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在治療脾胃病時,我最愛用的兩味藥,白術和蒼術。一潤一燥,用得好是相得益彰。脾虛便秘,大量用生白術;脾虛腹瀉,大量用蒼術,鮮有攻無不克的。該藥十分安全,諸位遇證盡可放心一試。不用不知道,一用忘不掉。此文就專門談談蒼術的運用。
蒼術是味好藥,據記載,南宋時道士吉志通,入道武當,十餘年辟谷,但餌黃精蒼術。雙目澄澈,行步如飛。
抱樸子稱蒼術為“山精”,李時珍稱“仙術”,《和漢藥考》稱“天精”;在功用上:《本草經》說:“久服輕身延年”,唐慎微說:“必欲長生,常服山精”,陳士铎對此不以為然:“《神農經》曰∶必欲長生,當服山精。此言白術,非指蒼術也。蒼術可辟邪,而不可用之以補正。各本草諸書混言之,誤矣。”張元素說能明目,李東垣說能治痿,朱丹溪說能解郁,因為脾主運化,運化則不郁。痰、濕,也是一種郁。實脾土而燥脾,誠乃治痰、濕之本。李士材說能發汗,李時珍說能理痰濕,缪希雍說可祛濕痹,黃宮繡說可升清陽。
相傳,宋代醫道高明的大醫學家許叔微青年時代異常勤奮,每天攻讀至深夜才上床入睡。許叔微有一個睡前飲酒的習慣,大概是取民諺“睡前一口酒,能活九十九”以用酒養生之意吧!幾年後,他時時感到胃中漉漉作響,脅下疼痛,飲食減少,每過十天半月還會嘔吐出一些又苦又酸的胃液來。每到夏天,他的左半身不會出汗,隻有右半身出汗。這到底是種什麼怪病?許叔微陷入深思并四處求治。誰知遍求名醫卻總不見效,他心中十分苦惱。于是,許叔微摒棄了“醫不自治”的信條,開始自己解救自己。他對自己的病情進行了認真的分析研究,認為自己的病主要是由“濕阻胃”引起的。于是,他按照自己“用藥在精”的一貫學術思想,選用蒼術一味為主藥,用蒼術粉1斤,大棗15枚,生麻油半兩調合制成小丸,堅持每天服用50粒。以後又逐漸增加劑量,每日服用100-200粒。服藥數月後,他的怪病逐漸減輕,直至獲得痊愈。
為什麼一味蒼術有如此效力,對于許叔微的怪病有這樣奇特的治療效果呢?原來,許叔微素嗜飲酒,傷及了脾胃,脾虛不運則水濕不化,脾與胃互為表裡而緻“濕阻胃”,從而出現了胃中漉漉有聲和夏天左半邊身軀無汗而右半邊有汗及嘔吐胃液等内濕症狀。脾屬土,土喜暖而喜芳香。蒼術氣味芳香,性辛、溫而味苦,歸脾胃二經。藥證相合,氣味相投。蒼術為芳香之品,善能醒脾化濕,濕邪屬陰之氣,得溫則化。許叔微辨證準确,選藥精當,一味藥而收神功。還要認識的是,許叔微堅持長期用藥,且不斷加大用藥劑量的方法也是有良苦用心的。他深知濕邪性粘膩而滞,不易速去。隻有堅持長期服藥并逐漸加大劑量,才能增加藥力在體内的積蓄,最終攻克濕邪。
蒼術有芳香避穢,升陽散火,理郁開痰,助消化,清頭目,健腰膝,療佝偻,消脹滿,止瀉痢,開胸膈等作用。而蒼術還有補腎強壯,治痿之效。治濕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脹,食欲不振,嘔吐,洩瀉,痢疾,瘧疾,痰飲,水腫,時氣感冒,風寒濕痹,足痿,夜盲。
蒼術外祛風濕,内運脾胃,功效特著。經米泔(淘米水)浸制之後,不論上下表裡,都可随證配用。
四君子湯,白術改蒼術補而有運;
