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白芥子還是從一個湯開始的,這個湯叫陽和湯,在中醫裡很有名,有人說是明代陳實功發明的,有人說是清代王洪緒發明的。但據本人考證,其實是陳實功發明的,在他的《外科正宗》這本書(無删減版)早就記載。
陽和湯的組方由熟地、肉桂、白芥子、姜炭、生甘草、麻黃、鹿角膠七種藥物組成。白芥子就是其一。
這個藥長得像棵野菜,特别是開花的時候,如果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種植,遠看還以為是一片油菜地。
說白芥子白,其實它并不怎麼白,葉子是綠的,花是黃的,籽是淡黃的居多,也有黃白色的。有點名不符實。
明朝陳實功說,陽和湯可以治鶴膝風,貼骨疽,及一切陰疽。鶴膝風相當于現在的結核性關節炎,貼骨疽指毒氣深沉,結聚于骨而發生的深部膿瘍,陰疽是漫腫無頭,皮色不變的一種硬東西。照這說法,這湯好像很牛。網傳有一些名醫擅用此方醫治乳癌,如黃衍強、李忠等。
能與鹿角膠這麼名貴的藥物一起來折騰疑難雜症,可見白芥子自有一番武功。
那麼白芥子到底有什麼用呢,這個藥在神農本草經找不到,南朝的陶弘景的《名醫别錄》最早記載有:味辛,溫,無毒。歸鼻。主除腎邪氣,利九竅,明耳目,安中。久服溫中,又白芥子,主射工及疰氣發無恒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随手驗也。
但其實,後世的藥書講得最多的是,白芥子專去痰,去哪裡的痰?《本經逢原》裡講”痰在脅下及皮裡膜外,非此不能達“,後世的醫家大多數認為白芥子專去脅下及皮裡膜外之痰。乳腺靠近脅下,又是皮裡膜處的位置,陳實功選用白芥子,估計是有這一方面的考慮。
不過這個白芥子去痰的過程是上氣發汗還是下氣寬中呢,各大名醫似乎吵得很歡,南朝陶弘景沒說,唐朝的陳藏器說是上氣發汗,宋朝的劉翰、馬志同意唐朝陳藏器的,然後李時珍說是下氣寬中,然後之後的明清各家多認為它是”利氣“,這個說法夠折中的了。不過還有一個更絕的,清朝寫了本《本草新編》的陳士譯(就是夢見了一個神仙教他醫術,以夢中所學寫下一本《外經微言》的人),他說白芥子味辛,氣溫,無毒。入肝、脾、肺、胃、心與胞絡之經。能去冷氣,安五髒,逐膜膈之痰,辟鬼祟之氣,消癖化瘧,降息定喘,利竅明目,逐瘀止疼,俱能奏效。能消能降,能補能升,助諸補藥,尤善收功。近人不知用白芥以化痰,而頻用半夏、南星以耗氣,所不解也。
綜觀各家,唯一承認的就是白芥子味辛,溫,利氣化痰。從藥的氣味來看,溫則補,辛則散,還是以”升“、以”上“為主性,本人還是認同于”上氣發汗"這一特性。現代藥理學也證實,白芥子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利用這個特性甚至還能用于麻醉性藥物中毒。還真不知道李時珍的下氣寬中之說理從何來。
不管怎麼說,按陳士譯所講,這麼好的化痰藥不用,還真是浪費了,還真不明白老是盯着半夏、南星來折騰?所以他就“不解”了,看來他是對仲師的用藥打了個大問号。其實術有專攻,藥有所走,性有所行,藥性的作用并不是單方面的,是經過無數的組方驗證才能掌握其真性,漢方在這一方面不可否疑。
也許,正因為現代藥學研究所講的這種刺激作用(如應用于皮膚有溫暖的感覺并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疱),才會有白芥子的化痰功效。其實回過頭來看陽和湯,都是很補陽氣的藥,人家是用來治陰疽的,并不是叫你沒事來嘗嘗,一物降一物才是真理。
說到這裡,想起一個事,白芥子與調味品中的芥末不一樣,白芥子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幹燥成熟種子,而芥末是芥菜的種子。當然,白芥子不但能入藥,也一樣能當調味品供人們食用,很是适合體寒起痰的人哦。
上一篇
春季家常菜譜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