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給孩子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家長要做好這4點

主播 | 大雄
全文3400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心理學界流傳着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童年時期的經曆,是一個人生命的底色。

研究表明, 3-7歲是人格、情感和意志發展的重要階段。 人成年後的行為,基本都是童年經曆的重複,每個人的性格品質、處事方式大都可以從童年時代找到原因。

童年幸福的人,通常性格積極樂觀、人格健全獨立,每一次回望童年,都能感受到愛和希望,獲得面對挫折和挑戰的力量。

而童年遭遇創傷的人,往往伴随着性格缺陷、思維方式消極等特點,經常需要回顧童年經曆、療愈創傷,才能克服自身的問題,創造一個更好的人生。

父母養育孩子,童年時期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個階段。想要給孩子可以治愈一生的童年,家長一定要做好以下4個方面:
01

營造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

人本主義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認為,家庭環境對孩子人格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特别是在幼年時期,孩子完全依賴父母, 最基礎的需求是歸屬感和安全感,讓他們可以内心安定,輕松而勇敢地對外探索。

缺乏歸屬感的孩子,就像一隻斷了線的風筝,心靈找不到栖息之地,變得敏感、自卑。


因此,給孩子提供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家長的首要任務。

它包括:

(1)穩定的養育者。

盡量由固定的撫養人帶孩子,尤其是0-3歲,最好是父母親自帶,不要頻繁更換撫養人。

成長環境也是如此,不要一會兒送到奶奶外婆家帶兩年,一會送到親戚家帶兩年。

(2)父母之間關系和諧。

在一個家庭中,良好的夫妻關系是基礎。父母恩愛、關系和諧,家對于孩子來說,歸屬感更強,孩子内心充滿安全感。

父母經常當着孩子面争吵、甚至動手打架,孩子會處在家庭破裂和被抛棄的恐懼之中,損害身心健康。

(3)避免語言暴力。

孩子小的時候,都是通過父母的态度和語言,來确認父母對自己的愛。感覺自己被愛着,他才會覺得自己是被這個家庭接納的,在家裡感到安心、自在。

如果家長經常用粗暴的言語批評、否定孩子,孩子就會内心不安,懷疑自己的存在感、價值感,好像被家庭排斥在外。

因此,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語言,控制好情緒,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不要傷了孩子幼小、敏感的心。

比起物質多麼豐富、活動多麼精彩,一個平凡,但充滿歡聲笑語和溫暖的家,更讓孩子感到幸福。
02

給孩子充分的愛和陪伴

年輕時在小學工作,曾在兒童節收集孩子們的願望。

我原以為會看到五花八門的心願,比如去遊樂園、買玩具、吃大餐等,令人驚訝的是,孩子們的願望都非常統一:和爸爸媽媽一起度過一整天。

作為家長,可能想象不到孩子對父母的依戀有多深,對陪伴的渴求有多強。

尤其是孩子0-6歲這段時間,對父母的依賴最強。在日複一日的陪伴中,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内心的快樂和滿足,是其他事物無法替代的。


曾經,一個男孩和爸爸互動的小紙條感動了全網。

爸爸是高中班主任,工作非常忙,每天早出晚歸,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之又少。

于是,兒子把想跟爸爸說的話都寫在紙條上,然後貼在門口或茶幾上,紙條上既有他的心裡話,也有他想問的數學題。

爸爸看到,就會在紙條上寫下回複,父子兩人雖不能“朝夕相處”,卻可以通過紙條來交流。

這種特殊的“陪伴”,讓父子之間的感情越來越深厚。

陪伴的方式有很多,忙碌并不能成為父母缺席的理由。即便陪伴時間有限,隻要用心,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

有句話說得好: 童年得到的愛,是未來生活的光。

童年時期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關注、鼓勵和支持,親子之間溫馨、愉快的相處時光,會内化成孩子的心理能量,成為他一生的底氣。

家長對孩子的愛,是毋庸置疑的,但卻經常以“愛”之名,包辦、控制,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和期望,讓孩子童年感到壓抑和窒息。

因此, 想要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家長還需要學會正确愛孩子。

關于如何“愛”,魯迅先生曾給出三個關鍵詞,放到今天同樣适用:

“第一,理解。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第二,指導。長者須是指導者協商者,卻不該是命令者。

第三,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為即我,所以更應該盡教育的義務,交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所以也應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一個獨立的人。


