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文獻中,迦太基被稱為“布匿”,在BC8世紀左右由腓尼基人創建。
第一次布匿戰争失敗後,迦太基失去了地中海裡的西西裡島。
經過大約二十年的休養生息,迦太基國勢逐漸恢複。
不甘寂寞的迦太基人在哈米爾卡·巴卡的帶領下向歐洲西部的伊比利亞半島發展,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
哈米爾卡·巴卡是迦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迦太基在西班牙的開拓者。
他還有一個身份——大名鼎鼎的漢尼拔的父親。
BC226年,羅馬和迦太基簽訂合約,規定兩國以埃布羅河為界,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劃分勢力範圍。
BC219年,初出茅廬漢尼拔出兵攻打薩貢托。
該城向羅馬求援,但羅馬鑒于該城不是羅馬的同盟未出兵相助。
迦太基軍隊在圍困該城8個月後成功将其占領;事後羅馬方面令迦太基交出漢尼拔受審,被迦太基斷然拒絕。
羅馬共和國遂向迦太基宣戰,迦太基政府也下令漢尼拔對羅馬開展軍事行動。
西班牙埃布羅河
BC218年春,漢尼拔率領迦太基軍隊自新迦太基(今西班牙卡塔赫納)出發,沿着海岸線向東北方向進軍。
行軍至埃布羅河,他将所部一分為二。
在比利牛斯地區,他讓大約11000名左右不願離家的伊比利亞士兵駐守在這些新征服的領土,并把該部兵權交與其弟哈斯德魯巴。
随後,漢尼拔率領部隊主力約50000名步兵和9000名騎兵進入高盧地區,即今天的法國南部(參考下圖行軍路線)。
為了和避免羅馬在沿海一帶的盟友交戰,漢尼拔選擇了在内陸行軍。
BC218年的秋天,漢尼拔大軍來到阿爾卑斯山腳下休整——這是羅馬本土北部的重要地理屏障。
就在漢尼拔大軍抵達阿爾比斯山之際,他收到了迦太基在意大利的高盧盟友的來信。
信中,盟友催促漢尼拔盡快跨越天險阿爾卑斯山脈,稱他們會給予幫助。
于是漢尼拔當機立斷,在阿爾卑斯山中開路架橋,克服種種困難,硬是率軍越過了險峻的阿爾卑斯山,進抵到陶拉西亞一帶帕杜斯河(波河)谷地。
翻山越嶺後,漢尼拔準備直接進攻羅馬本土,與羅馬主力決戰。
漢尼拔行軍路線,圖片來自wikipedia
羅馬原本打算在高盧擊潰迦太基軍隊,進而入侵伊比利亞及北非迦太基領土。
萬萬想不到,漢尼拔竟會越過阿爾卑斯山,出現在帕杜斯河(波河)谷地内。
當地的高盧人部落不久前才臣服羅馬,漢尼拔的出現使他們紛紛叛變脫離羅馬的管制。
不過翻越阿爾比斯山也給漢尼拔軍隊造成了相當的減員。
雙方經過短暫的交戰後,羅馬軍隊很謹慎的撤退至特雷比亞河的另一側,與漢尼拔部隔河對峙。
羅馬在這場小規模交鋒中的退卻加速了當地高盧人的叛變。
不久,整個意大利北部的部落便全部倒向迦太基陣營。
漢尼拔當然清楚真正的交鋒尚未開始,他利用這段時間迅速擴充部隊,招募當地的高盧傭兵加入。
一番補充,漢尼拔的軍隊迅速達到40000人的全盛狀态,全面進攻意大利的日子指日可待。
特雷比亞河戰役示意圖(紅色為羅馬軍,藍色為迦太基軍),圖片來自wikipedia
BC218年12月,迦太基和羅馬兩軍在特雷比亞河畔展開第二次布匿戰争的第一場大規模會戰——特雷比亞河戰役(Proelium Trebianum)。
此戰,漢尼拔充分展現了他過人的軍事天才。
漢尼拔運用騎兵騷擾羅馬軍營,誘使急躁的塞姆普羅紐斯下令全軍渡河出擊。
在雙方正面交鋒得如火如荼之際,迦太基伏兵(上圖中左下方的藍色小方塊)從戰場南部的小山包後湧出,突襲羅馬軍側翼。
羅馬兵潰不成軍,全軍傷亡超過三分之一。
漢尼拔的勝利鞏固了他在意大利北部的力量,當年冬天,他與高盧人一起紮營過冬。
BC217年一開春,漢尼拔即拔寨南下。
雙方随即爆發第二次大會戰——特拉西美諾湖戰役(Battle of Lake Trasimene)。
特拉西美諾湖戰役示意圖,圖片來自wikipedia
這次戰役是漢尼拔軍事生涯中的又一個傑作。
漢尼拔揮軍南下,兵貴神速,直逼羅馬城。
北方的羅馬軍驚慌之餘也急速南下勤王。
當漢尼拔通過特拉西美諾湖時,發現這裡很适合做埋伏。
由于北方南下的羅馬軍隊在後方緊追不舍,于是漢尼拔決定在此處設伏,圍殲南下的羅馬軍主力。
特拉西美諾湖的北邊是一連串樹木叢生的小山。
