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優秀作文|知道,唯知者爾

知道,唯知者爾

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 陳悅

愛因斯坦曾如此描繪有知與無知的關系:“劃一個圈,一個人所知道的東西是圈子的裡面,無知的東西是圈子的外面;知道的東西越多,圈子越大,圈子的外沿就越長。”也就是說,知道的越多,無知也越多。

這話乍看之下着實矛盾,可我們究竟是如何來衡量“有知”與“無知”的呢?

艾瑞克·瓦利用了兩年的時間,冒着墜崖身死的風險,學習了古老的采蜜技術。腳下是深淵萬丈,眼前是野蜂飛舞,在這種幾乎與死神擦肩而過的境況下,他卻興奮于未知的冒險。其畢生所求,唯“知道”二字爾。你能說他無知嗎?我想,他已經比這世上的大多數人知道得更多。這樣渴求未知的心境源自靈魂上的烙印,為了去往更遠的地方,看到更大的世界,所以從不為足下的點滴收獲沾沾自喜。他不斷留意每一朵石縫中開出的花,試圖抓住每一寸流過指尖的陽光,這一路走走停停,不是為了登上“知道”的峰頂,而是為了擺脫無知的陰影。

奇怪的是,擁有着真知灼見的人往往是人群中的沉默者,而腹中空空之人卻上蹿下跳宛如跳梁小醜。這樣的現象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愈發突顯,披上了匿名的外殼,便可肆無忌憚地叫嚣,放縱自己無知的熱情。因為無知,所以無畏;因為無知,所以絕對;因為無知,所以傲慢。他們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半腹墨水傾倒給旁人看,毫無自知之明地炫耀自己的一知半解,莫名其妙的勇氣和自豪感在他們身上扭曲纏繞,一顆心皺縮失水,失去了體會這世間一切新奇的能力。

這樣的炫耀也許會赢來短暫的掌聲。可是,夜郎自大的無知者啊,你不知道的是,你本可以去見識的那些山河遠闊、人間煙火,卻偏偏讓自己止步于方寸,囚困于囹圄,對前方尚未開墾的諸多可能視而不見,人生未能踏足的土地竟就此等到了荒蕪。一葉障目,終究是作繭自縛。你當真知道自己因何而來,從何而去嗎?

知識是無盡的,正如北野武感歎的那樣,“雖然辛苦,我還是會選擇那種滾燙的人生。”知道的越多,想知道的就越多。将自己當成最純粹的無知者,在生命的縫隙中追趕瑣碎卻又珍貴的一切,不吝于在被陽光曬得滾燙的砂礫上行走,痛感微小而清晰,暖意卻實實在在,直達心扉。這樣的追逐終将成為靈魂的積澱。用一生醞釀一壇尾淨餘長的美酒,在漫長的時光裡等啊等,等到開蓋的那一刻,新啟的老酒将散發出足以令人眩暈的醇香。正因此,不輕易說“知道”,是對他人的誠實,亦是對自己的尊重。

也許借用當代佛系青年的觀點來看,不斷追求知道的生活消耗着太多的光與熱,安于現狀才是最穩妥的選擇。但是,不要因為習慣了安逸便為怠惰辯護,不要依仗着小有所成便故步自封,“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洋洋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直面我們自以為了解實則一無所知的一切的确困難重重,但若因一時膽怯,便放棄邁出向前的那一步,或因貪戀周圍人的吹捧而輕易地說出“知道”二字,你的一生都将停留在現有的高度,甚至是倒退。

學着聶魯達問一問自己吧:“我能問誰,我來人間是為了達成何事?到哪裡你才能找到夢裡響起的鐘聲?或者我遠遠看到的事物,是我尚未度過的人生?”

我依然是個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普通人,卻向往着不知道自己知道的高深境界。

我不知将要去何方,但我已在路上。自此天光大亮,所有未知的前途,都是行雲流水般的此世光陰。

評點

文章從愛因斯坦的名言起筆,引發思考如何來衡量“有知”和“無知”。然後作者亮出自己的觀點,“無知”是絕對的,“有知”是相對的。然而不谙此理者甚衆,作者批判了很多看似“有知”實則“無知”的夜郎自大者,也肯定了像艾瑞克·瓦利和一些有真知灼見的沉默者和謙虛者。同時作者也論證清楚了我們不能因為無法達到“有知”的終點或沮喪,或耽于安逸故步自封,因為,求知終将成為靈魂的積澱。這是作者驚人的獨到思考。文章最後用聶魯達的詩收尾,首尾呼應,渾然天成。

——————————————

本文刊發于《作文與考試》高中版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