總結起來,家長要通過學習和反思,平衡好這三個方面:

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尊重他的感受和想法;
教給孩子道理和生活技能,幫助孩子擁有适應社會的能力;
同時,懂得放手,給孩子自主權和适當的自由空間。

這樣的愛,才是孩子需要的。

03

讓孩子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

總有人認為今天的孩子比我們當年幸福。

然而,在物質生活條件極大改善的今天,競争也越來越激烈化、低齡化了,孩子承受的各方面壓力在增加,自然的天性——快樂卻越來越少。

現在的孩子和以前相比,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 自由玩耍的機會和時間少了很多。

居住環境的變化,鄰裡之間沒什麼溝通交往,孩子缺少玩伴;上不完的培訓班、學不完的知識,孩子放松玩耍的時間被擠壓。

所以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身體疲憊、心情壓抑、求知欲望不強烈、甚至出現各種心理問題。

在《愛彌爾》一書中,教育家盧梭指出:

“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

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它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将造就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态龍鐘的兒童。”


童年時期,自由自在地玩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精神病學家斯圖爾特·布朗用了42年,調查研究6000人,了解他們的童年生活。數據顯示,如果在兒童時代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孩子長大後可能會不快樂、難以适應新環境。


充分的自由玩耍,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使他們大腦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和同齡人玩耍,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玩耍中釋放生命活力,還能幫助孩子緩解壓力、調節情緒,保持心理健康。

有一個繪本叫《菲菲生氣了》,講的是一個小女孩,在家裡被姐姐奪走了玩具,她非常憤怒,憤怒像火山爆發一樣不可遏制。

她大吼,踢打,尖叫,最後跑出了家門,哭了一會,跑不動了。

她看看石頭,看看大樹,聽了鳥叫。最後她爬上了一棵老榉樹。她感覺到微風吹着頭發,看着流水和浪花。

接着,作者寫出了一句十分動人的話: “這個廣大的世界安慰了她。”

自由、純真的童年時期其實很短,家長一定不要讓過多的認知活動占據了孩子自由玩耍的時間。

多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無拘無束地玩耍,去親近自然、多接觸同齡孩子、為孩子設計有趣的玩耍活動。

童年允許孩子像個孩子那樣自由生長,長大後他才能像個真正的成年人。
04

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

許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耐心,情緒管理能力差,看到孩子磨蹭、不聽話,就想發火,更是見不得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樣子。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追溯到家長的童年時期,自己在表達情緒時,沒有得到父母的接納和理解,于是,當他們為人父母,也沒有能力去承接孩子的情緒。

看着眼前這個哭鬧的孩子,就好像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那個在父母面前哭泣着,無助而恐懼的孩子。

這種模式代代相傳,傷害也在親子之間一代代延續。

每個孩子童年時期,都是充分依賴和信任父母的,他們會在父母面前沒有顧及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難過了就哭、生氣了就發脾氣、開心了就笑。

允許孩子表達真實的情緒和想法,他才有機會學習認識情緒、管理情緒,有利于身心健康,做真實的自己。


現實生活中,當孩子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有些家長粗暴地制止孩子、否定孩子的情緒;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見的時候,家長批評孩子不聽話,強行要求孩子按自己的來。

不能夠自由地表達自我,孩子經常會感到内心壓抑,感受不到快樂和希望。
自我表達受到限制的孩子,通常有兩種表現:

一是忽視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一味地遷就他人,取悅他人,乖巧懂事,形成讨好型人格;

二是内心壓抑了很多委屈和憤怒,經常用磨蹭、不配合、故意搞砸事情來消極抵抗。這些負面情緒長期在心底發酵,會在未來的某些時刻以更激烈的方式爆發。

家長多給孩子自由表達的空間,允許他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想法,并嘗試看到他們情緒背後的需求或動機,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改變不當的教育方式,給孩子恰到好處的幫助。

不要一味要求孩子聽話,在安全和原則範圍内,給孩子機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嘗試和實踐,即便犯錯了、吃虧了也不要緊,他從中收獲的經驗才是最寶貴的。

可以自由地表達自我的孩子,自我價值感高。父母尊重孩子的感受和獨立人格,孩子也會尊重和信任父母,從而自覺地往積極的方向發展。

願家長可以做好這4點,給孩子一個充滿愛、溫暖與自由的童年,這會成為他一生的“避風港”和力量源泉。

點個【 在看 】,與您共勉!

END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