四苓散,白術改蒼術有滲有升;
藿香正氣散,白術改蒼術更能運胃解表;
逍遙散,白術改蒼術解郁之力更強;
連理湯,陳修園主張白術改蒼術,有補有消;
七味白術散,改用蒼術能加強運中止瀉;
補中益氣湯,白術改蒼術升提之力更強;
真人養髒湯,白術改蒼術能升陽止瀉;
傅青主完帶湯,重用蒼術能燥濕止帶;
越鞠丸之解郁,蒼術起樞運之功;
清震湯治頭風,蒼術主升陽散濁;
葉天士蒼附導痰場,重用蒼術治婦人肥胖;
外科正宗消風散,重用蒼術除濕癢、托瘡瘍;
蒼術白虎湯理濕熱并重,東垣清暑益氣湯,用蒼術,考慮暑多挾濕;
東垣當歸拈痛湯,用蒼術祛濕,使絡通痛止;
雞鳴散加入蒼術,更能勝濕療腳氣;
蒼白術同用,卑監之虛能補,敦阜之士可平;
蒼術合生芪能祛風散濕。
蒼術合黃柏,名二妙散。療瘡瘍諸痹,濕注帶下,口腔潰瘍有捷效。凡濕熱下注所緻的下肢痿軟、足膝腫痛、帶下、濕疹、濕瘡,小便黃短,舌苔黃膩,脈象滑數,皆可用之。若症見熱重于濕者,可重用黃柏;濕重于熱者,則重用蒼術。蒼術、黃柏所組成的二妙散一方,最早見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醫得效方》卷9的“腳氣”門中,名蒼術散。原文為“蒼術散治一切風寒濕熱,令足膝痛或赤腫,腳骨間作熱痛,雖一點,能令步履艱苦及腰膝臀髀大骨疼痛,令人痿頢,一切腳氣,百用百效。
二妙丸是中醫用于燥濕清熱的基礎名方,廣泛應用于濕熱下注引起的炎症、紅腫、滲出等症。臨床中在各科都有應用,隻要是辨證為濕熱證,尤其是濕重于熱證,均可使用。二妙丸療效顯著的疾病:
皮膚科:濕疹、腳氣、陰囊濕疹、生殖器疱疹、帶狀疱疹、手癬、臁瘡、膿疱瘡、腳癬、下肢急慢性濕疹、皮炎、肛門瘙癢症、老年瘙癢症、酒糟鼻。
婦科:白帶異常(各種陰道炎導緻)、急慢性泌尿系感染、月經不調、盆腔炎。
内科:腹瀉、細菌性痢疾、腸炎、黃疸、肝炎(急性傳染性黃疸型肝炎)、胃炎和胃潰瘍(濕熱型)、失眠多夢(濕熱證)。
外科:足膝紅腫熱痛、風濕性關節炎(濕熱症)、下肢靜脈曲張兼濕熱者、下肢潰瘍、糖尿病足、下肢丹毒、坐骨神經痛(濕熱證)、濕熱腰痛。
泌尿科:泌尿系感染。治療急性腎小球腎炎。
口腔科:口臭、口舌生瘡、牙龈炎、牙周炎。
耳鼻喉科: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慢性上颌窦炎等。
男科:陽痿(濕熱下注)、睾丸炎或附睾丸炎。
合枳殼能消積祛脹;
合枇杷葉降逆止呃;
合葛根則可上治頭風,下止濕瀉;
合赤小豆能消水腫;
合川楝子可止痛療疝;
合神曲治暑濕洩瀉(《局方》名“曲術丸”);
合椒目治寒痛久痢(《保命集》名椒術丹〉;
合白芷治寒濕頭痛(名蒼芷散,還可外敷濕疹);
合黃連可療泛酸(名蒼連湯);
合荊芥則擅透濕于表;
合苦參能消小兒食積;
合木瓜可舒筋消腫;
合桑椹能烏須黑發(《保壽堂》名少陽丹);
合芝麻可滋腎生精(《集效方》名蒼芝丸);
合熟地治血虛食少(《濟生拔萃)>方);
合地榆治脾虛下血(《保命集》方)。
單味蒼術治雀目(《聖惠方》),九制蒼術散治肥人痰濕(喻嘉言方)等。
以蒼術為主藥的複方,具有協調制約、互佐互使的意義,配伍得當可減低副作用,從而提高療效。
