰恰就是需要你去适應「高耗能」和「不穩定」的。

    也就是說:這個習慣,跟求知本來就是相悖的。它并不是真的在接收新知識,而隻是為了讓自己安心:我的心智世界是穩定的,并沒有什麼超出我理解範圍的事物。

    坐在自己的舒适圈裡面,用已知的信息去解釋新信息,這不是求知,而是用自己的視野,去扭曲和塑造外部世界,是對外部世界的窄化。

    真正的求知,恰恰是不滿足于目前的舒适圈,希望用新的信息、新的刺激來沖破它,拓展它,融合成新的邊界。

    所以我才說:學習是反人性的。因為學習的本質,就是要突破自己的認知邊界,讓自己不斷地在「不舒服 - 舒服 - 不舒服」之間切換。

    因此,一個真正「理解知識」的人,他往往不會默認自己已經徹底理解了某個事物,而是始終會保持一個開放性:

    • 我對這個知識的理解,有沒有可能還存在不夠全面、不夠準确、不夠清晰的地方?

    • 我有沒有可能遇到新的信息,來推翻我目前的假設、理解和觀念?

    • 跟我不一樣的視角和觀念,是不是一定是對立的?我們有沒有可能都是正确的?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會見到:懂得越多的人,他們對待知識、對待别人的态度,往往會更加謙卑。他們會認識到: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觀點,隻要他的邏輯是自洽的、嚴謹的,那麼就可以都是正确的。參差多态才是世界的樣貌。

    這也是我在智識營裡一直強調的觀點:你對于我所講的内容,是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的。隻要你清楚地明白了我的意思,那麼基于你自己的需求、經驗和視角出發,你完全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不用強求跟我完全一緻。

    反過來,如果你不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隻是機械地複制我的做法的話,那其實也不是在學習 —— 你隻是在生搬硬套别人的思維模式,是無法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的。

    所以,一個更好的對待知識的态度是什麼呢?

    永遠不要假設自己已經完全理解了,也永遠不要對知識存在輕視的心理,認為它「不過就是 xxxx 而已」,而是要保持審慎、開放、批判的态度:

    • 這個新知識跟我已知的事物有什麼聯系?

    • 它們之間有什麼相似點,有什麼差異點,分别适用于什麼場景,用來解決什麼問題?

    • 對于這個新知識,我還可以去獲取些什麼信息,來更好地理解它?

    • 我可以如何試着把它應用到生活、工作中?

    這才是一種求知的心态。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這就需要平時在生活中鍛煉一種能力:可以在内心容納更多信息,觀察它們彼此碰撞、交織、聯系的能力。

    這種能力有不同的叫法。我把它叫做「認知空間」,有些地方可能叫做「注意力廣度」,有些可能會把它歸入「工作記憶能力」……但無論如何,它們的内核是相似的:

    在腦海中同時容納更多、更複雜的信息量,讓大腦适應這種高耗能的狀态,而不是急着把它簡化、窄化。

    如同我在以前的文章裡所說:很多時候,慢一點,會更好。

    因為慢一點,你才有充分的時間和機會,讓這些信息慢慢碰撞,發酵,醞釀,讓自己得以觀察它們的内在聯系和邏輯結構,讓一切更加纖毫畢現。

    比起你急匆匆地給它們制定一個去向,下一個定論,你能夠得到的,會更多。

    那麼,怎樣鍛煉這種能力呢?不妨從這幾個小 Tips 開始。

    1)接受一個假設:世界是複雜的

    有時我們會說:世界是簡單的,因為構成世界底層的原理是簡單的。

    有時我們又說:世界是複雜的,因為世界上各種形形色色的現象是複雜的。

    那麼世界究竟是簡單的,還是複雜的?我會建議的,不妨假設它是複雜的,再帶着這個思路去探索。

    為什麼呢?很簡單。因為單單拎出一條條原理是沒有意義的,原理必須跟現象結合在一起才有意義。

    比如「萬物都彼此聯系」是一條原理,但單獨說這句話是沒有意義的,它必須跟各種事物、各種效應結合起來,我們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彼此聯系」,那麼它才有了意義。

    再比如 E=mc^2,是一條原理,它足夠簡單、優美,但是背後的邏輯和背景知識,需要一本書才能講清楚。

    所以,從複雜到簡單,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求知的必經之路。「簡單」不是一條原則,也不是一個目标,而是我們在真正經曆了「複雜」之後,才能夠達到的一個境界。

    2)不急着下結論,而是觀察全貌

    生活中,我們往往會看到很多現象、事件,其中有一些可能是我們比較關注和在意的。這個時候,試着讓自己跳出來,「走遠一點」,不要急着給它下結論,而是從多個側面去進行觀察。

    觀察什麼呢?觀察事件的各個細節從不同視角所呈現出來的樣子,觀察不同角色在其中的表态、行為、立場,試着代入進去,去感受和理解。

    你也許會發現,很多事情,從不同的視角來看,完全可能呈現出不同的樣子。它其實是很難有一個「全面」的态度和結論的。

    試着去理解這個世界,而不是急着去規範它,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升你的視野。

    3)不要預設對立,而是保持連續

    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我經常說「外向」和「内向」,但一個人是不是要麼全然是外向的,要麼全然是内向的呢?

    不是的。事實上,外向-内向不是兩個極端,而是一個連續譜。你可以理解為:外向是10,内向是0,那麼每個人都在這個數軸上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位置,這個位置很可能在5附近,隻是稍稍靠近某一端而已。

    實際上,幾乎一切事物,都不是二元對立的,而是連續譜 ——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比如:對于一段信息,我們是不是隻有「相信」和「不相信」兩種選擇?當然不是。如果把相信設為10,不相信設為0,我們能否保持「7分的相信」,同時也保持3分的被推翻、被否定的可能性?

    對于一件事情,我們是不是要麼贊同、要麼反對?當然不是。我們能不能「有保留地贊同」?或者大體上贊同,但是某些細節上保持反對?

    試着用「1到10」的标尺來衡量生活中的各種事情,用它代替掉「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思想,這樣才能更接近世界的實際樣貌。

    4)比起關注相似,更要關注差異

    許多讀者在看完我的文章之後,總是會問:這個東西,跟我所知道的某某東西,是不是同一個東西?

    其實,可以試着換一個問法:

    這個東西,跟我所知道的某某東西,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我可以如何分别理解它們?

    試着把兩者同時放在你的認知空間裡,讓自己同時審視、注意、分辨它們,試着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和揣摩它們,習慣這種耗能的狀态。

    你的心智世界,才會更加完善。

    這個習慣,正在阻礙你的學習

    —— 閑聊時刻 ——

    1)我在想,有沒有一個很好的詞語,可以來描述這種「把多個觀點放在一起,觀察它們彼此的碰撞、交織、融合」的景象。「醞釀」或「把玩」似乎還可以,但好像還是不太精到。

    大家有好的想法嗎?歡迎留言。

    2)說到連續譜。很多人格測試之所以被學術界诟病,一個原因就是,它們往往把人劃分成固定的某種類型。但實際上人格應該是一個連續譜。

    像比較權威的大五人格,就是去衡量你在5個維度上分别的得分(外向-内向就是其中一個維度)。

    其實按照最新的研究,性别認知也是一個連續譜。一個人的染色體雖然隻有XX和XY兩種可能(暫不考慮其他特異可能性),但他可以在認知上覺得自己是「6分女性4分男性」。

    還是蠻有趣的。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