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化媽:教會孩子獨立生活,他們才會有底氣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更精彩,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作者:玩兒水貓
來源:爸媽進化論原創
“老媽,有沒有看到我的毛衣?”
“老媽,我的毛巾在哪兒?”
“護照找不到了!”
“手機呢?”......
14歲的天賦滑雪少年劉張翔在即将出行之前,面對一片狼藉的房間,慌亂地向媽媽求助。
站在門口看着在“垃圾場”似的房間裡胡亂翻找東西的兒子,媽媽搖了搖頭,一臉的焦慮和無奈。
山東衛視剛剛結束《愛的味道》第三季——“自理”的煩惱。
沒想到滑雪場上英姿飒爽的天才少年,卻成了父母眼中的生活“白癡”。
爸爸則一語中的:“平時媽媽給他弄得太好了,什麼事都幫他解決幫他做。”
媽媽的包辦,讓已經14歲的劉張翔仍然不會打理自己的日常,缺乏獨立生活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魯迅先生說:“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因為即我,應盡教育的義務,教給他們自立的能力;因為非我,也應同時解放,全部為他們自己所有,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因而,我們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有意識地把主導地位交給孩子,讓他們學會獨立生活,自主決策,并勇于探索。
生活中,我們可以先從轉變說話的方式開始,用積極的話語來引導。
放手去引領
多說“你來試試看”
曾看過這樣一條社會新聞:
一個25歲的女孩,因為不會與人相處,大學畢業後的兩年中先後辭掉了26份工作。
原來,從小,女孩的母親就扮演了她的“貼身助理”。
收拾書包、整理書桌、安排穿什麼衣服、給公交卡充值......好多本可以自己做好的事兒,全由母親代勞。
畢業後去面試,母親不僅為她提前規劃好最佳路線,連公司附近的餐廳也幫她找好。
工作後和同事的相處,也是母親為她謀劃。
25歲的女孩,本該可以獨立生活、獨立與人交往。
然而,正因為母親從小到大事無巨細地包辦,導緻隻要母親沒有提前幫她安排好的事兒,她都會抓瞎、出錯,無奈隻能頻繁換工作。
作家哈伯雷說:“當父母為孩子做太多時,孩子就不會為自己做太多。”
我們總責怪孩子缺乏獨立性,事事依賴,其實是我們自己擔心孩子沒經驗、做不好、受傷害,而不敢放手。
一句“你不會”、“你做不好”,直接剝奪了孩子鍛煉的機會。
孩子正是在父母的大包大攬中逐漸喪失了主動性。
遇事多鼓勵孩子,多說“你來試試看”,讓他們大膽嘗試,效果會截然不同。
隔壁的貝貝今年4歲,剛上幼兒園。每天早晨媽媽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貝貝總會因為鞋帶松了,停下來系鞋帶,有時要系兩三次。
一開始,貝貝總鬧着讓媽媽幫忙,可媽媽說:
“系鞋帶很鍛煉手指的靈活性哦!你自己多試幾次,不着急,媽媽等你。”
幾次鍛煉後,貝貝鞋帶系得又快又好,出門前一次性“解決戰鬥”,上學路上“暢通無阻”。
教育家陳鶴琴說:“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能夠做的,就應當讓他自己想、自己做。”
剛開始,孩子鞋帶系得不好,系得慢,很正常。媽媽不急躁,不催促,把這件通過鍛煉能自己做好的事,完全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摸索,直到完成得又快又好。
做好任何事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我們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不要怕他們出錯。
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試錯中獨立和成長起來的。
放心去信任
多說“你自己來決定”
曾有心理學家就中學生的自主性進行過調查。
150名中學生在調查中被問道:“将來有什麼理想或打算從事什麼職業?”,竟然有70%的學生回答:
“要回家問了父母才知道。”
當被問:“為什麼要問父母?你自己的想法是什麼?”
