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話:學到老,活到老。在日新月異的今天,時代發展不斷推動着我們前行,新産品、新知識讓我們不斷學習和進步,才能适應時代帶給我們的紅利。然而,卻有那麼一部分人不願意學習,甚至以自己“年齡大”找借口。
2019年,北京市拆除收費站,36歲的大姐向媒體哭訴:“我除了收費,啥都不會。”36歲,是中年人最好的年紀,即使換個崗位,學習起來也是得心應手,難不成36歲就老了嗎?說到底,還是内心的那個懦弱的小人在作怪。
如何在時代的潮流在立于不敗之地,如何在大數據時代為職場賦能?《終身成長:未來職場的7大核心競争力》帶我們走上賦能之路。
本書的作者是德國的布什.羅爾菲爾德.卡特琳,她的頭銜很多:演講者、作家和職業輔導師。她寫此書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消除對不确定的恐懼,并使人們成為對自己職業未來的積極規劃者。
本書的7大核心競争力指的是:成長心态、終身學習、自我反思與調節、數字化、新型工作和敏捷、創造力和減速與平衡。
之前很多老年人說用不慣智能手機,可如今再看看身邊的老年人,他們的手機用着可溜着呢。掃碼、支付、網購、聊天,沒有他們不會的,他們可不是無師自通,都是慢慢一步一步學會的。人,不怕年齡大,就怕沒有一顆想要努力上進的心。
如何進步,如何主動學習?這就要擁有成長心态,即需要成長型思維。
人的思維分為兩種: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的人,比較消極,覺得自己就該如此,遇到問題隻會向外尋找原因,把自己封閉起來,拒絕做出改變和承擔任何風險。比如那個哭訴自己除了收費什麼也不會的收費員,她覺得自己一成不變的收費是她有且唯一的選擇。
成長型思維的人,比較樂觀,願意嘗試和創新,并承擔一定的風險,心理素質比較好。即使遇到問題,也不會怨天尤人,會内尋找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并願意為之改變。想當初馬爸爸創業之初,困難重重,但一切都沒難倒他。
丘吉爾說過:悲觀者在每個機會中看到困難,樂觀者在每個困難中看到機會。華為也是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拼荊斬棘,才能取得現在的成績。很多人在羨慕别人風光的時候,卻往往忽略了别人當初所承擔的困難和風險。
與其羨慕别人,不如行動起來,做一個行動派,做一個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
現如今的老太太都能把手機玩得很溜,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學習和做出改變呢?技不壓身,不管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要懷着一顆感恩的心,不斷學習和做出改變,在未來職場做一個有用的人。唯有《終身成長》,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