比如蒼術與熟地一燥一潤;
蒼術與石膏一溫一寒;
蒼術與牛膝一升一降;
蒼術與甘草一走一緩;
蒼術與石英一浮一沉。
配玄參:蒼術燥濕健脾、升陽散邪;玄參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濕邪未盡,而陰液已傷之消渴證,其治療若單養陰滋陰恐能助濕,而祛濕又存劫陰之弊,兩藥配用,以玄參之潤制蒼術之燥,以蒼術之燥制玄參之膩,則健脾滋腎、養陰逐邪,兩擅其長。
配厚樸:蒼術苦溫辛烈,運脾燥濕;厚樸苦辛溫,除濕寬腸,性味從辛、從燥、從苦組成,兩藥相伍,消食且散痰濕。對有濕、有滞、有積者尤宜。濕除脾運、中陽得振,專解濕邪困腫,運化失司諸證。
配防風:本品辛散苦燥,外能解風濕之邪,内能燥濕健脾,炒蒼術辛散性弱,偏于燥濕健脾,可配防風祛風燥濕,因“風能勝濕”之故,專治濕盛水瀉;生蒼術其辛散性強,配防風以祛風發汗,同治風濕痹痛,一能燥濕,一能祛風,合用則既燥又散,風濕兩邪俱除。
配石膏:蒼術燥濕,外散風寒,内化濕濁;生石膏性寒,清瀉暑熱,兩品相配,一溫一寒,剛柔相濟,燥濕清熱不傷髒腑正氣,善治濕邪化熱,取太陽陽明兩經同治之意,用于暑溫、濕溫、壯熱煩渴、身重溺短等證最宜。
配黃柏:黃柏苦寒,氣味俱厚,性沉而降,以清下焦濕熱為長;蒼術味辛主散,性溫而燥,化濕運脾,通治内外濕邪。二藥均具雄壯之氣,蒼術得黃柏,二苦相合,燥濕之力倍增;黃柏得蒼術,以溫制寒,清熱而不緻損陽,二藥相使相制,清熱燥濕功效顯著,常用于下焦濕熱之足膝紅腫熱痛、足痿無力,或濕熱帶下、濕瘡淋漓并見小便短赤,舌苔黃膩等病證。
配香附:蒼術芳香辛溫,醒脾燥濕,脾陽健運,則可濕去痰消;香附乃血中之氣藥,調氣疏肝,善解氣郁,血行氣暢,則胸脅痞悶諸證可解。兩藥合用,肝脾并治,舒肝理脾,主治肝脾郁結諸證。
配黑芝麻:蒼術辛烈溫燥,燥濕健脾;黑芝麻甘平,能補肝腎且潤五髒。兩藥合用,一燥一潤,相輔相成,健脾潤燥,善治噎膈脘痞兼脾虛苔薄膩者。
配神曲:本品燥濕力強,濕去則脾胃得以健運,神曲消食和胃,兩藥合用,消食健脾功力增強,可治食積内停、濕阻脾胃,症見胸脘滿悶,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水瀉,苔白膩等證。
配川椒:川椒善散陰寒,溫中止痛,暖脾止瀉;蒼術則長于外祛風濕、内燥脾濕,功偏燥濕運脾。兩藥相配,溫中燥濕使寒濕去、脾胃健運則瀉可止,溫中止瀉力增,能治寒濕較盛之久瀉、苔白厚濁等證。
丹溪的嫡傳第子、明代醫家虞抟《醫學正傳》,将二妙散再加川牛膝引血下行,活血通經,名“三妙丸”;清代醫家張秉成《成方便讀》,将三妙丸再加薏苡仁清熱利濕,健脾清肺,名“四妙丸”。治療濕熱下流所緻的足麻痿腫,熱如火烙等症,則療效更好。另外,清代醫家程曦《醫家四要·藥賦新編》雲:“諸家本草,記誦誠難,爰編骈語,細别溫寒,姑棄繁以就簡,當舉一而反三……黃芩去少陽熱邪,遇白術為安胎要藥;黃柏除下焦濕熱,合蒼術即治痿靈丹”。使丹溪之說,更普及流傳。
禁忌陰虛内熱,氣虛多汗者忌服。
蒼術産于江蘇茅山一帶的質量最好,名茅術、茅蒼術。
【白術與蒼術的區别】
黃坤載曰:白術善守,蒼術善走!