沿着比鄰小山的河岸,漢尼拔命令他的軍隊在道路北方的狹路進行埋伏,并安排了吸引對方到來進行夜戰的先遣部隊。
傍晚,為麻痹羅馬軍,漢尼拔安排人在湖東北側小山點燃營火,以便讓遠觀的羅馬軍隊誤判漢尼拔部隊主力。
次日佛曉,羅馬軍隊沿湖的北邊小路向東前進。
羅馬主帥弗拉米尼亟欲尋求戰鬥,驅使部隊快速行進。
漢尼拔看此景象後立刻派出誘導的先鋒部隊阻擋弗拉米尼和他的軍隊的去路,以分散羅馬軍的注意力。
等到羅馬人在進入泥濘不堪的湖邊小道時,号角忽然響起,迦太基軍一起殺出。
激戰僅半日,三萬羅馬軍全軍覆沒,其中溺水者達一萬餘人。
特拉西美諾湖
此役,漢尼拔巧妙地運用迂回戰術,設伏包抄羅馬軍隊的背後,然後守株待兔,全殲羅馬三萬主力軍并擊斃敵方主帥,成為西方軍事史上經典的殲滅戰。
失敗的消息傳回羅馬,造成了羅馬人的極大恐慌。
第二次布匿戰争之前,羅馬共和國隻有四個常備軍團。
此時因為軍神漢尼拔的連續勝利,羅馬破天荒地進行全國總動員,拼湊出了8支軍團的主力,準備和漢尼拔進行生死決戰。
于是在BC216年,雙方爆發了著名的“坎尼戰役”。
BC216年春,漢尼拔南下攻占羅馬重要糧倉坎尼城。
作為羅馬的主要糧食補給基地,坎尼的陷落迫使羅馬傾國力與漢尼拔決戰。
為将漢尼拔徹底鏟除,羅馬動員了共和國曆史上最龐大的一支聯軍,人數高達十萬。
亟欲與漢尼拔一決高下的羅馬衆軍團由兩位執政官帶領南行至普利亞,于奧凡托河左岸發現漢尼拔軍主力後,羅馬軍在距其六英裡處安寨紮營。
大軍由羅馬元老院選出的兩位新執政官發羅與保盧斯率領。
平常兩位執政官會分别指揮其所部,但這次因兩部軍隊合一,所以應羅馬法律的要求,兩位執政官在日間輪流作出指揮。
其中一位執政官發羅生性魯莽傲慢,一心渴望及早打敗漢尼拔。
漢尼拔利用敵軍主帥弱點,派騎兵騷擾羅馬軍營并幹擾其水源供應。
被激怒的發羅在次日輪到他掌權時,動員全軍誓與漢尼拔一決勝負。
坎尼戰役階段一,圖片來自wikipedia
此戰中,漢尼拔祭出了他舉世聞名的“新月陣”。
戰鬥初期,漢尼拔将軍隊部署成中鋒凸起的陣形,以引誘羅馬軍集中攻打其中鋒。
面對占人數優勢的羅馬步兵,漢尼拔的中央步兵不久便節節後退。
不疑有詐的羅馬軍湧入迦太基陣形中部,欲将其中鋒擊潰之後反抄其左右兩翼。
迦太基軍陣形則變成了凹陷的弦月狀,将羅馬主力包圍在其中,迦軍中鋒部隊開始了頑強的阻擊。
在迦太基的優勢騎兵擊潰羅馬騎兵之後,立即轉頭猛擊羅馬步兵的後方。
至此,漢尼拔成功的以較少兵力包圍了人數為其兩倍以上的敵軍。
羅馬一敗塗地。
坎尼戰役階段二,圖片來自wikipedia
坎尼戰役中死亡與被俘虜的羅馬人約有五到七萬人,執政官保盧斯陣亡,另一位執政官發羅逃回羅馬。
羅馬共和國的兩位前任執政官、兩位财務官、四十八名軍團司令官中的二十九人,以及八十位元老院議員陣亡(元老院共有150個席位)。
此戰成為古羅馬曆史上最慘痛的敗北。
包含坎尼戰役在内,僅上面提到的這三場戰役裡,羅馬人即損失了五分之一的十七歲以上成年公民,接近全國可用人力的兩成。
可以這樣說,古往今來任何一個國家遭遇到這樣級别的慘敗,等待它的命運也就隻有亡國滅種了。
但羅馬卻挺了過來。
坎尼戰役的敗訊傳回羅馬城,元老院召開緊急會議。
會議決定,元老院的所有成員捐出自住不動産之外的一切财産,重新招兵,同時解放羅馬城中的8000名奴隸。
羅馬人在這種激勵之下,竟然奇迹般地又拉扯出了一堆現役軍團。
憑借這股衆志成城的精神,撐過了千年帝國曆史上最大的危機。
漢尼拔這個人和拿破侖一樣,一生百戰百勝。
百勝而一敗,敗于BC202年的北非劄馬平原上——第二次布匿戰争的終戰。
戰敗的漢尼拔被流放多年,最終于BC183年服毒自盡。
幾十年後的第三次布匿戰争中,羅馬攻破并血洗了迦太基城。
殘忍的羅馬軍團将城裡所有的迦太基人全部找出殺死,燃起的大火一連燒了十七天,燒完後的灰燼有一米深。
至此,腓尼基人這個曾經無比強大的民族徹底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輝煌了近七百年的迦太基文明被夷為平地。
兩千多年後,這段曆史被英國考古學家理查德·邁爾斯寫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做《迦太基必須毀滅》。
英文版的書名還有一個副标題:
The Rise and Fall of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有話要說...