孩子們的回答要麼是:“想也是白想!反正他們也不會同意。”
要麼是:“我不太清楚,我的事都是他們來決定的。”
還有的孩子說:“我怕選得不好,父母會生氣。”
顯然,這些孩子在生活中沒有選擇權,缺乏自主性,自我意識很模糊。
周國平說:“要讓孩子将來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必須從現在就鼓勵他不盲從父母。要讓孩子從小在生活中體會做選擇和做決策的感覺。”
而孩子在做決定時拿不定主意,正是因為父母經常憑借自己的經驗否定孩子的感受,“這樣不好”、“這樣不合适”的反饋,武斷地剝奪了孩子做決策的權利。
孩子會因此對自己的想法喪失信心,自然會變得沒主見。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遇事多說“這件事你自己決定”,孩子就會越來越大方自信,有擔當。
滑雪冠軍谷愛淩,小時候興趣廣泛,嘗試過多種業餘愛好,但她最終選擇了滑雪。
媽媽谷燕告訴女兒,這項運動具有很高的風險性,要想出成績,更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苦訓練。
但谷愛淩依然堅持自己的決定。
媽媽不僅尊重了女兒的選擇,還無條件地支持和陪伴。
谷愛淩最終成長為了一名專業的滑雪運動員,并驕傲地站在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上。
谷燕認為,孩子的人生是他們自己的。孩子開心幸福,比任何成功都重要。
莎法麗·薩巴瑞在《父母的覺醒》中講道:“父母要讓孩子享有'身為自己’的權利,讓他們在自己的命運軌迹下生活。”
父母可以嘗試從小事開始,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并給予信任和支持,他們會因為獲得了對生活足夠的掌控權而越來越敢于決策,變得思想獨立,有主見。
這份自信與果敢,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有擔當。
放膽去激勵
多說“為什麼不可以”
一個五歲的女孩,看到跳傘運動員在空中自由降落的身影,心向往之,興奮地對媽媽說:
“媽媽,我也想跳傘!”
“你可不能去!太危險!”
女孩失落地回到自己的小桌旁,畫下了心目中的降落傘,還帶着兩個美麗的小翅膀,她微笑着拿給爸爸看,得到的回答卻是:
“瞎畫!哪有帶翅膀的降落傘!”
女孩一下子愣在原地,委屈難過。
女孩美妙的幻想和無限的創造力,就這樣被父母所認為的“不切實際”阻塞在原地。她的信心和繼續探索的動力,也戛然而止。
著名心理學家辛格說:“孩子是快樂的白日夢者,他們看起來無所事事,其實是處于不自知的醞釀階段,這種醞釀很能提高創造力思維。”
要想培養獨立的孩子,創造力和探索精神不可或缺。
這就要父母用樂觀開放的心态肯定孩子敢于想象的勇氣,而不是用“這不可能”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而多對他們說“為什麼不可以呢!”、“也許真的能實現哦!”就會激發他們主動探索的欲望。
大提琴表演藝術家傑奎琳·杜普雷,4歲時第一次在收音機裡聽到大提琴的聲音,一下子就着迷了。
她對媽媽說:“這就是我想創造出來的聲音!”
媽媽的回答是:“親愛的,我相信你可以!那就想想怎麼實現它吧!”
那之後,傑奎琳真的開始了自己的規劃。她突破重重障礙,挖掘自己的潛能,十六歲便以驚人的才華享譽世界,成為英國最具傳奇色彩的大提琴表演藝術家。
正是有了媽媽的肯定和鼓勵,傑奎琳才有了挖掘潛能的勇氣和信心,不怕困難和失敗,不斷突破,使自己的人生有了開創性的動力。
卡耐基曾說:“人生來就喜歡被人鼓勵,用這樣的方式對待孩子,可以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成長,獲得自信,激發創造力。”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多給予肯定和鼓勵,他們的無限潛能和創造力就會被大大激發起來,人生便有了無限可能。
孩子不僅會因此更自信,他們獨立的腳步,也會走得更穩健。
寫在最後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孩子成長中,有時父母不經意的回應,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身為父母,要放眼長遠,并從生活的點滴小事做起,放下擔憂、質疑和否定,用信任、肯定和贊揚的話語,鼓勵孩子大膽嘗試、敢于決斷、勇敢探索。
畢竟,我們隻能給孩子引路,不能替他們走路。
正如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愛是一種本能,我們都愛自己的孩子,并認為這份愛是無私的。那麼請一定确保用正确的方式。”
教會孩子獨立生活,他們才會有底氣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更遠,更精彩。
這才是父母對孩子最深的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