白術,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陰也,無毒。白術陽藥,以生脾中之陰者十之八,而生脾中之陽者十之二耳。(甘溫除虛火,助邪火)
白術除濕消食,益氣強陰,尤利腰臍之氣。人初生之時,先生命門。命門者,腎中之主,先天之火氣也。有命門而後生五髒七腑,而臍乃成,是臍又後天之母氣也。命門在腰而對乎臍,腰臍為一身之主宰。腰臍利而人健,腰臍不利而人病矣。凡有水濕,必侵腰臍,但有輕重之分耳。治水濕者,一利腰臍而水即入于膀胱,從小便而化出,所以利水必須利腰臍,而利腰臍必須用白術也。
蒼術之妙,全在善于發汗,其功勝于白術。蒼術味辛而散逐,濕氣不能留于營衛,故善發汗。凡發汗之藥,未有不散人真氣者。蒼術發汗,雖亦散氣,終不甚也。虛人感邪,欲用風藥散之者,不若用蒼術為更得。蓋邪出而正又不大傷,汗出而陽又不甚越也。
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然而氣虛亦有不同,有氣虛而兼濕痰者,有氣虛而帶燥痰者。蒼術補氣,兼善去濕,以治氣虛濕痰而中邪者,自是神效。以治氣虛燥痰之中邪者,則蒼術性燥,不燥以增燥乎。
然而蒼術善用之,效驗如響,如人心氣疼,乃濕挾寒邪,上犯膻中也,蒼術不能入膻中,然善走大腸而祛濕,實其專功也。故與川烏同用,引濕邪下行,使寒氣不敢上犯膻中,而心痛立定。若不用蒼術而用白術,則白術引入心中,反大害矣。
【小福利】蒼術和雞矢藤。雞矢藤還用于減肥,消積去滞,恢複脾胃運化能力,可以減肥。有個病人身體肥胖,痰濕特别重,要求減肥瘦身。餘大夫問他胃口好不好,他搖搖頭說以前很好,現在不好了。餘大夫就直接開雞矢藤與蒼術兩味藥,以2:1的劑量,打成粉,叫病人平時拿來泡水喝,一次一大勺,一日三次。病人吃了不到一個月,體重居然就減下來了。以前吃飯都不敢放開胃口吃,現在胃口好,體重反而下來了。他們單位的人都很難相信,世間居然有這種既可以減肥、又不會傷胃口的良藥,吃後還更精神。于是他們也都過來要開這種減肥藥。餘大夫說,中醫裡頭沒有減肥藥,隻是把你們的腸道積滞化開,脾胃功能恢複,靠你的正氣把痰濕贅肉消化掉。平時還是要多鍛煉,不能依賴藥物。
為何吃了雞矢藤,腿腳更輕便,胃口也好了呢?原來對于現在腸壅腹滞的人來說,他們好像超載的車爬坡一樣,爬得很吃力,上樓梯也沒勁。這時你讓超載的車輛把貨物卸下來後,它就開得快了,而雞矢藤就是一味能使腸道“貨物”卸下的妙藥。腸道的貨物一卸,脾髒這個五髒六腑的車輪子旋轉得就快。脾胃恢複正常升降,身體很多垢積都可以清理出去,這樣病人就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排便通暢,胃口又好,體重減輕,精神更足。餘大夫說,這組藥對是治療脾虛腸滞的,在排腸滞的同時,把脾功能運化起來。由于蒼術氣味雄烈,偏于走散,而白術平和偏于守中,它們在選擇時有所區别,肥人用蒼術,瘦人用白術。肥胖的人健脾減肥可用蒼術,因為肥人多痰濕壅堵,它需要雄烈之氣,健脾燥濕散開來。而瘦弱的人健脾增肉則可用白術,因為瘦人脾虛耗散太過,所以反而要用白術,能健脾之中帶補。可見,同樣脾虛的人,一則表現為痰濕重,肥胖,代謝不去;二則表現為氣血生化少,瘦弱少肉。這個小藥對,藥小力不小,已成為健身減肥的良藥。因為它們符合中醫一升一降的思想。雞矢藤消積化濁,以降胃氣。蒼術健運濕阻,以升脾中清氣。雞矢藤降胃中濁氣,蒼術升脾中清氣。一升一降,正符合《黃帝内經》所說的“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所謂“肥人多痰濕,瘦人多虛火”,這減肥就當以祛痰濕,恢複脾胃髒腑升降功能為第一要義。(此文以林郎輝經驗為主,兼及各家學說)
本文為頭條号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